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文化、广播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3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文化、广播电视
分类号:
G229.27
页数:
3
页码:
1477-1479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9年至1992年晋江县文化、广播电视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社会发展
晋江县
文化
广播电视
内容
一、文化
1989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12.068万册、图书流动4.5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3147件,乡镇文化站12个,电影放映单位37个、全年放映电影19709场、观众2526万人次,专业剧团3个、全年演出240场、观众8.48万人次,民间职业剧团16个。为庆祝国庆四十周年,举办第二届戏剧展演,“国光杯”南音大奖赛,“雪香杯”书画大奖赛,“狄龙杯”文学大奖赛、中秋诗会、国庆文艺晚会等,城乡文化活动十分活跃。
1990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12.77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4212件,乡镇文化站13个,专业剧团3个、全年演出470场、观众达59.5万人次,民间职业剧团17个,电影放映单位37个、放映14441场,总收入156万元。先后举办福建省第十届灯谜会、青少年艺术节等,荣获国务院文化部授予“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晋江图书馆受到文化部表扬。安海文化站长颜昌瑞获全国先进文化站长称号。中秋前夕成立晋江中华诗词学会。10月2日至4日在东石镇举办晋江县第四届侨乡谜会,县掌中木偶剧团参加第二届泉州国际木偶节,演出新编传统戏《大闹越州》受到国内外艺术家和广大观众的赞誉。县高甲戏《施琅将军》参加省第18届戏剧节荣获演出奖和剧本三等奖。农民画家蔡建昌的《拍胸舞》、吴达伟的《硕果盈盈》、王克锰的《宝宝周岁》、吴树林陈建国合作的《今夜喜盈门》等4幅作品入选大型画册《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萃》。在文化部与吉林省举办的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美术作品展览会上,晋江县有6幅作品入选,其中蔡建昌的《踩街元宵夜》荣获三等奖。
1991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13.4万册、书刊外借3.92万册次,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4036件,乡镇文化站14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7个,文化俱乐部室46个,图书室25个,专业剧团3个、全年演出370场、观众46.5万人次,民间职业剧团17个,电影放映单位37个、全年放映15556场次、收入200.35万元。大型文艺活动有:庆祝建党七十周年文艺晚会,庆祝县侨联成立四十周年文艺系列活动,全省侨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期间举办“侨乡鱼水情”文艺晚会,尤其中秋之夜的大型文艺踩街,全县有16个镇(场)、3000多人72个精彩节目参加活动。还有《晋江县民间文学集成》115万字,分3卷陆续出版。
1992年,有市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14.38万册、图书流动量4.5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4051件,举办陈列和展览7次、参观者6.8万人次,乡镇文化站14个,电影放映单位37个、全年放映电影2.7万场次,专业剧团3个、全年演出400场、观众达53.4万人次,民间职业剧团18个。1月初晋江县第五届侨乡灯谜会在磁灶镇举行。10月间又在英林镇举办第六届灯谜竞猜活动。11月间,晋江木偶剧团受文化部委托应邀参加荷兰阿尔黑姆偶像艺术节,演出《大名府》、《武松打虎》等传统剧目。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市美术工作者协会创作现代民间绘画作品27幅参加省“5·23”现代民间绘画展览。市书法工作者协会在市总工会举办书法作品展览。市摄影工作者协会于7月1日正式成立,并举行撤县建市摄影比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十周年之际,10月间举办《文物法》宣传月,举办文物图书展览,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已发展到70处,市博物馆属下有陈埭回族史馆、陈紫峰纪念馆、衙口施琅纪念馆、池店李五纪念馆、丁子亮中华火花馆等5个专题分馆,工作人员19人,先后接待10多个国家的来宾、游客参观。
晋江市文化市场迅速发展,1992年有歌舞厅27家、卡拉OK娱乐厅(包括广场卡拉OK)9家、旱冰场18处、综合娱乐场3处、文化企业办的录像带发行出租单位9个、录像放映点25个、书报摊63个、电子游戏室98个,开始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集镇为主线,不断向乡村辐射的新文化网络。同时,按照“立足繁荣、加强管理、稳步发展、有利提高”的原则,抓好建章立制,使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推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1989—1992年晋江市档案馆接收进馆档案6202卷,其中文书档案1388卷、地区档案1939卷、婚姻档案422卷、清房档案360卷、人口普查档案621卷、人事档案1472卷,其他文字资料、录音、录像、照片等572册(件)。修裱民国档案3163卷、抄制卡片2.41万多张。新中国成立后档案2644卷,全部抄制索引目录。至11992年共有馆藏档案37765卷、族谱档案252册、资料5777册。4年来到馆利用者1.05万人次,利用档案资料1.83万卷(册)。1989年7月1日,首次向社会开放民国时期地证档案322卷及民国时期的《泉州日报》。1990年市档案馆以满分成绩通过省一级馆验收。1992年市档案局被国家档案局、人事部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二、广播电视
1989—1992年,晋江县(市)先后成立广播电视局、人民广播电台、有线电视中心,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中,晋江有线广播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重视。县(市)财政拨出的广播电视事业费逐年增多,1989年45万元,1990年70万元,1991年77万元,1992年增至81.5万元,全市有300个行政村集资购置了广播播音设备。建立专人负责的广播室,在各个角落安装5W至25W的低音喇叭,大大减轻了入户喇叭的大量维修压力,显著提高广播的音质指标。全市实现镇镇村村通广播,共拥有各种类型广播喇叭6739只。镇、村两级除转播市广播电台的节目以外,也能随时利用自己的有线广播系统播送文字材料和文艺节目。
在办好有线广播的同时,经省有关部门批准,晋江从1990年10月起试办调频无线电广播,配置100W发射机两台,使晋江及其周围可以利用收音机收听,晋江广播站也升格为晋江人民广播电台。
从1989年10月开始,在县城开办有线电视中心,利用几套高性能无线及两架卫星地面站,接收10个电视台节目,经调制放大传至用户。还用一个频道自办录像节目,每晚为群众播放两片电视剧,以及穿插一些歌舞、科学知识等短片,每年春节,县(市)长都在有线电视里向全县(市)人民致春节祝贺词。这个频道节目预告用闽南话广播,播放的录像带有一部分是高甲戏、梨园戏、芗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收视率高,用户亲切地称呼它是“咱市自己的电视台”。青阳市区的有线电视已发展到5000多户,安海、磁灶、陈埭、深沪也建成有线电视站。罗山的后洋,龙湖的烧灰及内坑镇的公用无线设施亦已投入使用。
第四节 卫生、体育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