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78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
页码: 732-734
摘要: 本章记述了德化人民在清末至民国年间以大米和番薯为主食,同时也有少量小麦、荞麦、高粱、小米和玉米。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马铃薯成为农村重要的粗粮,而木薯、蕉芋、大薯、薯蓣(山药)和芋头等也成为副食。在蔬菜方面,芥菜、白菜和白萝卜是主要的,而蕹菜、小白菜、苋菜、菠菜、芹菜、葱蒜次之,芫荽最少。在冬季和春季,德化人民会食用更多的腌制食品和干货。同时,酒是待客佳品,客来必饮。婚丧喜庆,生日做寿,生儿育女等大小喜事,都要摆酒设宴。
关键词: 德化县 风俗习俗 生活习俗

内容

第一节 服饰
  一、衣着
  清末至民国年间,人们衣服朴素,贫者多用农家自产苎布和棉织土布染色缝制成衣;普通人家多穿国产低价棉布,如斜纹、斜叽、乌粗布、粗哗叽、凡士蓝、白竹布,少数穿外来羽绒、贡呢、麻胶等机织布;富人则穿毛织4吱呢绒、丝织绫罗绸缎。到20世纪50年代,时行卡叽、华达呢、纱卡、育春蓝、民主灰、灯芯绒等棉布,少数人穿毛织4吱、呢等。70年代,新产品的确良(涤纶的一种)流行。进入80年代,布料丰富多采,又增多睛纶、锦纶(即尼绒)、人造丝绸等多种合成纤维。
  (一)男装 清末至民国前期,有汉装中开对襟式(直纽)上衣、马褂、大襟式(“圆裾”)长袍和宽筒裤等。民国20年(1931年)至民国38年,又有中山装、西装、大衣出现,长衫、长袍渐少。有钱人家冬则穿棉袄、羊羔裘、呢大衣,夏则穿薄绸、漆绸和锦缎衣服。20世纪30年代初期学生制服: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穿黄色童子军服(短衣短裤,寒季有的也穿长裤);民国26~38年,高中、师范学生一律穿黑色或草绿色军装,戴帽,扎绿色“绑腿”,腰束皮带。50~60年代,除中山装外,时行列宁装、青年装和工作服,颜色多半为灰和蓝,少数为黑色或其他颜色。1966年后至70年代末盛行草绿色军装。进入80年代,式样更新,时行套装、加克衫、牛仔裤和西装。少数青年也穿花衣。
  (二)女装 清末、民国期间,农家妇女仅穿汉装大襟式上衣和宽筒“斗笼裤”,富家老年妇女衣缘加绣“贵紫”花边;官家太太、小姐或知识妇女常穿旗袍,也穿圆裾短衣和罗裙。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装束,旗袍绝迹,列宁服逐渐增多。工966年后,青年妇女也穿绿色军装。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变化最大:单纯色和柳条布骤减,各色花布大量增加;式样日新月异,时行短袖连衣裙、套裙、百叶裙、喇叭裙、桶裙、西装裤、牛仔裤,以及对襟直纽短上衣、马甲、外套、蝙蝠
  衣、长短袖衬衣、背心和各种针织内衣、毛线衣,也穿成套西装、中山装,向多式样发展。汉装大襟式衣裳仅极少数老年妇女穿用。
  二、冠戴
  清末至民国初年,男子大多戴帽,女子一般不戴帽。男孩戴帽箍,成年男子戴线帽或羊毛帽、缎帽,少数老人戴布风帽或猴帽。民国后期,线帽、羊毛帽仍普遍,少数戴风雪帽,官吏、教师等有戴礼帽的;初中学生戴“童子军帽”(船形或平边),高中学生戴“鸭舌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干部、师生流行灰色八角帽,灰、绿色呢军帽,蓝色帽和风雪帽等;老农民仍有极少数戴线帽、羊毛帽的。
  三、鞋式
  清末至民国期间,男女多数穿土制平底布鞋,少数穿万里鞋、球鞋、青胶底运动鞋;雨天,男子多穿厚底木屐(布面),少数穿雨鞋。缠足妇女穿绣花尖头布鞋,上配以短小“色裤”。男子远行或长途肩挑多穿草鞋。20世纪50年代,木屐改为薄底,上系一橡胶带或皮带。至70年代,男女鞋式样大同小异,通用万里鞋、球鞋、解放鞋,但布鞋、皮鞋、凉鞋和长、短简雨鞋等,男女鞋式有别。木屐至60年代被泡沫“人”字拖鞋取代,以后又有多种男式、女式拖鞋。到80年代,穿皮鞋、棉鞋(在寒季)的渐多;青年妇女多穿中跟鞋,穿高跟的较少。
  四、饰品
  清末至民国时期,少数妇女戴戒指、手镯和各式耳环、耳坠作装饰品。20世纪40年代,少数男子也戴金戒指。1950年以后,妇女戴饰品的较少。1980年以来,受外来风气影响,又兴戴戒指(男女都有)风气,妇女挂耳环或耳坠和金项链的也渐多。
