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辋川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686
颗粒名称: 第十四节 辋川镇
分类号: K925.7
页数: 2
页码: 84-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辋川镇位于惠安县东部,地处林辋溪下游。明嘉靖年间建城,城内有市集和鲜品交易。民国时期设辋川乡。1949年9月划为13个乡,归一区管辖。1984年10月成立辋川乡人民政府,1989年10月设辋川镇。
关键词: 惠安县 建置 辋川镇

内容

辋川镇地处县域东部林辋溪下游,东临湄洲湾,东南与东岭镇交界,西与黄塘乡、螺阳乡接壤,南与涂寨镇相连,北与山腰乡、涂岭乡及山腰盐场毗邻。面积54平方公里。镇政府设在辋川街。
  辋川形如网,谐音辋。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此建城,城周700余丈,高1.8丈,门4,东、北小门各1。其时:“居人千余家,城中有市贸易,海中多出鲜品,贩往郡邑以卖,沿海堤有杉行。”城早已毁。
  宋时隶崇善乡,元时属文质乡安仁里、归化里的二、三、五、三十四都,清时属良盘、霞庄、洞峰(原玉山铺)、西溪、石江、锦溪等铺。民国时期设辋川乡,辖15个保。
  1949年9月,划为13个乡,归一区管辖。1951年6月,在此成立第十一区公所,下辖18个乡。1952年裁撤社坑、后坑2个乡并为后社乡,共辖17个乡。1955年10月,十一区改为辋川区;增划梅山、驿坂、五社、梧山4个乡,共辖21个乡。1956年6月撤销辋川区,另设驿坂区,辋川改设乡级镇;划驿坂、后坑、侨洋、锦洋4个乡归驿坂区,南星乡归涂寨区管辖。同年秋,霞东乡兴建野战军机场,迁移东村、铁灶2个自然村。1958年5月,撤区并乡,设驿坂乡,下辖13个联社、57个分社、327个生产队;辋川乡下辖10个联社、43个分社、385个生产队。尔后,2个乡合为辋城乡,下辖8个分社、144个生产队。9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辋城乡改为超先人民公社一个管理区。1961年冬析分小社,成立辋川人民公社,辖25个生产大队、316个生产队。1965年裁撤涵内、烧厝、下庄、后任、大潘等5个大队,另设东升大队,计辖21大队。1979年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后,再析立后任、大潘、下江、小山、庄上、坪埔等6个大队,计辖27个大队。
  1984年10月,成立辋川乡人民政府。1985年1月,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下辖25个村民委员会、318个村民小组。1989年10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置辋川镇,实行镇带村体制,下辖25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有15297户、67930人。
  辋川行政村辖中街、西街、桂林、标美、东尾头、下路街、城门顶、鱼仔街、上路街等9个自然村。
  大潘行政村辖大潘1个自然村。
  后任行政村辖后任1个自然村。
  社坑行政村辖社坑、前张、下坑南、顶坑南等4个自然村。
  后坑行政村辖后坑、烧厝、东福、内透、上库等5个自然村。
  后许行政村辖后许、下庄、新厝、上店、半埭岸等5个自然村。
  溪南行政村辖溪南、南位等2个自然村。
  王孙行政村辖王孙1个自然村。
  坑南行政村辖头坑、上堡、南库、上柑、坑仔等5个自然村。
  前洋行政村辖前洋、后潘、前炉、下柑等4个自然村。
  许厝行政村辖许厝、赵炉、下湖、北石、埭岸头、乌门等6个自然村。
  南星行政村辖南星、东庄、吴坑、前山、西许山、西许等6个自然村。
  五柳行政村辖五柳、下社尾、沟墘、好树、桃园、东埔、柯溪、南乡、许仁等9个自然村。
  吹楼行政村辖吹楼、楼下、塘头、小坂、甘露、塔埔、巷内等7个自然村。
  峰崎行政村辖峰崎、山尾、墓前、仕尾、后宅等5个自然村。
  峰南行政村辖西亭、园畔、东园、西楼、草厝等5个自然村。
  许埭行政村辖下埭、顶埭、土墩尾、湖仔山等4个自然村。
  下江行政村辖下江、赖厝等2个自然村。
  小山行政村辖小山、过宅等2个自然村。
  梧山行政村辖梧山、承天、官后、西林、下墩等5个自然村。
  更新行政村辖后坑、溪上、新街、官桥、大埔内、塔头、五家、山仔尾、后新厝、菜堂、涵内、后山兜、下篮边等13个自然村。
  玉围行政村辖围内、坊脚、京山、下舍铺、居仁、华山、前垵、下吴、斗门等9个自然村。
  钱埔行政村辖坪埔、三叉口、三步、铁屎巷等4个自然村。
  庄上行政村辖庄上、井透、陈庄、坑北等4个自然村。
  试剑行政村辖试剑、司口、坑黄、上林边等4个自然村。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
辋川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