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勤工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307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勤工俭学
分类号: G467.2
页数: 1
页码: 1045
摘要: 本节记述晋江县勤工俭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少学校继续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关键词: 勤工俭学 晋江县 教育经费

内容

抗战期间,侨汇中断,经费困难,部分学校停办,部分学校除依靠群众集资外,也依靠师生开荒种地等勤工俭学活动共同维持。
  五六十年代,大部分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学校通过义务劳动建校,种菜,办校办工厂,改善办学条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少学校继续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据1988年统计,全县有192所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占全县总校数的50%。其中校办工厂29个,产值673.11万元,纯收入43.7万元;学农基地3个,纯收入0.18万元;第三产业网点19个,纯收入16.89万元。全年纯收入共60.77万元,用于补助教育经费38.49万元,占纯收入的63.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