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置与人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87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建置与人口
分类号: K295.74;C924.25
页数: 21
页码: 11-31
摘要: 本文
关键词: 晋江市 建置 人口

内容

第一节 建置
  唐开元六年(718),析南安县东南部始置晋江县,境域包括今域及惠安县、泉港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县治设泉州城区,为历代州治、府治首邑。后辖区几经变化。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晋江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乾道七年(1171)兼辖澎湖列岛,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划析澎湖列岛属台湾府。1951年1月,析城关区和浮桥、王宫一带设立泉州市。晋江县人民政府于4月17日迁驻青阳镇。1958年9月,划临海、东星2乡及石霞乡部分归泉州市管辖。1971年1月,划晋北的罗溪、马甲、河市3公社和双阳农场归泉州市。1988年9月,划石狮、永宁、蚶江3镇和祥芝乡置石狮市。1992年3月6日,撤县设市。
  一、隶属
  晋江在西周时,属七闽地。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越国地。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越灭,并服于楚,晋地属之。
  秦,属闽中郡。秦统一中国后,闽中郡为增置4郡之一。
  西汉,初属闽越王国。始元二年(前85),为冶县地。
  东汉,属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三国,属吴建安郡的东安县。蜀汉后主景耀三年(260),吴析侯官置建安郡,领东安等9县。
  晋,属晋安郡晋安县。晋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晋安郡领晋安县等8县。
  南朝宋,属晋平郡的晋平县。泰始四年(468),改晋安为晋平。
  齐,复晋平郡为晋安郡,仍属之。
  梁,属南安郡。天监中,析晋安郡置南安郡。
  陈,属南安郡。
  隋,属南安县。开皇九年(589),南安郡改为南安县。
  唐初,属南安县。
  唐开元六年(718),析南安东南地置晋江县。
  五代,属清源军。
  宋初,晋江属平海军,后属泉州。
  元,属泉州路。
  明,属泉州府。
  清,属泉州府。
  民国元年(1912),属泉州府所领南路道。
  民国3年,属厦门道。时南路道改称厦门道。
  民国16年,实行省、县二级建制,晋江县属福建省。
  民国22年11月20日,“福建事变”,12月11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分福建省为4省和2个特别市,晋江属兴泉省。民国23年元月,人民革命政府失败,所设4省取消。
  民国23年2月,晋江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24年10月起,晋江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35年9月区署驻晋江县城(今泉州城区)。
  1949年9月9日,晋江县人民政府成立,属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设泉州城区。
  1950年4月,属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9月,属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5年4月,属晋江专区专员公署。
  1967年6月,由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管辖。
  1968年9月,属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7月,属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1月,属晋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6年1月,属泉州市。
  1992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晋江撤县设市,省辖,泉州市代管。
  二、区划
  晋江境域几次析变,所辖境域逐步减小,区划依境域而变化。
  唐代,据唐《通典》载,实行乡、里、保、邻的地方制度,但当时晋江县乡里的具体设置,情况不详。
  宋代,全县分5乡,统23里。
  元、明两代,改乡、里为隅、都。城内称隅,城外称都。实
  行隅、都、图、甲制度。城内分3隅,城外分43都,共统135图,每图10甲。
  清代,城中及附城分4隅,统16图、38铺;城外分47都,统119图、1600余乡。顺治年间,迁海滨居民入内地,图、甲稍减。康熙二十年(1681)复旧,后又增设场1图,又立僧家分干1图,共达137图。
