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普通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53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普通中学
分类号: G62
页数: 9
页码: 733-741
摘要: 本文内容讲述了永春县的中学创办历程和学校设置的变化,以及学制课程的演变。从清光绪时期开始,经过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学教育得到了稳步发展。政府接管了一些私立学校并进行了更名和调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学校迁徙到蓬壶。1951年至1965年,一些学校增办了高中部。1970年许多社办中学出现,1978年学校名称逐渐恢复,并发展职业教育。到1985年秋,只有少数小学附设初中班。
关键词: 永春县 教育 普通中学

内容

永春创办中学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民国22年(1933),全县有中学6所,教职工74人,在校学生569人。23年,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原因,有的合并,有的停办,仅剩省立永春中学和私立祟实中学两所。28年,泉州培元中学、培英女中内迁蓬壶。1949年’月,全县有中学5所,教职工127人,在校学生1834人,其中高中学生432人,初中学生1402人,平均每1万人口中有中学生105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学教育稳步发展。196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9所,教职工299人,在校学生5673人,其中高中学生1238人,初中学生4435人。“文革”开始后,中学停止招生,1969年复课后,盲目发展,教学制度混乱。1991年调整中学布局,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1987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6所,教职工1707人(其中代课教师152人),在校学生18276人。其中女学生5374人,平均每1万人口中有中学生398人。
  从1906年至1949年,全县各中学培养高、初中毕业生约5000人,1950年至1985年全县约有中学毕业生8.25万人,其中高中毕业生2.23万人,初中毕业生6.23万人。
  第一节 学校设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郑安邦首捐银元1000元,又向南洋各地侨。葬捐,在梅峰书院创办永春州中学堂并附设师范简易科。翌年,美基督教会在街尾创办学理学堂,民国7年(1918)定名为崇实中西学校.10年,基督教会创办祟德女学、育篝女学,育贤学校。12年,豢实附设高中。14年,吴威等为纪念王恩,创办润中公学(王恩字润中),15年秋,兼办师范,校址在金峰山下,首任校长郑兼三。17年,桃场旅居新加坡、马来亚、印尼等地的侨胞创办南湖中学,20年,因宣传马列主义被迫停办。同年,崇德初级女子中学合并于崇实,改名为祟实初级中学。23年秋,育贤中学停办,其校舍校产移归祟实初级中学。26年秋,崇实改名为私立崇贤初级中学。31年,蓬壶乡林庶应等倡办私立毓斌中学。同年永中增办高中,扩建校舍,南安、惠安等10县都有学生来校就读。33年秋,湖洋乡刘澄清、郑振经、黄河书等组成校蓝会创办私立力行中学。
  抗日战争时期,泉州培元、培英中学曾迁来蓬壶三年。民国37年(1948)秋,崇贤中学增设高中。38年春,毓斌中学增办高中,8月,达埔热心教育人士李仁实、颜中艺,叶萌、叶式亮,李尧南、潘嗣狡等倡办达理中学。与此同时,人民政府派王平、邓搁侯等接管永春中学。1951年秋,岵山乡华侨陈诵略、陈云雄、陈甘杞等倡办私立新星中学。1951年12月,永春中学改为永春第一中学,1952年,人民政府接办私立崇贤中学,改名永春二中。1953年12月,接办毓斌、力行、达理中学,分别改名为永春三、四,五中。1954年2月接办新星中学,改名为永春六中。1954年秋,尤扬祖、周公甫等倡办华侨子女补习学校,后改为华侨中学。1957年秋,在桂洋开办永春七中,岵山华侨陈超群等集资增办六中离中部.1958年秋,永春二二中井入永春一中,并在一都开办永春二中,永春一中定为省重点中学.这一年,卿园华侨黄重吉、黄文光等创办私立文明中学,东平开办永春八中。1959年秋,在仙夹开办永春九中,在吾顶开办永春十中。1960年秋,永睿五中增办高中,1961年秋,中学1调整,五中高中部学生分别转入一、三中,永春八中改为私立东区中学,九中、十中停办。至1965年,全县有中学9所。“文革”开始,连续三年没有招生。1969年5月复课后,又盲目发展,社社办中学,许多完小附设初中班。永春一中曾先后改名为工农兵中学、五里街中学,永春侨中改为人民中学、城关中学、永春二中,原永春三、四、五、六、七、八中和文明中学均以所在公社为名。1970年,横口、曲斗、坑仔口、玉斗,锦斗、呈样、苏坑、延清、吾峰、吾顶、介福、桃场、五里街、城郊(和平),东关、外山、夹潦、仙夹等都办中学,北磕华侨茶果场和天湖山矿区也办中学。
