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企业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75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企业机构
分类号: TS272
页数: 2
页码: 255-25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溪茶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管理机构变化、茶业政策的演变以及茶业生产的变化。其中涉及到了茶叶公司的设立、茶站的演变以及茶厂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 安溪县 茶业 企业机构

内容

一、茶叶公司(茶站)
  1952年,县供销合作总社西坪、长坑、蓝田等基层供销社代理安溪茶厂收购茶叶。1954年,县供销合作总社在西坪、长坑、蓝田设立基层茶叶采购站(以下简称茶站)。1956年8月,设立县农副产品采购局,下设8家茶站、组(其中在永春县设立一家茶站);1957年3月,撤销县农副产品采购局,县供销合作总社设立茶叶经理部,下设8家茶站、组(仍包括永春茶站)。1959年8月,县供销合作总社撤销茶叶经理部,并入县茶业局,设立茶叶采购股,下设12家茶(组)。1960年12月,撤销县茶业局及其茶叶采购股,并入县商业局,设立茶叶采购股,下设12家茶站(组)。1961年1月,撤销县商业局茶叶采购股,仍归县供销合作总社,恢复茶叶经理部,下设茶站不变。
  1963年1月,撤销县供销合作总社茶叶经理部,成立晋江专区茶叶分公司安溪县支公司,业务归属条条管理,行政隶属县茶业局领导,公司设在解放路10号,下设茶站不变。1970年11月,撤销安溪县茶叶支公司,并入县商业局人民购销服务站农副产品组,下设16家茶站和6家分站。1972年10月,撤销县人民购销服务站农副产品组,县供销合作社成立县茶叶公司和县外贸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下设茶站不变。1977年4月,县供销合作社茶叶公司划归县茶业局领导,财务核算不变,下设茶站不变。1980年1月,县茶叶公司回归县供销合作社,下设18家茶站、4家分站。1983年4月,县茶叶公司划归县外贸局领导,下设茶站不变。
  1984年10月,县茶叶公司与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联营,成立福建省安溪茶叶联营公司,从事安溪乌龙茶收购和出口工作。1985年1月,设立县茶叶公司(科级),管理全县茶叶收购和精制工作,下设茶站不变。
  1987年2月,县茶叶公司改为经济实体,县人民政府决定把县茶叶公司下属18家茶站4家分站划归安溪茶厂。1988年3月,经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福建省茶叶分公司安溪支公司,属县科级外贸单位。同年5月,兴建安溪茶叶支公司茶厂,厂址设在解放路10号。安溪茶叶支公司与县茶叶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9年公司迁在南门茶叶大楼。
  二、茶厂
  1952年4月,兴建安溪茶厂,厂址设在县内西坪,隶属福建省茶叶分公司。1953年4月,安溪茶厂迁往县内官桥。1954年4月,安溪茶厂迁回西坪,改称漳州(安溪)茶厂,隶属漳州茶厂。1955年9月,恢复安溪茶厂,成为独立核算单位,隶属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担负着安溪、同安、南安、德化、泉州、莆田、仙游等七个县、市的毛茶加工任务。1957年10月,由省供销合作总社投资135.5万元,在县内官桥五里埔兴建安溪茶厂新厂房,1958年10月竣工,安溪茶厂从西坪迁到官桥五里埔,隶属福建省茶叶公司。1971年1月。安溪茶厂下放为县地方国营茶厂,隶属县经济委员会。
  1976年4月,兴建国营福前农场茶厂。1979年5月,兴建国营芦田茶场茶厂。
  1985年,全国茶叶经营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经营后,县内茶叶加工厂逐年增加,到1990年,全县有茶叶加工厂280家,其中国营茶厂9家,集体茶厂161家,个体茶厂110家。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机构

基层茶叶采购站
相关机构
安溪茶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西坪镇
相关地名
蓝田县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同安区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