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科技普及与交流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09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科技普及与交流服务
分类号: G322.757
页数: 3
页码: 1071-1073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晋江县科技普及与交流服务工作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科学研究 普及 晋江县

内容

第一节 科学知识普及
  1957年,晋江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以出版墙报、黑板报等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县科委成立后与科普配合,结合农事活动,举办“花生三角密植高产栽培法”、“双轮双铧犁深耕改土”、“水稻合理密植”、“作物治虫灭病”等专题讲座。
  1972年,县地震办公室及各地地震测报小组,以挂图、幻灯、墙报、黑板报、广播和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和群测群防工作。
  1980年,晋江县科协出版《科普画廊》,结合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宣传有关生态环境、医药卫生科技知识等。1985年《科普画廊》停办。
  1982年10月,晋江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创作协会创办《晋江科普》(月刊),宣传党的科技政策,传播科技动态和科技成就,普及科学知识及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科学兴县实用技术等。《晋江科普》与省内外交流,初期发行2000份。1983年起发行量6000份。1988年改月刊为双月刊。
  第二节 技术推广
  晋江县科技工作者,从县生产实际出发,致力于应用、发展新技术和技术推广。
  1960年6月,适逢早稻孕穗抽穗期,石狮、罗山、青阳、磁灶等地2.4万亩稻田发生早稻穗颈瘟、晚稻秧苗叶瘟病及稻蓟马病害,采用飞机喷洒西力生、六六六粉混合粉新技术,既防治早稻的病虫害又防治晚稻秧苗叶瘟病和蓟马病的危害。
  同年,全县掀起以实现手工操作机械化为中心的双革(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提出合理化建议12376条,革新成果4111件。
  1970年初,国内各地推广“920”(赤毒素),县生产指挥组组织人员前往厦门大学参观学习,并以石狮建材厂为基地,转向生产“920”。仅1971年全县有10万亩农田推广“920”,平均每亩增产稻谷13.72%,同时还用“920”养殖、治病等。
  1973年县燃料公司与县科技组合作,以永宁西偏大队塔石6队为试点,建造12立方米沼气池,以沼气照明、煮饭,并在全县推广。
  1975年3月,县生产指挥组在金井腐殖酸肥料厂召开腐殖酸类肥料生产现场会,推广利用泥炭土氮化、碱化造肥。当年生产腐殖酸类肥料1.23吨,促进腐肥的开发利用。
  1976—1977年,县科技组举办两次关于“机械制图”及“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配合的两项新国际问题讲座,并以晋江农机修造厂(今水泵厂、柴油机厂)、县拖拉机一厂、石狮农械一厂为试点,分片带动有关厂家由试标过渡到全面采用新国标。
  1976—1979年,以池店浯潭大队为基点在全县11万亩田地上进行磁化水农用的试验。
  经省、地4次现场验收鉴定,磁化水对水稻具有增产的作用,4年增产稻谷381.3—451.3万公斤。有10多个省前往参观学习。
  县科技组、县供销社以池店浯潭大队为基地,生产抗生菌肥、井岗毒素、石硫合剂、腐殖酸铵等土药肥。至1977年7月,全县土化肥、土农药包括“5406”水粉、菌肥等有11种。
  1977年,县农业局推广试种杂交早稻1158亩,亩产423.5公斤,晚杂优5841亩,亩产425.5公斤,较常规早、晚稻亩产分别增产164.5和90.5公斤。至1988年全县推广种植早、晚杂优107.87万亩,增产稻谷9970万公斤。
  1979年,县科委以陈埭公社溪边大队为基点,建立玻璃温室1座(面积36平方米),分层搭架,以蒸气或日光保温,进行工厂化育秧示范。
  1986年,县科委、农业局、生产资料公司3家合作,以甲基异柳磷防治花生鸡母虫(蛴螬),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在省内推广。
  第三节 技术交流
  1983年12月29日,美国学者阳早、寒春到陈埭考察农业。
  1984年2月,县水产局、祥芝大队派人往日本考察紫菜养殖与加工。
  1984年8月14—15日,加拿大“发展中国家农业广播网”规划主任乔治·阿特金斯在灵水、高霞大队考察;10月9日,美籍朱佳林教授考察内坑后山甘蔗;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龙山教授应邀到县作《美国科技动态及电脑发展概况》讲演。
  1985年年底,龙湖英厝旅菲侨胞、菲五角塑胶有限公司总理兼总经理、世纪模具有限公司总理庄铭锈先生应邀来县作《塑胶工艺技术》讲座。
  1987年7月18日,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教授黄成联、吴艺苑在安海同科技人员座谈。
  1988年,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洪碧荣,派专家组协助晋江县文化活动中心规划图件。
  第四节 技术培训
  1980年12月,晋江县举办首届衡器技术培训班,为各行各业培养衡器使用、自检、自校、保养维修人员和衡器计量人员50多人。
  1985年5月8—23日,晋江县举办首期电脑培训班,60多人参加培训。
  1987—1988年,为配合“星火计划”的实施,先后举办《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金针菇、蘑菇等食用菌高产栽培》、《果树嫁接与丰产技术》、《对虾养殖》、《轻机员与渔轮驾驶》、《摩托车维修》等实用技术培训班28期,受训者955人。
  第五节 情报服务
  晋江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87年,隶属县科委。科技情报所资料室,拥有中文科技书籍500多册,期刊杂志200多种,建立专题卡片700多张,调研资料6篇,资料流通量1000多篇。
  1979—1984年编纂季刊《晋江科讯》21期,与全国各省、市的地、县进行交流,1984年7月停刊。
  1984年3月,晋江县《科技信息》创刊,至1988年5月共出版11期,计2200余份,发至领导、县直机关、乡镇(场)、学校、医院、工厂等140多个单位,并通过乡镇分发至村、乡镇企业。
  县科技情报所与省外141个县、市,福建省的89个县、市,泉州的13个单位,共237个科技情报机构交流科技信息,并保持密切联系。1987—1988年先后在东石、陈埭、永宁、蚶江、内坑等乡镇建立科技信息站,并在祥芝、安海、东石、陈埭、永宁、蚶江、内坑等乡镇、县良种场和西滨农场配备专职或兼职科技信息员9人,建立信息网络。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