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众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54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群众体育
分类号: G812.4
页数: 4
页码: 755-758
摘要: 这段文本主要描述了永春县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永春县 群众体育

内容

科举时代,永春的群众体育活动,除围绕科举应试,自发练习射箭、举重和刀、枪、剑、戟等技击外,主要是传统的武术、游泳和奕棋等,每逢节日或迎神赛会,常有弄狮、舞‘龙、拳击等表演。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开始有足球运动。进入20世纪以后,群众体育运动从球类到田径,从单项到多项,逐步开展起来。1930年,成立第一个业余群众性体育组织——曙光体育社。1935年(另一说为1936年),由排球爱好者郑天渠等倡议,以a翔小学教员为主,成立唯力体育会.会址设在文昌庙,有会员100多人,先后建起篮、排、足球场和田径运动场所。抗日战争期间,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沿海部分单位、学校迁来永春,促进了永春体育活动的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体育活动更为活跃。全县各地普逡开展富有地方色彩的竞赛和表演。1951年,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永春县分会x备会,引导城乡和机关企事业开展体育活动,利用节日假日组织体育竞赛。项目除田径、球类外,还有奕棋、武术、弄狮、舞龙、拔河,自行车技、负重竞走。附城机关企事业单位还组织“星期球赛”(每星期六下午比赛)。1952年,县第一次物资交流会期间,附城乡镇举行球类比赛。一些人口较多的集镇和侨乡(达埔、蓬壶、岵山、湖洋等》,除开展球类活动外,还在春节期间举行各种体育竟赛,取代迎神赛会等旧俗。同年,县组织职工体育队参加晋江专区第一届运动会,足球、排球、拔河三个项目均获第二名,400米赛跑得第四名。孙南灿被选为专区排球代表队队员,参加省首届运动会,获得亚军。这一年,城关、五里街的“星期球赛”,有挑联、军声、教工、侨联,燕青、勇战等10多个球队参加.还组织到达。、蓬壶、岵山、湖洋和南安师范等地进行比赛。
  1956年,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推行广播体操。参加“星期球赛”的单位愈来愈多,县际之间的友谊赛也时有举行,泉州市工人足球队曾二次来县访间。这一年,归国侨生林小玉在全国第一届羽毛球比赛中,荣获女子单打冠军,是永春运动员第一次在全国比赛中夺魁。1958年,在湖洋举行渡澳游泳活动。1959年,漳平、永春、平潭、安溪,a安等5县的农村群众体育组织,在水春举行篮球对抗赛,岵山茂该队获冠军。同年,在福安举行全省篮、排球赛,永春分别获篮球甲级、排球丙级第二名。
  侨乡仙央,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各村组织球队,农闲时训练,节日举行比赛,还组织联队到站山、城关和南安华美、蓬岛等地进行友谊比赛。1958年8月中旬,晋江地区体委在仙夹召开晋江地区农村体育工作现场会议。1959年,美寨大队出席省首届体育积极分子代表会,被评为省体育红旗大队。
  城关、五里街、湖洋、岵山,仙夹,蓬壶、达埔等乡镇,除开展节日体育竟赛外,有时还举行武术表演。乡镇文化站有汽枪,康乐棋,象棋、军棋、乒乓球、篮球、排球等体育设备,部分村文化室也有一些体育器材。
  1960年,以永春车队为主,设置灯光球场,使坚持数年的星期球赛更为活跃。银鹰(银行)、侨联,车队、化肥厂,干群、钟声(中小学教师)、北破华侨茶果场等23个队,周末举行循环赛。平时也经常在该场练习或比赛。
  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不少体育场地被占用,群众体育活动几乎没人过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层体育组织定期举行球类或田径的单项或多项比赛,县也举行不定期的各种比赛或选拔赛,每年春节都在县体育场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1979年8月,县少体校把羽毛球班定为重点班,并增设田径重点班。羽毛球重点班基地设在城关镇中心小学。建班后,师生们克服场地,粉材、经费和技术筹困难,勤学苦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禳定为省.地布局的羽毛球传统项·先进单位。几年来,输送给省羽毛球队16名运动员,其中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羽毛球赛的运动员有陈秀玉、陈红勇、郑宝君、郑宝义、郑英姿、王贞敏、庄志勇、林玲、郑奇双,蔡巧红、黄俏梅o11人;给高等体育学校输送新生4人。从1980年至1985年的五年中共获得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9枚、奖牌9枚。1984年,在泉州举行的晋江地区少年羽毛球赛,永春代表队获得女子组单打(没有举行双打)全部名次。羽毛球运动员陈红勇,获得国家级二枚金牌,于1984年参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曼哈顿比奇举行的国际羽毛球公开赛。1985年9月,本县输送省体育工作队的运动员郑宝君、林玲、陈红勇代表福建省参加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羽毛球等级赛乙级队的比赛中,郑宝君、林玲获女子团体冠军。陈红勇获男子团体第二名。输送给省少体校的学员庄志勇,郑英姿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少年羽毛球赛,分别获男子双打冠军、单打第二名及女子团体第二名。庄志勇被破格录取福建省体育学院本科班学习。本县籍的该院学生郑钢星、郑清化、蔡巧红、王贞敏等四名运动员,参加省少年羽毛球赛,都取得全省前六名的好成绩。
