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农民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16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民体育
分类号:
G812.757
页数:
2
页码:
1162-1163
摘要:
本节记述晋江县农民体育活动有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两大类,以篮球和排球为主。
关键词:
农民体育
晋江县
社会体育
内容
晋江县农民体育活动有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两大类,以篮球和排球为主。
20世纪30年代初,篮球活动从学校传向农村。30、40年代,晋江男子篮球队曾出访上海、汕头、香港和台湾等地,每次都载誉而归。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华侨回乡探亲,华侨篮球队来访,带来国外较为先进的篮球技术,如虚晃动作、腾空跳投、8字交叉、重叠掩护等,促使农村篮球活动更为普及,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当时,全县几乎村村有篮球场和篮球队。每逢节假日多举行篮球比赛。水平较高的球队有清濛村队、亭店五星队、下辇三省队、王宫陶友队、涵口紫峰队、石狮和平鸽队、商学侨队、大仑队、永宁荣星队、金井塘东队、青联队、安海队等。
新中国成立之初,篮球比赛仍经常举行。农业合作化后,有组织的农村篮球活动明显加强,农闲时活动更为频繁。县人民政府布置春节活动都把篮球比赛作为一项主要内容。由于活动频繁,技术水平也迅速提高。1956年,县农民篮球队参加省首届农民篮球赛,荣获冠军。1957年,金井东明(现塘东下寮)农业社代表队获省基层农业社篮球赛冠军。人民公社化以后,篮球活动普及到农村每一角落,往往一村有数支篮球队,开展在大队范围内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篮球比赛。“文化大革命”期间,其他行业体育活动减少,农村篮球活动却更活跃。几乎所有的人民公社都举行过篮球邀请赛。不仅有大队级、公社级,而且有县级、地区级、省级。1974年、1975年举行的省农村人民公社篮球赛,石狮公社男队获冠军,永宁公社女队获亚军。“文化大革命”后,篮球活动仍保持原来的势头。1978年,石狮港塘大队由于体育活动普及,大队有70%以上的青年参加篮球活动,为部队、地区级队输送10多名运动员,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集体。80年代,农村篮球运动的水平又有新的提高。石狮农民男子篮球队曾于1984年、1986年、1988年3次参加省丰收杯篮球赛,3次都夺得冠军;两次参加全国丰收杯篮球赛,1次获亚军,1次获冠军;在1988年首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上,获第三名。永宁农民女子篮球队曾于1984年、1986年两次参加省丰收杯篮球赛,均夺得冠军;参加全国丰收杯篮球赛,均得第三名。
晋江县排球活动,开展较好的有英林、金井及早先的石狮、安海等乡(镇)。其中以英林乡伍堡村的成绩最为显著。伍堡村的排球活动始于民国17年。至民国20年,该村已有4支排球队,5个排球场,曾两次获晋江县运动会男子排球冠军。民国29年、31年两次代表晋江县参加第四行政督察区运动会,分获亚军、冠军。一次代表晋江县参加省选拔赛,获亚军。民国36年,该村伍中排球队到漳州、厦门参加比赛,战胜驰名全省的漳州龙师队,在厦门所向无敌,《厦门日报》曾为此发表《龙师屈膝,鹭岛无敌》的报道。1951年,该村排球代表队曾代表晋江县参加福建省排球赛,获冠军。1956年参加全国11县农民排球赛,获亚军。同年,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视察伍堡村。
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向省和部队输送30多名优秀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1973年,该村派代表出席全国体育工作会议。随后,该村排球活动被拍成电视发行国内外,曾一度被誉为全国著名的排球之乡。8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该村群众精力转向集资办厂,排球活动逐渐减少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