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电影 电视 广播 音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650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电影 电视 广播 音像
分类号: G229.275.7
页数: 6
页码: 642-6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的电影发展始于1951年,首次有声电影放映。之后建立了德化电影站和德化县电影事业管理站,逐渐增加放映单位。到了1981年,成立了德化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设立固定售票点。电视发展始于1973年底,德化县广播站购买了电视设备。
关键词: 德化县 文化 影视 广播

内容

第一节 电影
  1951年前,县没有电影发行放映机构。1951年省电影工作队首次到县放映有声电影。1954年省文化局电影第50小队来永(春)德(化)巡回放映。1955年,该放映小队划归县管,改称“省电影放映队德化第50小队”,固定在县内巡回放映。
  1958年4月,建立德化电影站,次年3月成立德化县电影事业管理站,建立德化县第一电影放映队.1961年,德化电影站更名电影院。1964年电影院与人民戏院合并成立德化县影剧院。至1965年全县建立1个35毫米电影院,4个16毫米电影队,共5个放映单位(其中国营院、队3个,社办队1个,工会部门办1个)。1969年,电影院并入县毛泽东思想宜传站,下设电影组。1970年建立第一个8.5毫米放映单位,编为德化第五电影放映队。1971年该队转让给杨梅公社承办。尔后,于溪洋、杨梅、大铭、葛坑、上涌、赤水、美湖、水口建立广播电影工作站,分别配备16毫米、8.75毫米电影队。1972年8月,成立德化电影工作站,行使原管理的职能,并将葛坑、上涌、赤水、美湖、水口等5个公社电影队划归县办。至1975年,全县拥有12个放映单位,国营占三分之二。1978年实现了社社有电影队。边远的淳湖、枣坑两个大队也办起8.75毫米电影队。
  1981年元旦,成立德化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同年在省、地区电影公司支持下自筹资金17.70万元,建起1420平方米四层的砖石混6凝土结构办公楼,1982年搬进新居,编制为20人。
  同年在三班、上涌成立县社联办的35毫米提包机影院,并将原国营5个16米影队下放社办;从此,全县17个公社都有自办的放映单位,国营占十分之一。1983年,全县放映单位发展到37个,1985年底,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48个(其中国营2个、乡办22个、村办18个、专业户办1个,其他部门办5个)农村占总数85.4%。1986年新建成德化电影院,编制14人。1987年,全县共有37个电影放映单位。
  一、发行
  德化县影片发行工作从1965年1月成立德化县电影事业管理站开始。1972年起确定每月一日为全县电影发行放映单位集体办公日,进行换片或业务交流。1981年前,影片发行业务属省电形发行公可晋江她区分公司直接管理。1981年德化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后,上级授权承办全县16毫米、8.75毫米机型的影片供映等工作。影片的发行,采取加速调度,及时排映,比较合理地搭配复映片。做好农村影片发行,加速拷贝周转,1984年,采取按映出能力的大小和不同节目、不同拷贝量,确定不同的调度路线,时间的分类调度,两次调度、分线供片,在一地区有不同类型放映单位的,则采取“多层次立体交叉发行”的办法,首先照顾16毫米电影院,固定售票点及其墟日,班车往返交通方便等情况,对新片、重点片、观众面宽的节目。实行投标承包场次调度的办法,提高节目拷贝的利用率。1985年发行《中国革命之歌》。全县有21个电影放映单位以“90天映期”,在14个乡(镇)83个村共放映3130场,观众达11.58万人次。
  二、放映
  建站初期,德化县第三电影队曾登上仅有百名居民的鸡冠岐高山上放映电影,被誉为“戴云山区电影工作的一面红旗”。1964年实行固定收费制度,设立397个放映点。1965年春节前夕,县第一电影队到海拔1644米的九仙山气象站放映慰问,自此形成了惯例。还跑20多里山路,为仅有3户18人的杨梅乡和枫林,5户24人的水口乡梅岭头及与永泰、尤溪两县交界的淳湖村首映《雷锋》、《云雾山中》、《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影片。
