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饲料及复制品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94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饲料及复制品加工
分类号: F762.1
页数: 2
页码: 472-4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发展饲料加工和粮食副食品加工以满足养猪业的需求。饲料加工逐渐成为粮食工业的重要任务,生产各种不同比例的混合饲料供应。同时,安溪县生产米粉、面线、湿大面等粮食复制品,以湖头的福寿、汤头为著名。随着时代的前进,手工已由机械所代替。
关键词: 安溪县 粮油加工 饲料

内容

一、饲料加工
  为支持发展养猪业,饲料加工已逐步成为粮食工业的一项重要任务。1962~1975年,城关、官桥、湖头、西坪、感德先后增设饲料车间,配有560,61B型饲料粉碎机各1台,以生产“三七”糠,“四六”糠和“五五”糠为主,即30~50%的精料、50~70%的谷皮粉混合而成,除计划供应外还大力代农加工。1980年后上述三种糠基本不再生产。改为麦皮,次粉、玉米和粮油下脚废料为原料,生产各种不同比例的混合饲料供应。并继续代农加工,但已被集体、个体饲料加工业发展所逐步取代。
  1979年后,公私养猪业较大发展,出现不少专业户,混合饲料供不应求,1982年,晋江地区粮食局拨款及城关粮油加工厂自筹扩建150平方米,日产混合饲料5吨的饲料车间,缓和了紧张局面。
  1985年起,为使禽畜饲养“科学技术”化,在城关重点试制以玉米、麦皮、细糠、次粉、大豆、花生仁饼、鱼骨粉、钙粉、添加剂、微量元素等作原料的猪、鸡、鸭“配合”饲料,由于质量好、销路广,1986年市粮食局又无偿拨给饲料搅拌机、颗粒机各1台。该厂还向北京通县购买一套混合饲料机。至1987年生产饲料733.21吨,其中颗粒饲料15.92吨,还增加生产高蛋白的“浓缩饲料”95.20吨。
  1986年省饲料公司及市粮食局、厂自筹和向银行贷款共筹集60万元,新建1200平方米饲料门市部和职工宿舍,其中400平方米饲料车间,安装配混合设备的饲料生产线一套,年生产能力3000吨。1987年1月成立“安溪县粮食饲料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59321元,职工30人,年利润12.25万元。全县至1990年底已生产混合、配合、浓缩、颗粒饲料12335.87吨。
  二、粮食副食品加工
  安溪粮食复制品,以米粉、面线、湿大面为主,次为面巴、挂面、豆腐等。
  米粉加工遍布全县农村,以湖头的福寿、汤头,凤城的上场,金谷的东溪,虎邱的金榜为著名。尤其湖头米粉,条细洁白,质嫩耐煮,省油,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品,深受省内外群众喜爱,1964~1966年曾由外贸组织加工出口东南亚各国。但多数靠旧式手工操作生产能力低,又受气候制约。为满足群众需求,1986年前后在官桥增建500平方米的米粉生产车间,日产3吨。
  面线加工借助竹竿和晒架外,靠多工序的手工操作拉成线,工艺复杂,难于短期学就。湿面条加工是由台板木圆棍和切刀三种工具经人力操作而成。随着时代的前进,手工已由机械所代替。1979年后,分别在湖头、龙门、西坪、长坑、感德、剑斗等粮管站各增建一个日产4吨的面制品生产车间,对外称“安溪县××粮油复制品加工厂”,主要生产挂面、面线和湿面条。1982年由市粮食局拨款10万元在城关建设180平方米的日产4吨的波纹面一条龙生产线,从此基本解决了复制品供求矛盾。1980年后,城乡个体户粮食复制品业大量发展,市场竞争激烈,1980年需生产米、面制品1026吨,至1987年只需生产285吨,8年产量下降72.22%。现除城关、湖头、官桥持续生产外,其他厂时开时停,有的停产。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城关区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
湖头镇
相关地名
西坪镇
相关地名
感德镇
相关地名
汤头乡
相关地名
凤城市
相关地名
金谷镇
相关地名
东溪乡
相关地名
虎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