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活资料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91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生活资料供应
分类号: F762
页数: 1
页码: 4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供销社在1952年开始经营生活必需品,包括食盐、食油、食糖、棉布等。随着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经营品种逐步扩大,年销售额增长。1978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提高,主要生活用品及高档商品供应增加。
关键词: 安溪县 经营业务 生活资料

内容

1952年建社初期,供销社仅经营食盐、食油、食糖、棉布、棉花、煤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对象主要是社员,对社员实行优待价供应,到1954年6月逐步取消社员优待价供应。1954年9月实行棉布统购统销政策,按人定量供应。1985年取消,对社会敞开供应。随着人民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经营品种逐步扩大。年销售额有所增长。经营品种有棉布、棉花、化纤布、纺织品、百货、文化体育用品、五金交电、食盐、食糖、糖品、酒、卷烟、火柴、海产品、干果、草席、铁锅、煤炉、煤炭、蔬菜、日用瓷器及建筑材料等。1990年对1个县公司和17个基层社调查,平均经营品种达到2595种。
  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不断提高,主要生活用品及高档商品供应不断增加。1982年食糖供应1752.9吨,比1978年增长44.56%;卷烟供应71.70万条,比1978年增长0.14%;酒类供应656.65吨,比1978年增长40.88%;煤炭供应26487吨,比1978年增长130.32%;缝纫机供应6609架,比1978年增长311%;自行车供应5328辆,比1978年增长179.68%;手表供应8457只,比1978年增长163.21%。1983年以后,市场多种经营形式,多渠道流通,城乡个体户经商增多,供销社系统商品销售减少,如1990年卷烟供应45.6万条,比1982年减少26.08万条。
  蔬菜1975年至1981年累计供应8632.05吨,年平均供应量1233.15吨。1982年以后,蔬菜由于市场价格差价较大,收购难度不小,即放开由菜农自产自销。
  1952年至1990年,全县生活资料年平均销售金额是:50年代为46271万元,60年代为902.98万元,70年代为1952.49万元,80年代为3380.2万元。1990年销售额3713万元,比1982年销售额3561.83万元增长4.2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