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研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43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科研成果
分类号: G322.757
页数: 11
页码: 926-936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惠安县农业技术科研、工业技术科研和医药卫生技术科研的成果。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惠安县

内容

第一节 农业技术科研
  一、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技术 1958年以后,惠安科技人员致力于甘薯栽培技术的探讨与研究,主要有:推广“多叉苗”、“人”字型假多叉苗及双行密植;改斜插薯蔓苗为平插,增加入土节数,提高甘薯结薯数;采用“甘薯堆”栽培方式,施下包心肥。1976年,东岭公社赤石村以此法种植1.21亩“新种花”甘薯,平均亩产6052公斤。1960~1965年,县农技站谢桂武开展甘薯空株原因调查,提出防止空株的技术措施。1960~1963年,县农技站江雪华开展甘薯摘心试验,获得增产,1964年在全县示范推广。
  水稻栽培技术 1983年,县农业局谢桂武、林先民等开展早稻抗涝性调查,提出涝害保产技术措施,1984年其论文《早稻孕穗结实期涝淹损失及补救措施的调查研究》,获福建省农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花生栽培技术 自60年代起,开展以合理调整花生个体与群体结构为主要课题的研究。1964年,试验花生穴播二粒种子。1966年,张坂公社玉塘大队等7个生产队采用该法及其他技术措施,开展花生高产栽培试验;70年代,花生亩产高达362公斤,该课题列为晋江地区科技计划项目,1978年获福建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0年,推广花生小畦双行密植法,畦宽85厘米,每畦播种2行,行距30厘米,株距6~8厘米,每亩播种2.2万穴。同年,县花生协作攻关组通过试验,提出“花生三·五栽培模式”,实行栽培花生和套种甘薯并举。1989年全县共推广该模式花生种植面积9万亩。
  海滩地甘蔗栽培技术1976年,惠安糖厂陈春元等人在“五一”垦区海滩地试种甘蔗获得成功,其论文《围垦海滩种蔗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发表在《甘蔗糖业》(1983.1)。
  二、新品种研究
  早稻“惠农早1号” 1975~1982年,县农科所郭金定等采用不落籼与红410杂交技术育成中熟早籼“惠农早1号”。该品种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大面积种植。该项技术成果1988年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薯“惠薯3号” 1980年起,县农科所庄秋金、张青山和县农科站郑世玉等人承担泉州市科技项目,应用有性杂交技术育成惠薯1、2、3、4号等甘薯新品种,其中“惠薯3号”采用岩齿红与假芋薯杂交育成。该品种丰产、优质、抗瘟性强。该成果1988年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甘薯“176” 1969年,山腰公社前黄村农民黄炳炎采用豆沙薯与甘薯86杂交技术育成“176”甘薯新品种。该品种抗薯瘟性能好,在全省有13个县推广种植,至1989年累计种植面积25万亩。
  早稻“惠早术” 1982年,辋川公社陈庄村农民庄续全从V20保持系中发现一穗属于糯性变异单株选育糯稻新品种“惠早术”,经鉴定,表现早熟(全生育期110天)、高产、抗性好,惠安其他地区和莆田均有推广种植。
  三、农药使用及施肥技术
  60年代初至70年代,县土肥站开展大豆、花生、水稻、大小麦及甘薯施用氮肥和磷肥增产效果试验,取得氮肥增产率:水稻15%、甘薯和小麦15%~25%;磷肥增产效果显著。1974~1980年,县农业局试验推广花生、大豆施用钼酸根瘤菌剂,累计施肥面积20万亩,花生平均增产12%。该项目1981年获得福建省农业厅推广应用四等奖。1980年,在黄塘乡开展氮、磷、钾混合配比施用的肥效试验研究,取得成功。1987年始,县土肥站郑燕远参加福建省农科院主持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经过112次田间试验“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得出结论:施硼肥增产率水稻9.2%、小麦17.6%、花生9.2%、大豆19.5%;施铜肥增产率水稻7.8%、小麦5.9%、花生13.5%、大豆17.6%;施锌肥增产率水稻8.2%、花生12.1%等成果。1989年该项目获国家星火二等奖。
