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名胜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21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名胜古迹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1243-124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晋台名胜古迹的情况,晋江移民台湾很多,所以在台湾开发建设初期,建筑景物,也遵循家乡传统的美学观点。名胜古迹是纪录这一密切关系的物证。最古老的台湾八景,根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分巡台湾道高拱乾修的《台湾府志》所记载为:安平夕照、沙鲲渔火、鹿耳春潮、鸡笼积雪、东溟晓日、西屿落霞、斐亭听涛、澄台观海。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晋台

内容

晋江移民台湾很多,所以在台湾开发建设初期,建筑景物,也遵循家乡传统的美学观点。名胜古迹是纪录这一密切关系的物证。最古老的台湾八景,根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分巡台湾道高拱乾修的《台湾府志》所记载为:安平夕照、沙鲲渔火、鹿耳春潮、鸡笼积雪、东溟晓日、西屿落霞、斐亭听涛、澄台观海。
  安平晋江县安海镇的别名。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纪念其少时读书和举义起师之地,即把台湾一鲲身改名安平,把赤嵌城改名王城。沦海桑田,安平古堡已失去旧时景观。然而登高西望,海峡波涛汹涌,不禁使人发抚今思古之幽情。夕阳西下,晚霞绚烂,海天通红。多少游人,“倚剑来寻旧战场”。
  沙鲲在安平城西,俗称“安平炮台”,素有“抗日名城”之称。城门外额刻沈葆桢手书“亿载金城”,内刻“万流砥柱”。日本侵占台湾时,晋江籍人民和闽省同胞,在此与日军奋战达4个月之久,因炮火焚毁后成废堡。1975年修复,海滨辟为游览区。
  西屿指澎湖列岛,它是晋江先民开发台湾的第一站,曾经是晋江县辖地。有100个大小岛屿,其中21个岛屿有居民,列岛以马公、白沙、渔翁3岛最重要。渔翁岛在西翼,故又名西屿。
  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古迹,星罗棋布。其中有的直接以晋江的古建筑为模式,有的为晋江籍人所创建。在台湾、澎湖的8685座寺庙中,约有2000座与晋江县有关连。如建于明代的澎湖马公天后宫,清代扩建为三开间四进的闽南传统古庙样式。它的正对面立有施琅庙。
  安平妈祖庙称为开台天后宫,相传建于康熙七年。
  开元寺原为郑成功妃子晋江董飏先之女所建的北园别馆,后改为寺,取当时晋江县城泉州开元寺为名。
  龙山寺鹿港龙山寺是明永历七年(1653),由晋江龙山寺肇善禅师创建。寺门一对石狮是聘请泉州著名石雕匠师雕刻的。庙宇整体建筑式样,都仿效晋江安海龙山寺。列为台湾一级古迹。
  台北龙山寺乾隆三年(1738),由晋江、南安、同安3县人,分奉安海龙山寺观音佛祖之灵,建寺于此。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