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妇女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92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妇女会
分类号: D442.9
页数: 1
页码: 85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晋江县妇女会,泉州、安海、石狮、永宁等城镇还组织妇女军训队、看护队,进行卫生包扎、看护、队列操等军事训练,以备战争时做好救护、看护等工作。
关键词: 晋江县 妇女会 妇女组织

内容

民国16年(1927),蒋介石叛变革命,共产党人转入地下。民国18年,在中共泉州县委的领导下,晋江县妇女秘密组织“妇女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民国19年5月,中共泉州县委设有妇女委员负责妇女工作。民国21年4月,中共泉州特别支部委员会委员郑俊哲(男性,负责妇女工作),以“九·一八剧社”和“却疾医学研究社”的名义,秘密发展黄琼英、黄秀珍等几个妇女,成立泉州赤色妇女会(妇女救国会)。民国22年,郑俊哲被捕后,赤色妇女会活动终止。
  民国21年黎明中学首届毕业生陈兆英、蔡秀明和刘瑜璧等筹创妇女会。12月,成立国民党晋江县妇女会筹备委员会,公推陈兆英为筹委会理事长。后因陈兆英被指有“赤化”嫌疑,第二年初成立的国民党晋江县妇女会,由张人任任理事长,但不久便自行消失。
  民国26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共产党人章绿汀积极倡导重建晋江县妇女会。民国27年10月9日,晋江县妇女会在国民党县党部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出席150余人。会议通过《妇女会章程》,选举产生理事9人,候补理事3人。11日召开第一次理事会,推选张人任、章绿汀、翁露生等3人为常务理事。会址在泉州庄府巷庄厝祠堂。
  妇女会成立后,又组建晋江县妇女抗敌后援队,分宣传队、歌咏队、劝募队,经常上街下乡教唱抗日歌曲,举行义卖募捐,以慰问前方将士。
  泉州、安海、石狮、永宁等城镇还组织妇女军训队、看护队,进行卫生包扎、看护、队列操等军事训练,以备战争时做好救护、看护等工作。
  民国29年,抗日战争处于艰苦阶段。官僚资本家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米价。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发动群众组织“抢米”斗争,共产党员史爱珠、章绿汀和泉州妇女补习学校师生以及郊区近100人参加。由于在“抢米”斗争中中共组织暴露,章绿汀等转移,补习学校停办。晋江县妇女会名存实亡。
  民国32年,刘瑜璧等10余个知识分子重新组建晋江县妇女会。参加妇女会的人数达100余人,他们先后到安海、石狮、永宁、龟湖等地发动组建妇女会,并利用合法组织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在县妇女会的领导下,民国33年,池店乡清濛村女青年郑玉珍为反对国民党政府强迫侨眷缴交“壮丁缓役税”,发动清濛、雁石、御辇、里厝、御赐桥等村的侨眷到国民党县政府请愿,迫使县长徐季元让步,答应豁免。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