  1981~1984年,县植保站探索花生锈病发病规律,通过防治试验,筛选出最佳农药“百科”。这一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注意,1986年,福建省农科院及外国有关专家专程来惠安进行现场鉴定。
  四、禽畜孵化技术
  1987年春,山腰种鸡场在县畜牧兽医学会和县电子学会协助下研制出造价低廉、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的一次可孵化3600枚鸡(鸭)蛋的拼装式“F3600型自动孵化机”。1988年12月,正式通过市级评审,性能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1988~1989年,螺阳乡侨群珍禽养殖场开展珍禽苗开放式隧道沼气结合煤灶余热蒸汽孵化试验,获得成功。番鸭、七彩山鸡、珍珠鸡受精蛋的孵化率分别为83.7%、87.2%及89.3%;孵化能源成本降低90%左右。
  五、苗木繁育技术
  容器育苗 50年代,县苗圃采用两个半圆的瓦管(俗称瓦筒)合为圆筒容器,装上肥土,培育单株速生和侧根少的树种,分开瓦管后带土造林。60年代初期发展为营养砖(用砖围成)育苗。70年代采用稻草、泥浆和塑料薄膜为材料做成营养篮、营养杯、营养袋等,培育根少和引种的珍贵新树种。80年代采用塑料袋,制成内装氮、磷、钾成一定比例,土杂肥、化肥匀拌的培养基的不同规格的“容器”。这些育苗法不占耕地、造林成活率高、不受季节限制、成本低,可实现育苗工厂化。1986年,县林业局许高明等根据惠安容器育苗方法编写的《林木容器育苗方法》编入福建省林学会编辑的《经济树种嫁接和育苗》一书。《林木容器育苗方法》由福建省科协普及部编印作为农村实用技术资料,被福建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编为教材。
  全光培育杉木实生苗1957年,县苗圃五社分圃,利用对立地、土壤、基肥、播种期等方面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开展全光培育杉木实生苗试验,获得成功。1958年,这一成果参加林业部举办的展览。
  六、余甘研究
  1981年始,县农业局经作站王浴沂等对余甘品种资源进行调查,从中选育出优良单株“惠安19”,后经审定命名“兰丰余甘”。县农业局经作站科技人员对余甘的植物学形态特征、抽梢结果习性和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推广切接、腹接、芽接、小苗嫁接技术和壕沟种植等余甘栽培技术,变野生余甘品种为人工培育良种,进行园艺性栽培。这些研究成果收进该站编写的《惠安果树》(1989.4)“余甘”一章内。
  1984年以来,开展余甘保健系列产品研究,成立余甘冲剂攻关课题组,开发出余甘糖水罐头、余甘原汁、余甘津、余甘蜜饯、甘草余甘等制品。
  1989年,县水土办陈金华等开展野生余甘资源调查,提出开发利用余甘的途径。
  七、植保技术
  甘薯病虫害防治技术 1964年,县农技站开展红蚂蚁防治甘薯基螟和白僵菌防治甘薯小象虫试验;1977~1981年,县农技站王清中等人开展豆沙薯抗瘟性鉴定以及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均获成功。1980年分别获福建省农业厅技术推广三、四等奖。
  木麻黄虫害防治 1961~1963年,县林业科黄炳勋等在赤湖林场开展木麻黄害虫星天牛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1982~1987年,赤湖林场黄远辉、县林业局杨月娥等与福建省林科所合作,在国内首次系统开展木麻黄多纹豹蠹娥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该成果1988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八、褶牡蛎养殖技术
  宋代,惠安已有以石为基质的牡蛎人工移殖技术。民国以前,传统的牡蛎养殖采用块石排放或条石“竖株”。民国后期,割山等地采用石条横架的“塔桥”式养殖牡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自50年代始,县水技站总结推广褶牡蛎养殖“选、移、竖、疏、管、防、精”7字高产经验。1964年,县水产实验所开展“褶牡蛎海区产卵附苗预报”获得成功。1980年后,惠安先后承担晋江地区、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开展褶牡蛎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及浅海、滩涂综合技术开发研究。1983年,在县水产局、水技站指导下,山腰庄宝元养殖联合体进行棚栏式挂养牡蛎,比条石养蛎增产2倍。