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72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演变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8
页码: 171-1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人口演变的历史。在约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惠安的大岞山龙喉岩附近就有先民从事渔猎生产;音楼山、庄林柄等地亦有人群活动。西周时期,境内涂岭后埔亦有人群生息繁衍。县内人口渊源包括“土著”的古闽越人和秦汉以后中原地区多次南迁的汉民族。根据谱牒和其他资料记载,历代中原人口南迁,都有不少人移居惠安,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开发惠安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惠安县 人口 人口演变

内容

第一节 人口源流
  在约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境内的大岞山龙喉岩附近就有先民从事渔猎生产;音楼山、庄林柄等地亦有人群活动。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初年,境内的涂岭后埔亦有人群生息繁衍。县内人口渊源:(1)“土著”的古闽越人;(2)秦汉以后,中原地区多次南迁的汉民族。
  据《闽书)和《惠安政书》记载,最早入惠安的,为东汉末将军杨大眼,居于境内杨崎山之南。三国时期,又有吴国将军黄兴与妻曹氏弃官居邑南凤山。黄兴殁后,亦葬于此。
  根据谱牒与其他资料记载,历代中原人口南迁,都有不少人移居惠安。他们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开发惠安作出贡献,这些人也是构成惠安人口的主要来源。南下的中原人称其先祖,或来自光州固始,或属晋“永嘉之乱”八姓入闽之列,或为唐初陈政、陈元光的部属,或于唐末五代随王潮、王审知入闽,或为南宋末从宋宗室南奔,等等。
  黄氏,祖黄隆,河南光州固始人,于东汉末年自浙江会稽令任上弃职,入闽,居于惠安南部的灵秀山麓。其后裔分布于县内及晋江、南安等地。
  林氏,祖林禄,河南下邳人,西晋末随琅琊王司马睿渡江到建业,东晋初以军功拜为晋安太守,举家居于福建,殁葬惠安。其后裔分布于福建各地及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海南、台湾等地及海外各国。
  何氏,祖何嗣韩,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初随陈政、陈元光入闽,分镇泉州,食采螺阳,家于惠安。其后裔居于惠安、晋江、漳浦、诏安、莆田等地及台湾、海外各埠。
  庄氏,祖庄森,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绪军队入闽,居于永春,其后裔历代皆有迁居惠安,分布惠安各地。
  吴氏,祖吴仁禄,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入闽,居于惠安东部大吴,为入闽吴氏之祖。其后裔分布于闽南各地及台湾、海外诸埠。
  张氏,祖张崇纪,河南光州固始人,五代入闽,居于惠安,其子张澜为王审知属下的漳州刺史。其后裔分布于惠安各地。
  卢氏,先祖亦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绪入闽,居于惠安。其后裔分布于惠安各地。
  汪氏,祖汪充信,安徽六安人,宋末随端宗入闽,居于惠安南部象浦。其后裔分布于闽南各地。
  骆氏,祖骆必腾,河南光州固始人,宋末避乱入闽,先居福州,继徙惠安东南部的云头。其后裔现为惠东南的大姓。
  孙氏,祖孙嘉安,宋末随端宗入闽,迁居惠安东南部的埔塘。其后裔现为惠东南的大姓。
  蓝氏,先祖于宋代迁居惠安涂寨新亭,为畲族。
  郭氏,祖郭仲远,明初由晋江法石迁居惠安东南的百崎。回族。现后裔已蕃衍成“万人丁”。分布于惠安各乡镇,分派漳州、浙江坎门、台湾鹿港及南洋各地。
  出氏,祖纳哈出,元朝贵族。其后裔于明初避居于惠安西北部的小坝、洪厝坑和甘蔗园等村庄,以出为姓,聚而居。为蒙古族。
  钟氏,先祖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安溪善坛迁居惠安东北部的山腰海滨。为畲族。后裔大部分为盐民。
  第二节 人口变动
  惠安人口变动原因,一是由于出生和死亡引起的人口自然增减;二是由于迁入和迁出引起的人口机械增减。出生死亡变化,1949年以前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949年以后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迁入迁出,1949年主要是谋生和婚嫁的迁徙;1949年后的人口迁移,除前述原因外,还由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迁移活动。70~80年代人净迁率每年在1%以下。
  一、自然变动
