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客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8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客运
分类号: U1
页数: 5
页码: 383-3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客运的情况。其中包括人力客运、木船客运、汽车载运、火车载运等。
关键词: 安溪县 交通 客运

内容

县内没有公路以前,人们外出办事、探亲旅游,大都靠徒步跋涉,少量以轿子、木船代步。修建公路后人力车、机动车等客运业务逐步发展。
  一、人力客运
  (一)轿子抬运古时县内的轿子有上等轿、花轿和普通轿3种,可2人抬也可4人抬。上等轿专供达官显贵使用,花轿专供娶亲之用,普通轿使用较广,村村都有。现在,上等轿和花轿已消失,普通轿在少数交通不便的山区还偶有急用。轿子载客古时较多,现已消失。
  (二)自行车客运
  民国23年(1934),县内始有自行车。当时县城西街王素购买旧日自行车3辆出租,租价每小时2角钱。26年,县城自行车增至21辆,官桥、龙门、西坪一带也有5辆。28年,县城自行车又增至72辆,并开始载客营业,蓬莱、湖头两地也有10辆。
  解放后,自行车逐年增多。1952年县城地区投入营运的自行车27辆。1957年全县营运自行车有109辆,分成7个营运组,年客运量57174人次,年周转量904791人公里。此后机关单位和私人购买的自行车逐年增多,至1990年全县拥有自行车14万辆。自行车成为许多城乡人民必备的交通工具。近年自行车载客随着机动车运输业的发展而减少。
  二、木船客运
  县内木船客运很早就有。古时沿溪居民和内地长途旅外者,特别是到沿海地区的人,除个别徒步行走或乘轿外,一般都到附近渡口乘船。客运船只没有固定的航次,载货的船只如没满载一般也捎带载客,价格面议,除包船外,一般比乘轿便宜得多。木船客运顺流下驶较多,逆流驶运的少。县内木船客运在民国以前是客运业支柱,随着陆运的发展逐步萎缩,至70年代清溪断航而停止。目前只有渡口在营运渡客,年载客量98万人次。
  三、汽车载运
  县内自安同公路开通后始有汽车客运,每天(雨天停)有客车1班,至1938年5月金厦沦陷,公路奉令自毁而停止。1946年冬始恢复业务。
  1951年5月,县城至泉州客班车开通,每天1班。1955年1月,县城至湖头、西坪也通行客车。1958年,客班车线路延伸至长坑、感德、剑斗、芦田、龙涓。1964年又延伸至祥华和邻县长泰、华安仙都等地。
  70年代后,除国营安溪汽车站经营客运外,县汽车运输公司、县公交公司、县中旅社也陆续参营客运,众多的个体(或联营)的大小旅行车、柴油机三轮摩托车、小四轮也参加客运。1990年每天从县内发往各地的大型客车有126班(其中安溪汽车站103班,县汽车运输公司12班,县公交公司11班),客运量4764258人次,周转量127101250人公里。中巴、旅行车等机动客运班车更多。全县25个乡镇场以及沿途160多个村每天都有客车往返。县外可直达往返汕头、南昌(与南安隔天合开1班)、福州、三明、永安、漳平、大深、漳州、厦门、长泰、华安、泉州、石狮、晋江、南安、同安、永春、德化等市县。近年还拓营了至广东珠海、深圳和海南、浙江普陀山等地的不定期客运业务。
  (一)国营安溪汽车站
  1954年成立,址设北石,时有人员2人,后迁入县城租用西门南侧一座民房作站址,随即在西门北侧征地建站。1957年至1961年安溪车站下属设有湖头、剑斗、尾园、西坪、长坑、龙涓、官桥7个运输站,后尾园、西坪、龙涓降为代办站。1982年再投资翻建成4层综合楼1座。1990年下设湖头、剑斗、长坑、官桥4个下属站和魁斗、金谷、彭亭、科名、感德、龙门、金榜、虎邱、尚卿、西坪、龙涓、罗岩、深内等13个代办站以及漳平火车站和安溪宾馆2个售票点,有干部、职工63人。
  安溪汽车站负责编制全站客车运行路线、班次、开车时刻、停靠站点、调度车辆、开展营业等业务。1990年每天从县内发往各地的客车有103班,年客运量3294052人次,周转量92370222人公里,约占全县客运量的70%。
  (二)国营湖头车队
  1958年建队,有福特牌货车117辆。后撤回泉州,成为泉州汽车保修厂货车二队。1971年4月由省汽车一团(泉州总站)六连迁至湖头成立车队。时有2.5吨位卡斯货车20部,驾驶员25人,其他人员60多人。1976年购入客车9辆,1981年增至25辆,1984年又增至40辆。1990年拥有客车57辆,职工290人,该车队的客车由安溪汽车站调度,客运量计入安溪车站。
  (三)安溪县汽车运输公司
  1970年成立时为安溪县汽车运输队,址设中山纪念堂,1974年迁至北石。该公司于1975年用2辆客车投入客运。1981年在县城设立客运站,后又在剑斗火车站、龙涓、蓬莱设立下属站。1983年1月改为今名,1988年公司分设有客车队、货车队和修理厂。1990年拥有大客车13辆,职工142人,每天从县城发往县内外班车12班,年客运量570206人次,周转量16291028人公里。
  (四)安溪县公共交通公司
  1980年10月成立,有2部客车80个座位,1981年在县城西门外建立站址,1990年拥有大型客车13辆,职工56人,每天往返于县内外班车11班,年客运量90万人次,周转量1844万人公里。
  (五)个体或联营客运
  1983年以来,个体或联营车辆客运逐步发展。至1990年个体或联营参加客运营业的旅行车有129辆1618个座位,三轮摩托438辆。这些车辆分散在全县各集镇、车站、旅游点,随叫随到随运,大多没有固定的运行路线,小部分固定运行在县城至泉州、石狮和龙涓、西坪、官桥、虎邱、湖头、清水岩、蓬莱等线路上。
  (六)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用车
  从1958年县委配备第一辆公用吉普车起,至1990年,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拥有旅行车、吉普车135辆,这些车辆大多为公务用车,不参加客运营业。
  四、火车载运
  县内火车客运始于1970年8月1日,至1978年随福德至剑斗铁路通车而增加。至1990年,县境内设有格口、小舟、福德、感德和剑斗5个火车客运站,每天上午由漳平发往剑斗一列客车,下午再从剑斗驶回漳平,火车每趟7节,每节108个座位,年客运量195662人。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国营安溪汽车站
相关专题
国营湖头车队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