与此同时,后龙诚峰大队刘金顺、刘静顺、刘清宗、刘玉荣等4人采用尼龙丝串结蛎壳作附着基质,缠绕于株式或桥式的蛎石间隙附苗养蛎成功。1984年,晋江地区水产局在惠安召开现场会并在全区推广。1986年,县水技站林永泉、胡嘉文等承担泉州市星火计划项目,将褶牡蛎这一养殖方法加以完善提高,在南埔、后龙、山腰3个乡,采用集中附苗、移殖挂养浮台式、棚架式、蛎石间挂式等养殖方法,分别比传统的株、桥式条石养殖法增产1~4倍。该项目1988年分别获福建省水产厅技术推广三等奖,“七五”期间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奖;1989年分别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由国家科委星火计划科技电视节目办公室委托福建省科技情报所摄制《牡蛎养殖新法》星火科技电视片。
  第二节 工业技术科研
  一、制盐技术
  宋代,惠安沿海地区已出现淋卤煎盐技术。元明时期,开始采用纳潮制卤、“静置”晒盐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盐技术不断改进创新,促进盐业生产的发展。
  旋盐技术 该技术依据天气情况和卤水饱和状况,科学地确定旋动卤水次数,造成卤水振荡,使卤水在饱和度较小的情况下析出晶核,以较低的结晶速度成长,可以提高盐的质量和数量。此项技术于1956年11月在省盐务局工作组协助下,由山腰盐场初步试验成功。19651978年,该场罗会明等继续对旋盐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盐产量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先后推向国内南、北方盐田,反映良好。1975~1978年,罗会明总结旋盐的原理及技术工艺,撰写论文多篇。同时,编著《南方海盐生产工艺学》,在国内盐场交流。
  滩晒天然精盐生产工艺 1984~1986年,惠安埕边盐场骆荣辉、惠安盐管处柳清珍等与福建省盐业公司研究所合作,改进传统的精盐生产二次重结晶法工艺,试验利用硋片坎结晶池直接滩晒天然精盐一次结晶法生产工艺,并成功地设计出反射式燃烧热风炉,制得一级精盐。该工艺降低能耗,减少设备,节约成本,综合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成果1988年分别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科技进步二等奖。
  保健低钠盐生产工艺 1983年,惠安盐管处辋川第一盐场柳清珍等对氯化钠、氯化钾分别精制,并加入硫酸镁,试产首批保健低钠盐。1985年6月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经福州军区总医院临床试验,具有降低老年人高血压,减轻体重的疗效,并有调节人体钠、钾平衡的作用,可作为保健食品推广。该项目1987年由泉州市轻工业局组织通过技术鉴定。
  二、海洋化工技术
  盐卤化工生产技术 1958年以来,惠安化工厂开展盐卤化工综合利用开发试验,先后研制生产硫酸钠、氯化钾、氯化镁、碳酸镁等盐卤化工产品。1976年,惠安化工厂柳清珍、郑镇鑫以盐卤为原料,应用机械冷冻法制取芒硝;1979~1980年,试验成功高低温制硝生产工艺。1984~1985年,惠安化工厂与福建省盐业公司研究所合作,以盐卤为原料,应用氯气氧化、水蒸汽蒸馏法制溴获得成功。该项目1988年通过由福建省轻工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属本省首创。1988年,惠安化工厂以盐卤为原料,应用高低温盐冻制工艺提取硫酸镁获得成功,产品出口东南亚等国。
  琼胶生产技术 1959~1960年,惠安农肥化工厂试用地产小石花叶及进口雪花菜制作琼胶成功。1979年,惠安化工厂潘锦文利用后期(俗称“末水”)坛紫菜制取琼胶,用热水提取紫菜多糖,经碱合剂处理,将紫菜胶改性为紫菜琼胶获得成功,1984年正式列入晋江地区科技计划项目。该项目通过1985年由晋江地区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经福建省科技情报所进行国际联机检索,为国内首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成果1986~1987年分别获泉州市、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988年,惠安制碘厂柳良水等对末水紫菜提取琼脂的碱煮转化条件进行改革,改高碱(30%~33%)转化法为中碱(17%~19%)转化法,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1987~1989年,惠安化工厂潘继东等承担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研制成细菌学琼脂。
  三、染料及染色技术
