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语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31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语法
分类号: H17
页数: 9
页码: 1408-1416
摘要: 本章介绍晋江方言的主要语法特点,只取与普通话说法不同的特点,并注意与普通话的用法作简单的比较说明。为了便于阅读,尽量少使用专门的语法术语,罗列语料不求全面而取各种类型的代表性。为了节约篇幅,只在必要时标音(如虚词举例部分和有音无字的语素),其余的词语和例句不注音。
关键词: 方言 晋江县 语法

内容

本章介绍晋江方言的主要语法特点,只取与普通话说法不同的特点,并注意与普通话的用法作简单的比较说明。为了便于阅读,尽量少使用专门的语法术语,罗列语料不求全面而取各种类型的代表性。为了节约篇幅,只在必要时标音(如虚词举例部分和有音无字的语素),其余的词语和例句不注音。
  第一节 实词的构成和变化
  一、名词
  名词的后缀有读轻声,也有不读轻声的,还有可轻读可不轻读的。多数后缀是单音的,也有少数是双音的,例如(字下加·表示轻声):
  单音名词中有少部分可以用作形容词。如说目〓真柴(眼睛无光)、沙发野棉(松软),这些单音名词也可以象形容词那样重叠,表示程度加强。例如:
  名词中的方位词不论单音、双音可以重叠,表示相对的极端方位。例如:墘墘(最边沿)尾尾(末尾)囥在里底里底(藏在最里面)坐在后面后面(坐在最后面)
  有时还可以象单音形容词那样两次重叠成三音词。例如:
  徛在墘墘墘(站在最边沿)趖遘尾尾尾(爬到最末端)
  二、动词
  动词的附加成分见于后面的多。常用的有如下各种。
  咧le.〓置于动词之后有两种语法意义。第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相当于普通话“着”。例如:
  坐咧(坐着)倒咧(躺着)囥咧(藏着)顾咧(守住)第二,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存在,相当于普通话的“了”。例如:
  食咧则去(吃了才走)去咧就来(去了就来)来咧随走(来了就跑)
  咧le〓〓置于动词之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之中。例如:
  咧〓(正在睡)咧讲古(在谈天)有咧讨论(是在讨论)徛咧看(站着看)
  着tio〓〓.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已经发生或实现了预期的结果,相当于普通话的“过”或“着”。例如:
  有去着北京(去过北京)伓八食着(没吃过)
  沃着雨(淋到雨)忽然间想着(突然想起)如果动词后面接有补语表示动词实现的状态,“着”不读轻声而读本调。例如:
  听着大受气(听了很生气)拍着半小死(打起来往死里打)
  呷读ka〓〓或a〓〓用在动词与补语之间,相当于普通话的“得”。例如:
  气呷〓死(气得要命)食呷肥肥肥(吃得胖极了)
  一下二字合为一个音节,用在动词后读轻声tse〓〓.,用在动词前读变调tse〓〓〓。前者在普通话常用动词重叠式,后者则用“一”,都表示动作的短暂。例如:
  笑一下(笑一笑)算一下〓(算算看)我看一下(我看一下)
  一下照光现知是癌。(一透视便知道是癌。)
  一下踢,球过半场。(一踢,球过了半场。)
  动词大多可以重叠。重叠后的语法意义和普通话不同。普通话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或漫不经心,方言则表示动作是多次进行的或悉数波及的或认真反复进行的。例如:
  衫裤收收入来!(把衣服全收进来!)(一定不只一件)
  一丛一丛死死去(一棵棵都死了)
  你则合伊参详参详咧(你才同他好好讨论讨论)
  动词的生动形式在普通话只有少数拟声词重叠后附加在动词的前面或后面,例如:哗哗响,响当当,哇哇叫,笑眯眯,在晋江方言里有广泛的应用(多作为前加成分),重叠的语素也不限于拟声词。例如:
  猫猫看(眼馋地看)膏膏缠(纠缠不休)
  k‘〓k〓〓〓k‘〓k〓〓抖(颤巍巍)〓ts‘i-〓〓ts‘i〓〓(沉睡貌)
  注意:单音形容词重叠用作状语的与此不同,例如瘖瘖食,戆戆作,捷捷来,慢慢说。
  三、形容词
