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其他科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43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其他科研
分类号:
G322.757
页数:
4
页码:
933-936
摘要:
本节介绍了惠安县在环保技术、气象观测技术、地震预测技术和基础资料调查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医药技术
科技成果
惠安县
内容
一、环保技术
1985年,肖厝开发办曾仁昌和福建省环保科研所、厦门大学海洋系、晋江地区环测站合作,开展(肖厝厝)福建炼油厂污染物迁移扩散数值预测研究。该成果1987年获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气象观测技术
1981年,崇武气象站王可英应用相关对比、相似分析方法,开展县内干旱分析和预报研究,提出干旱预报指标。该项目1982年获福建省气象局科技成果四等奖。
1982年,晋江地区气象台与崇武气象站合作,采用“完全预报”方法,试作坛紫菜人工养殖气象要素中期预报,拟合率达82.6%,其论文1983年参加福建省气象学术会议交流。
1984年,崇武气象站黄景明建立MOS预报方程,用于紫莱采苗期气象预报,拟合率达86.5%,其论文编入《福建省专业气象预报方法选编》(1989年)。
三、地震预测技术
惠安县地震监测始于1972年。70年代中期,惠安一中王泽楚、惠安二中吴良禧等人,利用土地电、土倾斜和土应力等简要仪器进行观测地震前兆研究,撰写《方差分析周期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小电导与地震》、《几种土仪器对应地震的初步看法》、《磁偏角资料分析方法的探讨》等论文,分别发表在《地震战线》、《福建地震》、《泉州震讯》等刊物。
1977年10月,惠安二中地震科研小组吴良禧等研制成悬丝式分量简易磁变仪。该仪器由垂直、水平和偏角三种分量磁变仪及记录器和光源等组成,应用于观测地磁场的变化情况,1978年获福建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同期,惠安一中地震测报组研制成感光磁偏角记录仪,应用于观测地磁场的变化情况,预测震情。1982年,惠安二中、惠安一中地震测报组编制的地磁观测资料获晋江地区地震办评比二、三等奖。
县内的惠安一中、惠安二中、惠安五中三个地震微观点为1974~1988年测报骨干点,还有洛阳养殖场、养鸭场二个地震宏观点。他们分别获福建省地震系统先进测报组称号4个组次,地区地震系统先进测报组称号14个组次,县级地震系统先进测报组称号17个组次,其中惠安五中地震测报点二次获省地震系统先进测报组称号。
四、基础资料调查成果
(一)农作物病虫害普查
1978年及1986年,县植保站开展2次普查,得出结果,县内主要有病、虫、草、鼠等四害。1963~1987年,县植保站先后整理编辑“1963~1970”、“1971~1978”、“1979~1987”年3个时期全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科技资料3本,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依据。
(二)水土流失调查
1954年,开展全县第一次水土流失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70%,强度流失达106万亩。通过调查和规划设计,由蒋济良撰写《惠安水土流失与治理意见》一文。1965年,省山地利用水土保持考察队对惠安进行水土流失考察,在其《山地利用水土保持考察报告》中指出:惠安水土流失524.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7.1%,其中山地水土流失261.5平方公里。1984年,开展第二次全县水土流失调查,水土流失面积82万亩,其中强度流失面积46.3万亩,轻度流失35.7万亩。
(三)土壤普查
1958年8月,开展第一次全县土壤普查。1982年夏,开展第二次全县土壤普查。查明全县耕地土壤有5个土类,8个亚类,15个土属,35个土种;林业用地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13个土属,并编写附有《惠安县土壤图》、《惠安县土壤养分图》、《惠安县土壤利用分区图》的《惠安土壤》一书。
(四)森林资源普查
1973年,第一次全县森林资源普查测得:森林覆盖率达到31%,绿化程度94.7%,木材蓄积量37870立方米(胸径8厘米以上林木)。1987~1988年,开展第二次全县森林资源调查,统计结果:森林覆盖率为29.4%,绿化度为83.3%,蓄积量(胸径5厘米以上林木)为387040立方米。
(五)林业区划
1958年,福建省林业勘测设计院为惠安沿海防护林进行规划设计,完成《固沙造林与农田保护林》设计任务书。1982年,县组织林业区划队伍,在省院的协助下,基本摸清全县林业用地土壤、森林植被情况,收集地貌、水文、气象、社会经济、森林资源和林业经济等有关资料,加以科学分析和综合,把全县划为3个区即:西北部低山水源涵养林、用材林、薪炭林区;中部丘陵薪炭林、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区;东南部沿海防护林、薪炭林区。该项区划于1984年通过省、市林业部门验收。
(六)牧草资源普查
1983年,县畜牧兽医站对全县草场进行普查,调查结果:全县草场及零星草地面积346566亩,相当于42609头标准黄牛单位,其中5000亩以上的草地2片,1000~1500亩的14片,300~1000亩的11片,300亩以下的202片。
(七)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化区划
1984年,县水利电力局组织科技人员,根据气候、水文、溪河等资料评价、核实调查情况,经过全面综合分析,撰写出《惠安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报告》。该报告获泉州市水利学会“1985年水利科技成果”三等奖和省水电厅“1986年县级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利区划”二等奖。
(八)综合农业区划
1983年9月至1985年3月,县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在对全县种植业、林业、畜牧、土壤、水利、渔业、乡镇企业等12个专业的调查和区划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出《惠安县综合农业区划》一书,规划“惠西北低山丘陵果林粮牧双季稻区”、“惠中平原丘陵轻工果牧粮油蔗水旱轮作区”、“惠东南低丘台地建筑轻工粮油旱作区”、“惠东沿海养殖捕捞水产品加工渔业区”等4个农业综合分区以及各分区的发展构想。
