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党的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87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党的建设
分类号: D26
页数: 6
页码: 800-8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共晋江县党的建设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组织工作、 思想教育、党校工作、党史工作等。
关键词: 晋江县 党的建设 地方组织

内容

第一节 组织工作
  一、发展党员与基层组织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中共晋江县委及时举办党训班,进行甄别党员身份工作和对党外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同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慎重地发展一批党员。1953年,根据“积极慎重,稳步前进,建立一批,巩固一批”的组织方针,在全县范围内吸收一批条件成熟的积极分子入党。1954年8月,在中共晋江县代表会议决议中,强调要加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发展党组织,加强支部领导和党员教育。
  1955年,全县共发展新党员2614人,建立基层党支部69个。1956年全县党员由新中国成立初的733人,发展到7710人。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大生产的需要,县委决定在有党员45人以上的大乡建立党总支,高级社成立党支部,生产队成立党小组。在这一时期,全县8个区、3个镇、100个乡都建立党组织。
  1958年县委对基层组织进行调整。撤销57个党总支、55个党支部、237个分支部。先是以联社成立205个党支部,后又以大队或专业队成立党支部。同时,发展新党员的重点转向老工人、老农民和老教师,以及党员较少的地区。1960—1961年,在建党工作中,实行党委挂帅、全党负责,同时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1963—1966年上半年,县委组织全县党员投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组织学习毛泽东著作,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学习大寨,开展“五好”支部的比、学、赶、帮运动,在运动中整顿党组织。这一时期,全县党员发展至16439人。
  “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县委和各级党政机关被“造反派”非法夺权,组织机构瘫痪,组织生活被迫停止。1971年,在全县普遍开展整党建党。重新建立各级党组织,恢复大多数党员的组织生活。至1973年11月,全县19个公社(场)的党委会全部建立,613个基层党支部也陆续恢复起来。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平反纠错和处理“突击发展”的党员,根据积极、慎重的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从1981年起,开始有意识地重视发展工农业第一线积极分子和中青年知识分子入党。至1988年共发展新党员3107人。同时,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建设。1981年,对全县范围内223个后进支部进行整顿。1982年派出487人组成的工作队,对51个村支部进行整顿。1983年又重点整顿27个后进支部。从1985年5月至1987年8月,在整党工作中,全面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建设,并调整机关党组织设置。从1987年开始还在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及个体劳动者协会中建立党组织,农村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也得到加强。在保留一批50岁左右富有经验的老同志作为骨干的同时,大胆选拔一批富有朝气的青年干部充实领导班子,尤其是选拔一批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大大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1985年和1987年,全县先后评选表彰108个先进党支部、14个先进党小组、216名优秀共产党员。至1988年底,全县共有党员22072人,有28个党委会、32个党总支、6个党组、1084个党支部。
  二、干部管理和班子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晋江县委及时开办干训班,并结合土地改革慎重地选拔一批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保证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工作的顺利进行。1955年,县委进一步抓紧干部的培养工作,对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大胆地提拔使用,从而推动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为纯洁干部队伍,1955年2月在国家机关内部开展一次群众性的肃反学习和审干工作。全县参加肃反学习的有44个单位、4419人,其中自己交代问题的有975人,缴交长枪5支、子弹196发、反动证件731件、黄金30克多。还有检举全国各地问题的材料1707件。使部分有政治历史问题的人卸掉历史包袱。这一时期,全县干部从476人发展到2729人。
  1958—1959年,县委提拔县级干部14人、区级干部70人、一般干部195人。1960—1961年,先后下放干部252人到基层加强领导,有226名干部回农村参加生产劳动。1962年,又下放一批干部加强农业第一线。通过精简下放,克服人浮于事现象。同时,对1958—1961年以来受错误批判的干部进行甄别平反。1963—1966年上半年,又提拔一批干部,全县干部增至5109人。
  “文化大革命”中,各级党政组织陷入瘫痪。1975年,落实干部政策,调整和充实县委和各级领导班子。但是,1976年6月,在全县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面否定1975年调整充实的领导班子,并搞“突击提干”,搞乱干部队伍。全县干部被殴打的27人,被赶跑的530多人,被搞成瘫痪半瘫痪的单位403个。
  1976年11月,县委作出决定,恢复1975年整顿工作中省、地、县委批准设置的机构和任命的领导人。年底,全县共有干部7271人。1977年初,调整和充实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一年里,县、社、大队3级领导班子成员调整总数1336人,其中县委常委、副书记5人,部、办、委、局正副职80人,公社(镇场)党委委员、副书记691人。当年,免职总数138人,其中副局级以上43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落实政策、平反纠正冤假错案的基础上,县委根据中央提出的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简称“四化”)的要求,按照新时期的用人标准,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
