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总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74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经济总量
分类号: F014.4
页数: 6
页码: 190-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惠安经济落后,政治黑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恢复生产、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全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均比1949年增加数倍至十几倍。
关键词: 惠安县 经济 经济总量

内容

民国时期,惠安生产水平低下,农业为单一经济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兵灾匪患不断,政局纷乱,县长更替频繁,从民国元年至38年(1912~1949年)的38年间,先后任惠安县长的达65人。政治黑暗腐败,经济发展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恢复生产、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全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97310万元,比1949年增加近7倍;国内生产总值77252万元,比1949年增加6倍;社会总产值138697万元,比1949年增加12倍;国民收入66112万元,比1949年增加6.5倍;人均国民收入达605元。
  第一节 农业经济
  民国及其以前,惠安的农业生产落后,生产技术、工具、规模比较单一,耕作方式、生产体制沿袭近千年,加上民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境内稍遇荒年则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至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50.7801万亩;粮食总产7.026万吨,粮食亩产110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0.8736万亩,总产量0.7082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1271万亩,总产量16.6吨。森林覆盖率2%,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0.1%。耕牛1.2108万头、生猪存栏2.125万头、山羊存栏5.5万头、家禽存栏25.7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3%。水产品总产量1.114万吨,其中海洋捕捞0.7382万吨、海水养殖0.3758万吨,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9%。
  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产值增长率为8.9%,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8.5%、林业增长率为171.75%、畜牧业增长率为22.1%、渔业增长率为9.5%。1952年,全县耕地面积51.37万亩,粮食总产8.8492万吨,粮食亩产129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3.582万亩,总产量1.0187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1216万亩,总产量62.4吨。耕牛2.3539万头、生猪存栏数4.2万头、山羊存栏数3万头、家禽存栏数27.9万只。水产品总产量1.4625万吨。
  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产值增长率为6.83%,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1.68%、林业增长率为34.39%、畜牧业增长率为8.85%、副业增长率为6.85%、渔业增长率为20.9%。1957年,全县耕地面积48.36万亩,粮食产量9.2943万吨,粮食亩产134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3.7503万亩,总产量1.1177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7291万亩,总产量734.1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4%。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5%。耕牛2.0218万头、生猪存栏数10.4803万头、山羊存栏数3.7323万头、家禽存栏数51.6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1.4%。水产品产量3.5991万吨,其中海水产品3.5916万吨、淡水产品75吨;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0.5%。
  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产值增长速度呈负数。增长率为﹣9.21%,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5.27%、林业增长率为﹣24.48%、副业增长率为﹣15.5%、渔业增长率为-11.02%。1962年,全县耕地面积39.59万亩,粮食总产量7.8732万吨,粮食亩产124公斤;花生种植面积9.0654万亩,总产量0.676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5288万亩,总产量415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2.4%,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0.6%。耕牛1.2732万头、生猪存栏数2.9836万头、山羊存栏数3.839万头、家禽存栏数32.8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水产品产量2.1019万吨,其中海水产品2.0944万吨、淡水产品75吨,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7%。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业产值增长率为18.2%,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8.76%、林业增长率为81.72%、畜牧业增长率为65.61%、副业增长率为﹣27.7%、渔业增长率为29.12%。1965年,全县耕地面积44.14万亩,粮食总产量9.6102万吨,粮食亩产144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1.8472亩,总产量0.926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1.2516万亩,总产量1172.2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8.6%。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2%。耕牛1.2854万头、生猪存栏数11.1894万头、山羊存栏数4.4083万头、家禽存栏数43.4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6.6%。水产品总产量4.2717万吨,其中海水产品4.2619万吨、淡水产品98吨;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9%。
  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产值增长率为7.04%,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8.67%、林业增长率为10%、畜牧业增长率为8.59%、副业增长率为4.3%、渔业增长率为3.24%。1970年,全县耕地面积43.35万亩,粮食总产量13.0874万吨,粮食亩产174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0.7294万亩,总产量1.1552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9763万亩,总产量1434.7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2.4%。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5%。耕牛1.5602万头、生猪存栏数17.3809万头、山羊存栏数4.2915万头、家禽44.6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7.9%。水产品总产量4.6291万吨,其中海水产品4.6169万吨、淡水产品122吨,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5.8%。
  国民经济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产值又呈负增长,增长率为﹣2.06%,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0.85%、林业增长率为﹣14.29%、畜牧业增长率为﹣0.3%、副业增长率为6.74%、渔业增长率为﹣10.65%。1975年,全县耕地面积42.42万亩,粮食总产量14.3966万吨,粮食亩产172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1.2553万亩,总产量1.391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8751万亩,总产量1125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6%。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耕牛1.73万头、生猪存栏数16.1425万头、山羊存栏数4.1287万头、家禽存栏数47.1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9.6%。水产品总产量3.13万吨,其中海水产品3.1174万吨、淡水产品126吨,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6.3%。
