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601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是泉州市地域最大的县份。安溪历史悠久,自置县以来已有1035年的历史。安溪人民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历代以来为反抗残酷的封建统治和抗御外患,不惜流血牺牲,保卫家园。安溪人民富有开拓创业精神,邑民开始到日本、菲律宾等国谋生,现在已分布到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安溪成为全国著名侨乡。
关键词: 安溪县 概述

内容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东经117°36′~118°17′,北纬24°50′~25°26′。东接南安县,西连华安县,南毗同安县,北邻永春县,西南与长泰县接壤,西北与漳平县交界。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63公里,面积3057.28平方公里。县境呈圆形,俗称“一块碟”,是泉州市地域最大的县份。1990年底全县设5个镇,19个乡,10个国营农、林、茶场,14个居民委员会,426个村民委员会,50个居民小组,6401个村民小组,共186215户,916204人(其中农业人口865075人),少数民族23个10609人,其余都是汉族,操闽南方言。
  安溪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安溪就有人类生息。周时为闽越地,秦时属闽中郡,汉初属会稽郡,后为冶县地,三国时属吴之建安郡,晋代为晋安郡,隋唐时为南安县地。唐咸通五年(864)置小溪场。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詹仁就任小溪场场长,见场人稠地沃,溪通舟楫,适宜置县,向清源军(泉州)节度使留从效申请获准,以小溪场和增割南安属地正式置县,并以境内溪水清澈之意命名清溪县。詹敦仁为首任县令。宋宣和三年(1121)因避其与浙江睦洲青溪(方腊起义地)同名,另取溪水安流之意,改称安溪县,沿袭至今。现隶属泉州市。置县至今,县治均设于凤城。其城三面环水背负凤山得名。原城区面积仅为0.375平方公里,解放后,经开发建设,现已初具山区城市规模,城区面积扩至1.3平方公里,人口2.76万,街道纵横,楼宇林立,一派生机。
  安溪自置县以来,已有1035年的历史。宋代,创办县学,设印书局,冶铁业大盛,驿站增设,经济、教育、文化已有很大的发展。元代,由于统治阶级残酷统治,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安溪暴发农民起义,加上灾害、瘟疫频繁,经济一度衰落。明朝建立后,曾采取一些让民众休养生息的措施,但安溪恢复缓慢。明代中期,安溪又因倭寇多次侵扰,加上地震、旱、涝灾害,经济停滞不前。清康熙年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进行一些改革,社会相对稳定,安溪经济有所发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安溪教育较为兴盛,全县进士、举人达215人之多。清末,鸦片战争爆发后,国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内优外患,安溪经济萎缩。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土匪作乱,鸦片流行,旱涝、瘟疫时而发生,安溪经济又停滞不前;抗日战争前期,经济、文化开始好转,但在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解放后,安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生活提高。
  安溪人民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历代以来,为反抗残酷的封建统治和抗御外患,不惜流血牺牲,保卫家园。宋绍兴十三年(1143),曾少龙、周老虎、詹铁叉等组织农民武装起义,声势浩大,震撼凤城。元至正十四年(1354),李大等揭杆而起,进行反元斗争,攻打长泰,围攻泉州,威震八闽。明嘉靖末年,倭寇屡次袭击安溪,士民奋起反击,流芳千古。清顺治四年(1647),林艮响应郑成功抗清,队伍发展到数千人,斗争坚持达十年之久。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华侨陈丙丁,在印尼等地募集巨款,支持孙中山革命活动,于民国4年(1915)获国民政府颁发的爱国徽章一枚,6年获军务院颁发的二等共和奖章一枚,13年获大元帅颁发的三等银质奖章一枚。同盟会会员李爱黄、官光厚、刘治国和华侨侨领林庆年、刘梧桐及抗日英雄庄惠泉上校,积极支持孙中山革命和抗日后援工作。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安溪就有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活动。民国18年(1929)3月,建立中共东溪党团支部,开展抗租、抗税和打土豪劣绅的革命斗争。20年12月,在佛仔格建立中共安(溪)南(安)永(春)临时县委,开展边区工作和武装斗争。21年11月,中共安溪县委升格为中心县委,领导安溪、南安、永春、德化的党组织。22年8月,成立安溪革命委员会(安南永苏维埃政府),领导土地革命和农民武装暴动。党的优秀儿子李实、陈凤伍等数百位同志在浴血斗争中壮烈牺牲。37年5月,成立安溪人民游击大队。38年5月,成立安溪县人民民主政府。同年6月,游击大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简称“八支四团”)。“八支四团”成立后,与各县人民一起,连续作战三个月,先后解放安溪、永春、德化、大田、漳平、宁洋等6个县城,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8年5月,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在凤冠山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朱德、邓子恢的亲笔题词。