  宋至道元年(995年),始建立户口版籍制度。元丰八年(1085年),把户口分为“主户”、“客户”。惠安有人口数字记载,始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时全县有主户30076户、丁39665人,客户6794户、丁9442人,主客户计36870户、丁49107人,但丁口合计数未详。
  元代把人户分为十等,立科差法。由于战乱频繁,人口消减,到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全县减为8055户,丁口约40000多人。
  明嘉靖元年(1522年),全县黄册军、民、盐、匠等籍总计4549户,丁口38821人。其中民户2833户,丁口16210人;军户1368户,18295人;盐户154户,丁口1471人;匠户155户,丁口2514人;弓兵户29户,丁口255人;铺兵户9户,丁口73人;医户1户,丁口13人。
  至万历四十年(1612年)黄册军、民、盐、匠等籍总计4334户,丁口30795人,其中:民户2469户;军户1434户;盐户223户;匠户155户;弓兵户44户;铺兵户8户;医户1户。
  清统一全国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曾“恩诏以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此后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六年(1728年),“题准随田匀丁,民甚便之”。所以,“生齿日繁”。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全县有67个铺,31254户,丁口248754人。
  自乾隆三十二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查照保甲门牌核定土著灶户、民户、屯户共17015户,男妇大小482797人。”这是惠安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道光三十年(1850年)后,人口开始下降。
  民国25年(1936年)4月,《福建省统计年鉴》载:全县有45472户,395240人。民国27年12月《闽政丛书·保甲概况》载:全县有3个区,34个联保,202保,3744甲,34947户,395349人。民国30年12月全县48318户,372166人。民国32年6月,全县64494户,393337人。民国34年6月,全县86287户,378835人。民国36年10月,全县191保,2882甲,86131户,381286人。这10年间,正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抓丁派款,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人口增长缓慢。全县人口在37万至39万人之间波动。民国38年,全县86078户,371359人。
  1949年以后,县内每年出生人数在2万人左右,50年代出生率在29.97‰~40.84‰之间,1954年最高达51.43‰。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出生率下降,1962年回升到36.09‰。1962~1976年,保持在36.09‰~40.85‰之间。1977年起下降到27.53‰以下,除1982年回升到32.14‰以外,此后逐年下降。1949~1982年增加526543人,增长率122.67‰,平均每年增长24.55‰。自然增长率高于全省、全国水平。1981年育龄妇女平均生育胎次为3.28胎,多孩比例占33.04%,其中三孩占19.27%,四孩占8.38%,五孩和五孩以上占5.39%。按年龄分组的育龄妇女多胎生育中,25~29岁的占46.59%,30~40岁的占37.57%。
  1989年育龄妇女平均胎次为3.2胎,多孩比例占29.53%。其中三孩占18.99%,四孩占6.94%,五孩及以上占3.60%。
  与1981年相比,育龄妇女生育峰值上升,高峰期提前。
  县内1981年人口粗再生率为1.69,净再生产率为1.49。上、下两代人平均间隔年数为27.99年。1989年人口粗再生产率为1.51,净再生产率为1.4,平均两代间隔年数为26.48。
  国际上,一般根据三种人口年龄组(0~14岁、15~49岁、50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把人口再生产分为增加型、稳定型和减少型三个类型。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40%以上的为增加型人口。下表用国际标准对县内人口再生产类型进行衡量。
  死亡率,1950年为13.68‰,此后逐年下降。1968年起,稳定在5.00‰~5.99‰之间,1987年下降到4.96‰,1989年第一次下降到4.72‰。1981年县内人口死亡率分别低于全国、全省的5.77‰和5.38‰。
  据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惠安县平均预期寿命1982年女性为72.4岁,男性为65.31岁,比民国24年全国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1倍。1982年7月1日零时,发现南埔乡肖厝村庄章娘、崇武镇前垵村张阅2位女性满100周岁。全县平均46万多人中有1位百岁老人。
