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家级良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72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国家级良种
分类号: TS272
页数: 4
页码: 226-22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溪县的三个茶树良种:铁观音、黄旦和本山。其中,铁观音和黄旦的由来分别有两种传说,而本山的由来是根据一位老茶农的发现和命名而来。这些良种具有不同的植物学特征、制茶工艺和分布情况。
关键词: 茶业 茶树良种 国家级良种

内容

安溪茶树良种资源丰富,共有44个,被誉为茶树良种宝库。1984年11月,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首批认定的30个国家级良种中,安溪县占了6个。
  一、铁观音(又名红心观音、红样观音)
  原产于安溪县西坪尧阳。无性系品种。其由来有两种传说: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献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翌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他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经数年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佳宾临门,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便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是“王说”。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乡南岩村)仕人王士让,清雍正十年(1732)中副贡,乾隆十年(1745)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州通判,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清乾隆元年(1736)春,王与诸友经常会文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移植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俯。乾隆六年,王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献内廷。乾隆帝饮后,甚喜,召见士让询问尧阳茶史,以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为“铁观音”。
  铁观音植株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树姿开张,枝条斜生,稀疏不齐;叶形椭圆,叶色浓绿,叶厚质脆,叶缘波状,略向后翻,锯齿疏钝,嫩芽紫红。开花多,结实率高。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一年生长期7个月。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有“好喝不好栽”之说。制乌龙茶品质特优,滋味醇厚甘鲜,香气清芳高雅,水色清澈金黄,叶底肥厚软亮,常以天然的兰花香和特殊的“观音韵”而区别于其它乌龙茶。制红、绿茶则品质中等。
  铁观音主要分布于感德、剑斗、西坪、虎邱、祥华等乡镇。1990年栽培面积达2万多亩,居全县第二位,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安溪福美张乃妙、张乃乾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区。并先后传到福建省的永春、南安、华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县和广东等省。
  二、黄旦(又名黄棪、黄金桂)
  原产于安溪县罗岩。无性系品种。黄旦的由来有两种传说:其一,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安溪罗岩灶坑村(今虎邱乡美庄村),有个青年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女子王淡为妻。当地风俗,结婚一个月,新娘回娘家“对月换花”,返回婆家时,新娘带回的礼物中要有一种东西“带青”(即植物幼苗),以象征世代相传,子孙兴旺。王氏“带青”之物,即为两株小茶苗,种在祖祠旁园地里。经夫妻双双培育,长得枝繁叶茂。采制成茶,色如“黄金”,奇香似“桂”,左邻右舍争相品尝,啧啧称赞,特以王淡名字谐音命名为黄旦。后来,茶商林金泰将黄旦运销东南亚各国,供不应求。为进一步提高黄旦的身价,并根据黄旦的特征,又名黄金桂。
  其二,十九世纪中叶,安溪罗岩村茶农魏珍,外出路过北溪天边岭,见一株茶树呈金黄色,因好奇心驱使而将它移植家中盆里。后经压枝繁殖,精心培育,茁壮成长。采制成茶,冲泡之时,未揭杯盖,茶香扑鼻;揭开杯盖,芬芳迷人,因而传扬。后人根据其叶色、汤色特征,取名黄旦。
  黄旦植株小乔木型,中叶类,早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节间较短;叶片较薄,叶面略卷,叶齿深而较锐,叶色黄绿具光泽,发芽率高;能开花,结实少。一年生长期8个月。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较强,单产较高。适制乌龙茶,也适制红、绿茶。制乌龙茶,香奇味佳,水色金黄,叶底黄亮,独具一格。
  黄旦主要分布于罗岩、大坪、金谷、剑斗、城厢等地。1990年栽培面积一万多亩,居全县第五位,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并先后传到福建省永安、三明等县、市。
  三、本山
  原产于安溪西坪尧阳。无性系品种。其由来据《安溪茶业调查》(1937年,庄灿彰著,第39页)载:“此种茶发现于60年前(约1870年),发现者名圆醒,今号其种日圆醒种,另名本山种,盖尧阳人指为尧阳山所产者。”
