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62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交流
分类号: N09
页数: 3
页码: 614-61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化县在技术引进、技术援外和学术交流方面的成就。在技术引进方面,德化县从日本和西德引进了高级日用瓷生产线和白度高档成套瓷生产线。在技术援外方面,德化县援助了南也门的公路建设和塞内加尔的医疗技术。在学术交流方面,德化县开展了学术论文交流、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等活动,促进了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
关键词: 德化县 科技开发 技术交流

内容

一、技术引进
  (一)高级日用瓷生产线
  1988年,德化瓷厂从日本引进滚压成型生产线,总投资2596.75万元,年产量600万件,以生产建白刻花45头玉卉西餐具为主,其中85%产品出口。
  (二)白度高档成套瓷生产线
  1989年,德化第二瓷厂从西德引进喷雾干燥等静压成型生产线,总投资2790万元,以生产45头、18头玉卉西餐具、19头玉卉咖啡具为主,年产800万件,其中85%产品出口。
  二二、技术援外
  明代,德化陶瓷阶级窑的建窑技术传入日本,对日本陶瓷的设计颇具影响.日本铃木已代三原著《窑炉》一书,把德化窑“估计为串窑的始祖”。至今,日本漱户的窑炉仍称为“德化窑”。
  1971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组织组技术员江忠泰参加中国援也技术组,援助南也门的艾茵尼至木卡拉公路建设,在第三施工队桥涵组任施工.1976年4月工程竣工回国。
  1989年12月,德化县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孙耀源任队长,率领福建省援助塞内加尔医疗队赴塞进行为期2年多的医疗技术援外.
  三、学术交流
  (一)学术论文交流
  自1979年县科协恢复以来至1989年,相继成立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30个,组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至1989年,全县共撰写各类学术论文和技术总结310多篇,举行学术交流会191次;并组织推荐一批论文参加市、省、全国学术会议交流。1986年,县科协发动各学会会员开展撰写优秀论文、优秀科普文章、优秀科技建议的“三优活动”。1987年及1989年,县科协两次组织128篇论文参加县级优秀论文评比,共有56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26篇.1986^1987年,全县有4篇优秀学术论文分别获得省、市科协优秀论文奖。
  1951~且990年,德化县科技人员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期刊发表科技论著114篇,其中农学类35篇,工程类13篇,医学类9篇.
  (二)学术讲座
  1977年6月,华南化工学院刘振群教授考察德化古今窑炉结构,并举办关于历代古窑炉发展史概述的学术讲座。
  1980年7月,美籍华人李炳胜博士回祖籍地德化作《能源、激光、太空技术》讲座。
  1981年9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陈新民在德化县作《国外建筑风格和施工管理方法》的学术报告。
  1987年3月13日,贵州省麻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曙辉在德化县作《苎麻栽培技术》讲座。
  (三)学术会议
  1980年7月4^9日,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德化县科委、县文化局联合发起的“德化瓷窑发展史”学术讨论会在德化县召开。应邀出席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38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共60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1篇。这是在德化召开的第一次研究德化陶瓷窑发展史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
  1983年10月,全国陶瓷原料、矿山技术经济座谈会在县瓷科所等地召开,全国各陶瓷研究所所长、有关大学的陶瓷、地质学教授、专家、学者等62人出席会议。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江忠泰
相关人物
孙耀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