  1981年,惠安布厂加强棉纱前处理、染料干缸还原、染缸操作、染后氧化及皂煮操作,创造出一套染纱好技术,该厂梁金发总结经验,并撰写论文。
  1989年,惠安源兴助剂厂以硬脂酸、乙二醇为主要原料,添加乳化剂等辅助材料,研制成功涂料印花A帮浆(乳化浆A),可用作涂料印花浆的增稠剂、去渍剂。同年,该产品通过由福建省石油化工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获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
  四、机械制造技术
  (一)薯类加工机械研制
  1964年,惠安农械厂研制成钢针滚筒式薯类磨碎机。1965年,该产品由福建省科委情报所编入《福建省重点推广的农机具选编》。1972~1976年,惠安农械厂许清泉、蒋侃等研制的CP65-45型CP65-45A型手摇薯类切片机、41-30型薯类磨碎机,由机械工业部推荐,参加哥伦比亚、古巴、马里、香港等国际博览会或展销会;被认为是全国优秀农机产品。70年代后期,蒋侃、林春祥等承担机械工业部任务,研制成MQD-800型斜压式脚踏电动两用薯类切片机、MQD-800A型斜压式薯类切片机。该产品由机械工业部推荐,多次参加尼日利亚、哥伦比亚、澳大利亚、香港等国际博览会或展销会,并出口越南。
  (二)水利启闭机制造
  1958年以来,惠安农械厂先后研制生产螺杆式、卷扬式启闭机。1976~1977年,农业部指定惠安农械厂生产0.5吨启闭机及3种涵闸,援助塞拉利昂。1983~1985年,惠安水利工程机械厂许应松等与福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合作,研制生产QHP15T深孔闸门盘香式启闭机。该项目1987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小型拖拉机制造
  1973年,惠安农械厂试制红卫-12型12匹马力小四轮拖拉机。1975~1978年,该厂蒋侃、卢坤生等研制成工农-3型、福建-3型、福建-5型手扶拖拉机及其犁耙、收割、脱粒、运输、排灌等配套农具,实现一机多功能综合利用。1977年,工农-3型、福建-3型手扶拖拉机由国家一机部机械研究院编入《国内外农用小动力及其配套农具》。该厂研制生产的福建-5型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割晒机、圆盘脱粒机等收获机械,1978年获福建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HA7Y-1.5系列农用运输车制造 1985年,惠安农械厂卢坤生、王连兴等试制HA7Y-1.5型农用运输车,1986年3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平均先进水平。该项目1988年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后,又先后研制成功五种系列农用运输车:HA7Y-1.5A(单排座2100)、HA7Y-1.5C(单排座3100)、HA7Y-1.5Z(自卸车)以及HA7Y-1.5SP(双排座)、HA7Y-1.5CSP(双排座3100)。1988年10月,这5种系列农用运输车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后三种产品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其余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平均先进水平。
  (四)文丘里麻石系列除尘器研制
  1986年,崇武麻石除尘设备厂开发研制文丘里麻石系列除尘器,其中WMA-4型除尘器获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
  五、船舶制造技术
  1984年,惠安造船厂建成M8102型147瓦(200马力)木质拖网渔船,采用压浪型船尾,具有拖力大、自由航速快和适渔性能好等特点,1988年被选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洋机动渔船图集(群众渔业)》。
  1986~1987年,惠安造船厂王其文等设计建造M8401S型106总吨木质母子延绳钓机帆渔船,1988年通过由福建省水产厅组织技术鉴定,属国内首创的新型机帆渔船,其船型被编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洋机动渔船图集(群众渔业)》。该成果1989年分别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建筑工程技术
  (一)古建筑技术