  民国时,区划也几经变化。民国24年(1935)6月起,实行区、保甲制度。29年,全县设4个区,撤消联保,建立46个乡镇,实行区、乡镇制度。33年,撤销区署,全县设25个乡镇。35年5月,全县改为8个镇、16乡,共辖298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乡镇基层政权,建立乡镇人民政权,设立11个区。同年12月,城区设南、中、北3个镇,并增设安海、石狮2个镇。
  1951年7月,泉州、晋江分治后,全县划分为14个区,共辖200个乡、7个镇、7个街。
  1956年6月,全县并为8个区,88个乡,6个乡级镇和青阳、安海、石狮3个县辖镇,16个居委会。
  1958年10月,全县成立13个人民公社。下设152个生产大队,1547个生产队,10个居委会。
  1971年1月,划晋北3个公社、1个农场归泉州后,全县划为17个人民公社,2个农场,350个生产大队,3600个生产队,10个居委会。
  1980年8月,全县共辖17个人民公社、3个镇、2个农场、370个生产大队、4802个生产队、13个居委会。
  1988年9月30日,全县辖8个乡、10个镇和1个农场、972个自然村、473个村委会、20个居委会、5175个村民小组。9月30日析置石狮市后,全县辖7个乡、7个镇、1个农场、813个自然村、378个村委会、15个居委会、3861个村民小组。
  2000年,全市辖15镇1场,26个居委会(172个居民小组),359个村委会(3443个村民小组),796个自然村。
  2000年晋江市各镇居委会、村委会
  青阳镇
  居委会5个:梅山、青华、青阳、莲屿、青新
  村委会24个:青华、青阳、莲屿、高霞、洪宅垵、普照、陈村、曾井、岭山、竹树下、三光天、王厝、屿头、霞浯、赖厝、烧厝、苏塘、后间、梅青、桂山、象山、许厝、霞行、蔡厝
  安海镇
  居委会5个:兴胜、海东、鸿塔、复兴、东鲤
  村委会41个:西垵、型厝、灵水、曾林、大山后、可慕、西畲、西门、梧山、山兜、桥头、菌柄、上垵、社坛、坝头、赤店、前湖、新店、坑边、瑶前、前林、下山后、庄头、后蔡、水后、庵前、西边、桐林、前埔、曾埭、仁寿、西溪寮、外曾、下洪、后林、前蔡、丙厝、梧埭、大布林、安东、小布林
  磁灶镇
  居委会1个:磁灶
  村委会28个:岭畔、下官路、下灶、三吴、钱坡、新垵、洋尾、井边、洋宅、大埔、前尾、瑶琼、官田、大宅、太昌、东山、张林、官前、五龙、砌田、车厝、上厝、锦美、湖头、宅内、苏垵、坝头、小桥
  陈埭镇
  居委会1个:四境
  村委会27个:南霞美、梧埭、宫口、桂林、坊脚、江头、溪边、岸兜、鹏头、西坂、沟头、湖中、花厅口、双沟、赤西、苏厝、大乡、涵口、横坂、涵埭、洋埭、奄上、海尾、仙石、高坑、西霞美、霞村
  东石镇
  居委会5个:东石一居、东石二居、东石三居、东石四居、东石五居
  村委会29个:井林、肖下、金瓯、平坑、龙下、永湖、东埕、壁谷、郭岑、埔头、白沙、许西坑、大白山、大房、潘径、潘山、张厝、光渺、塔头刘、塔头孙、三乡、梅塘、梅峰、洪塘、坑园、清透、柯村、金泽、湖头
  深沪镇
  居委会7个:港阜、壁山、南春、东垵、后山、狮峰、金屿
  村委会12个:首峰、群峰、华峰、东华、华山、浔光、华海、坑边、东山、柳山、运伙、科任
  金井镇
  居委会1个:金井
  村委会20个:古垵、石圳、福全、溜江、洋下、南江、岩峰、围头、湖厝、塘东、坑口、钞岱、金井、三坑、新市、■洲、玉山、山头、山苏、埔宅
  池店镇
  村委会24个:池店、浯潭、新店、钱头、洋茂、赤塘、霞福、溜石、溪头、古福、东山、大洲、华洲、霞美、清濛、柴塔、御辇、唐厝、旧铺、茂厝、屿崆、营边、仕春、潘湖
  内坑镇
  村委会28个:潘厝厝厝、山头、湖内、后山、宅内、古山、东宅、下村、土垵、黎山、吕厝、葛洲、砌坑、柑市、下尾、上方、亭顶、前洪、白垵、加塘、后坑、东村、坑尾、深圳、长坡、内山尾、内湖、黄塘
  罗山镇
  村委会30个:梧桐、许坑、后林、后洋、后库、前沿、社店、山仔、苏内、林口、张前、林格、英塘、小浯塘、梧垵、梧林、湖格、樟井、上郭、塘市、南塘、杏田、杏坂、下埔、沙塘、缺塘、罗裳、福埔、荆山、苏前
  永和镇
  村委会24个:坂头、山前、英墩、力争、菌边、上宅、古厝、福田、旦厝、割山、玉湖、后埔、茂亭、马坪、西坑、塘下、巴厝、内厝、周坑、梨星、永和、玉溪、锦岭、邵厝
  龙湖镇
  村委会42个:新峰、后溪、内坑、吾坑、秀山、新街、杆柄、衙口、南浔、石龟、枫林、龙园、吴厝、湖北、前港、后宅、古湖、苏坑、烧灰、石厦、南庄、洪溪、钞厝、檀林、西吴、陈店、埔头、鲁东、曾厝、龙玉、后坑、瑶厝、埔锦、溪
  前、仑上、溪后、埭头、坑尾、杭边、龙埔、古盈、锡坑
  英林镇
  村委会20个:三欧、后头、港塔、高湖、加排、湖尾、柯坑、埭边、沪厝垵、东埔、龙西、马山、陈山、英林、钞井、玉坂、谢厝街、清内、西埔、柯坑柯
  紫帽镇
  村委会8个:园坂、湖盘、洋店、塘头、浯垵、霞茂、紫星、紫湖
  西滨镇
  居委会1个:海滨
  村委会2个:跃进、思进
  三、城区与镇场
  原县城泉州城区 原晋江县城泉州城区,唐开元六年(718)晋江置县后兴建,至开元二十八年(740)甫成。为晋江置县至1951年县治。其间经历代修建,至1949年,市区面积6.28平方公里。城中有唐代开元寺、伊斯兰教圣墓,宋代石构东西塔、道教老君石雕造像、伊斯兰教清净寺等诸多文物。宋元时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港口。1982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城区青阳镇 市区所在地。位于市境北部,镇政府所在地桂山。距泉州12公里,安海17公里,石狮14公里,是通往三地的交通要冲。青阳因坐落于镇北的青梅山之阳而得名。西晋时,有蔡氏人居,其7世孙5人,开设饮食店5间以方便行人,人称