  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较少,有些格式运用得也不广泛,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呷ka〓〓,快说音a〓〓,放在形容词之后单独用作谓语相当于普通话的“得很”,谓语之后连补语则相当于“得”。例如:
  逐个都活呷(个个都活泼得很)砍气呷(神气得很)
  直呷*那笔鬚(直得很)歹呷〓死(坏得要命)
  得lit〓,用于动词、形容词与数量补语之间,表示假设或对某种可能性的估计。在普通话说成“得、了”或“上”。例如:
  日昼时〓得两点钟(中午能睡上两个小时)
  一侬分得三碗(一个人能分到三碗)
  加添得五斤就够额(再加上五斤就够)
  仔a〓〓用于形容词状语之后,是口语的说法,有时相当于普通话的“儿”,但用的范围较小。例如:
  慢慢仔来(慢慢来)缓缓仔行(慢慢儿走)*千*千仔遇着(正巧碰上)
  *卡k‘a〓〓常用于形容词之前,表示比较,相当于普通话的“更”“较”“再”等,例如:
  *卡紧去(快点去)*卡伤晏了(太迟了)
  *卡大伓惊侬(再大大不到哪儿去)
  小妹比大姊*卡大汉(妹妹比姐姐更高)
  部分单音形容词语素可以加上单音节名词或量词语素,组成新的意义相关的形容词。所加名词常见的是读轻声的“侬la〓〓〓.”,表示一种感觉的状态。例如:
  寒侬(天冷)热侬(天热)枵侬(肚子饿)加量词语素时则不读轻声,同它组合的形容词通常是“大”和“细”。例如:
  大隻生(大的牛)细隻猪(小的猪)
  篮球比骹球*卡大粒(篮球比足球大)
  细细个买一个就好(小的买一个就行)
  大多数单音形容词可以二叠,也可以三叠,甚至重叠成五音节词。二叠式的语法意义和普通话不同,不表示程度的加深而表示“略微”,三叠式和五叠式依次表示程度的加深。例如:
  面乌乌(脸略黑)茶泡薄薄(茶沏得比较淡)
  磨呷光光光(磨得锃亮)管呷死死死(管得死死的。)
  双音形容词的重叠式有ABAB式、AABB式和AAB三种。ABAB式表示程度不高,是普通话没有的;AABB式表示程度加深,和普通话相同。AAB式见于形容词素后加量词素的形容词。例如:
  四角四角(略呈方形)——四四角角(方方正正)
  快活快活(有点舒服)——快快活活(舒舒服服)
  假骨假骨(有点调皮)——假假骨骨(调皮捣蛋)
  大大汉(个儿较高)细细支(短短的)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不如普通话多样,常见的只有单音形容词后加重叠的双音节,所加的后缀往往和普通话很不相同。例如:雄壁壁(气势汹汹)〓巴巴(瘦溜溜)臭狂狂(臭烘烘)戆煞煞(傻乎乎)烂糊糊(烂呼呼)咸*督*督(咸乎乎)肥挖挖(胖墩墩)烧滚滚(热腾腾)漖漉漉(稀拉拉)少数形容词后缀采取半重叠式的“双声”或“叠韵”,有时也有组成四音节的。例如:四、数量词称数法中较有特色的是省略式。
  基数“一”的说法和序数“一”不同。“第一”说te〓it〓,“一个”说tsit〓〓ge〓。基数“一”若其量词之后尚有表小数的成分一般都将tsit〓省略。例如:
  斤半(一斤半)尺二(一尺二)铺外路(十几里)*锁四(一块四)
  十位数以上,如果后面连有低位数,首位的“一”通常也省略(普通话只省略十位数的首字“一”,如一十八说十八。)下位数的“位”也相应省略。例如:
  百八(一百八十)千六七(一千六七百)千七几(一千七百多)但是如果次位以下有零数则一般不省略,如“一万空两百”,“一千空二十”。
  常用的“二”和“两”也有特殊的分工。序数说“二”li〓,基数一般说“两”n〓〓〓,只在十位数说“二”(二十三,二十八),例如:两万两千两百二(二万二千二百二十)。
  本地方言还有几个特有的数量单位:
  一担tsit〓〓ta〓兼指一百斤一头tsit〓〓〓t‘au〓兼指五十斤
  一秤tsit〓〓ts‘in〓指十斤一管tsit〓〓k〓〓指半升
  在读音方面,数词也有一些特点。二十、三十、四十、五十都有合音形式:
  廿三liap〓〓〓〓卅四sam〓si〓〓五siap〓g〓〓土六g〓〓〓〓lak
  “百”连读时一般说a〓〓。例如:
  五、指代词
  指示代词的近指和远指往往叠韵(韵母相同),各个近指代词双声,声母都是ts-;远指也双声,声母为h-。词例可参阅上文常用词表第16类,此外不再列举。
  晋江方言和多数闽南方言一样,实际上不论近指和远指都可以再分出近近指和远远指。其方法是采取末音节读轻声。即用轻声与重读区分各自的远近。例如:
  至于人称代词,闽南话的单数式和复数式是用加上鼻音来区别的,实际上也是一种合音形式:
  复数式可以兼用作“所有格”,例如:
  阮兄:我哥哥〓老爸:他父亲
  您小弟:你弟弟咱学堂:咱学校
  第二节虚词的用法