  1983年,县委开始进行县、乡(镇)两级机构改革工作。至1984年上半年已调整好县级5套班子,并完成县直部、委、办、局单位的机构改革和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县委常委由原来的20人减少为9人。县直部、委、办、局单位48个,共配备正副职领导127人,比原来减少14人,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0.4岁下降为46.5岁,其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0人,占47%,比原来上升20.1%。同年11月全县基层实行乡(镇)建制,民主选举领导班子。
  县委在选拔干部上,遵照中央《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精神,坚持通过全面考察、民意测验、集体研究,做到符合程序、完善手续、严格把关,同时注意把考核干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来抓。先后对20个乡、镇、场,54个部、委、办、局以及2个糖厂的284名领导干部进行全面考评,并按照“基本稳定、局部调整、完善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调整各级领导班子。
  1985年以来,县委还组织干部进行正规化培训,输送一批干部到省、市委党校脱产学习。1985年在县委党校开设脱产培训的党政干部专修班,其中电视大学、专修班70人,中专班41人,分别参加全国全省统考。同时,鼓励在职干部读函授大学、“业余大学”和参加自学考试。
  从1987年开始,县委把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列为重要工作,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局级领导干部和乡镇党政班子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使他们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增强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第二节 思想教育
  一、理论学习
  从新中国成立初,县委就重视组织广大干部、党员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常识等,并形成制度。
  1978年,县委组织广大干部、党员参加“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和讨论,重新学习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中,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政策及如何正确对待以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允许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实行多种分配形式等方针政策问题,是晋江最为突出和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共“十三大”对这两个问题作了正面的回答。全县70%以上的干部、党员和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提高认识,消除疑虑,促进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1985—1988年,根据中共中央以及省、市委关于加强在职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正规化学习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县直机关干部有1554人次参加《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革命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门课程的学习,其中1524人次(381人)取得全课程学习的结业证书,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福建省在职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正规化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二、整党整风
  1950—1954年,晋江全县各级党组织结合“三反”运动,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风和整党,在对党员普遍进行党员标准八项条件教育的基础上,对党员进行登记、审查和处理,到1954年春基本结束。
  1957年初,中共晋江县委决定结合中心工作进行整党整社,解决干群关系问题。5月间,开展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1973年,晋江县革委会在“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的基础上,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五十字”方针,在全县从机关到基层分期分批开展“整党建党”工作,经过“吐故纳新”,至1973年11月全县19个公社(场)的党委会全部建立,613个基层支部陆续恢复,县委工作机构逐渐建立,党员的组织生活初步恢复。但由于“左”的思想指导,这次“整党”混淆是非,颠倒敌我,把一些党员和干部诬为“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阶级异己分子”等清除出党;而一些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则被纳入党内。全县在“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和“整党建党”运动中,被审查秕判的党员和干部群众达11045人,其中纯属冤假错案9336人。
  1985年5月至1987年8月,中共晋江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和省、地委的部署,开展全面整党工作。全县参加这次整党的有1569个单位,28个党委,43个党总支,991个支部,20902名党员。各级党组织在整党中,认真执行中共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的决定和各项指示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条块组合,分类指导,坚持边整边改。在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全县在整党中受到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党员499人,占党员总数的2%,其中开除党籍50人,留党察看37人,撤销党内职务2人,党内严重警告30人,党内警告39人,不予登记183人,缓登记136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22人。同时认真核查“文化大革命”中的“三种人”,查清“文化大革命”中的重大案件10起。在核查中,结合考察803名党员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表现,为各级组织正确识别和合理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第三节 党校工作