  本山植株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开张,枝条斜生,分枝细密;叶形椭圆,叶薄质脆,叶面稍内卷,叶缘波浪明显,叶齿大小不匀,芽密且梗细长,花果颇多。一年生长期8个月左右。与铁观音“近亲”,但长势与适应性均比铁观音强,制乌龙茶品质优良,香高味醇,品质好的与铁观音相近似。制红、绿茶则品质中等。
  本山主要分布于西坪、虎邱、蓬莱、尚卿、长坑、芦田等乡、镇、场。1990年栽培面积达1.6万亩,居全县第三位,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并先后传到闽南、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
  四、毛蟹
  原产于安溪福美大丘仑。无性系品种。其由来据《茶树品种志》(1979年出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编著,74页)载:“据萍州村张加协(1957年71岁)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我外出买布,路过福美村大丘仑高响家,他说有一种茶,生长极为迅速,栽后二年即可采摘。我遂顺便带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园’。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于是毛蟹就在萍州附近传开。”
  毛蟹植株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稠密;叶形椭圆,尖端突尖,叶片平展;叶色深绿,叶厚质脆,锯齿锐利;芽梢肥壮,茎粗节短,叶背白色茸毛多,开花尚多,但基本不结实。一年生长期8个月。育芽能力强,但持嫩性较差,发芽密而齐,采摘批次较多,树冠形成迅速,成园较快,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栽培,产量较高。适制乌龙茶,为高级“色种”的原料;制红、绿茶,毫色显露,外形美观,品质尚佳。
  毛蟹分布较广。县内各乡、镇、场均有栽培,主要有大坪、虎邱、城厢、蓬莱、魁斗、金谷、湖头、官桥、龙门、芦田等乡、镇、场。1990年栽培面积4万余亩,系全县栽培面积最多的一个品种,也是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并先后传到福建、广东、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
  五、梅占
  原产安溪芦田。无性系品种。其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清道光元年(1821)前后,芦田有一株茶树,树高叶长,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尧阳王氏前往芦田拜祖,芦田人特意考问王氏那株茶叫何名?王氏不知,一时答不上来,抬头偶见门上有“梅占百花魁”联句,遂巧取“梅占”为其茶名。另一种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前后,安溪三洋农民杨奕糖在百丈坪田里干活,有位挑茶苗的老人路过此地,向杨讨饭,杨尽情款待,老人以三株茶苗赠送。杨把它种在“玉树厝”旁,精心培育,长得十分茂盛。采制成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香可口。消息一传开,大家争相品评,甚为赞赏,但叫不出茶名来。村里有个举人根据该茶开花似腊梅的特征,将其命名为梅占。此后三村五里广植扩种,就逐渐驰名各地。
  梅占植株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树姿直立,主干明显,分枝较稀,节间甚长;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滑内折,叶肉厚而质脆,叶缘平锯齿疏浅。开花多,结实少。育芽能力强,芽梢生长迅速,但易于硬化。一年生长期7个月左右。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较高,在不同产地能适应制各种茶类。制乌龙茶香味独特,品质较佳;制红、绿茶,香高味醇,具兰花香。
  梅占主要分布在龙涓、虎邱、西坪等乡,1990年栽培面积达1.5万余亩,居全县第四位。闽南、闽中与闽北一带大量引种,浙江、江苏等省也有少量引种。
  六、大叶乌龙(又名大叶乌)
  原产安溪长坑珊屏。无性系品种。其由来:相传清雍正九年(1731),安溪长坑人氏苏龙,将安溪一种茶苗移栽于建宁府(今南平市),产量高,品质好,当地茶农认定为优良品种,竟相繁殖栽培。没过几年,苏龙辞世,当地茶农以苏龙姓名谐音命名为、“乌龙”。后又根据其品种特征,称为“大叶乌龙”,而区别于其他乌龙品种。
  大叶乌龙植株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节间尚长;叶椭圆形或近倒卵形,尖端钝而略突,叶面略呈弧状内卷,叶色暗绿,叶厚质脆,锯齿较细明。开花结实率尚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耐旱又耐寒,少受病虫为害,育芽能力强,产量较高。制乌龙茶品质尚佳,制绿茶品质尚好,制红茶品质次之。
  大叶乌龙分布较广,原以县内长坑、西坪为多,现已在省内外茶区广泛引种,1990年栽培面积达5万亩,其中县内栽培面积达1万亩,居全县第六位。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人物

魏荫
相关人物
王士让
相关人物
方望溪
相关人物
张乃妙
相关人物
张乃乾
相关人物
林梓琴
相关人物
王淡为
相关人物
林金泰
相关人物
魏珍
相关人物
庄灿彰
相关人物
张加协
相关人物
苏龙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西坪镇
相关地名
石坑镇
相关地名
南岩镇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感德镇
相关地名
虎邱镇
相关地名
祥华乡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大坪乡
相关地名
金谷镇
相关地名
永安市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
阳山县
相关地名
湖头镇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
龙门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