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国民党晋江县地方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911
颗粒名称: 一、中国国民党晋江县地方组织
分类号: D624.57
页数: 3
页码: 103-1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国民党晋江县地方组织的情况,其中包括中国同盟会时期、中华革命党时期、中国国民党时期等。
关键词: 晋江县 国民党 地方组织

内容

(一)中国同盟会时期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中国同盟会福建分会派员到泉州(晋江县城)组建地方组织,并在泉州小开元寺创办西隅学校,作为同盟会的机关。
  宣统元年(1909),海外华侨和革命党人在泉州先后创建共和实进会,统一党和进步党等革命组织。
  三年10月,泉州同盟会于小开元寺成立统一领导机构——中国同盟会泉州分会。11月7日,革命党人利用驻安海清军与酒店人员争执的机会,鼓动民众包围都司衙门和汛防衙门。清兵逃跑,暴动群众焚毁都司衙门、汛防衙门和驻军营地,捣毁大埕头粮局、拆毁分县衙门。
  (二)中华革命党时期
  民国2年(1913)夏,中国国民党总部派林森到晋江组建地方组织。中国同盟会泉州分会、泉州统一共和党、进步党及共和
  实进会等组织并入国民党,成立国民党泉州支部。11月,国民党泉州支部因袁世凯命令被解散。
  3年秋,原老同盟会会员大多加入在厦门组建的中华革命党福建支部在泉州的组织。5年,泉州革命党组织反袁世凯斗争,斗争失败,5名革命党人被杀害于南校场。
  (三)中国国民党时期
  民国15年(1926)10月,中国国民党临时省党部派员到晋江筹备组建事宜。11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占领泉州后,晋江临时县党部在泉州城内北鼓楼成立,全县划为20个区党部。
  临时县党部成立后,首先抓工会组织,临时县党部设工人部,又设总工会筹备处,嗣后相继成立多个行业工会。在组织工会的同时,也开展农运工作。
  15年,党员公开活动,全县先后有4000多人参加,其中女性10多人。17年12月全县党员总登记,经县审查委员会审查合格的有803人;经省审查委员会复查,结果仅有531人;经国民党中央决定先后发给党证者524人。
  16年3月,蒋介石开始反革命大屠杀,晋江临时县党部配合驻军,搜捕共产党员,封闭共产党创办的泉州书店。
  18年9月21日,省指导委员会派员到晋江视察党务,批准成立正式县党部。
  19年,县党部执监会议提议创办日报社,并成立筹备会,派员向海外华侨及地方绅商募捐。9月26日,《泉州日报》创刊,社址设在县城(现泉州城内)玉墀巷镇雅宫。
  22年“福建事变”发生,11月29日十九路军第二军政治部接收国民党晋江县党部。“福建事变”失败后,国民党晋江县党部恢复活动。“福建事变”前,全县党员计有434人,其中女党员3人。24年举行党员总调查,计有409人,其中女党员4人。
  25年,国民党特务组成“铲共义勇队”,在晋南大肆搜捕共产党员,迫害革命群众,中共地方组织的一些骨干壮烈牺牲,全县革命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28年,国民党顽固派推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晋江县的国民党顽固派也对共产党和抗日民主人士进行诽谤和迫害,查封进步刊物,破坏共产党组织。
  33年11月15日起,县党部发动全县“党员从军”活动,至翌年1月统计,报名者共有546人,其中女党员36人。
  37年6月28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武装劫狱成功的第二天,《泉州日报》刊发“晋江县地方法院看守所发生劫狱”的新闻报道,客观上宣传了中共地方组织及其武装力量。
  晋江临解放前夕,县党部把区分部骨干以下的名单烧毁,区分部骨干以上的名单辗转移至香港。
  38年(1949)8月31日,泉州解放,晋江县国民党组织瓦解。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晋江市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不设上限,下限至2000年。分概述、建置与人口、自然、党政社团、经济、晋江与侨台港澳关系、文化、方言与风俗、人物、大事记等10章,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