  1972年起实行“三定”(定点、定收费、定场次)普及放映规划,1975年在“三定”的基础上再增加普及革命样板戏影片放映次数的“四定”计划。1978年实行新“四定”(即定点、定收费、定场次、定巡回时间)普及放映规划。全县有赤水、盖德、浔中、桂阳、春美、国宝、雷峰等公社电影队和县第一电影队、南埕枣坑大队、葛坑林场等10个电影放映单位,完成了普及任务。1983年实行规划普及放映,坚持合理布局,开辟发展和调整农村放映网点,增加放映场次,尽量使农民群众就近看到、多看、看好电影。1985年,根据农村人口的迁徙、居住及文化娱乐设施拥有量等实际情况,对放映点作了调整;同时在原来的5家集镇电影院的基础上,在9个乡政府所在地及21个村委会所在地设立固定售票点,改善农民看电影的条件。电影放映单位实行放映业务(放映场次、发行收入、普及网点)承包合同制,并采取超额者奖,没完成承包指标者罚,年终兑现。是年,21个放映单位超额完成承包任务。1987年3月25日,全县城乡有28个放映单位参加“农林科教电影汇映月”活动,共映出349场,观众数达17.38万人次,全县190个行政村均映一部以上的科教影片,赤水、春美、雷峰、盖德、三班等5个乡、132村均普及放映二部以上影片。全县普及到“中点”21个,映32场,“小点”2个,映6场,“照顾点”2个,映3场。胡进民荣获“全国农林科教电影汇映月”先进个人证书。1987年城乡共放映8780场,观众39.55万人次,提前四个月完成市下达的业务指标任务。根据我县农村贫困面较大的实际情况,农村所有影院、影队一般都为乡企业办管理。由于具体问题未妥善解决,以及受电视普及的影响有几个放映队停办。
  第二节 电视
  一、电视机
  1973年底,县广播站(在东岳庙)首次购买一台上海牌104型14时电子管黑白电视机。采用两层五单元接收天线,接收省电视台第一套(二频道)节目。
  1974年,南埕粮站购进一台黑白电视机,用三支七、八米长的杉木连接架设夭线,接收省台第一套(二频道)节目。1980年,因发展电大教育需要,由广播站和教育局各购进日立牌20时彩电一台,为县首批使用的彩电。至1988年,全县拥有彩电1700多台,黑白电视机13400多台,城、乡居民家有电视已渐普及,覆盖率超过70%。1989年,电视报发行量已超过6000份,普及全县18个乡、镇。
  二、差转台
  1980年9月中旬在驾云亭山顶(东经118°14′20"北纬20°25′50",海拔540米),安装安溪产LH—I型1瓦全自动彩色电视差转台,转播省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接受二(福州)五(天马山,后来改为四)频道,发射七频道。为扩大覆盖率,于1981年10月底改用浙江淳安产的DCH—10型10瓦电视差转机,收二、五频道,发射七频道,全向幅射.平均覆盖半径5公里,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人。1982年1月,将驾云亭1瓦机迁至观音岐,接收泉州清源山八频道省台第一套节目,1983年10月完成架设至观音岐电视差转台的一对电力线,同时,用一架3瓦备用机收转清源山的中央台第一套节目,城关及浔中乡部分村可以同时看到两套电视节目。1985年,在观音岐扩建一座50瓦电视差转台,12月21日安装调试成功,全县5万多人口可以收到悦耳清晰的电视节目,收八频道、发射六频道。1987年10月,在九仙山建了一座50瓦的电视差转台,收六频道,发射十二频道,解决了赤水、上涌等10个乡的广大群众收看电视的信号源问题。至此,县办观音岐和九仙山电视差转台发射总功率达到250瓦。
  至1989年6月,全县乡、村、工、矿先后集资建立电视差转台46座,发射功率680瓦,全县电视覆盖达到:省第一套节目覆盖95%,中央第一套节目I盖42%,中央第二套节目覆盖26%。
  三、卫星电视地面接受站
  1987年2月,开始在观音岐等建立卫星地面接受站,于10月建成投入使用。可同时收转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节目和教育台节目。采用电子工业部39研究所生产的6米板状接收天线,成都630厂生产的100瓦分米波发射机,接收我国租用的国际通讯卫星66°星,方位角251.6°,仰角25.7°(1988年10月转向接受我国自己发射的通讯卫星88星),建立地面站和采用分米波发射,居泉州市各县之首。1988年10月,教育局和南埕乡政府同时分别建设了3米板状地面站各一座,至此,全县已建成三座地面站。
  第三节 广播
  一、机构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县没有广播机构。1950年,省电台发给3部收音机,收音员肩挑收音担子,下乡宜传。1953年,一区浔中乡隆泰村组织了3个广播小组,15个宣传员,用广播筒早晚分角落广播。1954年,在云龙桥头东岳庙旧址,建立德化县人民收音站,有线广播诞生。1955年省台在县收音站创办农村有线广播站。1979年6月,在富东街新建的一座面积800平方米石料钢筋结构楼房。1958年,全县17个公社先后建立广播放大站,部分大队也建立广播室。1983年,广播放大站人员收归县站统一管理,实行双重领导,公社站编制40人。县开始建收音站时,只有1名收音员,建立广播站后至1965年,人员由2入增至6人。1979年全县广播队伍已发展到79人,县站正式成立编播、事业、技术3个组。1983年增设后勤组,后又增设音像组。
  1954年,县成立收音站时,使用1台扩大机和一部5042型4灯干电池收音机,于城关街头安上4个10瓦高音喇叭。1955年,省广播电台拨给一台100瓦扩音机,有线广播延伸到农村,利用电话中继线在区、乡所在地和中继线沿途安装了24个2瓦低音喇叭,连同城关计28个,开展广播宜传。1956年,基层合作社筹款购器材,架设线路,群众自备电杆,广播有了发展。卫958年,浔中大队540户,安装189只喇叭,实现全省第一批大队广播化。到1960年6月,全县已有5个公社放大站、11个大队广播室、14个工矿广播室,输出总功率1680瓦,架设线路685公里,广播喇叭1931只,培训机务人员46人,线务人员252人。1966年开始架设从县站至佛岭、赤水、上涌、葛坑等4个公社的广播专线。1968年,架设至雷峰、三班、霞碧3个公社的广播专线。1970年秋,架设至南埕、水口、溪洋、汤头4个公社的广播专线,11个公社有了自己的广播专线。1970年上半年,培训30多个机务和线务人员,分赴全县17个公社筹建公社广播放大站。