  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府蔡襄等组织能工巧匠在晋惠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建成的万安桥(今洛阳桥),桥长360余丈(约合1106米),宽1.5丈(约合4.6米),桥墩46座,为中国古代第一座跨海梁板式石桥。首创“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梁空以行”以及“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等工程技术和施工方法。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崇武名匠王益顺建成惠北峰尾东岳庙中亭的藻井顶盖。藻井俗称蜘蛛结网,是以千百块碎木凿为斗拱叠接而成的,成八角形,用三跳斗拱承托,逐层上收,绘以精美图案。与此同类的还有王益顺所承建的台北龙山寺、厦门南普陀八卦亭等二处八角藻井。
  (二)公路建筑技术
  1954年,惠安工区庄木金等试行弯弓敲石法及路面铺设磨耗层,并开展木桥防腐养护试验。1959年,路面磨耗层铺设及其养护技术在晋江专区全面推广。1960年,交通部授予惠安工区“全国养路红旗”。
  1979年,惠安公路段庄秀法等利用蒸汽雾化渣油的方法,研制成功以渣油为燃料的熬油设备及其蒸气雾化燃烧工艺,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效率。该项目1980年获福建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三)堤坝灭害技术
  1986年11月,乌潭水库邱经良等配合福建省水管技术服务中心研究提出“灭治堤坝白蚂蚁新方法——毒饵法”,技术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七、石雕技术
  清乾嘉年间(1736~1821年),惠安五峰石雕圣手李周将绘画艺术应用于石雕工艺,使石雕风格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以石狮、石龙柱为代表,高浮雕的繁复造型。福州南郑会馆的李氏蟠龙柱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间,李周发明针黑白工艺,为影雕之雏形。
  1960~1962年,惠安石雕厂、五峰石雕厂、崇武石雕厂和溪底石雕厂等,先后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影雕和兼具圆、浮雕特点的灯笼系列产品。
  70年代,惠安石雕厂艺匠蒋友才在美术师蒋清奇指导下,把“针黑白”工艺发展创新为平面石雕艺术,并定名为影雕。
  80年代中期,惠安发明彩色青石雕。
  第三节 医药卫生技术科研
  一、医疗技术
  香草油治疗烧伤 70年代,县医院采用民间单方、验方,经临床观察、综合比较,研制出治疗烧伤药物——香草油。1977~1981年,县医院黄世民等应用香草油治疗烧伤624例,有效率达90%以上。
  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医术70年代以来,境内有机磷农药中毒现象屡有发生,县医院于进行抢救的同时,开展实验研究。1988年,该院叶传勇等经总结,提出改用定时定量静脉推注阿托品给药抢救法,成功率提高至92.3%。
  苋曲汤治疗急性肠炎 1980~1984年,县医院科技人员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苋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黄莲、杭芍、川楝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之效,二芽、山楂、建曲能消导和胃,遂即以苋为主药,辅以黄莲、二芽等药物制成治疗急性肠炎新方——苋曲汤。该药高效、便宜,无副作用,是治疗湿热型泄泻良药。
  腹膜外子宫腹壁固定术 1980~1985年,县医院妇产科和县妇幼保健所的科技人员,对子宫脱垂伴子宫颈延长患者采用腹膜外子宫腹壁固定术。该术式不必打开腹腔,也无须切除延长的宫颈,采用缝线(最下一针在宫颈部)固定子宫,效果显著,其特点是固定位置较高,不易复发。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黄疸肝炎治疗 1980~1987年,惠北华侨医院赵伟强应用自拟黄花赤芍汤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活血截黄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均取得显著疗效。
  空肠弯曲菌病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的调查研究 1981~1983年,县卫生防疫站郭景祥、郑昌烈等与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合作,从惠安送检标本中分离出耶氏菌和空肠弯曲杆菌,并开展耶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弯曲菌宿主动物分布调查及其药物敏感性试验。耶氏菌病和弯曲病菌的调查与研究项目,分获1982年、1983年福建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
