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共御外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21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共御外侮
分类号:
K295.7
页数:
2
页码:
1247-124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明代至民国32年6—7月晋台共御外侮的情况。
关键词:
共御外侮
晋台
内容
明代,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并在台湾、澎湖等地大肆抢掠。万历三十年(1602),镇守晋江石湖的把总沈有容奉命率21艘船舰往台迎敌,击沉敌舰6艘,杀敌15人,救回男女百姓370余人。台湾高山族同胞扶老携幼,竞以壶浆、生鹿犒劳王师。
万历三十二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澎湖,到处搜刮掠夺。同年,把总沈有容受命到澎湖,逼使对方谈判,终于把盘踞澎湖达3个月之久的荷兰殖民者赶跑,此后20年,荷兰殖民者不敢再到澎湖一带骚扰。澎湖马公立有《沈有容谕退红毛韦麻郎碑》记载这一事件。
天启二年(1622)六月,荷兰侵略者率战舰17艘再次侵占澎湖,强令百姓修城筑堡。翌年,总兵俞咨皋率兵收复澎湖列岛。荷兰侵略者逃窜台湾。
顺治九年(1652),在台开垦的郭怀一组织移民起义,进攻被荷兰殖民者占据的赤嵌城。起义兵败,不少晋江人在这次战斗中牺牲。
顺治十八年三月,郑成功率军2.5万人,从金门出发东征,经澎湖抵台湾南部鹿耳门。康熙元年(1662)二月,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据达38年之久的台湾。在这场收复台湾的战斗中,蚶江人薛祖武,领队率先登上台湾岛。居台的原晋江移民,在这次斗争中也给以有力支援。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船舰经常侵入台湾、晋江沿海和内河,晋、台人民多次奋起,共同抗击侵略者。在台湾的晋江移民,有的积极修筑沿海防御工事,有的手拿武器参加战斗。
据道光间沈汝翰撰碑记载,英舰侵入泉州湾内洛阳江,泉州湾沿岸晋江、惠安两县1307乡鸣锣集众,老壮奋起,放枪举矛、燃烽火,发土炮,声势浩大,逼使敌舰遁逃。
中法战争期间,法国侵略者派军舰攻打台湾基隆、淡水,占据澎湖,封锁海面,骚扰沿海。晋江移民刘廷玉,组织乡人抗击法国侵略者。当时台湾抗法斗争的指挥官刘铭传赞扬说,大家都像刘廷玉,“则天下事不足虑也”。
法军进攻基隆,刘铭传为保卫台北,决定放弃基隆而守沪尾。台北晋江籍人士聚会龙山寺,共襄御敌,组织义军,赴沪尾前线协助抗敌,给法国侵略者以有力打击。龙山寺悬挂的“慈晖远荫”,即为当时刘铭传就义军英勇奋战一事呈奏清廷而颁奖的匾额。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占领台湾,台湾同胞奋起反抗。人民群众的抗日烽火绵延不绝,直至民国34年(1945)日本战败投降,始终未曾熄灭过。日占期间,有刘德杓率众反对日本占领台湾的斗争,坚持两年之久,震动全台。铁国山起义,号召“驱逐日军,恢复台湾”,前后达6年之久。还有规模较大的噍吧哖起义,以及响应辛亥革命的苗栗起义。其后,在台的晋江人,有的参加刘乾、林圮埔的起义,有的即毅然返回大陆。
民国28年2月,返回大陆的台湾同胞在李友邦将军领导下,组织抗日义勇队,开展对敌斗争,并组织医疗、生产报国、巡回宣传、慰问等抗日活动。民国32年6—7月,曾对日本占领下的厦门进行三次武装突袭。他们创作《台湾义勇队队歌》(张一之作词,贺绿汀谱曲),鼓励士气。另外,还组织台湾少年团,也有《台湾少年团团歌》(张一之作词,牛光祖谱曲)。这支抗日义勇队当中,晋江籍人95人,其中有的会日语,有的懂医术,设立医院,巡回行医。他们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一直坚持到抗日胜利。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