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871
颗粒名称:
序
页数:
3
内容
晋江是古邑名县,西晋时因“衣冠南渡”,以“晋”称江名而后衍地名。
唐开元六年(718)置县,为泉州府首邑。唐时已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宋时即建造了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梁式石桥,长五华里,是世界最长的人工石桥。宋元时期,晋江海外贸易盛极一时,县城泉州成为马可·波罗所称的“东方第一大港”。因为航海与贸易,促进了晋江与海外的文化交流。草庵摩崖石刻是目前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从唐到清的科举考试中,晋江共考中文武进士1853人,是全国几个千名进士县之一,并有7名文状元、3名武状元,先后又有14名宰相、副宰相,因而素有“海滨邹鲁”之谓,人文之盛,为全国前列。宋元时,即有晋江人移居海外,在明中后期、清鸦片战争、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4个时期,晋江人大量外迁,侨居东南亚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晋江本土有100多万人,台胞有100多万人,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有100多万人,以至有“海内外300万晋江人”的说法。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人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大胆探索,闯出了一条独具侨乡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和运行机制,创造了引人注目的晋江模式、晋江速度、晋江效益,使晋江从一个农业县一跃成为全国闻名、海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工贸港口城市。1991年、1992年、1994年分别被评为全国百强县(市)的第55名、24名、15名。综合经济实力几年来一直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前列。1999年全市GDP居全国百强县(市)第5位,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3位。
晋江县曾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始修《晋江县志》,道光十年(1830)再修,但百余年未曾付梓,至1989年始由晋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校正修订标断整理出版。《晋江市志》修成于1994年,历经6载,数易其稿,凡42卷,280余万言,并获1997年全国地方志奖二等奖。《晋江市志》内容下限大部分至1988年石狮市分出之前,部分至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之时,至今又历多年,但这几年却是晋江步入高速发展、变化巨大的年份。经济建设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市财政以每年至少1个亿的速度增长,2000年增长超过3亿,达13.02亿元;高速公路、万吨级码头、全国少有的县(市)级机场的开通,晋江全境形成立体交通构架,并因对外航班的开通而延伸到国外;市区几十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
的发展。盛世修志,修志在于“存史、资治、教化”。《晋江市志》(简本)把这些史实载入史册,我们感到欣慰。简编本让人更易概览晋江,更易扩大宣传晋江,促使晋江更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是为序。
中共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 朱明
晋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龚清概
2001.1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不设上限,下限至2000年。分概述、建置与人口、自然、党政社团、经济、晋江与侨台港澳关系、文化、方言与风俗、人物、大事记等10章,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