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31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工业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4
页码:
1435-1438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9年至1992年晋江县工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经济
晋江县
工业
内容
1989—1992年,晋江的工业继续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工业产值在全市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989年占57.63%、1990年占62.12%、1991年占69.21%、1992年占79.4%。
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1989年占68.28%、1990年占72.35%、1991年占78.52%、1992年占89.65%。在工业总产值中,乡(镇)村工业企业的产值占80—85%。同时,形成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的工业体系,拥有服装鞋帽、机械铸造、陶瓷建材、箱包革袋、电子玩具、食品罐头、纺织化工、日用百货、电脑机绣、汽车配件等10大行业。
1989年,晋江国营工业企业取得产值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好势头。特别是晋江纺织厂连续5年保持千万元产值、百万元利润,是全省色织行业的佼佼者。粉末冶金制品厂荣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3.0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9.1%。其中乡以上工业产值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7897万元,比上年增长3.5%,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他工业(三资企业)产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91.7%;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1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重工业产值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24种主要工业产品,比上年增长的有饮料、工艺美术品、柴油机、工业泵、粉末冶金制品、发电量等8种。乡镇工业的服装产品达1475万件,比上年增长46.03%。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3个,其中盈利企业170个,实现利润1914万元,亏损企业33个,亏损总额1046万元,盈亏相抵后的利润868万元,利税总额2458万元。村办工业企业1203个,利润3990万元,上缴税金1707万元。城乡合作经营工业、个体工业3563个,上缴税金3873万元。
1990年,既扭转过热的发展势头,又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全县国营工业企业在第一轮(1988—1990)承包中取得很大成效。3年的利润承包基数675.89万元,实际完成1107.14万元,为承包基数的163.3%;3年工业产值分别增长13.29%、9.62%、7.4%;劳动生产率分别增长18.18%、11.52%、19.03%;职工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9.19%、20.73%、20.5%,实现企业固定资产增值、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得的改革目标。当年全县投入2亿元,用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加速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成立技术监督局和质量管理监督检测所,按行业建立橡塑、建材、食品、机械4个质量检测站,添置设备40多台,配备专职技术人员20多人。同时成立晋江县消费者协会及6个分会,形成社会监督网络,把监督与帮促、惩处与表彰、限劣与扶优结合起来。全县关停并转企业200多家,其中鞋类116家。吸收大中专毕业生100多人、外地技术工人1000多人到工业企业。派出400多人到大中专院校进修。举办财会、质量等培训班112期,培训5000多人次。经委系统还开展TQC活动,有8个企业750人取得全国TQC基础知识电视讲座统考合格证,基本消灭无标生产现象。并编制企业管理标准和产品内控标准50多项。荣获省级先进企业3家,部优、省优产品5项,优秀新产品10项。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8.06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28.6%。其中乡以上工业产值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5%;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53%;集体所有制工业1.14亿元,比上年增长7.63%;其他工业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0.78%。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33.7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13.72亿元,比上年增长42.4%;重工业产值4.51亿元,比上年增长3.16%。20种主要工业产品,比上年增长的有糖、糖果、皮鞋、蜂鸣片、服装、铁基粉等7种,持平2种。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11个,盈利企业167个,实现利润1781万元,亏损企业4个,亏损金额808万元,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974万元,利税总额2812万元。村办工业企业1876个,利润5703万元,上缴税金4180万元。城乡合作经营工业、个体工业企业3776家,上缴税金3203万元。
1991年,国营工业围绕“转变机制、深化改革、增强活力、提高效益”这一中心,在完成第一轮承包的基础上,搞好第二轮承包,做到人员到位,指标到位,责权利到位;推行股份制,实行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从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扶持国营企业,县投入企业技术改造资金217.3万元,比上年增长37%;运用周转金、银行贷款308万元,比上年增长10%。经委口引进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3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93万元。全年工业总产值达27.61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52.9%。其中,乡以上工业产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1.2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他工业产值2.30亿元,比上年增长42.8%。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22.92亿元,比上年增长61.9%。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2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7%;重工业产值6.34亿元,比上年增长40.6%。20种主要工业产品比上年增长的有糖、原盐、糖果、服装、皮鞋、日用陶瓷、蜂鸣片、柴油机、工业泵、粉末冶金制品、腐植酸等11项,持平1项。全部独立核算工业242个,盈利企业196个,盈利总额2430万元,亏损企业46个,亏损总额893万元,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537万元,利润税金总额3666万元。村办工业企业总数2099个,上缴税金4680万元,利润总额7960万元。城乡合作经营工业、个体工业5192个,上缴税金4779万元。
1992年,把搞好国营企业作为重要战略措施来抓。认真落实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搞活企业的20条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发展第二轮承包,计有12家国营工业企业正式签订新一轮(1991—1994)为期4年的承包合同。推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投入资金1058万元,对水泵厂金工车间、制品厂粉末冶金制品生产线、冶炼厂蜂鸣片、磁性材料生产线等19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当年投产13项。利用外资嫁接改造老企业有4家投产,投资总额5390万元。投入资金556.1万元,新开发9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并投入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全市国营企业取得了近几年的最好成效。经委口工业总产值达1.94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28.92%,销售值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6%。全员劳动生产率32568元/人,比上年提高28.4728.47%。乡(镇)村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达54.45亿元,比上年增长97.21%。其中乡以上工业产值8.32亿元,比上年增长77.23%(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4.56%,其他工业产值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1%。20种主要工业产品,比上年增长的有饮料酒、铁基粉、工艺美术品、日用陶瓷器、粉末冶金制品、珠拖鞋、皮鞋、服装、糖、日用精铝制品等10项,持平2项。全部独立核算工业259个,盈利企业187个,盈利总额4066万元,亏损企业43个,亏损总额1163万元,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2093万元,利润税收总额5075万元。村办工业企业2573个,上缴税金7789万元,利润1.55亿元。城乡合作经营工业、个体工业3790个,上缴税金8171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