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铁路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85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铁路桥
分类号: U448
页数: 2
页码: 382-3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至1990年,漳泉铁路在县内共建有43座铁路桥,总长5065米,其中5座为200米以上的大型铁路桥。感德地区的尾厝大桥是县内最高大的铁路桥,长459.78米,分2台16墩,最高墩65米。福德大桥长218米,有2台8墩,最高墩35米。感德大桥长273.5米,有2台3墩,最高墩20米。白濑大桥长309.56米,有2台10墩。潮斗大桥长209.13米,有2台5墩。这些铁路桥的建造在当时对于县内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安溪县 交通 铁路桥

内容

漳泉铁路建设延伸进县境至1990年,县内共建有铁路桥43座,总长5065米,其中200米以上的大型铁路桥有5座。
  尾厝大桥在感德尾,编为6号桥,长459.78米,分2台16墩,最高墩65米,为县境内第一高大铁路桥,第一次造桥时铁道兵建成了大深方向台和4、5、6、7、12号墩,除15、16号墩及福德方向台未施工外,其余各墩均施工过半以上,后停工。1967年11月由交通部公路三局三处接建。接建中利用已建成的墩顶建立塔架,架设空中索道,配合环型活动木制脚手架进行施工,1970年6月建成。该桥雄姿曾被泉州电视台新闻节目录为开播的第二个镜景。
  福德大桥在感德福德,编为11号桥,长218米,有2台8墩,最高墩35米。桥位于直线上跨越福德溪,与水流斜角较大,阻水严重,1961年施工时曾采取加固措施,将位于水中的桥墩加固为圆端型。第二次建造时采用连拱式桥台接长,使桥台直接与路堑衔接,取消桥头护坡。
  感德大桥在感德,长273.5米,有2台3墩,最高墩20米,由省公路局二处承建,为福剑段最长的铁路桥。
  白濑大桥在白濑,长309.56米,有2台10墩,由省公路局二处承建,为剑湖段最长的铁路桥,建成后尚未通车。
  潮斗大桥在剑斗潮碧,属天湖山支线,长209.13米,有2台5墩,为长下段最长铁路桥,由省公路局二处承建,建成后尚未通车。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尾厝大桥
相关作品
福德大桥
相关作品
感德大桥
相关作品
白濑大桥
相关作品
潮斗大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