  “青阳蔡五店市”,因而青阳有“五店市”的俗称。宋代以后,庄氏入迁,遂成为镇区最大姓族。1951年春,县治迁此,始为县城。辖有5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人口13.22万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下同)。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5.3426亿元,财政收入3.01亿元。明代开始,源和堂蜜饯即负盛名。主要产业有商贸、食品、服装、农机修配、汽车配件、五金工艺等。镇区的主要名胜古迹有宋代的石鼓庙、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张瑞图的读书处白毫庵、状元府和崎山新石器遗址。
  安海镇 著名古镇,泉州海外交通古港之一。位于市境西南,濒临安海湾,镇政府驻地成功路。安海因地处“九十九曲”的石井江之滨,汉代称为“湾海”,宋开宝年间(968~975),唐安金藏之后安连济居此,易湾为安,称安海。辖有5个居委会,41个村委会,面积67.66平方公里,人口15.82万人(包括安平开发区0.62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0.4167亿元,财政收入2.00亿元。主要产业有卫生材料、电子、玩具、机械、漂染等。恒安公司及“安乐”、“安尔乐”系列卫生巾等产品是全国知名企业与产品。安海为文明古镇,孕育过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设学,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这里读书。宋代军事家高惠连,明代著名文学家王慎中、著名学者黄虞稷,近代开创福建第一条公路和泉安汽车公司的陈清机都是安海人。养正中学是已有80多年历史的全省名校。主要名胜古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俗称“五里桥”,是世界最长的人工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海峡两岸闻名的龙山寺、郑成功少年读书处星塔、灵源山的摩崖石刻“步云关”及晋江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
  磁灶镇 历史悠久的陶瓷之乡。位于市境西北部,镇政府驻地香埔头。辖有1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面积66平方公里,
  人口11.39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4.5841亿元,财政收入1.32亿元。主要产业为建筑陶瓷,是全国五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全国建筑陶瓷市场之一。磁灶的陶瓷生产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已发现的南朝、唐、宋古窑址有20多处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迹还有俞大猷陵墓等。
  陈埭镇 位于市境东北部,镇政府驻地四境街。陈埭古为海滩,五代时,南唐观察使陈洪进令军民围滩筑埭,故名“陈埭”。现辖有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面积35.6平方公里,人口22.67万人,其中回民2.1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0.0205亿元,财政收入2.25亿元。主要产业为鞋业,是“中国鞋都”晋江市的鞋业主产基地。品种式样繁多,包括旅游鞋、皮鞋、凉鞋、胶鞋、休闲鞋、时装鞋、登山鞋、运动鞋、珠拖鞋、旱冰鞋、雪地鞋、劳保鞋等,年产量达2亿多双。名胜古迹有陈埭回族丁氏祠堂等。
  东石镇 位于市境南部沿海丘陵台地,镇政府驻地在东石第二居委会。相传汉时鳌山之上建有石寨,东晋升平元年(357),尚书林开基卜居于该寨东侧,称东石寨,“东石”因此得名。辖有5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13.21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1.4352亿元,财政收人9319.29万元。主要产业是轻纺、制衣、雨伞、石材、海水养殖、渔业、盐业等。东石牡蛎(蚝)久负盛名。文物古迹有郑成功操练水师台(东石寨)、白沙古战场、五代陈洪进倡建的石佛浮雕——石佛寺、王十朋摩崖题字“泉南佛国”及古檗山庄等。
  深沪镇 位于市境东南沿海突出部,镇政府驻地狮峰。深沪古称“沪江”,港湾幽深,相传唐末诗人罗隐曾于石崖上题下“深沪”两个巨字而改称深沪。辖有7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面积33.46平方公里,人口6.87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9.0440亿元,财政收入5167.8万元。主要产业有渔业、制