  安溪人民富有开拓创业精神。明末,邑民开始到日本、菲律宾等国谋生。清代,安溪人带着种茶、卖茶特殊技艺和种田、经商等营生本领,纷纷到东南亚各国开拓发展。现在已分布到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安溪成为全国著名侨乡。海外的安溪籍华侨、华人近70万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最多,达22.3万人;次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20万人;余者旅居缅甸、越南、泰国、老挝、日本、文莱、菲律宾、柬埔寨、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毛里求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大部分人务农、做工、做小商贩;少数人经商办企业,发展成为工商、金融界巨子。广大华侨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在侨居国的政界、科技界、工商业界涌现出一大批颇有声望的优秀人物。旅外华侨既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作出巨大贡献,也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积极兴办公益事业,如捐资办学、办医院、修桥筑路等。至1990年,全县由华侨捐资创办小学29所,中学12所,医院6家,公路32条,桥梁79座。全县归侨、侨眷22万人,主要分布在蓬莱、龙门、官桥、城厢、金谷等乡镇。
  安溪不仅是全国著名侨乡,而且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明万历年间(1573~1620),龙门榜头白氏裔孙白圭移居台湾旗后(今高雄市)。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邑人大学士李光地力荐施琅出征台湾,邑人总兵林孺为施琅收复台湾制订策略和方案,时林孺、李日■总兵率先攻克海坛、金门、厦门等岛,又收复澎湖36个岛屿,建立卓著功勋。从清初起,安溪人就陆续迁居台湾。主要分布在台北、台南、台中、高雄、新竹、澎湖、花莲、台东等县市。在《台北廿五姓族谱叙例》中,就有十姓源于安溪。安溪人定居台湾后仍保持家乡的风俗民情和宗教信仰,台湾现有的清水祖师庙达98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也与安溪一样。现在台的安溪后裔已达200万人,占台湾省总人口的1/10强,超过安溪县人口的一倍多。他们以开发茶业、酿造业、塑胶业而著名,王永庆、林挺生、高玉树、林泗水、林长青、吴吟世、高新平等已成为各界名人。
  二
  安溪地处戴云山东南坡,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延伸县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独立座标的山峰522座,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有7座,最高山峰太华尖,海拔1600米,跨安溪、漳平两县。主要山峰大多集结于西北部,成为县内西北隅的天然屏障。境内按地形地貌之差异,素有内外安溪之分,以湖头盆地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西缘为天然分界线,线以东称外安溪,线以西称内安溪。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拔300~400米,以低山、丘陵、串珠状河谷为主,河谷比较宽阔,丘陵起伏平缓,人口居住密集。年均气温19.5℃~21.3℃,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日照2030小时,无霜期350天。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平均海拔600~700米,以山地为主,坡度较大,河谷狭窄。年均气温17℃~18℃,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日照1857小时,无霜期260天。土壤植被,外安溪多残积土,水稻田以黄泥、沙土为主,具有南亚热带植被特点;内安溪多灰化红壤,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适宜农作物和茶树生长,但也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安溪翠岗起伏,绿水长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解放前因政局混乱,田赋捐税多,封建剥削深重,丰富的自然资源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生产落后,工业几乎空白,人民生活贫困,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01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安溪人长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认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1949~1952年,开展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135万元,比1949年增长37.23%。1954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至1957年农业生产获得解放后第8个丰收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205万元,比1949年增长一倍多,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农业先进县”的奖状。1958年10月,全县先后成立人民公社,由于搞“大跃进”,刮浮夸风和“共产风”,违背了客观规律,生产连年下降,到196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133万元,比1957年下降33.39%。1963~1965年,深入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271万元,恢复并超过1957年水平。