  1970年下半年成立的县广播载波办公室,1972年撤销,县至公社传输信号的线路仍由电信局维护。1975年后又逐步架设广播专线。1980年,县要求广播与电话专线分开,停止合用,导致南埕、水口、倭碧、盖德、美湖、大铭、春美、溪洋等8个公社转播不到县站的广播节目。1983年5月1日起,公社放大站收归县站统一管理。1984年,县拨款改造县社广播专线,于国庆节第一次实现了县站至17个公社广播放大站的广播专线化,架设水泥杆专线150对公里。至1989年,全县实现县至乡广播专线水泥杆化。17个乡广播放大站扩大机总轴出功率4150瓦,喇叭8054只,其中高音喇叭129只。
  40年来,县广播站的机房设备逐步有了改善。1954年成立收音站时,只使用1台扩大机。1955年,省电台送给100瓦1台,1964年购用1台上海产美多牌150瓦旧日机,1970年购买上海产GY2×275瓦1台,1973年增添上海301型300瓦机1台作备用机。
  收音机;1954年县收音站只有一部5042型干电池收音机,六十年代初先后购买2台上海产美多牌6灯交流收音机,1983年增添1架7512~丙型收讯机,1985年增加1部声宝GF—777收录机.后又添置WS430I型旧收信机1架。
  录音机:1963年县站使用旧钟声牌录音机1架,1973年新购L601盘式录音机,1980年增添使用L602机,后又更新使用LY261型录音机2架。1985年增添稳压器和稳频器各1部。
  1980年机修组研制成功以数字式电子钟(以时间为基准的程序控制脉冲)去控制门路(逻辑电路),从而完成预先安排好的节目编排进行自动的开机、关机和节目切换动作。做到在广播时间里只要人工更换录音磁带和收音机的调谐,其它全靠自动化的有线广播自动程序控制。
  1984年,县广播站研制“DMC—A型有线广播节目播出控制系统”。1985年2月1日由地区广播事业局和县科委组织县内外30个单位36名代表参加验收,通过鉴定,认为: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填补省微型计算机在省有线广播应用的空白,获省广播电视厅通报表彰和泉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德化各行业中第~家开发应用微电脑新技术的成功尝试。
  自1963年开始,广播站就开展有偿或义务对社会电器的维修服务。1979年10月,组织广播电视维修服务部,全面开展有偿电讯器材维修服务。1980年试行对城关用户喇叭实行收费管理。1983年,生产4100多支水泥杆供县架设专线之需。从此,大力广开财源,组织收入,具体业务:电讯器材维修服务,电讯器材销售服务,水泥杆生产、广告、录音、扩音、录像带发行及录像放映等,收入二十多万元。主要用于内部充实和建设,部分作为干部职工集体福利。
  二、广播宣传
  1954年,县收音站成立后,组织机关业余播音小组,在黄昏、中午、节日,通过高音喇叭向城关群众广播宜传。翌年,每星期一、三、五早晚播音,转播中央台、省电台为主,兼及地方新闻。1956~1960年,县广播站不定期编播文字和文艺节目,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宜传,还经常利用有线广描召开大型广播会.从1962年起,广插站有了专职的编辑和播音员,自办节目,内容逐步增加,由每夭自办一套文字节目,时间20分钟,发展到全日播音时间6个多小时。1978年,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广播宜传节目也随之进行改革,节目分为新闻和专题,每天自办10分钟新闻,每周自办两套20分钟的专题,一套是《瓷城内外》,另一套是《科学与文化》,还不定期地举办“话说德化历史”等专题。有时,还转播本地文娱演出现场的录音,增加文艺节目的地方特色。至1988年,全县业余通讯员100多人,骨干通讯员30余人,扩大通讯队伍,增加稿件来源。
  1982年,县选送的新闻《三中全会带我走上致富路——春美农民苏康宁的自述》被评上地区一等奖;1984年选送的通讯《在生命弥留之际——介绍德化瓷厂技术副厂长张英滔事迹》被评为地区一等奖,省二等奖;1985年选送的新闻《水口乡党委三让办公楼基建款》获得地区一等奖,省二等奖。
  第四节 音像
  1984年10月,广播站以1.02万元首家14买了进口日本乐声牌370型大1/2录像机一架,在城关和到葛坑、汤头、上涌等偏僻乡村为群众放映。
  1985年10月,广播站第一家被批准经营录像放映。截止1986年11月,共批准经营录像放映点17个,1986年,成立了“德化县音像发行管理站”,供应各录像放映队(点)的录像片,到1988年底,全县共批准经营录像放映72队(点),扩大到15个乡镇,并批准经售原版录音磁带75处全县已有录像机100多架,逐渐步入家庭。县委组织部和县教育局各有一套摄像机。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