  衣等。深沪鱼丸风味独特,名扬遐迩。深沪有万吨级商货码头,滨海风光及国家级海底古森林遗址公园是旅游的好去处。
  金井镇 闽台贸易港口。位于市境东南端,其沿海突出部围头与金门只隔5.6海里。镇政府驻地金井。相传古时候居民掘得一口井,潮至而泉不染色,味甘而美,汲而不竭,故名金井。辖1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总面积56.27平方公里,人口7.98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1.4279亿元,财政收入4848.6万元。主要产业有制衣、海水养殖等。七匹狼服装系全国知名产品。毓英中学创建于1890年,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围头有万吨级对台贸易码头。围头旅游区、西资岩大石佛是晋江市主要旅游点之一。
  池店镇 位于晋江下游南岸,市境北部,与泉州市区隔江相望。镇政府驻地在梧潭村。池店唐宋间称“砛石”,元更名“凤池”,明宣德年间始称池店。辖有24个村委会。总面积29.13平方公里(包括泉州市清濛开发区),人口9.84万人(包括泉州市清濛开发区1.46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不包括泉州市清濛开发区)25.9577亿元,财政收入5023万元。主要产业有制鞋、农业、水产市场等。
  内坑镇 革命老区基点镇。位于市境西部的低山丘陵地带,镇政府驻地柑市。内坑因以思母山、苦竹山、熊山、槟榔山和灵源山组成坑坳地带,故名之。辖有28个村委会。总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6.60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0.5899亿元,财政收入4794.2万元。主要产业为农业、陶瓷建材业。
  罗山镇 位于市境中部,镇政府驻地福埔。罗山镇境内有罗裳山,相传唐末著名诗人罗隐曾于此间行吟显迹而得名。辖有30个村委会。总面积52.40平方公里,人口11.66万人(包括良种场0.12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3553亿元,财政收入5729万元。主要产业有食品、农业以及汽车摩托车经营
  市场等。名胜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保留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草庵,罗隐画马石等。
  永和镇 位于市境中南部,镇政府驻地永和街。永和取永结和好之意。光绪三十年(1904),此地20多个侨村因民事纠纷导致封建械斗,相持达4年~5年,后经双方海外侨胞竭力调停,方告平息,为永结和好,兴建街道,名“永和街”。辖有24个村委会。总面积49.67平方公里,人口8.63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4563亿元,财政收入5272.3万元。主要产业有石材、农业。永和镇的花岗岩石材蕴藏丰富,花纹美观,质量坚韧,产品远销日本等地,是晋江市主要石材产区。
  龙湖镇 著名侨乡。位于市境东南部,镇政府驻地中山街。龙湖以境内湖泊得名。“龙湖”是全省最大天然淡水湖泊,呈龙形,故名。辖有42个村委会。面积62.67平方公里,人口10.20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4.2146亿元,财政收入5044万元。主要产业有制衣、农业。镶金边的龙湖鳖,别具风味,名闻海内外。著名特产“衙口花生”远销港澳、东南亚等地。名胜古迹有衙门的施琅故居及施氏宗祠等。
  英林镇 位于市境南部,是著名服装之乡。镇政府驻地英林村。相传明末郑成功部将洪天福据此山林抗清,世称英雄,故名英林。又因其地小山丘状若摇篮,方言俗称“乌篮”。辖20个村委会。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7.62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3.1577亿元,财政收入7635万元。主要产业有服装业、石材业。
  紫帽镇 位于市境西北部,镇政府驻地塘头村。紫帽镇因处于紫帽山南麓,故名。辖8个村委会。面积20.4平方公里,人口1.41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2687亿元,财政收入779万元。主要产业有果林、旅游、陶瓷建材等。紫帽山自然风光旖旎,有李卓吾妻墓、“九十九”字心字石、金粟洞等名胜
  和泉州高尔夫球俱乐部。
  西滨镇位于市境东北部,1955年为西滨农场,镇政府驻地跃进村。原农场因紧邻西滨村而得名。辖1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其中跃进村是1958年“大跃进”时从晋江北部(现洛江区)移民移居组成的;2000年,三峡库区白帝村300名移民组成了思进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0.52万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4923亿元,财政收入662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塑料、鞋业、纸业,为全市人均工农业产值最高的镇。
