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民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05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民起义
分类号: K249
页数: 3
页码: 566-568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福建省德化县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事件。从宋朝到清朝,德化县多次发生农民起义,其中一些起义规模较大,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这些起义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
关键词: 农民起义 德化县 军事

内容

宋绍定三年(1230年),汀州、邵武农民义军晏彪等攻打德化,被宋兵击退。
  宋咸淳十年至元至元十七年(1274~1280年),善均里石城(今雷峰乡长基村石城)苏十万组织农民义军拥宋抗元,在德化罗城寨、天平城、七台山彰武寨、三班天马山岭头寨等地与元兵相拒七年,后战败于故碧水府。在此期间,清泰里龙山(今南埕乡连山村)陈蔚组织农民义军拥宋抗元,后在永春县龟龙桥战场负伤,返县身亡。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沙县邓茂七义军遣部将陈敬德攻占德化县城,烧毁县署,并由德化分兵出击永春等县。
  明弘治五年(1492年),漳平农民义军温文进分兵袭击德化边境,遭官兵镇压。
  明正德元年(1506年),广东农民义军入闽,经安溪、永春进入德化。
  明嘉靖元年(1522年)秋,广东、汀、漳义军经南安、安溪,进德化后转攻永春。二年(1523年)再入德化,攻永春。
  明嘉靖三年(1523年)冬十月,广东、汀、漳义军再攻永春,威震闽南。二十二日,南安、德化、安溪、同安、永春、龙澳等知县合兵“围剿”。义军93人进入德化小尤中团,廿四日夜被涂洪三等伏兵所杀。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汀、漳义军自永春崎安进入德化小尤中团而去。
  同年五月下旬,永春吕尚四等农民军由仙游攻德化县城。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南安县义军林良顺率5千余人由永春攻入德化英山、后格等处,后又入屯草吉(今草村、吉山)占山湖寨,攻火烽寨。
  清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尤溪县农民义军王继忠夜袭德化县城。德化县署官吏俱逃匿,
  后官府援兵至,义军始退出城。
  同年九月,南安义军庄廷书、张益章率万余人攻占德化县城,杀知县黄琮,烧毁文庙等处,守将弃城而逃。
  清顺治四年至十五年(1647~1658年),在郑成功抗清斗争的影响下,德化林忠、林遥兄弟在水口双坑寨、南埋天平城;江森峰、江标叔侄在反碧七台山聚众举兵晌应。赤水乡吉岭村许于敬也随永春李高等起兵抗清,这三支农民武装紧密配合,与永春林兴珠等抗清队伍相呼应,先后攻克永春、德化、尤溪、大田、永福(今永泰)等局部地区,顺治六年(1649年),林忠在德化天平城突破清兵提督马得功率福(州)、兴(化)、泉(州)三路军兵“围剿”。十一年(1654年)攻打德化县城,十二年(1655年)在雷峰杀死清兵千总王世爵,十四年九月,破永福县,守将、县官俱被杀。清廷以武力无法镇压这三支农民义军,遂采取招抚之策,是年冬,林忠与其弟林暹率部将103员,兵7000余归顺清朝,江标亦随之向清政府投诚。十六年,许于敬降清,被杀。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六月,郑成功之子郑经派总兵康熊、知县林惟荣入德化。八月,德化“义武”紊绅武装分五营在心慈岭包围郑经所属之部,被杀害30余人。十二月初八日,郑部总兵黄云率部杀败义武营。乘胜从塔仔崎经邱岩、石山追至佛岭格。初九日,黄云再率兵三千攻
  土坂寨,练总李寅球固守,各乡十一寨合力助守,相持二十日,久攻不下,郑部死伤200余人,寅球见其英勇普战,自动纳款赔偿求和。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六月,郑经部都督刘国轩克海澄攻泉州,蔡寅等“白头”义军攻德化与郑部遥相呼应。七月十四日,郑部派知县唐用、将领叶明率兵二千余入德。蔡寅等义军分兵德化十八格,攻大田,后被当地“乡兵”所杀。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一月,漳平陈五显聚众二千余人入德化,攻打赤水格市及陈吴寨。德化知县王调元率“乡兵”与义军激战,双方都有伤亡。义军战败,退入安溪。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朱一贵起义,德化陈洛、郑坚等聚众永春石鼓岩响应,后被知县熊良辅率官兵所击败。