1966~1976年期间,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逐步进行拨乱反正,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认真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出现乡办、村办、联办、户办四个轮子一起转,工业、农业、运输、建筑、商业五大行业一起上的局面;外引内联,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适当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商品经济,疏通流通渠道,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1470万元,比1949年增长12.76倍,人均国民收入429元。城乡储蓄32111万元,人均存款350元。县财政收入3730万元,比1949年增长56.38倍。
  安溪素以农业为主。境内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甘薯次之。解放前,在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下,生产水平较低。1949年耕地面积42.31万亩,粮食总产量5.61万吨,耕地平均亩产132.5公斤,每年要从外地调进大批粮食。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壮大了集体经济,大力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革耕作制度,实行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逐步实行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90年虽因各项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减至39.56万亩,但粮食总产量仍增至16.72万吨,比1949年增长1.98倍;耕地平均亩产520公斤,比1949年增长2.92倍;农业总产值13817万元,比1949年增长3.75倍。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7069家,总产值20841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0.25%。
  安溪是全国乌龙茶主产县,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乌龙茶是安溪重要特产,香高味醇,品质优良,独具一格,驰名中外,是全国六大茶类中的姣姣者,也是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唐末安溪就已产茶。至明代茶叶盛产,并有了名气。明末清初创制出乌龙茶,首先推广到闽北,后传入台湾。清末安溪乌龙茶已有很大发展。清光绪三十年(1904)产量达1250吨,并大量外销。抗日战争爆发后,外销中断,大片茶园荒芜,不少茶厂倒闭,产量连年下降,至1949年全县茶叶产量下降为419.6吨。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从资金、技术等大力扶持,一边垦复旧茶园,一边发展新茶园,实行科学种茶,改进产制技术,茶叶产量质量不断提高。1974年安溪被列入全国一百个年产茶叶五万担基地县。1982年被列为福建省茶叶出口基地县。同年,“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荣获国家金质奖,蝉联“八连冠”。1985年特级黄金桂被评为全国名茶。到1990年全县茶园面积14.2万亩,茶叶产量7023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6倍和15.6倍,居全省首位,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年向国家提供出口乌龙茶3000多吨,是畅销世界五大洲39个国家和地区的拳头商品,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成为全省农业创汇大户。
  自古以来安溪山青林密,每年都有大宗木竹产品经清溪放筏泉州销售。民国期间,因剿匪、防兽、人为烧山和自然灾害等,烧毁了大量森林。解放后,封山育林,加强森林防护,林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办起了半林、竹园、白濑、水云坡、福德、徐州等林场。1958年由于“大炼钢铁”,伐木烧炭,森林遭到了严重破坏。1981年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造林、护林落到实处,创办丰田、联发等林场,建立万亩以上的木材林基地片和清溪、蓝溪两岸绿化工程,以及丰田、半林林场商品材基地。1990年全县森林面积232.51万亩,森林蓄积量288.8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4%。
  果树种类繁多,主要有柿、芒果、柑桔、龙眼、荔枝、菠萝、香蕉、杨梅、桃、李、梨等42个栽培种类,为福建省果树栽培种类较多的县份之一。其中颇负盛名的为油柿,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堪称果中珍品。城厢后垵、龙门光孝素有柿乡之称,所产油柿饼为闽南名贵食品,1958年全国农业展览会摆上了观礼台。现有柿树面积31890亩,采摘面积2800亩,年产量726.9吨。1980年以后,把发展水果作为重点,大种柑桔、龙眼、荔枝等果树,并分别建立一批万亩以上的果树专业基地。到1990年全县果树面积11.24万亩,总产量4366.7吨。
  安溪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矿种较多,已探明的有铁、煤、锰、铜、锌、铅、钨、石墨、稀土、叶腊石、花岗岩、石灰石、高岭土等28种。量多质优者为铁矿,总储藏量8730万吨,其中潘田铁矿地质储量3100万吨,含铁品位达60%以上;无烟煤储藏量1214万吨;花岗岩“安溪红”储藏量1亿立方米;石灰石储藏量2.4亿吨。解放后,这些矿产逐步得到开采利用。
  现已开采的矿产有铁、煤、铝、锌、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温泉等13种。