  1978年,永春一、三、四、五、六、七、八中恢复原校名,城关中学改为二中,文明中学改为九中,挑场改为九中分校,延清敢为五中分校,二中设和平分校,水春三中设肠城分校,吾顶改为吾峰中学分校,东关改为八中分校,还有部分小学附设初中班。1981年后,谰整中学布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先后并入附近中学。到1985年秋,只有丽里、吾东、挑澳、洋上四所小学附设初中班。离中逐步压缩,发展职业教育,年底,全县有菁通中学25所,其中完全中学10所。
  第二节 学制课程
  清光绪29年(1903),提出“中体西用”的教育宗旨,中学堂为五年制。开设修身、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等,后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宗旨。
  民国元年(1912)采用《壬子癸丑学制》,中学四年制,11年,改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课程与前赂同,修身改为公民,国文改为国语,设英语课。18年改公民为党义课。25年,初中增设童子军课,高中增设军事训练课。31年秋起,初中毕业生实行会考,高中新生实行统一招生考试。
  新中国成立后,贯彻“教育为生产服务,学校为工农开门”的方针,对原有学校采取维持和改造。废止公民、童子军、军训等课程,开设政治课。初、高中各三年,春秋二季各校自行招生.1952年秋起,改为每年秋季全县联合招生一次(1956年至1959年曾实行考试加保送制度)。为适应秋季招生,原1950年、1951年春季招收入学的学生均提前半年毕业。课程有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生理卫生、美术、音乐、体育等。1954年开始,为顺利安置落取的高、初中毕业生,加强劳动教育,提倡“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即准备升学或劳动)。
  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劳动课列入课翟表。高中试行二年制,文,理分科。“文革”开始,“停课闹革命”,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1969年秋复课后,学制改变,初、高中各二年,并改为春季招生。又以联系实际为由,课程大加修改。物理改为“工业基础知识”课,动植物改为“农业基础知识”课,停开外语,有的甚至把语文与政治合为一科,称为“政教”。在教法上,实行“大小课相结合”,校厂,校队挂钩,增设专业班.70年代初,曾推行开卷考试,由学生自己组织评分。并以开门办学为由,招生实行“评议、推荐”方式,社队选送大、中专学生,造成学生质量下降,素质较差。1975年,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1977年,恢复高中考试制度。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开展教研、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活动。
  1979年秋起,全县初中改为三年制,高中也从1982年秋季开始,分批改为三年制。1981年,对中等教育的体制进行调查改革,增办职业高中班,逐步试行电化教学。中学逐步恢复“文革”前所设课程。1985年,全日V中学增设法律常识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第三节 学生管理
  清未,执行学部制订的《各学堂管理通则》。
  民国初,各校制订“校训”、“校规”,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行动的规范。“五四”以后,逐步趋向积极的引导,提倡学生“自治”。民国16年(1927)后,每星期举行“纪念周”,推行以“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新生活运动”。学校设训育处,负贲学生管理工作,有的中学还设女生指导员,负责管理女学生。1930年8月,永春中学建童子军团,以后,祟贤、辅斌等中学也建立盆子军团,永春中学高中部设军训课,进行军事管理。抗日战争时期,各校组织学生自治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宜传活动,上街下乡巡回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号召学习英雄人物,鼓励学生参加少年先锋队、共青团组织,有的高中学生参加共产党组织。教师管教管导,教书育人,学生勤学尊师,逐步建立起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文革”期间,组织“红卫兵”,必要的规章翻度被冲垮,学生纪律松驰,师生关系恶化。1976年以后,拨乱反正,学校设政教处,恢复合理的管理制度,执行《学籍管理办法》、《中学生守则》,逐步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此同时,先后开展学雷锋、创“三好”,争“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活动,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但有的不够得力,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第四节 部分中学简介