  二、酒检测技术
  1985~1989年,县卫生防疫站张式金、陈朝阳等开展对酒类高锰酸钾、微量锰含量监测和真假酒鉴定研究,取得成果。1989年,骆建祥、张式金等采用褐藻酸处理酒中锰、铅的实验研究,获得成功。
  三、《计算机医院管理责任制软件》开发
  1988~1989年,县医院陈少忠等研制应用于财务、医药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计算机医院管理责任制软件》获得成功,为全省首创。该项目1989年获福建省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四节 其他科研
  一、环保技术
  1985年,肖厝开发办曾仁昌和福建省环保科研所、厦门大学海洋系、晋江地区环测站合作,开展(肖厝厝)福建炼油厂污染物迁移扩散数值预测研究。该成果1987年获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气象观测技术
  1981年,崇武气象站王可英应用相关对比、相似分析方法,开展县内干旱分析和预报研究,提出干旱预报指标。该项目1982年获福建省气象局科技成果四等奖。
  1982年,晋江地区气象台与崇武气象站合作,采用“完全预报”方法,试作坛紫菜人工养殖气象要素中期预报,拟合率达82.6%,其论文1983年参加福建省气象学术会议交流。
  1984年,崇武气象站黄景明建立MOS预报方程,用于紫莱采苗期气象预报,拟合率达86.5%,其论文编入《福建省专业气象预报方法选编》(1989年)。
  三、地震预测技术
  惠安县地震监测始于1972年。70年代中期,惠安一中王泽楚、惠安二中吴良禧等人,利用土地电、土倾斜和土应力等简要仪器进行观测地震前兆研究,撰写《方差分析周期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小电导与地震》、《几种土仪器对应地震的初步看法》、《磁偏角资料分析方法的探讨》等论文,分别发表在《地震战线》、《福建地震》、《泉州震讯》等刊物。
  1977年10月,惠安二中地震科研小组吴良禧等研制成悬丝式分量简易磁变仪。该仪器由垂直、水平和偏角三种分量磁变仪及记录器和光源等组成,应用于观测地磁场的变化情况,1978年获福建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同期,惠安一中地震测报组研制成感光磁偏角记录仪,应用于观测地磁场的变化情况,预测震情。1982年,惠安二中、惠安一中地震测报组编制的地磁观测资料获晋江地区地震办评比二、三等奖。
  县内的惠安一中、惠安二中、惠安五中三个地震微观点为1974~1988年测报骨干点,还有洛阳养殖场、养鸭场二个地震宏观点。他们分别获福建省地震系统先进测报组称号4个组次,地区地震系统先进测报组称号14个组次,县级地震系统先进测报组称号17个组次,其中惠安五中地震测报点二次获省地震系统先进测报组称号。
  四、基础资料调查成果
  (一)农作物病虫害普查
  1978年及1986年,县植保站开展2次普查,得出结果,县内主要有病、虫、草、鼠等四害。1963~1987年,县植保站先后整理编辑“1963~1970”、“1971~1978”、“1979~1987”年3个时期全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科技资料3本,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依据。
  (二)水土流失调查
  1954年,开展全县第一次水土流失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70%,强度流失达106万亩。通过调查和规划设计,由蒋济良撰写《惠安水土流失与治理意见》一文。1965年,省山地利用水土保持考察队对惠安进行水土流失考察,在其《山地利用水土保持考察报告》中指出:惠安水土流失524.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7.1%,其中山地水土流失261.5平方公里。1984年,开展第二次全县水土流失调查,水土流失面积82万亩,其中强度流失面积46.3万亩,轻度流失35.7万亩。
  (三)土壤普查
  1958年8月,开展第一次全县土壤普查。1982年夏,开展第二次全县土壤普查。查明全县耕地土壤有5个土类,8个亚类,15个土属,35个土种;林业用地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13个土属,并编写附有《惠安县土壤图》、《惠安县土壤养分图》、《惠安县土壤利用分区图》的《惠安土壤》一书。