  一、县委党校
  中共晋江县委从1950年开始,每年都不定期举办党员和干部培训班,设临时班部领导党训班工作。训练对象主要为副股级以上(包括党支部书记、村长)的党员和干部。主要学习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建设理论,党在各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1960年设立县委党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和破坏,名义上是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实质上变成造反派迫害、打击革命干部、群众的场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
  1979—1988年,中共晋江县委党校共举办短期党员干部培训32期,4516人次参加培训。其中,1979年培训公社党委委员、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239人,主要学习内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1980年培训党员干部、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等970人,主要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教材;1981年培训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482人,主要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1982—1984年培训各基层党委、大队党支部书记、股、所级以上党员干部,分别为393人、340人和274人,主要学习内容分别为中共“十二大”文件、新党章和中共中央整党文件;1987年培训副局级以上干部300人,主要学习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材料;1988年培训县直和各乡镇领导干部321人,主要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此外,还举办1985级、1988级干部中专班二班,学员共68人。电视大学1985级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一班,学员70人。
  二、乡镇党校
  晋江县乡镇党校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开办,至1988年,全县18个乡镇都有党校。各乡镇党校都有固定场所、领导机构,并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1986—1988年,各乡镇党校共举办121期培训班,参加学习达3.2万人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0期,受训有410人次。同时,结合开展电化教育工作。1988年1月,建立电教网络,有16个播放站,各乡镇、场都有放像机、彩电、投影机。全县有兼职电教播放员25人。至1988年底,在乡镇党校播放150场次,观众达2万多人次。巡回到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播放737场次,观众达117951人次。1988年七八月,县委组织部专门组织对各乡镇党校进行评比验收,发给乡镇党校合格证书。
  第四节 党史工作
  一、党史资料征集、研究、编纂
  1981年11月晋江县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及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成立,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始广泛征集、研究和编纂党史资料工作。至1988年,县委党史工作部门先后派出500多人次,查访参加过革命斗争的老同志和有关人员1700多人次;召开各种座谈会、研究会、纪念会30多次,应邀参加者600多人次;发调查函2000多件,共征集整理党史资料150多万字。同时先后查阅和抄录中央、福州、厦门、泉州、惠安、南安、晋江等地档案资料4500多件,350多万字。至1988年共整理编印《晋江党史资料》(内部刊物)34期,92篇,41.45万字。其中回忆录32篇、10.01万字;革命烈士和党史人物传记18篇、9.01万字;革命基点村史和专题史11篇、7.13万字;专题研讨文章5篇、2万字;大事记3篇、8.8万字;组织沿革2篇、2.05万字;其他资料21篇、2.45万字。整理编印《解放战争时期晋江敌后武装斗争概况》和《晋南同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概况》2个专辑、16篇共4.96万字。其中撰写的20多篇文章和资料约10万字,先后被泉州市、福建省的有关刊物刊用。
  从1985年10月开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和县档案局3个部门共同承担《中共福建省晋江县组织史资料》自编本的征编工作。
  二、党史宣传教育
  中共晋江县委十分重视革命传统教育,根据“史为今用,以史育人”的方针,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活动。《晋江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后,每年都组织成千上万党团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前往缅怀烈士光辉业绩;整理编印党史资料及征订各种党史刊物,分发到各级党组织、县直机关及中小学,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大量生动教材;为报刊、电台、广播站撰写党史文章、回忆录、烈士事迹等;在革命纪念节日召开座谈会、报告会以及专题党史研讨会,举行纪念活动。如在“七·一”、“八·一”前后,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泉州建党60周年、武装攻打安海40周年等革命节日,开展纪念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后,全县各级党组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都组织大批党团员、干部群众和师生到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1988年安海养正中学庆祝60周年校庆时,举办该校党史展览室;永宁银江学校校庆时建立革命烈士李子芳纪念室等等。利用上述多种形式,对全县人民,尤其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