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预算内收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81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预算内收入
分类号: F812.41
页数: 3
页码: 700-7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预算内收入的情况。其中包括契税附加、牙税附加、屠宰税附加、房铺宅地税、杂捐、屠宰税附加等。
关键词: 晋江县 财政收入 预算内

内容

民国24年(1935)10月,晋江县开始实行新会计制度,编造预算。
  民国25年,县预算收入41万元,收入项目有田赋附加14112元、契税附加1.2万元、牙税附加600元、屠宰税附加1.26万元、房铺宅地税201656元、杂捐38957元、地方财产收入5940元、地方事业费4080元、地方行政收入55678元、经常费收入1.131万元、省库补助费17496元、其他补助费3.539万元,其中以房铺宅地税为最多,占收入总额的50%。
  抗战期间,县财政收入数字虽逐年上升,如扣除法币贬值因素,实际收入并无多大增长。民国30年经常性财政收入209.6万元。其中税捐193.5万元,占92.3%;行政收入4.8万元,占2.3%,临时收入83.2万元。民国31年,县财政成为独立的一级“自治财政”。7月再划分县乡两级财政,县地方的独立税有房捐、屠宰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和行为取缔税5种。并从中央分得田赋、遗产税、营业税、印花税的一部分。乡镇财政以自治捐为主。当年县乡经常性财政收入548.6万元。民国33年,县财政收入3050万元。其中税捐1041万元,占34.1%;时收入1124万元,占36.9%。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狂涨。民国37年,法币购买力仅为抗战前的一亿分之三。8月,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以1比3万的比率兑换法币,后来又滥发金圆券。发行量由最初限定20亿元猛增至68亿元,国民经济全面崩溃。这几年县财政收入数字虽十分庞大,实际并无多大增长。民国36年县财政收入67.8252亿元,其中税课收入59.9011亿元,占收入总额的88%;规费收入4.626亿元,占6.8%;造产收入2.1566亿元,占3.1%。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晋江县人民政府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在支持生产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兼顾国家、地方、集体、个人4方面的利益,组织财政收入。
  自1950—1988年,全县预算内财政收入(不含上级补助收入及上年结余收入)累计达7.242亿元。其中各项税收收入6.7952亿元,占收入总额93.8%(工商各税6.0977亿元,占收入总额的84.2%;农业税5777万元,占7.6%),企业收入250万元,占收入总额0.4%,其他收入3968万元,占5.5%,公债收入249万元,占0.3%。
  这一时期财政收入有三个谷底,分别是1961年、1968年和1976年。
  1961年,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财政收入降到727万元。
  在贯彻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1963年财政收入131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县财政收入下降到738万元。1972年,县财政收入回升到1118万元。1976年县财政收入再次下降到746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晋江县坚决执行中央改革开放、治理整顿的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用港、台、侨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国民经济迅猛发展,财政收入年年大幅度增长。1988年财政收入1.0217亿元,比1976年增加9471万元,增长了11.7倍。
  晋江财政收入结构,以各项税收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最大。第五个五年计划以前一般都在90%左右。此后由于企业收入连续出现负数,税收比重上升。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达99.1%。在各项税收中,工商各税在第五个五年计划以前,占财政收入的72%左右。第五个五年计划开始,上升到90%以上。农业税收入所占比重则逐年下降,从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的16.7%下降到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的3.2%。企业收入在1973年以后,除个别年份外,都是负数,原因主要是政策性亏损。1987年粮食企业、燃料企业的亏损额加上甘蔗综合价格补贴总额共902万元,而其他盈利企业上缴仅393万元。在其他收入中,由于严厉打击走私活动,工商罚没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当可观。1985年工商罚没收入156万元,占财政收入总额的3%;1986年达575万元,占8%;1987年为482万元,占6%。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