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普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52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普及
分类号: G62
页数: 2
页码: 729-7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春县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逐渐发展,入学率不断提高。在1960年代初,为了解决农村孩子的入学问题,开始推广耕读班。在“文革”时期,小学教育一度混乱,但随后又逐渐恢复。1970年代末开始,多种办学形式得到重新提倡,学龄儿童入学率迅速提高。到1980年代末,永春县已经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关键词: 永春县 小学教育 普及

内容

清末,全县只有新学堂10余所,能入学的是少数人。民国初期,城乡小学教育逐渐发展。民国20年(1931),全县有小学74所341班,学生8894人,其中女生1356人,毕业生1376人。
  1949年,全县在学小学生1.95万人,平均每一万人口中有小学生1011人。新中国成立后,增办一批山区小学和分校、分班,推广南阳等校开设午班、晚班和巡回班的经验,解决边远山区农村女孩子的入学问题,1959年,全县在校小学生3.40万人,平均每一万人口有小学生1368人。工农子女入学率从1950年的60%强提高到90%以上。1962至1965年.贯彻“词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小学润整为125所。为解决小学校薮减少,入学率又必须继续提高的矛盾,县文教科黄志伟、视导组梁天成,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三次在石鼓公社东安大队试办半日制、早班、晚班形式的耕读班,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1964年全县有耕读班527班,学生9473人,较快地提高了普及率。1965年,全县在校小学生数3.72万人(其中耕读班学生超过1万人),毕业生7697人。每一万人口中有小学生1313人,普及率达86.6%。
  “文革”初期,小学下放给大队管理,“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学校,实行“开门办学”,教学秩序混乱。1972年,强调普及率,全县在校小学生4.82万人,每一万人口平均有小学生1357人。这一年,东里小学在当地干部、家长的支持下,能入学的学at儿童都入学,被评为省农村普及教育先进单位,1978年该校被定为省宜点小学。
  1978年后,重新提倡多种办学形式,学龄儿童入学率迅速提高。1981年有27个大队普及了小学教育,1982年又有41个大队普及了小学教育.全县学额巩固率97.96%,居晋江地区第一。1983年小学布点下伸,在边远村落增设238个教学点,又有96个大队普及了小学教育。1984年成立永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委员会,加强对普及小学教育的领导。全县有小学231所,217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28万人。同年12月,经晋江地区行政公署普及初等教育验收组查核,全县有学龄儿童5.66万人。已入学的5.47万人,入学率为96.38%;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8.3%,毕业率为95.1%,普及率为92.9%,均达到省颁发“二类区”要求(入学率95%,巩固率96%,毕业率、普及率均为90%),确认水春县提前一年实现普及初篝教育.1985年,全县学龄t几盆总数5.48万人,入学的5.32万人,入学率97.11%(其中女童2.64万人,已入学的2.49万人,入学率94.58%),毕业率94.67%,普及率93.1%.全县已有215个村实蜣了普及教育.1987年,全县有小学230所1982班,在校学生5.68万人。
  从1949年到1987年,全县小学毕业生25.53万人,其中“文革”期间未经考试而毕业的约6万人。1979年到1987年毕业生8.49万人,90%升入初中。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志伟
相关人物
梁天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