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赌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30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赌博
分类号:
K892.29
页数:
1
页码:
13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赌博陋习的历史发展情况,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旧社会的赌博劣俗又死灰复燃。
关键词:
晋江县
风俗
赌博
内容
民国期间,社会上赌博成风。尤以石狮、东石、安海、永宁、内坑、衙口以及深沪一带最为突出。赌博形式,五花八门,常见的有推牌九(俗称“比班将”)、搓麻将,摇铜宝(俗称“压宝斗”)、摸十二字(俗称“摸水鸡”)、打纸牌、摔王公、押“花会”(俗称“压花当”)等等。
那时,社会赌博之风,不论绅士官吏,渔农工商,三教九流,均有人染指。且似乎还有上搓麻将,下推牌九杂赌,身份各别,层次有分的状况。抗日战争前后,社会上尤以“花会”为害最烈。民间有“一文廿九听(即以一赢廿九),大人孩子皆兴”的口头谚语。群众为了一赌输赢,到处求神托佛,抽签问卜,甚至把尿壶与马桶当作佛扛,弄神间卜,达到趋之若鹜,昏头转向地步。经常出现为赌博而倾家荡产、卖儿鬻女、沦娼为盗、投水上吊、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其时,国民党政府虽也下过禁令,但官吏上梁不正,百姓下梁竞相效尤,致使赌博泛滥成灾,禁赌成为一纸空文。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明申禁赌法令,采取教育与惩治相结合措施,有效地刹住了社会上聚众赌博之风。80年代以后,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旧社会的赌博劣俗又死灰复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