(九)农业气侯区划
1981年8月至1985年3月,进行县级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农业气候区划。该项目通过福建省气象局和晋江地区农业区划办公室联合组织的验收。
(十)中药资源普查
1986年9月成立县中药资源普查队,聘请老药师担任指导,经过9个多月深入实地踏勘,走访药农,查明惠安有中药资源398个品种,其中植物药材321品种,动物药材28个品种,矿物类5个品种,总储量为35.38万公斤。根据普查结果,整理编绘出《惠安县药材重点品种分布图》、《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区划图》、《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报告》、《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目录》、《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新品种汇编》、《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混淆品种鉴别》、《重点品种黄枝子专题报告》、《海蛇资源开发与利用报告》、《惠安县单品种药材分级产量分布图》等9种图文资料。县中药资源普查队1987年获省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省经委授予的“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单项奖”。
(十一)渔业调查
民国21年(1932年)12月5日至18日,集美水产学校林泉歧于崇武一带进行渔业调查,写成《惠安县渔业》一书。全书分渔区、渔场概况和渔业种类三部分。
1953~1954年,县水产工作组(水产科)和水技推广站在深入渔村,查清渔船、渔具、渔汤、渔法、渔期、水产品等情况后,按系统撰写专题资料,汇编为《惠安渔业概况》1~4期。1983年,惠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调查全县渔具,编写关于惠安县海洋渔具的结构、装配、渔期、渔法、技术改进等文章,并附以材料表及模式图。
1983年9月至1984年8月,县渔业区划组撰写出《惠安县渔业资源调查与渔业区划报告》,经晋江地区农业区划办、渔业区划办、水产局验收通过,符合省订标准。该报告系统介绍惠安各类水域资源、生物资源,以及自然资源条件和利用情况,同时提出六个不同资源渔业区划及其今后的发展途径。
1989年4月,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编写《惠安县浅海滩涂技术开发资料汇编》一书。汇编收录:惠安县浅海滩涂技术开发验收大纲、科技三项费用专项合同书、惠安县浅海滩涂技术开发工作总结、惠安县褶牡蛎养殖方法改革、惠安县紫菜加工技术、惠安县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后期紫菜制取琼胶工作小结及褶牡蛎养殖方法改革经济效益证明等有关资料的附件。
五、技术标准制定
1981年,惠安塑料制品厂张振东等起草省级企业标准闽Q/SG423-81《尼龙牙刷》,1983年获福建省优秀企业标准四等奖。1982年,县种子公司骆祥桂参加起草省级企业标准《福建省农作物种子标准》,该标准由福建省计量局批准发布。1984~1987年,县农业局农技站张惠山等参加制定省级地方标准《花生栽培技术规范》。
1986年,县畜牧兽医站石灿辉、许芬成、何秀样起草省级畜禽地方标准FDB/NY1713-86《戴云山羊》。
1986年,县林业局许高明、林世朗、庄锦春起草省级地方标准FDBT/LY3-86《木麻黄护林技术》,1988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6年,县盐管处柳清珍、辋川第一盐场郑良元起草省级地方标准FDB/QB1738-86《保健低钠盐》,1989年获福建省标准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专利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指示灯张坂镇玉埕附中教师苏锦彬研制的“LED”指示灯,1986年6月被国家专利局批准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86204327.1,系惠安第一个获批专利。该专利已由厦门市英元工贸公司购买批量生产。
钢楔眼插片1988年以来,东园镇下垵村石工江显秋研制成功钢楔眼插片在惠安部分采石场应用,配合使用电钻、凿岩机劈裂石材,可提高工效2倍,减轻劳动强度,从而改变传统手工采石工艺,向机械化采石方向发展。1989年11月,国家专利局根据申请批准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88201.53.9。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曾仁昌
相关人物
王可英
相关人物
黄景明
相关人物
王泽楚
相关人物
吴良禧
相关人物
蒋济良
相关人物
张振东
相关人物
骆祥桂
相关人物
石灿辉
相关人物
何秀
相关人物
许高明
相关人物
林世朗
相关人物
庄锦春
相关人物
柳清珍
相关人物
郑良
相关人物
苏锦彬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相关机构
福建省气象局
相关机构
惠安一中
相关机构
惠安二中
相关机构
惠安县植保站
相关机构
福建省林业勘测设计院
相关机构
晋江地区农业区划办公...
相关机构
集美水产学校
相关机构
惠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相关机构
惠安塑料制品厂
相关机构
福建省计量局
相关机构
惠安县农业局
相关机构
惠安县林业局
相关机构
国家专利局
相关机构
厦门市英元工贸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洛阳市
相关地名
溪河镇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惠东县
相关地名
林泉乡
相关地名
崇武镇
相关地名
辋川镇
相关地名
张坂镇
相关地名
东园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发光二极管(LED)...
相关专题
钢楔眼插片
相关专题
环保技术
相关专题
气象观测技术
相关专题
地震预测技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