  一、永春第一中学
  永春一中是1951年由福建省立永春中学改名的,现在是省重点中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郑安邦捐银元1000元为首倡,并向南洋募捐,创办永春州中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立中学校,其后又改为省立第十二中学。民国19年(1930)改为公立永春中学,后又改为省立永春中学,苏克惠、曾天民先后任校长。民国24年(1935设初中七班,学生273人,教职员20人。28年秋迁往达埔,31年秋迁回原址,并增设高中。当时,南安、仙游、安溪、德化、大田、同安、晋江、惠安、莆田等县有不少学生来校就读。
  1958年并入永一中的第二中学,其前身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美国牧师王多玛等创办的华美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在街尾设学理学堂。民国7年(1918)定名为崇实中西学校,12年曾附设高中。20年,祟德初级女子中学合并于祟实。是年秋,改组校董会,经费由华侨负贵,南洋各坡成立经济委员会,改名为崇实初级中学。23年,基督教会创办的育贤中学合并于崇实。24年设初中5班,学生111人,教职员15人。26年秋改名为私立祟贤初级中学。28年秋迁往苏坑,31年秋迁回原址。1948年秋增设高中,改为私立崇贤中学,有初中七班,学生405人,高中二班,学生100人。
  30多年来,永春一中学生迅速增加,先后新建科学楼、教学楼、办公楼、师生宿舍楼多座,1985年,建成可容纳1600座位的郑信顺纪念堂,1986年增建校友楼,1987年,蓬莱巷梅镜海外宗亲梁清辉、梁良斗、颜秀兰等先后捐建披云楼、鸿钩楼、武中楼、新聚青楼,校舍建筑面积增至一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49年为9000多册,1987年为8.5万多册。理化实验可分组或单独进行。长期以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较高。1949年至1966年,考进大专院校的1700余人,其中四分之一考上重点大学。
  “文革”期间,传统的优良校风遭受破坏,教学质量下降。1977年以来,经过整顿,落实有关政策,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5年录取各类院校的183人,1986年考上大专的188人。1987年,全校教职工169人,设43个班(其中高中20个班),有学生2141人,其中高中963人,高初中毕业生686人,其中高中毕业生298人,考上大专的212人。上高校的学生毕业后考上研究生的26人,被派出国留学的5人。
  永春一中及其前身培养出2万多名学生,其中50年代以来的占四分之三,校友遍布海内外。1981年,成立校友联络站,出版《永春一中校友》,1986年10月,成立校友总会。
  二、永春第三中学
  永春三中是西半县一所建校较早、规模较大、设备较完整的完全中学,原名永春私立毓斌初级中学。民国31年(1942)秋,在抗日战争的炮声中创建,取名毓斌,意在培养“术德兼修,文武合一”,既能抗日又能建国的人才。1949年春,增设高中部。
  1953年12月更名为永春第三中学,1969年改名为蓬壶中学,1978年复名永春第三中学。自1942年至1985年,共有高、初中毕业生1.5万多人。1977年到1985年,为大专院校输送新生310多人,中专新生403人。1985年以后,林孝首捐建了鸿标楼(教学楼)、桂芳楼(教师宿舍楼)。1987年,有教职工148人,开设42班(其中高中12班),在校学生2138人(其中高中623人),当年高中毕业生211人,考上大专的41人,中专的68人。现在,校友遍布国内外,有的被授予高级职称,有的获得博士学位。
  三、永春第四中学
  湖洋乡热心教育人士于民国33年(1944)秋创办私立力行初级中学,取“身体力行”之意,校址在湖洋乡清白村。1947年首届初中毕业生,投考永春中学高中部,录取成绩名列前茅。1948年,开设6个班,有学生167人,教职员16人。
  1953年12月,改校名为永春第四中学,1971年增办离中。该校勤工俭学成绩显茗,70年代,在大仑山办茶果场,成为教学园艺知识和实习的场所。1982年被评为全省、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建校40多年来,已培养出7000多名高、初中毕业生,道布海内外。1977年至1983年,考上大中专的200多人。据统计,在大学当讲师,教授的50多人,在工农业战线及科研机构任农艺师,工程师的100多人,在文教卫生部门工作的教师、医生达数百人。
  1987年,有教职工107人,设37班学生1665人(其中普通高中6班207人,职业高中2班39人)。当年毕业生255人,其中普通高中73人,职业高中25人。
  四、永春第五中学
  五中前身是私立达理初级中学,创办于1949年秋,借用达浦西衡尾郑氏祖宇为校舍.首任校长李世山和师生同甘共苦,克服种种困难,在大宫山建校舍。由于严谨治学,教学质量日益提高。海内外热心教育人士捐建校舍、送仪器、设备,学校规棋逐渐扩大。
