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参政议政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909
颗粒名称:
四、参政议政主要活动
分类号:
D624.57
页数:
8
页码:
96-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市政治协商会议的参政议政主要活动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政协
活动
内容
晋江县(市)政协自成立以来,广泛联系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发挥协商监督作用。各届委员会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运用自身有利条件,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1980年恢复活动以后,积极配合党政及有关部门做好落实政策工作,加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全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1992年3月6日晋江撤县设市后,市政协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执行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和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活动,发挥委员优势,加强“三胞”联谊,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
组织学习。晋江政协历来把组织和推动委员及有关人士进行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各届学习委员会均运用各种方式,组织委员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倡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言论自由,实事求是,求同存异,使学习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活动。发扬人民政协“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充实知识,努力提高委员素质,同时统一思想,发扬民主,有效地增进共同政治基础,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共同致力于晋江的两个文明建设。同时把学习与调查研究、视察调研结合起来,与“知情、出力”反映情况、出谋献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第一届委员会期间,以促进自我改造,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在工商界、教育界、医务界、宗教界和社会人士中开展整风交心活动,分批进行学习。第二届委员会期间,以“学习毛泽东著作,进一步改造世界观”为
主要内容。第三届委员会期间,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为中心内容,并分期分批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和参观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第四届委员会期间,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二大”文件、《邓小平文选》,学习新宪法、政协新章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等。第五届委员会期间,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及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等为中心内容的学习考察活动。第六届委员会期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通过总结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深刻领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共“十三大”精神。第七届委员会期间,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及中共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第八届委员会期间,认真学习中共“十四大”精神,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九届委员会期间,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市政协学习委员会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有重点、有选择的编印《学习参考资料》供委员学习参考,积极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协助落实政策。晋江政协1980年恢复活动后,密切配合县委、县政府认真做好落实政策工作,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第四届委员会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知情、出力,落实政策”以及全国政协关于政协委员的落实政策检查工作会议精神,抽调政协委员配合县委组成落实政策检查组,通过走访和座谈会,摸清需要落实政策的有49位政协委员、59件事,涉及49个单位,同时逐件进行落实处理。
台港澳侨联谊工作。晋江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是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之一。对台工作是市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一届至第三届委员会期间,解放台湾工作组配合海防部、统战部,通过各种渠道,向台胞、台属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
作。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期间,统一台湾工作组适应海峡两岸新变化,广交朋友,联络情谊,利用各种形式如实向台胞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以及大陆的真实情况,使他们加深对大陆的理解,鼓励他们回乡探亲访友、观光谒祖及进行民间经济文化交往。晋江又是著名侨乡。市政协华侨工作组通过热情招待、广泛宣传,激发海外侨胞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支援祖国建设的热情。发动委员和各界人士,广泛开展海外联谊活动,穿针引线,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和人员,服务经济建设。晋江政协“三胞”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学习和宣传党的侨务政策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邀请侨务、对台部门介绍情况,联系侨胞、侨眷、台胞、台属中的代表人士,通过他们广泛团结“三胞”,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统一大业作贡献。
提案工作。晋江政协各届提案工作委员会均及时对委员的提案进行整理、立案、交办反馈的办理。第一、二届委员会分别收到提案187件、202件,经审查立案,送有关部门处理。第三届委员会收到提案214件,因“文化大革命”开始,部分提案未能落实。第四、第五届委员会收到提案377件,审查分类后分送有关部门处理。从第六届委员会起,提案工作委员会成为常设机构,确定一”位专职常务委员(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并贯彻实施“提案工作条例”,做好提案办理工作,不定期编印《提案办理情况汇编》,及时向委员及有关部门报告,督促提案办理。第六届委员会以来至2000年,共收到委员提案1016件(审查立案924件)。涉及面较广泛,质量逐年提高。所有提案经讨论审查、立案,并施行政协提案委同政府办公室及有关部门的提案交办会。
经济科技工作。晋江政协第一至第四届委员会工商组,对全县工商界和知识分子进行全面调查登记造册,推动对私改造,开展整风运动,动员工商界人士及其家属努力学习,改造思想,积