  (四)森林资源普查
  1973年,第一次全县森林资源普查测得:森林覆盖率达到31%,绿化程度94.7%,木材蓄积量37870立方米(胸径8厘米以上林木)。1987~1988年,开展第二次全县森林资源调查,统计结果:森林覆盖率为29.4%,绿化度为83.3%,蓄积量(胸径5厘米以上林木)为387040立方米。
  (五)林业区划
  1958年,福建省林业勘测设计院为惠安沿海防护林进行规划设计,完成《固沙造林与农田保护林》设计任务书。1982年,县组织林业区划队伍,在省院的协助下,基本摸清全县林业用地土壤、森林植被情况,收集地貌、水文、气象、社会经济、森林资源和林业经济等有关资料,加以科学分析和综合,把全县划为3个区即:西北部低山水源涵养林、用材林、薪炭林区;中部丘陵薪炭林、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区;东南部沿海防护林、薪炭林区。该项区划于1984年通过省、市林业部门验收。
  (六)牧草资源普查
  1983年,县畜牧兽医站对全县草场进行普查,调查结果:全县草场及零星草地面积346566亩,相当于42609头标准黄牛单位,其中5000亩以上的草地2片,1000~1500亩的14片,300~1000亩的11片,300亩以下的202片。
  (七)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化区划
  1984年,县水利电力局组织科技人员,根据气候、水文、溪河等资料评价、核实调查情况,经过全面综合分析,撰写出《惠安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报告》。该报告获泉州市水利学会“1985年水利科技成果”三等奖和省水电厅“1986年县级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利区划”二等奖。
  (八)综合农业区划
  1983年9月至1985年3月,县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在对全县种植业、林业、畜牧、土壤、水利、渔业、乡镇企业等12个专业的调查和区划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出《惠安县综合农业区划》一书,规划“惠西北低山丘陵果林粮牧双季稻区”、“惠中平原丘陵轻工果牧粮油蔗水旱轮作区”、“惠东南低丘台地建筑轻工粮油旱作区”、“惠东沿海养殖捕捞水产品加工渔业区”等4个农业综合分区以及各分区的发展构想。
  (九)农业气侯区划
  1981年8月至1985年3月,进行县级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农业气候区划。该项目通过福建省气象局和晋江地区农业区划办公室联合组织的验收。
  (十)中药资源普查
  1986年9月成立县中药资源普查队,聘请老药师担任指导,经过9个多月深入实地踏勘,走访药农,查明惠安有中药资源398个品种,其中植物药材321品种,动物药材28个品种,矿物类5个品种,总储量为35.38万公斤。根据普查结果,整理编绘出《惠安县药材重点品种分布图》、《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区划图》、《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报告》、《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目录》、《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新品种汇编》、《惠安县中药资源普查混淆品种鉴别》、《重点品种黄枝子专题报告》、《海蛇资源开发与利用报告》、《惠安县单品种药材分级产量分布图》等9种图文资料。县中药资源普查队1987年获省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省经委授予的“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单项奖”。
  (十一)渔业调查
  民国21年(1932年)12月5日至18日,集美水产学校林泉歧于崇武一带进行渔业调查,写成《惠安县渔业》一书。全书分渔区、渔场概况和渔业种类三部分。
  1953~1954年,县水产工作组(水产科)和水技推广站在深入渔村,查清渔船、渔具、渔汤、渔法、渔期、水产品等情况后,按系统撰写专题资料,汇编为《惠安渔业概况》1~4期。1983年,惠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调查全县渔具,编写关于惠安县海洋渔具的结构、装配、渔期、渔法、技术改进等文章,并附以材料表及模式图。
  1983年9月至1984年8月,县渔业区划组撰写出《惠安县渔业资源调查与渔业区划报告》,经晋江地区农业区划办、渔业区划办、水产局验收通过,符合省订标准。该报告系统介绍惠安各类水域资源、生物资源,以及自然资源条件和利用情况,同时提出六个不同资源渔业区划及其今后的发展途径。
