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五金 交电 化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8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五金 交电 化工
分类号: F764
页数: 2
页码: 424-4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民国初期和解放后五金、交电、化工商品的经营情况。民国26年,五金、交电、化工商品由纱百店兼营,年输入元钉和铁丝。1956年成立中百安溪县公司,负责五交化商品的批发和城关的零售业务。1958年“大跃进”期间,五交化商品需求剧增并得到保证。1979年农村销售五交化商品占比扩大。1981年经营商品扩大到五金、交电、家用电器、化工四大类。1984-1986年公司通过开展横向经济联系,实现销售额、利润额、上缴税利总额的增长。1988年出现了消费者抢购名牌电器的现象,随后国家采取治理整顿措施,国营商业销售额逐年下降。
关键词: 五金 交电 化工

内容

民国初期,民间所用的铁钉多数为本地铁匠人工加工的,具体经营情况失考。
  民国26年(1937),五金、交电、化工商品均由纱百店兼营,是年输入元钉600担,铁丝700把。
  1949~1952年,全县有4家五金商店,年销售元钉2.7吨,铁丝1.4吨,1952年4月后,由中百安溪营业处兼营少量的五交化商品,全年销售自行车3架,自行车外胎80条,纯碱4吨。
  1956年中百安溪县公司成立,担负全县五交化商品的批发和城关的零售业务,当年营业额12.4万元。
  1958年“大跃进”期间,安溪被省定为小高炉炼铁基地之一漳泉铁路开工,工业生产资料各类商品需求剧增,在物资上得到省及地区的优先安排,五交化商品基本得到保证,当年销售元钉39吨、铁丝46吨、自行车132辆、电灯泡1.05万个、收音机40架、纯碱24吨,分别比1957年增长2.9倍、4.8倍、3.8倍、3倍、0.6倍。1960年,因受自然灾害影响,货源奇缺,供不应求,民用灯泡和自行车配件采用收旧换新办法。自行车、收音机、元钉、铁丝等采用凭票或批条供应。1961年经济形势得到好转,百货公司全年五交化商品供应40万元,比1956年增长2.2倍。
  1979年,经营品种扩大到3388种,五交化商品农村销售占全县的比重由1976年的44.1,扩大到53.4%。
  1981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经营商品有五金、交电、家用电器、化工四大类。1984~1986年,在市场竞争激烈情况下,公司开展横向经济联系,扩大对集体,个体商业的批发业务,连续三年实现了销售额、利润额、上缴税利总额增长二位数三同步。因受国家建设规模失控和高消费风的影响,1988年出现消费者抢购名牌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现象。全年销售电视机4898架,台风扇12052台、洗衣机797台、电冰箱115台。销售额达920万元,为建公司以来最高点。随后,国家采取治理整顿的方针,商紧张状况得到缓和,但由于多渠道经营和工厂自销的扩大,国营商业销售额逐年下降。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机构

中百安溪县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