  清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响应太平天国的永春“红钱会”首领林俊聚众在德化起义,二次占领德化县城,开仓济贫,德化知县申逢吉被生擒,旋释放。后在官军里应外合、重兵围剿下,退出德化县城,转攻永春等地。七月二十七日,义军复攻占德化县城,兵力发展到1万多人,摘杀卸任知县何炳南。义军又转战仙游、永春等县。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林俊复率兵再攻德化县城,不克而去。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八月初二日,农民起义军首领陈焕拱率乡兵300余人攻占赤水盐馆:初四日又焚烧东岳庙盐税局:初六日攻入县城。初九日,德化县知县邵书升谕招各乡乡勇配合官兵反扑县城。陈焕拱退出县城。清军派提督孙开华带兵入德围剿。是年,重阳日,陈繁众
  于戴云山莲花池,餐师祭旗,遂集中兵力于上涌,出小班,与摘兵战于赤水格街头,义兵演散,陈潜官洋转赤水古岭活动,被孙开华圈捕于大尖山蜈蚣仔厝,光绪十九年,焕拱被解到福州杀害。
  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十五日,德化县北区富地村苏亿,因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响应辛亥革命,邀集陈旦、吴福、苏温、陈宗仪等百余人,在卓地村成立“保安会”。赤水汛地兵遂即进犯。民国元年(1912年)中秋日,苏亿率义军1000多人在大官岭召开誓师大会,正式宣布起义,把义军编为东、南、西、北、中五营,据天花寨为大本营。同年9月,苏亿部攻打大正寨团练和西山团练,驻厦门巡防管带周涌泉率哨官赖忠入德化进剿,苏率部伏驻瑞坂、国宝、永弃、尊獒一带:合兵进攻占据赤水的周涌泉部及团练陈阿炮部,滋战七天,未克,转战挂林,民国2年正月初一日苏亿负伤,义军撤回天花寨。泉州义勇队长莫开亮统领周涌泉部进攻起义军总部天花寨,十一月十三日,苏亿军弃寨占领大田县城,下旬,北洋军阀旅长李厚基派陆军第十一混成旅五十二团团长王挺率部围剿,义军溃败,苏亿潜入福州活动。不久,被李厚基侦缉队长王献臣捕获。民国4年三月十二日被杀害于福州。李遂派北军团长姚建屏率部入德剿苏亿余都。起义军孤军无援,四处转移,北军假托招抚为名,诱捕义军军官160多人,民国四年冬被集体枪杀于县城后埔林。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德化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书以概述、大事记作为新志卷首,而后分三十六篇,全面记述德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翔实地记载德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现代中国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记载推动德化历史进程最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记载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宋绍定
相关人物
晏彪
相关人物
陈蔚
相关人物
邓茂七
相关人物
陈敬德
相关人物
温文进
相关人物
涂洪三
相关人物
吕尚
相关人物
林良顺
相关人物
王继忠
相关人物
张益
相关人物
黄琮
相关人物
林忠
相关人物
林遥
相关人物
江森峰
相关人物
江标
相关人物
许于敬
相关人物
李高等
相关人物
林兴珠
相关人物
王世爵
相关人物
林暹
相关人物
郑成功
相关人物
郑经派
相关人物
林惟荣
相关人物
郑经
相关人物
郑部
相关人物
黄云
相关人物
邱岩
相关人物
李寅
相关人物
蔡寅
相关人物
叶明
相关人物
陈五显
相关人物
陈吴
相关人物
王调元
相关人物
陈洛
相关人物
郑坚
相关人物
熊良辅
相关人物
林俊
相关人物
何炳南
相关人物
林俊复
相关人物
陈焕拱
相关人物
孙开华
相关人物
陈繁众
相关人物
焕拱
相关人物
苏亿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陈旦
相关人物
吴福
相关人物
苏温
相关人物
陈宗仪
相关人物
周涌泉
相关人物
莫开亮
相关人物
李厚基
相关人物
王挺
相关人物
王献臣
相关人物
李遂
相关人物
姚建屏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