  1989年4月,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编写《惠安县浅海滩涂技术开发资料汇编》一书。汇编收录:惠安县浅海滩涂技术开发验收大纲、科技三项费用专项合同书、惠安县浅海滩涂技术开发工作总结、惠安县褶牡蛎养殖方法改革、惠安县紫菜加工技术、惠安县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后期紫菜制取琼胶工作小结及褶牡蛎养殖方法改革经济效益证明等有关资料的附件。
  五、技术标准制定
  1981年,惠安塑料制品厂张振东等起草省级企业标准闽Q/SG423-81《尼龙牙刷》,1983年获福建省优秀企业标准四等奖。1982年,县种子公司骆祥桂参加起草省级企业标准《福建省农作物种子标准》,该标准由福建省计量局批准发布。1984~1987年,县农业局农技站张惠山等参加制定省级地方标准《花生栽培技术规范》。
  1986年,县畜牧兽医站石灿辉、许芬成、何秀样起草省级畜禽地方标准FDB/NY1713-86《戴云山羊》。
  1986年,县林业局许高明、林世朗、庄锦春起草省级地方标准FDBT/LY3-86《木麻黄护林技术》,1988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6年,县盐管处柳清珍、辋川第一盐场郑良元起草省级地方标准FDB/QB1738-86《保健低钠盐》,1989年获福建省标准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专利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指示灯张坂镇玉埕附中教师苏锦彬研制的“LED”指示灯,1986年6月被国家专利局批准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86204327.1,系惠安第一个获批专利。该专利已由厦门市英元工贸公司购买批量生产。
  钢楔眼插片1988年以来,东园镇下垵村石工江显秋研制成功钢楔眼插片在惠安部分采石场应用,配合使用电钻、凿岩机劈裂石材,可提高工效2倍,减轻劳动强度,从而改变传统手工采石工艺,向机械化采石方向发展。1989年11月,国家专利局根据申请批准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88201.53.9。
  第四章 技术引进与推广
  第一节 农业技术引进推广
  一、耕作制度
  民国时期,惠安多数耕地为一年二熟制,部分作物为一年一熟制。1949~1969年,发展为一年三熟制,农地为大豆一甘薯(豆薯)一大麦(或豌豆);水田为早稻一晚稻—蚕豆(或小麦)或早稻—甘薯(稻头薯)—大麦(或蚕豆)。1970~1979年,出现一年四熟制,农地种花生(花生畦中套种甘薯,花生沟间种高粱)—甘薯(花生薯)—大麦(或豌豆);水田种早稻—甘薯(稻头薯),(稻头薯畦腰间作秋大豆)—大麦。1980年以来,全县推广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人物

苗为平
相关人物
谢桂武
相关人物
江雪华
相关人物
林先民
相关人物
陈春元
相关人物
郭金定
相关人物
庄秋金
相关人物
张青山
相关人物
郑世玉
相关人物
黄炳炎
相关人物
郑燕远
相关人物
许高明
相关人物
王浴沂
相关人物
余甘津
相关人物
陈金华
相关人物
黄炳勋
相关人物
黄远辉
相关人物
杨月娥
相关人物
庄宝元
相关人物
刘金顺
相关人物
刘静顺
相关人物
刘清宗
相关人物
刘玉荣
相关人物
林永泉
相关人物
胡嘉文
相关人物
罗会明
相关人物
骆荣辉
相关人物
柳清珍
相关人物
潘锦文
相关人物
潘继东
相关人物
梁金发
相关人物
许清泉
相关人物
林春祥
相关人物
许应松
相关人物
卢坤生
相关人物
王连兴
相关人物
王其文
相关人物
邱经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惠安县农业局
相关机构
福建省农学会
相关机构
惠安县农科所
相关机构
福建省农业厅
相关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
相关机构
惠安县植保站
相关机构
福建省林学会
相关机构
福建省科协
相关机构
惠安县水产局
相关机构
晋江地区水产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赤石村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辋川镇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黄塘乡
相关地名
螺阳乡
相关地名
塔桥镇
相关地名
南埔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