  1953年12月,改校名为永春第五中学,校董会改为建校委员会。1968年,实行勤工俭学,在达中澳边建电厂并加工粮食。1958年秋至1960年春,永春师范速成班、普师班均附设在五中。1960年秋增办高中,1961年秋停办。1969年改名达埔中学,复设高中,并设延清分校和10多个分班。1977年,在达里大吕山开辟荒山种柑种茶,并建场部设加工厂作为实习场所。1978年,恢复原校名永春第五中学。1982年后,中学体制改革,为适应农村番要增办养蜂,养鸭,茶果,建筑等离中职业班。
  从1949年至1985年,有高、初中毕业生1.2万多人。1977年至1985年,录取大专院校103人,录取中专258人,其中出国留学生1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1987年有教职工145人,设初中32班1419人,高中13班(其中职业高中2班)506人。当年毕业生668人,其中高中毕业生168人。
  五、永春第六中学
  原名为永春私立新星中学,1951年秋岵山华侨倡办,校址在茂霞村,何香凝送给该校亲笔书画,并为其书写礼堂匾额。1954年2月,改校名为永春第六中学。1957年,增办离中.1960年,高中第一组的同学百分之百考上大专院校。建校以来,侨胞捐建礼堂、科学楼、教室、宿舍、厨房等,总建筑面积7770平方米中80%以上是侨亲捐建的。
  从1951年至1984年,该校有高,初中毕业生5500多人。1977年到1984年,考上大学的79人,中专的97人。原国家女排主力队员陈亚琼,是该校1972年选送的.1987年,有教职工73人,设初中16班695人,高中5班195人。当年毕业生178人,其中高中毕业生73人。
  六、永春华侨中学
  为使侨生和归侨、侨属子女有较多的就学机会,1954年秋,侨胞和港澳同胞创办永春华侨子女补习学校.1955年秋,改名为永春华侨子女中级文化学校。1957年,华侨集资建校舍于北门外环翠亭前,10月下旬,定名永春县华侨中学,1958年秋增办高中。
  “文革”开始,改名为人民中学、1969年秋改为永春城关中学。1975年,在外蚯村开办果林场,种柑桔、杉树等,1978年秋,改名为永春第二中学,1984年,恢复原校名水春县华侨中学,并恢复校董会组织,公推林一心,梁披云、周卿云为名誉董事长,颜彬声、梁清辉为顾问,周守仁为董事长。
  从1954年创办至1987年,该校初、高中毕业生上万人,其中3人出国留学,1人攻读博士研究生,4人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有教职工144人,设初中26班1137人,高中9班425人,附设职业高中5班177人。当年毕业生543人,其中高中毕业生231人。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安邦
相关人物
吴威
相关人物
王恩
相关人物
郑兼三
相关人物
刘澄清
相关人物
郑振经
相关人物
李仁实
相关人物
颜中艺
相关人物
叶萌
相关人物
李尧
相关人物
邓搁侯
相关人物
陈诵略
相关人物
陈云雄
相关人物
陈甘杞
相关人物
周公甫
相关人物
陈超群
相关人物
黄重吉
相关人物
黄文光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苏克惠
相关人物
曾天民
相关人物
王多玛
相关人物
郑信顺
相关人物
梁清辉
相关人物
梁良
相关人物
颜秀兰
相关人物
武中楼
相关人物
林孝首
相关人物
李世山
相关人物
何香凝
相关人物
陈亚琼
相关人物
林一心
相关人物
梁披云
相关人物
周卿云
相关人物
董事长
相关人物
颜彬声
相关人物
周守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永春创办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中学
相关机构
泉州培元中学
相关机构
育贤学校
相关机构
润中公学
相关机构
南湖中学
相关机构
初级中学
相关机构
育贤中学
相关机构
培英中学
相关机构
崇贤中学
相关机构
新星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第一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二中
相关机构
永春六中
相关机构
永春州中学堂
相关机构
崇实初级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第三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第四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第五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第六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华侨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县华侨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城关中学
相关机构
永春第二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