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电视、音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12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电视、音像
分类号:
J9
页数:
1
页码:
111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晋江县电视、音像,包括了电视差转、普及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电视
艺术
内容
一、电视差转
70年代以前,晋江区域内没有电视发射台或差转台的设置,无法收看电视节目。1973年6月,晋江县广播站技术人员在青阳地区,先后试用三种不同机型的电视机(即福建省广播器材厂的产品“卫东牌”、上海广播器材厂出品的“上海牌”和上海金星金笔厂的产品“金星牌”),采用不同接收天线和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后,采用增益高而方向性强的多单元天线,清晰稳定地接收到福建电视台第二频道的电视广播节目,为晋江县的电视事业迈出第一步。
1978年,随泉州7365调频转播台建成正式开播,立即带动晋江县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借助7365台的转播,在晋江的覆盖率达至100%。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和福建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在晋江各地均可收看。
二、普及情况
1978年10月,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拥有电视机共20台,其中国产16寸黑白电视机2台,进口18—26寸彩色电视机18台。各公社拥有电视机15台,其中国产9—16寸黑白电视机9台,进口20寸彩色电视机6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晋江县电视接收机逐年成倍增长,并由城镇向农村普及。1984年,全县拥有各种电视机6万台,仅石狮宽仁街980户,就有各种电视机1106台,其中彩电987台。1984年以后,音像开始普及。1985年县成立音像管理股。1988年9月1日,泉州电视台开播,又进一步推动晋江电视事业的发展。全县电视机数量达到9万多台,其中彩电占8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