  良种场位于市境东北部,辖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0.12万人。以繁育水稻原良种为主,为农业部批准的中国种子公司晋江原种基地(全国十大种子基地之一)。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120万元。
  第二节 人口
  晋江市人口起源于闽越族。秦汉以来,尤其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中原汉人为避战祸,纷纷南来沿晋江而居。久而久之,古闽越族逐渐汉化。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至2000年底晋江市总人口达1019183人(公安户籍人口数)。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为147.64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汉族人口占97%以上;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满族等12个,以回族居多。晋江是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祖籍地之一。20世纪末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210多万人,分布在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为最,故有“海内外三百万晋江人”之称。
  一、人口源流
  据考证,晋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晋江为越地。越国遗民南下时,同当地部分土著居民融合,成为后来的闽越国民,即闽越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始有汉人移居本地。秦平南越,“使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分布于闽、粤、赣、五岭等地,与当地人融合。“以谪徙民,与越杂处为一支。从秦至西晋五百年间,从赣南入闽西,再移至漳泉等地”(见庄为玑《晋江新志》)。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州板荡,中原汉人为避兵燹,大量南迁,久而久之,闽越族即全部汉化。至于回族、畲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是唐宋以后陆续由外地迁入晋江的。
  按姓氏考其来源,有远有近;从中原迁来,有先有后;子孙繁衍,由少到多。晋江家族,多系聚族而居,境内乡村中,多则万人,少则数百人。西晋之前,晋江姓氏无考。“晋永嘉时,中州板荡,衣冠人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无复北归”(见陈云程《闽中摭闻》)。据清乾隆《泉州府志》、道光《晋江县志》及《安海志》等记载,晋江县(含今鲤城、丰泽、洛江三区及石狮市)唐及唐以后各朝于志乘中出现的姓氏如下:
  唐有周、袁、王、孙、蔡、邬、欧阳、李、谢、许、潘、傅、杨、吴、薛、张、康、万18姓;
  五代又有曾、方、谭、董、高、留6姓;
  宋又有钱、苏、安、洪、崔、韩、刘、梁、吕、石、朱、段、宋、郭、柯、赵、蓝、戴、储、童、侯、辜、庄、卓、颜、丁、力、徐、罗、公、辛、夏、熊、申屠、叶、纪、史、魏、钟、施、孔、翁、邵、尤、唐、连、廖、彭、邓、赖、程、余、
  白、马、阮、范、聂、田、牟、蒲60姓;
  元又有金、龚、粘、诸葛4姓;
  明又有冯、顾、黎、秦、常、贺、麦、邹、倪、章、任、曹、鲍、沙、柳、温、姚、陶、包、饶、杜、佘、韦、项、伍、易、涂、俞、百、阎、翟、穆、严、干、祖、邢、迭、世、富、汤、屈、弋、权、路44姓;
  清又有封、聊、盖、车、裴、池、盛、桂、艾、游、练、鄞、商、诸、毛、祁、齐、尹、甘、伯20姓。
  宋以后各姓,绝大多数由旧志“选举”中采录,均系住居晋江(含今鲤城、丰泽、洛江三区及石狮市)三世及三世以上居民。
  20世纪末晋江市境内的姓氏计有:陈、蔡、林、王、吴、李、黄、张、施、许、洪、杨、曾、庄、苏、谢、丁、郑、柯、郭、邱、颜、周、刘、倪、高、朱、姚、卢、尤、萧、赖、胡、吕、沈、翁、徐、傅、纪、龚、魏、何、卓、欧阳、孙、叶、柳、唐、伍、邵、雷、潘、留、董、粘、钟、康、江、阮、侯、范、汪、田、杜、佘、鲍、余、桂、薛、温、赵、骆、廖、宋、邓、史、石、韩、安、辜、蒋、涂、詹、蓝、陆、白、马、蒲、金、君、万、鄞等姓,以陈、蔡、林、王、吴、李、黄、张、施、许等10姓最多。
  二、人口消长
  晋江古代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在唐代以前无考。唐开元中(713~741)至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近千年间,史乘只记载泉州府的户口数,而无详细记载晋江户口数。南宋淳祐中(1241~1252),泉州有主户197279、客户58479、主丁226617、客丁122257,合计主客户255758,主客丁348874,出现第一次人口
