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树造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70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植树造林
分类号: F326.2
页数: 3
页码: 205-20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溪县林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不同时期的造林政策、造林重点、造林方式、造林效果等,以及橡胶引种和栽培的情况。
关键词: 林业 育苗造林 植树造林

内容

安溪在建县时即有植树造林的记载:“开先县令詹敦仁插柳百余株”,且历代相承。至明、清期间,乡人在村落附近的岭格、水尾多植树造林,俗称“风水林”,以防护村落。有些地方结婚生育,栽杉种松,叫“生长树”、“添丁林”。墓地种竹,以“破邪纳吉”。寺庙、族堂周围也都有造林、育林,如太湖寺庙林、董庙寺庙林。
  民国25年(1936),县长程星龄提倡绿化环境,引进热带树苗,在机关、道路两旁栽植缅甸合欢、凤凰木、桉树,长得繁茂,点缀风光。同年,政府在诗溪公路第二区魁斗乡附近,征工造植公路林10华里。民国26年于县城北门状元墓顶植中山纪念林马尾松、油桐、相思树等计2600余株,约9亩;北石、龙门及大溪沿岸也造相思树、缅甸合欢、乌桕、桉树、木麻黄等300余华里。民国31年,县长吕德超到各乡镇看山头、倡议“建设新安溪”,提倡植树造林,任内在县城北门外凤卯岗开辟苗圃,由永安农场移植几千株树苗;在县政会期间,率领全体乡镇长参观苗圃,推广植树造林。由于计划不周,且无恒心,仅停留在口号上,效果甚微。此外,民国27、29、33、34、35、37等年度均有造林种树及数字记述。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重视植树造林。50年代,内安溪以组织森工生产和普遍护林为重点,在外安溪侧重营造水土保持林:发动一些乡镇合作造林,如在官桥境内采用鱼鳞坑、土谷坊、谷坊群、沟头防护、土沙混合坝等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区。后又采用工程、生物相结合的措施,实行治山先治水,治水先封山,治山先治坡后治沟的举措,头戴帽(造林),腰束带(种草),脚穿鞋(种果、种茶),采用等高梯级水平带造林,要求内有沟,外有岸,下雨100毫米,水不下坡的标准绿化区。
  1958年,创办半林林场,以后又相继创办竹园、白濑、丰田等国营林场。此外,乡、镇、村(社、队)林场、耕山队专业组织,相继建立。林业的基本队伍逐步形成,国营造林、集体造林同步发展。
  60年代,造林重点为治理晋江流域水土流失和内安溪用材林基地建设。1963年,全县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办法,发动群众植树造林,从诏安引进丛生竹、花竹进行流域两岸绿化。1964年,开展晋江流域造林绿化和内安溪用材林基地规划设计工作,以半林、竹园、白濑三个国营林场为主体,水云坡、红星、岩山等乡(社)办林场纳入规划,以高标准、高质量造林取得不同程度成效,初步形成内安溪用材林基地格局。
  70年代中期,全县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和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为造林重点,采用集中连片的措施,营造了以杉木为主的9个基地计20片36.08万亩,遍及12个乡、镇、场。
  1971年及1972年,除人工造林外,还在长坑、剑斗、祥华佛耳山、虎邱、大坪赤角坡、太湖岩、五阆山,龙门的东岭一带,首次开展飞机播种造林,以马尾松为主要树种,面积合计55.64万亩。
  1956年,从南靖县引进紫胶虫种在蓬莱鹤前、龙门榜头放养获得成功。1979年以来,营造紫胶虫寄主树694亩。
  1975~1979年,全县完成基地内荒山造林12.56万亩,保存率达84.82%。感德龙通村为全市第一个村级万亩(10366)杉木林基地村,1979年获得省级奖、林业厅赠解放牌汽车一部。此外,还营建油茶、油桐的千亩片。
  80年代,在剑斗举口营造千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片,建设基地村。
  1983~1985年,实施晋江西溪沿江绿化工程,经过三年实施,造林12.85万亩,绿化西溪两侧江岸131.4公里,绿化公路30.2公里,范围包括剑斗、湖头、金谷、蓬莱、魁斗、城厢、凤城等乡镇,同美、民安、白濑3个国营农、林、茶场的86个村。1982年~1990年,以龙眼、荔枝、柑桔为主的果树基地建设及四旁植树的运动也见实效。
  结合植树造林,县内50年代后期开始引种橡胶,植于同美农场。70年代初,较大面积栽种,分布在蓬莱温泉、魁斗大岭、凤城吾都、参内祜水、参山、美塘、罗内,官桥镇官桥、驷岭、赤岭、仙都,龙门寮山及同美农场,面积850亩。
  橡胶栽培品种有:五峰一号、南强、天任、GT1、PB86、PR107、闽林71—22,实生树等。由于县内纬度较高,积温较低,其抗寒性较弱,常受低温伤害,产量较差,经济效益不高。1990年,全县橡胶总面积381亩,收胶面积214亩,产干胶0.8吨。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