极参加工农业生产。第五届委员会经济建设工作组、第六届经济建设委员会多次组织或配合省、地政协组织参观考察晋江县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以及沿海、内陆的专业户,倾听外商意见,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向县委提出意见和建议。科技工作组经常组织委员深入工厂、企业和农村,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开展科技咨询等活动,搞好科技服务。第七届城乡建设经济委员会,第八、九届经济科技委员会,先后配合组织规模较大的晋江市科技成果展览会、市科技人才交流会,先后引进数十项投资项目。经济科技界委员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在企业技改、科技创新、开拓市场、外引内联以及依法纳税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文史资料工作。晋江政协第二届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工作组,积极组织晋江县自戊戌变法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华侨、社会生活等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撰写、研究和编辑出版。第四届至八届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充分发动委员和各界人士撰稿,抢救史料。共征集259万字,选用225.7万字,出版《晋江文史资料选辑》22期。文史资料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原则,较好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文史征集重点转移到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及海外“三胞”,第16辑为华侨港澳台同胞资料专辑;第17辑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专辑、第18辑为《晋江人在澳门》专辑、第20辑为《晋江人在香港》专辑。1999年文史委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征集晋江解放50年来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的文史资料50多篇40万字。
文教卫体工作。晋江政协教育工作组,经常组织学习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参观考察中小学教学工作,积极争取华侨到家乡捐资办学。多次组织委员及教育界人士,调查研究教育质量下降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教育界委员视察职业学校,探讨职
教改革与办学方向;视察中学内部教育体制改革情况。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人才培训与交流,师资引进和素质教育等问题提出许多建议。对如何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深入各类学校调查研究,提出相应建议。每年的教师节都组织慰问教师委员。医药卫生工作组。积极组织学习贯彻国家的医药卫生工作、计划生育等方针政策,组织各种考察小组深入社会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防疫站、联合诊所、个体诊所),了解情况,开座谈会,提出批评和建议。以考察、检查卫生、绿化城镇为重点促进“五讲四美”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菜市场卫生及夏季冷饮食卫生进行检查,督促执行《食品卫生法》。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讲奉献”活动,经常组织医卫委员深入革命根据地内坑、少数民族地区为群众诊病。还深入到乡村举办老年卫生保健、预防狂犬病知识讲座;以及为部分农村少年儿童进行寄生虫检查和诊治。第七届委员会以来,医卫组先后两次组织在晋江举行东南亚海内外中医学术研讨会,有近二百名专家、学者、教授来晋江市交流切磋医艺。第八、九届期间,医卫组围绕创建卫生城市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市区环境治理与卫生视察,协助开展公民无偿献血活动。文艺工作组积极组织文艺界委员和其他人士,学习贯彻“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以各种形式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开展音乐、歌咏、吟诗、绘画等活动;还组织文艺宣传队,经常深入工地、工厂、部队慰问,并在节日举行联欢庆祝活动。1989年初,举办的“政协之夜”书画展得到海内外许多朋友的高度评价。在庆祝国庆40周年之际,成立《晋江诗词》专刊编辑部并开始出版专刊。在庆祝香港回归系列活动中,邀请香港《文汇报》副总编张晴云、《香港经济导报》总编陈可昆来晋江市作专题演讲;协助晋江诗词学会举办“迎香港回归”诗词吟诵会;与宣传部、文体局联合举办迎回归书画展;借
省美协常务理事会在本市召开之机,举行迎回归书画笔会。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政协文史办公室先后联合市文体局举办晋江市第二届“十佳”歌手大奖赛,联合市文联举办晋江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
民族宗教工作。宗教工作组经常组织宗教界人士学习国家的宗教方针政策,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促进宗教界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加生产劳动实践,进行自我改造。还多次举行座谈会及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团结教育广大信教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第七届委员会成立民族宗教委员会,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引导信教群众过正常的宗教生活,为抵制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做出努力。还组织视察一些宗教活动场所及寺院。第八届委员会民族宗教委组织到厦门参观钟宅畲族村的建设;在陈埭召开少数民族计生政策座谈会;举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代表人士座谈会,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抵制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第九届民族宗教委组织到浙江温州一带考察宗教事务管理;组织民宗委委员视察本市少数民族村粘厝埔、霞美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社会法制工作。第七届委员会成立“民族宗教法制委员会”。1992年首次组织到省少教所探视晋江籍少年犯,向他们宣传晋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的大好形势,送给他们学习和生活用品,很多少年犯当场感动得流泪。第八届委员会成立社会法制委员会,深入学校、社团、企业开展法律宣讲活动;视察“二五”、“三五”普法试点单位和依法治镇的重点村镇;开展对“禁毒斗争”工作情况的视察,发动捐赠戒毒所设备;探视少管所和省女监,对晋江籍少年犯、女犯及其亲属进行帮教,取得很好的效果。第九届社会法制委组织对市交通管理进行调研,提出相应建议。
基层工作。为加强政协委员的学习和联系,1959年3月成
立政协安海学习委员会。此为最早的政协基层联络组织。1982年1月,晋江政协第四届第一次会议决定在青阳、石狮、安海、金并成立立4个片联络组。以4大片组织所在地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进行学习和活动。后又成立永宁、东石、内坑、市直机关、陈埭、金井联络组。1996年香港地区、澳门地区联络组相继成立。1999年1月,政协晋江市九届委员会一次会议后,相继于各镇(除西滨镇委员并入陈埭镇、良种场委员并入罗山镇、紫帽镇委员并入磁灶镇外)成立联络组,市直机关成立3个联络组,港澳地区不变,共18个联络组。晋江政协各届正副主席及各办公室正副主任分工参加各联络组每月固定的学习日活动。各联络组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组织学习时事政治,所在镇党委、政府领导参加指导,通报有关情况,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委员还被邀请参加所在镇的人大会议和重要会议与活动。基层联络组深入了解和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发挥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做好民事调解、理顺官民关系的工作,对化解矛盾、稳定社会和推进党政中心工作顺利完成起了重要作用。
横向联系。晋江政协和河北定兴县政协共同召开县、区政协横向联系的设想,得到多方支持,于1988年5月5日召开第一次横向联系会议。1991年在浙江苍南县和晋江政协倡议下组织有江苏锡山市、海南文昌县、四川峨眉山市、湖北宜昌县、吉林德惠县、黑龙江海拉尔市、山西平定县,后又有山东平度市、河南荥阳市等政协参加的横向联系圈。横向联系主要内容是交流政协工作经验;开展经济协作,交换经济信息,洽谈商贸意向。政府协作办、乡镇企业局派员参加。每年举行一、二次会议,由参加单位轮流主持。1993年,晋江市政协成功地举行了全国12个县(市、区)地方政协联谊暨经济协作第七次会议,互相交流了经验,促进晋江同各地的经贸科技交流与协作。近5年来,市政
协接待了全国各地参观考察团组159批1858人次和境外华侨、华人、台港澳同胞78团436人次,进一步扩大了晋江的宣传面和联系面,引介外地企业到晋江投资联营和晋江企业到省外办厂、设商贸网点,推动了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不设上限,下限至2000年。分概述、建置与人口、自然、党政社团、经济、晋江与侨台港澳关系、文化、方言与风俗、人物、大事记等10章,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