  高峰。晋江此时为望县,户口数未详。万历三十六年(1608),晋江有户21368,丁口56159,户数为全府43.87%(泉州府总户数48704),丁口为全府29.5%(泉州府丁口总数190349)。这是晋江县第一次人口记录。明末清初,晋江屡经战乱,加上清政府强迫迁界,百姓伤亡惨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平台复界,清政府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户口生息渐繁。道光九年(1829),晋江县有户168135,人口791026,出现第二次人口高峰。
  民国元年(1912)至18年,晋江县户口屡有调查,但多虚报,没有准确数字。这期间晋江疫症流行,其中较为严重的是4年、11年之鼠疫、21年之霍乱。当其流行时,日有死亡,如安海最高一日死104人。19年,全县632821人。23年有户122647,人口672771。
  1949年8月31日,晋江县解放时,全县人口为59.26万人(扣除鲤城区为44.85万人)。此后社会安定,人民乐业,经济获得恢复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1982年,人口突破百万大关。1988年全县(含石狮市)人口达109.36万人,比1949年44.85万人翻了1.22番,39年净增人口64.5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65万人,出现了晋江有史以来的第三次人口高峰。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至2000年底全市总人口为101.92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
  三、人口流动
  唐以后共有4次大批移民进入晋江。第一次在唐初,岭南行军总管陈政、陈元光父子带领军队驻扎闽南一带,其部将许天正领兵驻守泉州,南下士兵与本地人共同开发,相当一部分将士留居晋江。第二次在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绪及其部属王潮、王
  审知兄弟率领军队经江西入福建。王潮应泉州父老之请,攻陷泉州城,杀贪官廖彦若,遂据泉州。其将士大部分留居晋江一带。由于王潮、王审知兄弟推行与民生息、鼓励通商、发展经济的政策,地方安定,北方民众南下迁徙,卜居晋江,人口由此骤增。第三次在两宋之交。时金人入侵,中原人民不堪北方金朝统治者的蹂躏,纷纷渡江入闽。这些移民相当部分散居晋江今域,建置田宅,繁衍子孙。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晋江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吸引全国各地到晋江打工经商的流动人口45万多人(不含石狮市)。他们相当部分在晋江安家落户,就业于晋江乡镇企业,促进了晋江经济繁荣与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晋江地理上与台湾一水之隔,语言相通,风俗相同,有着密切的血缘地缘关系。历史上,晋江人大量移居台湾,有3次移民高潮。第一次是在明天启年间(1621~1627),郑芝龙在晋江、南安一带招募贫民3000多人到台湾开辟。第二次是清初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于康熙元年,先后招接因清廷“迁界”而流离失所的福建沿海居民近20万人到台湾垦殖,其中有不少晋江人。第三次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复与祖国统一后,清廷取消“海禁”,晋江迁居台湾的人数日益增多。据记载,从康熙二十二年至光绪年间的200多年中,大陆迁台人数累计320万人,其中祖籍晋江的为数甚多。1949年国民党逃离大陆前夕,曾在晋江抓不少壮丁前往台湾。现在祖籍晋江的台湾同胞有100多万人。
  在人口流向台湾的同时,也有不少晋江人漂洋过海,往异邦经商行贾,且“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而成为华侨。宋元泉州设市舶司,泉州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晋江人出国提供了方便。随后,经明清、近现代出国高峰期,至1987年统计,全县旅居国外的华侨和华裔人数多达94.45万人,遍布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亚,以菲律宾为最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次之。
  元明时,晋江已有人陆续到香港岛屿定居。香港开埠以后,晋江移居香港的人逐年增多,到民国19年(1930)前后,居港的晋江人数以千计。大量移居香港是在抗战胜利后至50年代初期,最多一年超过百人。北角是填海而成的“新填地”,晋江人多数居住于此,北角遂有“小晋江”之称。其时居港的晋江人有4~5万人。60年代后期~80年代,晋江人往港的络驿不绝,形成高潮。据1953年~1988年不完全统计,晋江人往港澳定居的计有6.32万人。至2000年,全市居于港澳的人数不下40万人,约占港澳总人数的6%。
  四、人口结构