  工业,历史上以手工业为主,基础很薄弱。1949年全县仅一家年产值6千元的小印刷厂和一家年产量17吨的小铁厂,加上其他手工业作坊和流动匠家,工业总产值只有107万元。解放后,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先后办起了电厂、茶厂、制药厂、化肥厂、电冶厂、水泥厂、糖厂、酒厂、铁厂、煤矿等,到1978年全县拥有64家工业企业。1979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国营企业,“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现在已形成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煤炭、冶炼、电力、建材、化工、机械、制茶、制衣、制药、制糖、塑料、造纸、印刷、竹藤工艺等行业为主的多门类工业体系。全县有8项产品被评为国家、部和省优质产品。县轻机厂的带锯机、安星藤器有限公司的藤器、凤华制衣有限公司的运动短裤等都蜚声海内外。1990年全县工业企业1156家,工业总产值27653万元,比1949年增长257.43倍,超过1990年农业总产值的一倍,逐步改变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水能资源也很丰富。境内溪流纵横交错,有晋江西溪和九龙江北溪两大水系。清溪与蓝溪在仙苑汇流为晋江西溪流经南安入泉州。全县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有12条,总长度527公里。福前溪和龙涓溪随地形西斜,注入九龙江,不少峡谷悬瀑数十米,天然落差大,有著名的蓝田和罗岩百丈磜。全县蕴藏着18万千瓦的水能发电资源。解放后,小水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水电工程308座,装机370台容量36705千瓦,年总发电量13596万千瓦时,6干伏以上高压输电线路1774公里,0.4千伏以下低压输电线路3125公里。1989年完成泉州井山至县内湖头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与全省大电网联结,保证全县生产、生活用电,通电户达98.46%,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古时交通不便,只有清溪水路通至南安、泉州及沿海等地。民国17年(1928)3月,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县郊北石至同安县西门公路61公里;随后又陆续修建几条公路。但这些公路质量低,多数不能通车。抗日战争期间,为阻击日寇入侵,奉命毁路。抗战胜利后,逐步组织修复。至1949年全县勉强可通车公路仅57公里。解放后,采取国家投资、公办民助、民办公助、乡村自筹、侨胞捐助等多种办法,修筑公路、架设桥梁,建设省道3条、县道8条、乡村公路157条,专用公路2条,纵横贯穿,形成以省道为主干道联结县道、乡村公路和专用公路的公路网,覆盖全县各乡村。至1990年全县已通车公路1524公里,公路桥399座11590米,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50.6公里。全县有机动车辆9474辆,汽车货运企业18家,年货运量34.4万吨;汽车客运企业5家,年客运量3444万人次,县内各乡镇(场)均可通汽车;县外可当日往返厦门、泉州、石狮、晋江、漳州、福州等地。1958年冬,漳(平)泉(州)铁路延伸安溪境内剑斗段动工修建,1978年12月通到剑斗,为泉州市最早通铁路的县份;剑斗至湖头段19.48公里已完成铺轨;湖头至凤城段正在修筑中。
  邮电通信旧时比较落后。1949年全县仅有2个邮电局19个邮电所,5条邮路,单程130公里;市内电话交换机1台20门,电话机8部,为县政府机关内部使用;农村电话交换机5处,用户22户。解放后,邮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1989年县邮电综合大楼落成。1990年全县有10个邮电支局9个邮电所,14个邮电代办所,105家邮票代售处,137个邮政信箱;拥有邮电路115条,单程长度2721公里,电报电路5路,长途电话电路34路。市内电话实现程控化,并连接县内主要乡镇,可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商业历史上颇为发达。不少人到泉州、漳州、厦门、汕头和东南亚各国经商,大部分人从事茶叶经营。抗日战争前夕,全县已有圩场15个,其中有“日日市”的湖头市场,是安(溪)南(安)永(春)货物集散地,素有“小泉州”之称。民国25年(1936),福建省银行在安溪设立金库,金融市场活跃。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货膨胀,外货充斥,货币贬值,市场混乱。解放后,着手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建立国营贸易公司和集体所有制的供销合作社,领导市场,开展物资交流,促进城乡繁荣。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56年私营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国营和集体商业进一步壮大。1978年后,商业实行改革、开放,采取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现已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体、合作商业为辅助、私营商业为补充的商业体系,城乡市场日趋繁荣。1990年全县有农贸市场2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419万元。
