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病虫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12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病虫防治
分类号: S436.8
页数: 3
页码: 227-2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水稻、小麦和地瓜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情况。
关键词: 农业 永春县 病虫防治

内容

一、主要病虫害
  (一)水稻
  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虫害主要是螟虫、稻飞虱、浮尘子等。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赤吊”,是本县历来最严重的病害。民国22年(1933)桃东有一户农民的早稻发生稻瘟病,颗粒无收。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因推广密植和矮秆稻种,稻瘟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全县每年发生稻瘟病常达万亩以上。1981年,早稻发生稻瘟病病3万余亩,虽大力防治,损失稻谷仍达五六百万斤,约占全年水稻产量的2。7%,有数千亩绝收。
  白叶枯病,是晚稻的主要病害。70年代年发生数千亩,1984年发生15000多亩。
  纹枯病,高产栽培的水稻,群体密度大,容易发生,70年代年常达数万亩,1984年近20万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约53%经防治后仍损失稻谷255万斤,占水稻产量1.3%。
  细菌性条斑病,1987年发生1.12万亩,损失稻谷约26万斤。
  此外,稻胡麻斑病、稻粬病,恶苗病、小球菌核病、干尖线虫病、赤枯病、黄矮病等,也时有发生,但为害较轻。
  螟虫,以三化螟为主,二化螟多发生在山区,大螟、台湾螟发生为害较少。永者农民称螟害白穗为“白吊”。民国29年(1940)福建农学院农业考察团到永春考察,全县螟害损失率达40%左右。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发生数千亩至数万亩,为害率在1%以内。1984年是螟虫发生偏重的一年,全县发生螟害成灾面积1万多亩,经防治还损失稻谷70万斤,占当年水稻产量的0.3%。
  稻飞虱(农民称它“烂头沿”),民国以前常发生,为害严重,但未见统计资料。1978年后,有五六个年头严重发生,1982年为特大发生年,早稻后期形成塌圃的60多亩,中稻分囊期塌圈的200多亩,晚稻受害面积78000多亩。1984年较轻,全县发生2万亩。
  稻叶蝉(又叫浮尘子,农民称“稻尾沿”),民国期间常严重发生,近年来,为害较轻,未专门统计。
  稻纵卷叶螟,70年代以后,发生面积较大,1982年9月份,全县发生6.3万亩,1984年发生1万亩左右。
  稻蓟马,70年代以后发生较多,有的年份达数千亩或上万亩。
  稻瘿蚊(又叫稻出葱),民国23—24年(1934—1935),从山区芟廷到平原,山区严重的近于绝收。50年代发生较多,1977年全县发生300亩。
  负泥虫(又称“背屎龟’),早籍前期经常发生,年数千亩或数万亩。
  还有稻蜈蛉。稻蝗虫、稻榕象、食根金花座,行军虫,除个别年份外,为害较轻。
  (二)小麦
  赤霉病,威胁最大。1970年以后至80年代,每年常有数千亩或上万亩小麦发生赤霉病。1983年最严重,这一年春天长期阴南,湿度大,全县小麦发生赤霉病的2万多亩。药物防治不见效果。损失约400万斤。其次是小麦锈病,。民国24年(1935)发生2000亩,损失小麦20万斤,50年代也为害较大。70年代推广抗锈品种后基本得到控制。小麦虫害以蚜虫、叶蝉等为主,但为害较轻。
  (三)地瓜病虫害
  以疮痂病、蔓割病为主,有时发生千亩以上。薯瘟病于1978年在桂洋少量发现,经采取措施,第二年不见发生。1982年湖洋溪西少量发生。1983年全县重点普查,有湖洋、城郊、石鼓、锦斗4个公社25个大队,发生薯瘟750亩,损失地瓜约21万斤。地瓜虫害有地瓜象鼻虫、青虫、卷叶虫等。
  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19.55年,县农技站确定一名技术人员兼做农作物病虫测报。1959年开始作田间调查,剥查,作短期预报。1962年在桃溪建立县病虫中心测报站,除室外诱虫、田间调查外,也作室内病虫生活史观察,开始搞中、长期预报。1975年,县病虫中心测报站建新站于县农场所在地,有固定技术人员3人。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1977年开始在一都、锦斗、湖洋等设病虫测报点,以后又增加坑仔口、苏坑,蓬壶、达埔、介福、桂洋、石鼓七个测报点,除当地农技员兼抓测报工作外,还培训聘用10个农民测报员,具体负责测报业务。
  预测预报采取定点检查和普查相结合,根据测查所得病虫发生情况和趋势,编出《病虫情报》,印发给社、队,指导防治,还用有线广播,通报病虫情况。
  1984年县病虫中心测报站,选择0.8亩稻田,建立水稻主要病虫系统现察团,了解水稻主要病虫在自然条件下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规律及其生理生态特性,提高测报质量。
  三、病虫害的防治
  民国及其以前,缺乏科学知识,多把农作物病虫害视为“天意”,任其自生自灭,一旦病虫成灾,往往求助于神佛。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注重农业防治措施和人工防治,积极采用化学药物防治,小量培养寄生蜂,搞一点生物防治。
  (一)人工防治
  1、挖毁稻根。1951年冬,开展全县性挖毁稻根的群众运动,第二年水稻枯心,白穗极少,效果很好。此后,每年冬天挖毁稻根常在七八万亩以上。
  2、早稻育秧前,处理有病稻草,水利条件较好的稻田,提早在春分前劈岸溶田,捞除纹枯病菌核和田中越冬的病虫源。1982年用石灰作水田的土壤消毒,约占稻田面积59%。
  3、种子消毒。用1%石灰水或1%西力生的稀溶液浸种,消灭附着在种子上的水稻病菌。1982年,全县种子消毒202万斤,约占播种量40%。
  4、增强抗病虫能力。不断选用抗病虫力强的新品种,改进栽墙技术,使病虫不易发生、蔓延。主要抓适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搁田、烤田。
  5、人工器械治虫。50年代化学农药少,基本用人工、器械治虫,最常用的是点灯诱杀螟蛾、稻飞虱,稻叶蝉,人工采摘卵块,拔除枯心苗。进入70年代,为了保护天敌,减少用药,仍兼用上述人工治虫方法,并推广使用黑光灯。
  (二)化学药物防治
  矮秆水稻良种和杂交稻的普及,水稻生产进入高产栽培,作物群体密度大,病虫威胁增加,化学农药防治成为主要防治措施。全县农药的购用量,1957年为2.5万斤,1965年为110万斤,1975年为110万斤,1982年为230万斤。
  在药物防治中,根据病虫测报资料,注意治准,在多种病虫同时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多种农药混合施用,综合防治.还注意治早、治少,重视秧田病虫防治和秧苗带药插秧,这种方法成本少,效果好。据1982年8月统计,晚稻秧苗带药插秧的占59%。
  四、植保专业承包
  1983年,县农技站,湖洋公社农技站和桃美大队联合,承包该大队农民813亩早稻的病虫防治,每亩收取防治费用4.50元。承包指标:三化螟白蔼率1%以下,卷叶螟剑叶卷叶率10%以下,稻飞虱不塌圈,稻瘟病感病品种损失率在15%以下。超过指标造成的损失,每百斤稻谷由承包者折价赔偿20元。承包结果,农药、机用油费、机手工资、杂费共2110元(平均亩开支2.60元),扣除赔偿(187元)以及其他人员工资,纯利润600元左右。省工,省本,防治效果好,超过防治指标而造成损失的只有3亩稻田。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