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春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05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地貌
分类号: P931
页数: 9
页码: 114-12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永春的地势和山脉情况。永春位于闽中断块斜隆起区之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显著倾斜,分为东西两部分。县境西部为戴云山脉以北东—南西走向为主,形成中中山山地;县境东部以梦仙—天柱山脉和天马—玳瑁山脉为主,呈阶梯状下降至海拔200米左右。全县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70座,800—1000米的山峰172座。
关键词: 地势 山脉 永春县

内容

第一节 地势
  永春地处闽中断块斜隆起区之中,断块差异活动和掀斜作用都较为明显,因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显著倾斜。大致以蓬壶马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县境西部,戴云山脉以北东——南西走向为主,形成北连德化、南接安溪,绵直不断的中山山地,其中最高的山峰雪山,海拔1366米;偏西侧的山脉又呈现西北——东南走向,构成山岭纵横,岭谷相间,群山起伏的格局。整个西部,大部分在海拔800米上下,其间溪谷开阔处有一都,坑仔口,玉斗、桂洋、锦斗等山谷小盆地,海拔均在350—600米之间。
  县境东部,梦仙——天柱山脉从县西部沿县境南东蜿蜒。天马——玳瑁山脉从雪山起向东蜿蜒至天马山后,南折伸入东部中央直达县境东南,成为东部大部分地区北面的天然屏障。县境东缘又有北自德化石牛山沿北东——南西走向的山脉,与仙游、南安毗邻。整个东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至海拔200米上下,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侵t蚀盆地。从盆心向四周,又呈层状分布着花岗岩丘陵和火山岩低山中山。由于岩性不同,悬崖峭壁山地与浑圆和缓丘陵相错,地貌形状奇特。丘陵坡度一般在20。左右。河谷地带散布的申珠状山间小盆地,面积较大的有城关、蓬壶、达埔,湖洋、岵山,还有北面的苏坑、介福和南面的仙夹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上小盆地。其间有河谷阶地发育,如桃溪流域高3—5米的河漫滩,15—20米和40—50米高的阶地,因长期受侵蚀剥蚀作用,阶地面多呈残丘状。这些小盆地,尤其是城关(含东平)和蓬壶,达埔、岵山等南屏天柱,北负天马、玳瑁,东临五台,西依梦仙,群峰环抱,冬御寒流,夏防台风,春保湿暖,光、温、湿同步,最适宣多种植物的生长,是本县主要农业辨作地区。
  第二节 山脉
  县境内的山脉都属戴云山脉的分支。根据山脉脉络分布与其他自然条件所形成的地理差异,大致可分为中,西、东三个部分。全县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70座,800—1000米的山峰172座。
  一、中部
  (一)梦仙一一天柱山脉
  北自大白岩西侧的桂洋乡歧山村的小白岩起,经文太村的龙船山,往南延伸至锦斗乡洪内村的梦仙山,即分一支往东北向莲壶乡南艟村的尾湖,经美林村的五班山、锦斗乡洪内村的格后,又转向莲壶乡美山村鸡母庄的马跳天险,与为桃溪所隔的呈祥乡东溪村的垄仔尾仑对峙,是本县自然条件差异悬殊的东西部的天然界线,俗称马跳内外;另一支往南经玉斗乡红山村的红山格,再伸至达埔乡乌石村的乌石尖,又转东南往东至新溪村的舟山,再东接仙夹乡夹漈村的兔仔望月、元帅格,经南面最高山峰——仙夹乡的天柱山,至室前山折北经将军夹、石鼓山至石鼓乡卿园村的伏狮山后,又向东南延伸,至东平乡鸿安村的大山庵止。这一带经10个乡28个村,有海拔600-800米的山峰2座,800-1000米的山峰52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21座,蜿蜒87.3公里,是县境内最长的山脉。梦仙山体是晋江东、西溪上游的分水岭,天柱山体则是岵山溪和桃溪的分水岭。
  (二)天马——玳瑁山脉
  自雪山往东至天马山及其东端草庵山、介福乡福东村的三脚灶,经玳瑁山转东南延伸,经8个乡(镇)21个村,有600—800米山峰2座,800—1000米山峰28座,1000米以上山峰9座,山体长约45.1公里,南至东平乡东关村的埃尖,与梦仙——天柱山脉的大山庵相对峙,为桃溪的出口处。天马山体是晋江与闽江分水岭,玳瑁山体是桃溪和湖洋溪的分水岭。
  (三)中间地带山峰
  在上述梦仙——天柱、天马——玳瑁两山脉环绕范围内的中间地带,尚有800米以上的山峰3座。
  二、西部
  (一)天湖山脉
  北自下洋镇曲斗村的鹤形尖起,经天湖山,往西南经坑仔口乡西坪村的荷殊尖,至景山村的吉美寨山。这一带经3个乡(镇)9个村,有800-1000米的山峰16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6座,山休长约18公里,为坑仔口溪和大横溪的分水岭。
  主要山峰
  (二)鼎山山脉
  北自一都乡吴殊村吴殊尖起,往南经岭头亭、鼎山至帽顶寨。这一带经2个乡4个村,有800—1000米的山峰7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2座,山体长约12公里,是大横溪和一都溪的分水岭。
  主要山峰
  (三)香岭尖山脉
  北自一都乡仙友村的下坑崎起,南经覆船山至林山村的香岭尖和鬼仔洞山、陈斗岐、水仙洞、鹭鹚岭折北向狗母岐延伸至龙坑村的9头山尖。这一带经一都乡的7个村,有800-1000米的山峰14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14座,山体长约24.6公里,是晋江上游西溪与九龙江的分水岭。
  主要山峰
  (四)西北脊线有800米至1000米的山峰18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12座。
  (五)县境西缘山峰
  县境西缘山峰均与漳平县交界,从一都乡光山村的莲花岐起至鲁山村中湖仑,有800—1000米的山峰4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1座.
  (六)零星山峰
  尚有不属以上各山脉的一些山峰,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有800—1000米的山峰11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2座。
  三、东部
  (一)印石山脉
  北自湖洋乡蓬莱村的大宫寨沿东南方向,经惠格尖和印石山过白鸽岭、尾旗山、大山旗至东平乡外碧村的东天寨,跨3个乡5个村,有596-800米的山峰15座,800-1000米的山峰8座,山体长约16.3公里。北部东面与仙游县为邻,南段则是湖洋溪与外山溪的分水岭。
  主要山蜂
  (续表)
  (二)五台山脉
  北自湖洋乡白云村的园林山沿西南至西湖山,转西经大垄头贡至五台山的西台,跨-3个乡6个村,有596-800米的山峰15座,800-1000米的山峰7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3座.山体全长约22.9公里,形成了外山乡以低山为主的山谷地貌。东部、东南部与仙游、南安两县为邻。
  主要山峰
  (三)零星山峰
  在东部的介福,湖洋、外山三个乡中,尚有一些零星中小山峰,其中主要山峰9座,均不上1000米。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永春縣志》

出版者:语文出版社出版

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本志上限自设置桃林场起,下限至1987年止。全书共分三十二卷,包括:大事记、建置志、自然地理志、人口志、城乡建设志、农业志、林业志、茶果志、小水电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