  民族构成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147.64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其中汉族人口为143.87万人,占总人口的97.45%;回族、畲族、满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为3.77万人,占总人口的2.55%。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2.78万人,增长了57.9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73万人,增长了85.00%。
  年龄构成 2000年,全市总人口中,0岁~14岁人口为27.45万人,占总人口的18.59%;15岁~64岁人口为113.68万人,占总人口的77.00%;65岁以上人口为6.51万人,占总人口的4.41%。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岁~1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15.76个百分点,15岁~64岁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6.10个百分点,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下降了0.34个百分点。
  性别构成 2000年,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77.13万人,占总人口的52.24%;女性为70.51万人,占总人口的47.76%。性
  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9.39。
  文化程度构成晋江历来为泉州首邑,素称文化之邦,但民国及民国以前教育普及面小,大多数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据民国25年(1936)人口调查,全县人口的识字率(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为22.21%。新中国成立后,晋江人口文化构成有很大变化。至2000年,全市总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1.52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0.5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62.12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59.80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49人上升为102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4072人上升为717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15583人上升为4208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7789人下降为40509人。
  全市总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9.91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4.28%下降为6.71%,下降了7.57个百分点。
  职业构成新中国成立之前,晋江县农村绝大多数是纯农业劳动者及沿海部分渔业劳动者,其余或靠当长工、挑夫、轿夫,或靠砍柴卖草、建筑打杂等维持生计。城镇则以商业及个体手工业为生,又以小商小贩居多,少数靠自由职业谋生。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农村大量人口转向务工经商及其他各行各业,就业人口的职业构成发生很大变化,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1980年,晋江人民公社劳动力有358982人,从事三种产业的劳动力比例是:第一产业占90.4%,第二产业占7.7%,第三产业占1.9%。到1994年,晋江本地农
  村劳动力42514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18896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4.4%;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148412人,占34.9%;从事第三产业的87767人,占20.71%。这表明经过15年的发展,晋江农村劳动力已有55%以上转入非农产业部门。如果按全市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781699人(含外来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计算,则晋江1994年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占24.6%,第二产业占55.4%,第三产业占20.3%。3/4的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部门。按1999年统计,晋江市本地农村劳动力47430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150111人,占31.65%,从事第二产业211550人,占44.60%;从事第三产业112641人,占35.75%。