  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宋代就有铁器、瓷器出口,清初茶叶开始外销。清同治十年(1871),就有侨商到安溪投资20多万法币,创办安溪官林公司农具制造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安溪对外贸易继续兴起,华侨回乡办企业13家,投资额133万法币。解放后,对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为国家提供出口货原有乌龙茶、工艺品、粮油食品、土畜产品、轻工业品、五金矿产、纺织服装、医药、陶瓷、抽纱、电子化工产品等11大类219种商品。1985年安溪被列入闽南金三角开放地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三胞”(侨胞、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优势,到1990年有“三资”企业26家,总投资2703万元,实际利用外资607万美元,工业总产值11366万元,出口创汇2275万美元,“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和补偿贸易)收取工缴费254万港元。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农民由1949年的人均纯收入36元增加到1990年546元;消费水平由1949年的人均35元增加到1990年507元;1990年人均住房面积12.98平方米,大部分农民翻建新房,并有一部分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城镇居民由1949年人均收入52元增加到1990年1020元;消费水平由1949年人均51.5元增加到1990年892元。县城街道大多数居民翻建钢筋混凝土楼房。1988年县人民政府率先对县直属机关住房进行改革,首先将各单位自建480套套房34560平方米折价出售给干部职工,接着在先声开发区统一建筑13幢855套套房72500平方米,出售给干部职工,使近千户干部职工住上新房。目前正在开发的有龙湖、砖文、北石、城西、同美、尾寮、吾都等小区。许多高档家用电器和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录相机、收录机、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等,逐步由城市家庭向农村家庭普及。但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仍然低于全省水平。
  三
  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安溪兴办教育事业较早。自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置县后,乡间就有私塾存在。宋咸平四年(1001),在县治西南隅建县学,设学官。元代,兵连祸结,教育衰落。明正德十六年(1521),兴办书院、社学,至清代,书院、社学逐渐发展,参加科举考试与及第人数日益增多。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废科举,兴学堂,将考亭书院改为县立学堂,为泉州市最早设立学堂的县份。清宣统二年(1910),在县城南街创办安溪赤十字医院附设医校。民国20年(1931),开办安溪矿务高级中学。在此前后,一些爱国华侨集资或独资先后兴办私立中小学19所。民国27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中学和师范迁到安溪文庙,集美农业职业学校迁到同美,集美水产航海职业学校迁到官桥。到1949年全县有初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1所,小学147所,幼儿园1所;在校中小学生19072人。解放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坚持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方针,实施《义务教育法》,推行县、乡(镇)、村三级管理制度,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兴学,使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有各类学校459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27所,技工学校1所,职业高中8所,小学424所,幼儿园160所,在校学生144806人,比1949年增长7.5倍。1977年恢复高考后,至1990年全县考取大专的3109人,中专4455人,中技543人,初步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来自教育。安溪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宋代有翰林院编修张读,为安溪置县后第一个进士;有闻名全国的“庆元六君子”之一、进士林仲麟。明代有詹仰庇、詹源“父子侍御”。詹仰庇直言敢谏,百折不挠,以直节负盛名,深为后人敬仰。清代有一代名相李光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李光地、李钟侨、李天宠、李清芳、李清植、李清时、李宗文、李清载、李济泰、李本昕);有数学家、翰林院编修、詹事府詹事陈万策“四世五翰林”(陈迁鹤、陈万策、陈亮世、陈科捷、陈甲捷);有林志忠、林建猷“父子总兵”;有榜眼(神童)、翰林院编修邓启元。自宋至清,共有武状元1人,榜眼1人,文进士92人,武进士3人,文举人308人,武举人76人。现代有世界著名医学博士美籍华人李景昀,被载入《古今世界科学家名人录》;有著名土力学、岩石力学、流变力学和地球动力学家、技术科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宗基;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庄希泉;有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少将)陈火旺;有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少将)陈福接和南昌陆军学院政委(少将)杨林雄等,他们在各个领域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给安溪史志增添了光彩。
  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较快。1990年全县有科研所5个,县级科技学术团体24个,会员802人,拥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7921人,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9921人,其中高级职务122人,中级职务1429人,初级职务8379人。科研工作已取得一批成果,其中获国家科技成果奖一项,省科技成果奖12项,市科技成果奖27项。