  1987年8月份,县业余体校羽毛球重点班的黄俏梅,在湖南省安化市参加全国业余体校羽毛球赛,获女子团体冠军。由本县输送省体工队的陈建生(南安少体校寄培),9月12日在北京参加全国田径赛,以14秒的成绩破110米高栏省记录,达到运动健将标准,同月22日在杭州参加国际田径邀请赛,、获110米高栏第三名。
  县少体校田径重点班的代表队,1980年在晋江地区少年儿童田径选拔赛上获团体总分第二名,1981年在晋江地区田径比赛大会混合队乙组中获第三名。1984年,该校学员苏文清参加省少年体校男子篮球队,在晋江地区职工、少年儿童运动会上,获儿童男组第三名。在龙海举行的省少年儿童田径赛中,永春代表队有4人次获前六名,1985年参加地区赛的6人中有5人进入前六名。
  县少体校还培训篮排球、乒乓球业余运动员(省级才列入专业运动员,永春少体校属县级,称业余运动员)。1984年共有学员95人,其中羽毛球30人,篮球15人,排球30人,田径15人,乒乓球5人。1985年被定为省、地布局的重点班30人,普通班55人。
  除少体校外,各级学校也重视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东平被林小学学生刘殊芳(女),年仅七周岁,1977年参加省在连城举行的武术比赛。县体委于1984年暑假开办少年儿童武术培训班,结业时,65个学员中有40人参加汇报表演,其中19人获奖。
  化肥厂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历年来均为县、地区体育活动先进单位。该厂设有小型运动场和灯光球场,器材比较完备。工间做广播体操,,练太极拳,工余以车间为单位,开展广泛性的群众体育活动。活动内容有球类、田径、拔河、登山、火炬接力等等。他们还根据老年、中年,青年的不同爱好和要求,开展不同的体育锻炼活动。厂顺导带头参加,家属也参加比赛。1985年国庆节举行的体育比赛,全厂900多名职工,有600多人次参加。50年代以来,还以县武装部为主体,县体委配合,各乡,镇武装部组织民兵开展体育活动,举行过二次全县民兵军事体育运动会。1977年9月底第二届民兵军事体育运动会规模较大,参加人数达502人,比赛项目有射击、投掷、队列、刺杀、田径,篮球、排球等。此后,各乡(镇)人武部每年以“6·19”、“9·29”为民兵活动日,开展军事体育活动。
  1980年以来,离、退休干部、职工日益增多,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84年12月,县选派离退休于部5人参加晋江地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大会。1985年2月8日,成立永春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嗣后;五里街、桃城、东平、石鼓等乡(镇)也先后成立老年人体协分会,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体育活动。1985年,县举办老年人气功、太极拳、门球培训班;举行中国象棋、门球比赛,参加晋江地区举办的老年人武术、太极拳观摩表演,有8人次获奖。同年5月还参加全国在天津举办的老年人武术赛,张衡山获男子老年组铜质奖牌1枚;12月,郑文存被评为全国X者人,获荣誉证书。
  1986年,泉州市指派太极拳、气功、门球3名教练到永春办短训班.县派员到三明市学习中国传统人体生命再生气功、峨嵋庄气功。五里街、桃城老年人门球队订每周的三、六日举行友谊比赛。
  1987年2月1日,县举办老年人万步竟走活动,有300多人参加。同年3月,组织参加泉州市首届老年人运动会,获得好成绩。团体总分第一,中国象棋男女团体总分第一,乒乓球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县老年人体协成员王玉琴参加省首届老年人运动会,获乒乓球女子组单打第三名。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天渠
相关人物
孙南灿
相关人物
燕青
相关人物
林小玉
相关人物
陈秀玉
相关人物
陈红勇
相关人物
郑宝君
相关人物
郑宝义
相关人物
郑英姿
相关人物
王贞敏
相关人物
庄志勇
相关人物
林玲
相关人物
郑奇
相关人物
蔡巧红
相关人物
黄俏梅
相关人物
郑钢
相关人物
郑清化
相关人物
陈建生
相关人物
苏文清
相关人物
刘殊芳
相关人物
张衡山
相关人物
郑文存
相关人物
王玉琴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曙光体育社
相关机构
唯力体育会
相关机构
南安师范
相关机构
城关镇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福建省体育学院
相关机构
永春县体委
相关机构
永春县武装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