  五、人口控制
  晋江人多地狭,历史上人口再生产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曾有“人满为患”之叹,许多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到海外谋生,从而使晋江成了全国著名的侨乡。民国时期平均人口密度居福建省第一位。1988年,全县人口密度不但高出福建省平均水平235人的4.75倍,而且高出泉州市平均水平的1.7倍。解放后40多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保持在22‰~24‰之间,最高峰时达到36.27‰(1963年)。60年代初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但由于出现“左”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使计划生育工作在很长时间内未能认真进行,造成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局面。
  1992年撤县设市后,晋江市的计划生育工作紧紧围绕创全国先进这个目标,积极营造计生工作“创先”氛围,建立“创先”责任制,从严要求,从难入手,从快到位,有力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多过快增长。199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7.23‰,比1993年13.38‰减少6.1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2.38‰,比1993年的8.61‰减少6.23个千分点;计生率95.01%,比1993年的
  83.26%增加11.75个百分点。计生工作已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涌现出一批以清濛村为代表的计生先进村。《中国人口报》于1992年12月还专门刊载晋江市计生工作专版。
  改革措施,主要是晚婚晚育和节育。1964年县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是积极提倡晚婚、节育,提出结婚年龄最适宜是城市男30岁、女25岁;农村男28岁、女23岁。1972年,鼓励晚婚晚育,优生少生,城镇和人口稠密地区提倡女的23岁、男的25岁结婚。1979年晋江县革命委员会发出的《关于计划生育政策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中提出:提倡和推行城镇男26周岁、女24周岁,农村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当年,还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最好1个、最多2个。1980年新婚姻法公布后,规定按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结婚的为晚婚,妇女24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孩子者为晚育。1983年2月规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干部、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批准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97年3月,借鉴南安市梅山镇规范化管理经验,结合实际,及时修订《晋江市计划生育规范工作制度汇编》,并出台《镇(场)计生系统岗位设置规范管理意见》等文件,推进晋江市计生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风尚逐步形成。1997年,全市女性初婚7003人,其中晚婚3246人,晚婚率为46.35%。2000年,晚婚率达54%。节制生育方面,先后采取过控制多胎、控制无计划生育、实行“晚稀少”及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等措施。1981年、1982年先后规定,奖励独生子女,对不符合规定生育3胎或3胎以上者实行纪律处分或经济制裁。1982年二孩率38.34%,多孩率15.67%;至2000年多孩率为1.32%,综合节育率88.70%。全面推广建立村计生活动组3588个,推广面达100%。全市合格村(基本合格村)率达83.51%。开展“创计生合格村”活动,计划生育率为96.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晋江市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不设上限,下限至2000年。分概述、建置与人口、自然、党政社团、经济、晋江与侨台港澳关系、文化、方言与风俗、人物、大事记等10章,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