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一般墓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22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一般墓葬
分类号: K878.8
页数: 2
页码: 1259-126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晋江县古墓葬的一般墓葬,其中包括了洋尾村唐墓群、葛洲唐贞观四年墓、砌坑武吕墓、青阳唐墓等。
关键词: 晋江县 古墓葬

内容

一、洋尾村唐墓群
  磁灶镇西南3公里洋尾村边山坡的地下1.3—1.8米深处,有7座唐代墓葬。1965—1970年当地群众建房时先后发现。墓均坐北朝南,砖构,单室,卷顶,平面呈长方形,长2.65米、宽1.84米、高1.6米。墓砖模印钱纹、谷穗、菊花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等图案;封门砖模印阳文楷书“大方”2字。“四神”纹砖按东、西、南、北方位混筑两层。随葬品有碗、盏、托杯、盘、灶、虎子,罐和盘口壶等。墓已被建房者破坏,墓砖都被当地农民搬去,随葬品也大多被损坏。
  二、葛洲唐贞观四年墓
  位于内坑乡葛洲村南,1973年当地群众平整土地时发现。墓坐西北朝东南,砖构,单室,卷顶,平面呈长方形,长2.71米、宽1.83米、高1.62米。墓砖模印钱纹、卷草、玉米花,旋纹或“四神”等图案,有的还模印阳文“葬唐贞观四年庚寅”铭文,为楷书反文。随葬品有盘、盏、碗、虎子、五盅盘、罐、托杯、盘口壶、三足鼎、灶、匙等。收藏于晋江县博物馆。
  三、砌坑武吕墓
  位于内坑乡砌坑村北的思母山麓,1974年兴修水利时发现。始建年代无考,墓坐西朝东,砖构,单室,卷顶,平面呈长方形,长2.58米、宽1.82米、高1.70米。墓室后壁砌0.32米的方形龛。墓砖模印古钱、卷草、菊花、玉米花和“四神”等图案;有的还模印阳文“武吕”两字,为反文。随葬品有碗4件,盘3件,五盅盘1件,盘口壶4件,砚台1件,虎子1件,托杯2件,均上青釉。收藏于晋江县博物馆。
  四、青阳唐墓
  位于青阳镇八角楼晋江实验小学校舍地下深3.46米处,1986年扩建校舍时发现。始建年代无考。砖构,单室,卷顶,长2.65米、宽1.84米、高1.65米。出土的随葬品有五盅盘、罐、托杯、碗等,完整的13件,残缺的3件,并有模印鱼纹,谷穗纹或草花纹砖6件。收藏于晋江县博物馆。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