  本节只罗列虚词和列举虚词与其他词语组合的例子,不另作概括。方言词语之后有普通话说法的对照,读者可以从对照中体会到虚词及其用法的特点。因有交叉,各类虚词不另外立目。为了便于阅读,本部分全文标音。现将常用虚词罗列如下(语气词和叹词请参阅下文“对话举例”,此处不列):
  第三节 句法的特点
  一、几个动词在句子中的特殊用法
  来——去lai〓,k‘i〓来、去除了作一般动词之外,普通话还常用作动词的补语表示两种相反的趋向(拿来,回去)。方言中用作补语的更多,不但表示趋向,还可以表示结果。一般说来,作为结果补语“来”用于符合主观愿望的场合,“去”用于不受欢迎的场合。注意,闽南人说普通话常把动词带“去”的句式说成“×掉了”,在普通话里其实有许多地方不说“掉”的。例如:
  衫破去(衣服破了)菜烂去(菜烂掉了)
  钱度侬倒去(钱被人吞了)寝则〓去(刚睡着)
  荔支红来了(荔枝红了)雨大来了(雨下大了)“来、去”还可以连用lai〓.k‘i〓,单用时相当于普通话的“来回”“来往”(无来去:没往来。来去五铺路:来回五十里)。连用置于动词之前则表示动作尚未发生,但主观意愿是决意要进行的。例如:
  咱厮〓来去看电影(咱一道去看电影)
  无我则来去看〓(要不然我才去看一看)
  我着提来去度伊则着(我得拿去给他才是)
  无头路则倒来去作田(没职业就回家去种田)
  有——无u〓,bo〓“有—无”在方言中用得很广,不但可以加在动词之后当补语,还可用在动词前当状语,有时也用作形容词,表示“多—少”。闽南人说普通话常常套用这类句型,造成不规范,值得注意。例如:
  看有食无干燋瘾(见到吃不到空高兴)
  工夫在手,有好无歹(手艺在手,有益无害)
  有落雨就无开车(下了雨就不开车)
  无无也收六七百斤(再少也能收六七百斤)
  即摆趁有三千锁(这次赚了约三千元)
  册买有无?(书买到了吗?)
  会——〓e〓,bue“会—〓”在方言中应用也较广,从词汇意义说,兼指“能—不能”,从语法关系说,还可以用于动词补语之间,这都是和普通话有差别的。例如:
  会食〓作无中用(能吃饭不能干活,不管用)
  食会了〓?(能吃完吗?)
  担会起来〓?(挑得动吗?)
  担会起,行〓去(挑得起来,走不动)
  〓—伓be〓〓,m〓“〓—伓”相当于普通话的“要—不要”,有些说法也与普通话有别。例如:
  卜食伓作(好吃懒做)汝卜来抑伓?(你来不来?)
  二、某些虚词在句中常省略
  在句中省略的虚词主要是助词和介词。助词的省略主要是“的、得、地、了、着”等。例如:
  飞机飞野紧(飞机飞得很快)
  无上课时则来(没上课的时候才来)
  一字一字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昨暗叫侬来修理了(昨晚叫了人来修理了)
  门口围一阵侬(门口围着一群人)
  介词的省略主要是“在、给、让、叫、把、被”等(连同语序不同的下文另述)。例如:
  册包着挂壁咧(书包要挂在墙上)
  汝说伊听〓(你说给他听听)
  无洗骹伓汝〓(没洗脚不让你睡)
  衫裤雨沃澹去(衣服叫雨淋湿了)
  汝批读我听咧(你把信读给我听听)
  阮的厝〓占去(我们的房子被他们占了)
  三、语序的特点
  在句法关系方面,不少方言句型和普通话有不同的语序。常见的有:
  有些句子的宾语,方言常常提到句首或主语之后,普通话较少这种说法。例如:
  汝去薰买一包来(你买包烟来)
  茶啉咧则去(喝了茶走)
  我拍伊〓过(我打不过他)
  汝共伊说(你告诉他)
  有些句子普通话说成状语—谓语式,方言习惯于把状语挪到谓语后面变为谓语—补语式。例如:
  车路行正手爿(马路上靠右边走)
  行*卡慢咧(慢点儿走)
  半斤食无够(半斤不够吃)
  否定词的位置有时也与普通话不同。例如:
  我〓比得伊(我比不上他)
  我给伊〓比得(我同他不能比)
  许种*代*志〓用得做(那种事干不得)
  无火行无路(没灯无路走)
  四、疑问句式的特点
  晋江方言的疑问句不但在语序上、疑问词上都有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特点。下面罗列一些常见句型。
  伊伓去是呢?(他不去是吗?/他不去吗?)
  汝卜去伓?(你去不?)
  恁小弟来未?(你弟弟来了吗?)
  拙重会担〓?(这么重能挑得起吗?)
  伊有卜出去无?(他是否要出去?)
  汝呐会伓知?(你怎会不知道呢?)
  我着去抑伓免?(我要去不要去?/我要去不要?)
  着偌穧则有够?(要多少才够呢?)
  伊号做啥么名?(他叫什么名字呢?)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