  文化事业逐步发展。1949年以前有图书馆、业余剧团、公共体育场等。解放后,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现在县城设有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茶史馆、新华书店、电影放映公司、广播电视局、文联等,藏书5.8万册,收藏品339件;乡镇有文化站21个。县有专业高甲剧团1个;农村有业余高甲剧团6个,芗剧团6个,木偶剧团35个;专业和业余演员1500人。1982年,县高甲剧团创作的《凤冠梦》,获全国优秀剧本奖及福建省第十五届戏剧会演七项奖;是年春节应调晋京演出,并进中南海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演出。全县有57个电影放映单位。1983年和1989年分别在清水岩建立电视差转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电视覆盖率省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达90%,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达80%0。广播网布满全县。传统的民间文学、曲艺、歌谣、谚语编辑成书,一批文学、艺术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1988年举办别开生面的“铁观音杯”全国征歌大奖赛,使茶乡文化更好地为茶乡经济发展服务。
  安溪山明水秀,孕育发展了灿烂的茶乡文化,被称为“龙凤之区”。历代不少名士隐居于此。唐末诗人周朴,廖俨长官,开先县令詹敦仁,宋代直讲张读,五阆陈光绪等均隐居安溪。南宋抗金名将刘铸,去世后谥吴王,葬在参内乡员潭村。宋代理学家朱熹,来到安溪,见山水幽奇,标题“清溪八景”。名胜古迹有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的“蓬莱仙境”清水岩寺;有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的“八闽第一”安溪文庙;有重建于宋的“凤山胜景”东岳寺;还有碑刻丰富的贤良祠以及城隍庙等。清水岩奇峰突兀,树林繁茂,楼阁崔嵬,石泉清冽,风光旖旎,是闽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快。解放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保健事业,鼠疫、霍乱、天花等传染病已经消灭。1990年已基本建成中西结合、城乡结合的卫生医疗体系。县城有县医院、中医院、城关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具有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不但能诊断一些疑难病症,而且还可施行大型手术。乡镇级卫生院26家,村级卫生所(室)659家,病床718张,医疗卫生人员924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1990年人均寿命达69.32岁。安溪人民坚持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和优生优育,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和人口福利基金会、独生子女养老保险基金会,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7.83(包括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历年漏报数)。
  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而今,县城有公共体育场、灯光篮球场、游泳池、旱冰场等。乡镇、工厂、学校有篮球场164个。解放后,先后举办全县运动会2次,职工运动会7次,中小学生运动会29次。体育竞赛活动日趋活跃,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省、市各项体育比赛中,先后获国家金牌14枚,银牌16枚,铜牌11枚;获省金牌89枚,银牌80枚,铜牌52枚。并为国家培养输送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如陈秀梅在全国帆船锦标赛,获“470型”女双金牌4枚银牌1枚;1989年在第五届亚洲帆船锦标赛中获银牌1枚。
  四
  安溪置县已逾千年,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缓慢。解放41年来,安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安溪山地多耕地少的特点,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大搞多种经营,走出一条符合安溪实际,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商品经济新路子,各方面已取得辉煌的业绩。但在一个时期由于受“左”的影响,也出现一些失误,受到一些挫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各行各业都取得显著成绩。而今,勤劳智慧的安溪人民,正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制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为基础,以林、茶、果为重点,以资源为依托,以开放促开发,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侨、台优势,发展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外引内联发展战略,逐步建立茶叶、水果、水泥、石板材、食用菌产品等五大专业市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安溪而奋斗。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