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31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乡镇企业
分类号: F279.2
页数: 4
页码: 1432-1435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9年至1992年晋江县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经济 晋江县 乡镇企业

内容

1989年,全县乡镇企业投入技术改造资金2000多万元,“三胞”赠送小型生产工具702台(件),价值人民币369万元,其中相当部分是技术起点高、创汇能力强的80年代先进设备。使乡镇企业素质有了提高。全县乡镇企业总数13193个,从业人员15.24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力总数的44.14%,总产值达1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6%,其中工业产值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4%,缴纳税收7236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1.72%,纯利润9262万元,比上年下降10.15%,工资总额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04%。乡镇企业中有出口创汇企业171个,出口交货总额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21%;有三资企业132个,总产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96.3%。乡镇企业总产值上亿元的乡镇6个,总产值上干万元的村22个,总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4家。
  1990年,贯彻“调整、整顿、改革、提高”的方针,全县关、停、并、转企业133家,其中制鞋企业94家、罐头企业33家、建材企业6家。先后建立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一所三站”,开展对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督。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其中,8个被评为部优、4个创省百花奖、11个在全国妇幼用品博览会上获奖。在全省乡镇企业服装质量评比中,有5个产品获一等奖、5个产品获设计奖。全县新办乡镇三资企业42家,总数增至174家,总产值4.52亿元,比上年增长89.67%。为扩大晋江产品在华东经济区的影响,树立晋江产品的声誉,9月间组织130多家企业、1200多种名优产品到上海豫园商场展销。同时通过厦门外商投资洽谈会,搞好对苏边境贸易。全县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厂家增至242个,出口交货总额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22%。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促进全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县有乡镇企业16176家,比上年增加2863家。从业人员达17.91万人,比上年增加2.6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53%。总产值达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32.52%。其中工业产值16.33亿元,比上年增长36.98%。税金8808万元,比上年增长21.72%。纯利润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工资总额2.1亿元。总产值上亿元的乡镇增至8个,其中陈埭、青阳、磁灶3个镇超过2亿元,总产值上千万元的村31个,总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7个。
  1991年,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在全省率先建立4个技术监督站,初步形成县、镇二级技术监督网络。全县鞋类、陶瓷、汽配、食品等行业质量抽检覆盖率均达80%以上。同时抓住科技兴企,投入资金2亿元,用于以企业技术、装备、工艺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新建、扩建、改造固定资产项目达800多项,增强鞋业冷粘生产流水线20条,引进电脑绣花机和电脑自动控制圆筒织布机各300多台。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30多期,培训各类工程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2000多人次,壮大科技、管理队伍。通过抓质量、抓产品创优评优和新产品开发,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管理上等级、产品质量上档次。有25家企业分别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基础级企业、先进乡镇企业和市级先进企业。高阻燃防火系列涂料和新牌高效节油火花塞两项产品在1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上获得镀金牌奖和铜牌奖,13个产品获部优、省优称号,还有一大批产品在全国、全省性行业评比中获奖。当年,全县乡镇企业18677家,比上年增加2501家,从业人员22.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7.95%,还接纳县外劳工约12万人。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6.23亿元,比上年增长54.36%,其中工业总产值25.63亿元,比上年增长56.92%。缴纳税金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8.99%。纯利润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3.46%。工资总额达3.28亿元,比上年增长58.61%。出口创汇企业270家,出口交货总额5.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9%。乡镇三资企业228家,总产值6.27亿元,比上年增长60.1%。全县乡企总产值上亿元的乡镇增至11个,其中安海镇超2亿元,陈埭、青阳、磁灶3镇超3亿元。总产值上千万元的村61个,总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5个。
  1992年,晋江乡镇企业出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速度。在经营规模上向扩大投资规模和集团化发展。全年新办乡镇企业1278家,投入注册资金8亿元,有1200家企业变更注册增资7.2亿元。两者平均每家企业注册资金达60万元,比去年提高30%以上。1991年成立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公司五星公司后,1992年又有鑫鑫、鸿裕两家成立集团公司筹备处,还有4家在组建中;在生产技术上向现代化机械设备和先进技术发展。全年投入技术改造资金3亿元(其中发行债券1.4亿元),已建成投产的有陶瓷辊道窑生产线120条,在建的60条。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制衣设备6000多台(套)、鞋业生产线和制鞋机械200多条(台);在生产质量上向标准化、高档次、创名牌发展。建立健全4个乡镇技术监督网络,开展工业标准化试验工作,举办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培训班,培训1000多人,使企业整体素质、产品质量都有新的提高。全市已有160家企业制标达标,有26家企业计量定级,还有11家通过TQC(全面质量管理)达标验收。有14个新产品经过省级鉴定,其中属国际水平项目6个、国内首创项目8个,并涌现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的产品,如晋江陶瓷编织工艺厂开发的工艺陶瓷垫在墨西哥国际陶瓷博览会上获金牌奖,陈埭洋埭服装鞋帽工艺厂生产的洋波绝缘运动鞋在墨西哥举办的“92中国实用产品展览会”上获金奖;充分运用乡镇企业灵活的市场机制,把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如在北京、大连等地举办8次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在全国各地设立2000多处销售网点,派出5万多供销员在全国各地推销产品、收集市场信息,组织335家企业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开拓对俄、越、缅边贸等,使产品销售额成倍增长;在企业布局上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全市已创办市、镇级工业小区40个、村级工业小区20个,拥有标准厂房近千幢,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仅陈埭镇就已建成标准厂房297幢,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青阳、池店、磁灶、安海、英林等镇及其村办工业小区均初具规模。全市乡镇企业总数2.16万个,从业人员26.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58.29%,还吸纳市外劳工约18万人。乡镇企业总收入48.42亿元,比上年增长92.41%。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8%,居全国第28位,福建省首位。其中工业产值55.30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为5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8%。缴纳税金1.94亿元,比上年增长58.23%。纯利润3.30亿元,比上年增长90.48%。工资总额5.4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出口创汇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96.94%。乡镇三资企业495家,总产值1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4%。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上亿元的镇增至14个,其中陈埭、磁灶、青阳、安海等镇超6亿元,龙湖、英林等镇超4亿元,罗山、金井等镇超3亿元,池店、内坑、东石、永和、深沪等镇超2亿元。总产值上亿元的村6个、上千万元的村101个,总产值上亿元企业1个(龙湖利瑶织造有限公司)、上千万元的企业46个、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24个。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