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图书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12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图书馆
分类号:
G258
页数:
2
页码:
1111-11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晋江县图书馆,包括了馆室、藏书、借阅。
关键词:
晋江县
信息机构
图书馆
内容
一、馆室
晋江县图书馆原设在泉州东街中和宫。30年代初藏书仅千册。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仅存少量残缺不全的报刊。
1951年建立晋江文化馆,馆址设在泉州林厝祠堂,内设图书阅览室,藏书200多册。当年下半年晋江文化馆迁至青阳清华湖莲宫,占地20多平方米,内设阅览室,为晋江县图书馆前身。
1953年4月,建立晋江县图书馆,馆址设在梅山“庄氏祠堂”,面积200多平方米,设有80个座位的阅览室,并在实验小学附设儿童阅览室。全馆工作人员10名。分书库、采编和推广辅导两个业务组。
1958年,图书馆与文化馆、红旗馆合并,实行三馆合一,图书室面积90多平方米,工作人员3名。当年被评为全省图书馆先进单位。
1978年8月,图书馆恢复单独建制。新建1座馆舍,面积1050平方米。设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少儿读物借阅室、报刊阅览室、采编室、辅导组。工作人员10名。1983年,获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宣传组织先进集体。1987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1988年,被评为省先进图书馆。
二、藏书、借阅
1951年,晋江县文化馆图书室藏书4000多册,报纸10种,期刊20多种。1953—1957年,晋江县图书馆藏书2.4万多册,报纸16种,期刊77种,基本读者近千人,到馆借阅图书者6000多人次;借阅期刊7000多册次。还建立农村图书室27个;流动图书点42个。1958—1965年,三馆合一,馆舍四处搬迁。“文化大革命”中,图书馆管理瘫痪,书籍散失,线装古籍书刊多数被毁被窃,藏书仅存3万余册。1978—1983年,藏书9.2万册,报纸78种,期刊320种,拥有读者2600人(其中少儿读者800人),借阅者2.5万人次,2.95万余册。建立乡村图书室23个。1984—1988年,藏书13万册,报纸110种,期刊450种(其中少儿报纸14种,期刊70种),拥有读者3560人(其中少儿1700人),借阅者3.7万人次,4.1万册次,又建立乡村图书室19个,流动图书5.2万册。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