  二、机械变动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有许多人迁移台湾经商、垦殖、定居。鸦片战争以后,许多惠安人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到东南亚、欧美各国谋生。
  民国29年(1940年),全县各区旅外华侨情况:按户统计,全家出国者,一区23户,二区32户,三区12户;部分出国者,一区1606户,二区3669户,三区3118户。全县合计8460户。按人数统计,全家出国者,一区男46人、女28人,二区男51人、女15人,三区男34人、女14人,合计188人;部分出国者,一区男2243人、女105人,二区男4876人、女133人,三区男4298人、女54人,合计11709人。
  各区华侨眷属留在国内的:一区男2166人,女3600人;二区男5096人,女8515人;三区男5246人,女6007人。合计30630人。
  据1988年统计,惠安县侨居海外的华侨和华裔674340人,分布五大洲,绝大多数侨居东南亚各国。此外,居住在香港的有6.66万人,澳门3200人。惠惠安与台湾仅一水之隔,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去台人员有5500多人。
  1956年、1960年和1966年,县人民政府曾动员434名农民到闽北崇安、浦城两县定居,开发建设山区。1969~1970年,曾组织837名知识青年到龙岩县安家落户。
  平常因工作调动、征兵、结婚、就业安置、入学、出国等迁移,据户籍部门统计,列表于下。
  第三节 人口分布
  一、城乡分布
  惠安是农业县份,城镇人口,历来在全县总人口中比例甚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市镇与乡村的人口比例,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1949年,全县总人口429313人,其中城镇42900人;农村386413人;1952年,全县总人口458453人。其中城镇53200人、乡村405253人。在这个时期,市镇人口增长7.44%,乡村人口增长1.6%。1953~1957年,市镇人口增长11.06%,乡村人口增长1.43%。1957年,全县总人口524887人,其中城镇89900人,乡村434987人。此后,市镇人口呈负增长,而乡村人口剧增。1958~1962年,市镇人口增长﹣0.63%,乡村人口增长3.44%。1962年,全县总人口602193人,其中城镇87100人,乡村515093人。1963~1965年,市镇人口增长﹣21.9%,乡村人口增长3.97%。1965年,全县总人口620357人,其中城镇41500人,乡村578857人。1966~1970年,市镇人口增长﹣9.78%,乡村人口增长3.71%。1970年,全县总人口719423人,其中城镇24800人,乡村694623人。1971~1975年,市镇人口增长9.59%,乡村人口增长2.8%。1975年,全县总人口836700人,其中城镇39200人,乡村797500人。1976~1980年,市镇人口增长2.8%,乡村人口增长1.74%。1980年,全县总人口914346人,其中城镇45000人,乡村869346人。1981~1985年,市镇人口增长8.16%,乡村人口增长1.8%;1985年,全县人口1017192人,其中城镇66600人,乡村950592人;螺城、崇武、洛阳3个建制镇共148224人,其余的15个乡(场)868968人。1989年全县总人口1102179人,其中螺城、崇武、洛阳、涂寨、东园、张坂、东岭、辋川8个建制镇共524118人,其余10个乡(场)578061人。
  二、地区分布
  惠安县为沿海县份,有12个乡镇(场)濒海,2个乡为山区。
  1980年,全县914346人中,沿海的12个乡镇(场)614368人,山区的2个乡91531人。1985年,全县1017192人中,沿海的12个乡镇(场)681221人,山区的2个乡101755人。1989年,全县1102179人中,沿海的12个乡镇(场)733217人;山区的2个乡109312人。
  三、人口密度
  清道光九年(1829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6人。民国时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406人左右,据民国29年(1940年)《泉州日报》称:“惠安人口密度占本省第四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人口密度逐年增大,1949年为441人,1952年为471人,1957年为540人,1962年为619人,1965年为638人,1970年为740人,1975年为860人1982年增至962人,为全省人口密度213人的4.5倍,为全国人口密度109人的9倍。1985年为1046人,1989年为1133人,为全国的10倍。人口密度最高的是螺城镇,每平方公里8343人。人口密度最低的是涂岭乡,每平方公里为288人。
  1989年,全县1102179人,分布在8个镇、9个乡、1个国营盐场的10条街道、377个行政村。其中沿海的洛阳镇、张坂镇、山霞乡、崇武镇、小岞乡、净峰乡、东岭镇、辋川镇、东园镇、后龙乡、南埔乡、山腰盐场,人口密度较高;山区的黄塘乡、涂岭乡,人口密度较低。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