  国民经济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产值增长率为2.42%,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1.28%、林业增长率为﹣4%、畜牧业增长率为0.51%、副业增长率为﹣18.64%、渔业增长率为15.82%。1978年,全县有社队企业776家,就业人数37957人,总产值2143万元;水产品总产量3万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55.6%、0.9%、14.3%、0.7%、28.5%。1980年,全县耕地面积43.37万亩,粮食总产量15.6368万吨,粮食亩产194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3.6315万亩,总产量1.0651万吨;水果种植面积1.6332万亩,总产量1164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5%。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0.9%。耕牛1.6467万头、生猪存栏数19.8464万头、山羊存栏数8.5132万头、家禽存栏数87.7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7.8%。副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0.7%。水产品总产量3.3035万吨,其中海水产品3.2878万吨、淡水产品157吨,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0.1%。
  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农业产值增长率为6.43%,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1.63%、林业增长率为3.11%、畜牧业增长率为12.12%、副业增长率为51.77%、渔业增长率为7.63%。1985年,全县耕地面积41.25万亩,粮食总产量14.7577万吨,粮食亩产208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4.5176万亩,总产量1.6958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8646万亩,总产量4010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0.8%。耕牛1.9965万头、生猪存栏数22.7125万头、山羊存栏数7.9352万头、家禽存栏数176.3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1%。副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4.2%。水产品总产量6.0018万吨,其中海水产品5.9502万吨、淡水产品516吨,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1.9%。
  国民经济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头4年,农业产值增长率为5.39%,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1.34%、林业增长率为4.86%、畜牧业增长率为3.39%、副业增长率为﹣1.05%、渔业增长率为17.19%。1988年的全县森林资源第二次调查结果,森林覆盖率扩大到31.8%。1989年,全县耕地面积39.3794万亩,粮食总产量15.8万吨,粮食亩产212公斤;花生种植面积14.36万亩,总产量1.47万吨;水果种植面积5.64万亩,总产量3713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1%。全县宜林地50万亩,已植45万亩,主要为用材林和防风林。林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0.51%。耕牛2.47万头、生猪存栏数22.915万头、山羊存栏数6.08万头、家禽存栏数243.51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1.01%。乡镇企业7275家、就业人数7.6万人;总产值38815万元,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27.45%,其中工业产值26118.3万元,占全县总产值的52.28%;副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0.72%。水产品总产量9.57万吨,居全省第2位,创历史最高水平;海滩养殖面积44302亩,主要为对虾、海、海蛏、海带、紫菜等贝藻类;淡水养殖面积18508亩,主要为水库等淡水水域养鱼;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03%。
  第二节 工业和建筑业经济
  民国时期,全县仅有几家设备简陋的私营小厂和手工作坊,工业生产几乎空白。50年代开始,惠安工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逐步建立以食品工业为主体,包括纺织、缝纫、机械、电力、化工、建材、印刷、工艺等众多门类的工业生产体系,体现以全民为主体,集体、合资、合作和个体一起上,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形式。工业生产初具规模,1989年有乡镇工业企业218个,其中全民55个。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7480万元,从1984年名列全省的第25位上升到21位。比1949年增长80倍,年均增长11.3%。工农业总产值比例由1978年的39∶61变为1989年的60∶40,出现机械厂、啤酒厂、石雕厂、皮塑厂、明磊石板厂和惠侨塑料厂6个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全县拥有石板材、石雕、碘、碑酒、琼脂、胶囊、塑料、腐植酸、针织、鞋类和原盐等10多种拳头产品,惠泉啤酒、腐植酸、原细盐等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9年原盐产量205898吨,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强。石雕、板材、木家具、人造革箱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远销东南亚。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惠安的建筑业重新崛起,大批农业剩余劳力迅速转向建筑业,汇成10多万建筑大军,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989年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5亿多元,总收入达14182万元。建有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深圳特区的西班牙式别墅、厦门特区的厦大留学生宿舍楼、海南的中国第一条汽车高速实验跑道、世界屋脊的西藏宾馆等一批著名的建筑物。惠安的石雕素负盛名,惠安艺人采用圆雕、浮雕、影雕、线雕等工艺,产品达数百种,远销港澳、日本、东南亚及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京的十大建筑物、毛泽东主席纪念堂、集美鳌园石雕群、海南“鹿回头”巨型雕刻、湄洲妈祖雕像等,都是惠安工匠的杰作。
  第三节 商业和交通邮电业经济
  民国及其以前,惠安的商业都是个体经营。50年代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逐步建立起国营商业为主体、供销合作社为助手、集市贸易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商品市场。1978年后,实行“多渠道、少环节”的经营方式,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各种商业网点迅速恢复和发展,个体商业人员从1979年的1707人,发展到1989年的11121人,商业、饮食业零售网点遍及大街小巷。1989年,全县有商业、饮食业零售网点和服务网点8429个,从业人员19104人。市场购销两旺,198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8711万元,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11343万元。
  民国时期,惠安交通运输落后,公路货运仅靠少量人力车,公路客运只靠一家设备简陋的“惠枫汽车运输公司”,全县通车里程仅63公里。从50年代始,公路交通迅速发展,至1989年,通车里程达494.84公里,村村有大路,乡乡通汽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直通省内外的交通网络。1989年客运量1016.76万人次,周转量25747.64万人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273.81万吨,周转量16970万吨公里。全县拥有各类汽车1062辆,运输船173艘,手扶拖拉机4150部。
  1949年,惠安仅有邮电局(所)2所。至1989年,有邮电局(所)19所,代办所31个。1989年完成业务总量205.48万元。县城安装1000门自动电话,长途电话可直拨全国各地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四节 财政金融
  惠安自置县以来,财政收入主要为田赋、盐税、渔税和其他杂税。由于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至1949年预算内各项收入仅44.91万元。从50年代开始,生产不断发展,财政收入稳步上升。1950~1989年,40年共收入33259.37万元。1989年,预算内财政收入达4493万元。
  1949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惠安办事处。1951年,升格为县支行。至70年代末期,惠安建起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各专业银行为骨干,信用合作为助手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有力地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有效地抑制高利贷盘剥,信贷规模迅速扩大。1949年,惠安的银行存款余额仅0.2万元,至1989年,达43904.1万元。1961年信用社存款余额仅295.4万元,1989年达12258.8万元。随着生产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储蓄存款迅速增加,1989年达28870.5万元。1989年银行贷款余额28121.1万元,存贷基本平衡。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