第三节 物资消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95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物资消费
分类号: F251
页数: 1
页码: 484-4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9年前,安溪物资消费量小,品种少。1970年全县物资消费量增多,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和工矿企业投资。1971年后,随着“五小”工业的兴起,物资消费的品种、消费量扩大。1980年全民、集体单位物资消费量增大,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基建投资相对增多,物资的消费量增大。1990年全县农副产品原材料物资消费总值占全县物资消费总值的比重较小。
关键词: 安溪县 经济管理部门 物资管理 物资消费

内容

1949年前,安溪经济不发达,物资消费量小,品种少,主要消费是木材、生铁、煤油等。1949年全县物资消费:煤油30吨,化肥12.5吨、铁丝、铁钉0.61吨、盐酸10公斤、纯碱0.65吨。木材、生铁没统计。
  1950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物资的消费逐步扩大。1951—1970年,安溪基建投资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国营和集体工矿企业虽然也有投资,但规模小,物资消费量不多。1970年全县主要物资消费:煤炭5817吨、生铁575吨、钢铁421吨、铜2.1吨、铝0.23吨、铅0.8吨、锌0.15吨、纯碱0.63吨、烧碱57.4吨、硫酸0.73吨、水泥365吨、原木979立方米、汽油275吨、柴油301吨、煤油348吨。除原木和水泥外,大部分是生产单位消费。
  1971年后随着剑斗地区“五小”工业的兴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物资消费的品种、消费量扩大。1980年全县全民、集体单位年消费量较大增多。煤炭5.3万吨、焦炭269吨、生铁568吨、钢材1773吨、金属制品4.7吨、铜8.7吨、铝10.9吨、铅0.1吨、锌0.4吨、铜材1.3吨、铝材1.3吨、烧碱365吨、纯碱3吨、硫酸2吨、橡胶18吨、水泥4334吨、原木5446立方米、锯材16立方米、汽油448吨、煤油666吨。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基建投资相对增多,物资的消费量增大,1982年全县基建项目33个,基建材料的消费占物资消费的比重扩大。是年全县全民、集体物资消费:原煤5894.1吨、钢材2244吨、水泥17180吨、原木12059立方米、锯材3418立方米、汽油1328吨、柴油624吨、生铁372吨。其中用于基建的物资,钢材1247吨、占消费量36.5%、原木占72.5%、水泥占97%。1990年全县农副产品原材料物资消费总值2498万元,仅占全县物资消费总值的29.3%。1990年全县主要物资消费:钢材1273吨、生铁663吨、金属制品16吨、铜6吨、铝12吨、铅1吨、铜材3吨、铝材10吨、硫酸32吨、烧碱296吨、纯碱7吨、橡胶61吨、轮胎内外胎640条、电力3786万千瓦时、煤炭65781吨,焦炭645吨、燃料油31吨、汽油995吨、柴油596吨、煤油42吨、润滑油54吨,水泥3864吨、平板玻璃1586重量箱、原木4738立方米等。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