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贸易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74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贸易发展
分类号: F752.1
页数: 3
页码: 599-601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经济贸易、贸易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

内容

一、古代对外贸易
  唐朝,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开放政策,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唐王朝特设泉州“……参军事四,掌出使导赞”,接待海外诸国来往的使臣和商人。于是泉州海舶把丝绸、瓷器和其他土特产运往海外各国,再把阿拉伯、印度、波斯等国的象牙、珍珠、乳香等运来泉州。来泉州的使臣和商人也日益增多。泉州出现“船到城添外国人”的盛况,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国际市场。
  五代时,王审知及其继承人十分重视海外贸易,积极“招来蛮裔商贾”,“尽去繁苛,纵其交易”,所以王氏家族富甲天下。他们利用对外贸易所获,向后梁、后唐进贡的葛布,就由最初的40匹增加到二三万匹之多。此外,还有象牙、犀角、香药、珍珠、玳瑁、龙脑香、白■、红■等珍贵物品。王继鹏一次向后晋进贡就有珍珠20斤、犀角30株、象牙20株、香药1万斤;王延羲一次进贡有肉豆蔻300斤,胡椒600斤,饼香、沉香、煎香600斤等等。其后的留从效、陈洪进,也都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陶瓷、铜、铁,泛于蕃国,取金贝而还,民甚称便”。他们向北朝进贡的次数之多,品类之繁,数量之巨,更达惊人程度。
  从宋代开始,福建成为对外贸易的先进地区。晋江沿海一带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越来越多。所以,谢履的《泉南歌》才有“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的吟唱。此时,“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但北宋元祐之前,泉州尚未设立市舶司,泉州海商须经广州市舶司或杭州市舶司许可才能通航海外。元祐二年(1087),北宋政府于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泉州港遂成为当时全国两个主要进出口港口之一,一切丝织品和大量陶瓷器,包括阿拉伯人不可缺少的军持等瓷器,畅销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各种土特产,尤其荔枝干还远销日本、大食等国。至于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全国已达330多种,其中以乳香等香料输入量最多,大多是从广州港和泉州港进口的。
  早在北宋时,泉州的海船既大又多,如“万骑貔貅,千艘犀象”。到了南宋,更有巨型海舶,且拥有一批知地理、识天象、辨水道,夜则观星、昼则观日,并以指南针导航的驾驶海船的熟练舟师水手,使泉州与58个海外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泉州港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偏安临安(今杭州)的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从建炎三年(1129)至绍兴四年(1134)的6年间,福建市舶司就获净利钱98万缗。建炎四年,福建市舶司抽买乳香8.678万斤(4.339万公斤)有奇,按南宋初乳香9.15万斤值120万缗计算,福建市舶司这一年仅乳香抽买一项就值100万缗以上。绍兴三十二年,泉州和广州两市舶司抽分及和买,岁得息钱
  200万缗,如果泉州占其半,也有100万缗的收入。所以南宋泉州太守真德秀说“惟为泉州,所持以足公私之用者,番舶也”。
  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政府就在泉州恢复设置市舶司,争取并重用阿拉伯商人蒲寿庚,使泉州港的对外贸易进入极盛阶段。元政府规定对从事海外贸易者“所在的州县,并予免除杂役”。至元十八年又规定:“商贾市舶物货,已经泉州抽分者,诸处贸易止令输税”,海商销售或收购更方便。“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泉州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南巨镇。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写道:“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都他在游记中称元代“刺桐港为世界最大港之一”。“由余观之,即谓世界最大之港,亦不虚也。余见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可胜数矣。”元代,泉州海外贸易已凌驾于广州之上,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明洪武三年(1370),政府在泉州设市舶司,但其职责是“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泉州的海外贸易大受阻扼。洪武四年,即下令禁海。洪武七年以倭寇猖獗,裁撤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司;永乐年间(1403—1424)曾又恢复,但泉州被限定为专门接纳琉球朝贡的港口。成化八年(1472)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泉州官方海上贸易随之衰落。
  明嘉靖(1522—1566)以后,取代市舶贸易的私人海上贸易日渐兴起。以安海港为主要港口,以吕宋为中转站,与南洋各国进行贸易。安平商人在私商贸易活动中居重要地位,最著名的是大海商黄程和郑芝龙父子,他们操纵对外海上“走私”贸易。安海港逐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私商国际贸易的中心港口。
  清初的禁海比明代更严厉,尤其是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实行残酷的迁界政策,安海镇受害最惨,除龙山寺外,皆成废墟,私商贸易受到沉重打击。但复界以后,安海港很快蹶而复振,外洋大船常常来此泊碇。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在安海设户部税馆以榷税,名曰“鸿江澳”。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政府准许晋江的蚶江港与台湾省的鹿港对口贸易。晋江县的海商以鹿港为转口站,仍然与日本、吕宋等国进行贸易,保持海上贸易的优势。
  二、近代对外贸易
  鸦片战争以后,厦门被帝国主义列强辟为通商口岸,晋江县诸港降为地区性港口。晋江县一切对外贸易活动,大部分由厦门、福州、上海、香港、基隆等地转口进行。
  三、现代对外贸易
  新中国成立后,晋江县从1958年起便多方组织收购,为厦门、福州、泉州等口岸提供大量转运出口物资。1958年全县收购出口总值为143.69万元(实际金额,下同)。1978年则达1678.31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晋江县的外贸出口商品不但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
  据统计,1958—1978年,全县外贸收购出口总值累计为9401.31万元。1979—1988年,10年间则达4.0187亿元,等于前21年收购出口总和的3.27倍。其中,仅1987年外贸收购出口总值就达6134.57万元,约为1958年的41.69倍、1978年的2.66倍。当年,全县有81家企业、50多种产品经外贸部门收购出口,远销欧、美、亚、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
  创汇达1360万美元。
  1976年以前,外贸出口以传统的粮油食品、土特产品、抽纱等为主,在每年收购出口总值中均占70%以上。而轻工产品、工艺品、五矿类等出口商品不超过26%。1976年以后,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传统出口商品逐年下降,而轻工产品、工艺品、五矿类等出口商品收购额逐年大幅度上升。在1980—1987年各年度出口商品总值中,轻工产品、工艺品和五矿类等所占的比重都在65—75%,其中鞋类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最快。1987年,传统出口商品只占全年收购出口总值的14%,而仅鞋类产品收购出口额就达3545.51万元,占全年收购出口总值的60%左右。
  1988年,全县外贸出口总额达1.777亿元,其中收购出口产值达5336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