  五、发型
  男女发型随时代、身份、年龄、职业、季节、头型而异。
  (一)男子发型 清代,男孩留“囟门撮”,也叫“留桃”、“鸡舌”。成人蓄辫。青年为了美观,还用别人长发来续长辫子,有的还扎上黑绒线。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号召剪辫,一部分人不愿剃去,被强行剪除。此后,官僚官家子弟、文人留偏分短发(即三七分“文发”),青年学生大多留1公分短发,或剃光头;农民大多留“平顶”短发或剃光头,便于劳动。王949年以后,剃光头、留短发的渐少,留文发的居多。1980年后,发式增多,有“飞机式”和长发等,还有极少数烫发的。
  (二)女子发型 清代,姑娘前额留“刘海”,脑后梳单辫,出嫁时即梳“圆头”,加上网套;中老年妇女也梳“圆头”,有的绾起长柱形的“翘头”。民国20年(1931年)前后,姑娘仍留单辫,后来改留不及肩的短发,直至1983年对外开放。近数年来,年轻妇女发型,已有“马尾式”长发和“日本式”、“运动式”短发,还有“波纹式”、“波浪式”、“刘海式”等多种发式。
  第二节 饮食
  一、食物种类
  德化人民向来以大米为主食,次为番薯;小麦不多,荞麦、高粱、小米、玉米等甚少。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铃薯成为农村重要粗粮;木薯、蕉芋、大薯、薯蓣(山药)、芋等作为副食。蔬菜以芥菜、白菜、白萝卜为主,蕹莱、小白菜、苋菜、菠菜、芹菜、葱蒜次之,芫荽最少。冬春两季,城市和郊区还食用结球甘蓝、花椰菜、包心白菜和山东白莱等;此外,有豆类、瓜果、茄子、魔芋(韭头)、茭自笋以及各种竹笋等。肉食以猪肉为主,其次为鸡、鸭、兔,还有牛、羊、鱼等。水果,土产的有桃、李、梨、梅、柿、抽、板栗、批把、杨梅(多野生)、柑桔等,外来的有荔枝、龙眼、鸭梨、香蕉、苹果、凤梨、芒果、油柑、橄榄等。
  饮料,民间早已有糯米酒、米烧酒、番薯酒,又有外地和德化酒厂生产的许多高、中、低度酒、果酒;80年代以来,盛行汽水、可乐和啤酒等.饮茶在民国时期仅限于上层人物,一般人将茶当药用;1970年后,特别是1979年以来,饮茶习惯逐渐由城镇遍及农村。
  二、民食习惯
  德化人习惯一天三餐,早晨一般吃稀饭,有的一干两稀或两干一稀,有的三餐稀饭,视家庭粮食、经济情况与需要而定{农民在农忙季节或建房屋时每天加一至二次点心。
  第三节 居住出行
  一、住宅
  民国时期的农村住宅形式大多沿袭清代的古式平屋,最大的有土堡、三进式平屋(“三落大厝”)。完整房屋具有“上下落”一厅24房间,另有花台秀土(屋后)、庭院门路,但完整者少。多数房屋仅有上落,一般为八扇一座;双层楼房很少。20世纪40年代,城郊农村始有“五间张”结构双层楼房,城镇经商居民住宅皆为两层楼房,排门店面。城乡房屋结构多木料瓦房或土木瓦房。富人住宅砌筑石基高墙,牢固耐久。部分穷家人多房少,猪栏与居室紧靠,拥挤且不卫生;也有少数住宅环境宜人,空气清新。
  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住房已有较大变化;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县城住房建筑大多为四五层楼,最高为6层楼。农村住宅及中小学校舍最高为4层。农村住宅也向多层楼发展,结构逐渐由土木材料转为砖混材料(钢筋混凝土)。
  住宅布局:县城街市楼房鳞次栉比,双鱼、寨头等新村按城建规划集中兴建;农村民宅大多独立分散。
  二、家具
  旧时,一般人家住房内陈设简单,仅有床、橱(衣橱、碗橱)、桌椅、板凳。卧室家具安放,讲究“床不对门,橱不对床”。20世纪70年代末,城镇人家普遍置备新式家具五大件(床、写字台、五斗橱、玩具橱、书橱)配套;80年代,城乡家庭购买洗衣机、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已逐渐增多,并向高档家具发展。
  三、出行
  20世纪30年代以前,出门多步行;官家、有钱人、嫁女、病人外出就医则坐轿。到30年代后期公路开筑以后,始通汽车,但公路短,车辆少,群众出行仍多步行。80年代,乡村已通汽车,且有自行车、轻骑摩托车等,出门大都坐车。县城还有专门载人的三轮车。
  旧俗:“七不出,八不入”,意为正月初七日不出门谋生,十二月廿八日不由外地回家。今则不循旧例。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