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储运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738
颗粒名称:
第三节储运管理
分类号:
F717.2
页数:
3
页码:
589-591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管理、储运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管理
储运管理
内容
一、仓储管理
供销社建社初期,基本上没有正规仓库,大多数租用庙宇、祠堂和民房代替。随着购销业务的发展,仓容不足、仓库条件差的问题逐渐突出,因而从1955年开始修建仓库。此后历年均有建设。到1980年全县开展普查,自有仓库365座,面积5.02万平方米,租用仓库57座,面积0.51万平方米。1982年新建仓库11座,0.45万平方米。1983年后陆续新建和翻建,至1988年,全县自有仓库面积8.07万平方米。
仓储管理工作,贯彻“以防为主”方针。供销社经营的商品有一部分是易霉、易燃、易溶、易锈、易蛀、易残以及易风痕失色的商品,加上仓储设备简陋、分散,管理较困难。因此历年安全检查,均把仓库安全和商品保管列入检查的重要项目,发现有火险、盗窃、霉变等隐患,即采取措施,限期改正。对商品保管养护提出三防:防溶化(化肥)、防生锈(农具)、防霉烂(农副产品);并逐步建立仓储安全的规章制度。
1977年贯彻全国总社《供销合作社仓库管理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并结合企业整顿对仓储管理进行整顿治理。1978年11月组织全县清仓查库,处理商品损失10多万元。通过两年的整顿,建立商品保管制度。1978年商品损耗率比1977年下降0.09%。1979年5月,县社在龙湖社召开全县系统仓储保管和夏令商品卫生现场会,交流经验。龙湖社介绍了对商品保管上“二化”、“三无”的做法:即保管养护科学化,储运堆叠规格化;商品无人为的损失、无报废、无差错。该社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损耗率,从1980年的0.25%降至1981年的0.22%。
1979年8月,贯彻执行《福建省供销社系统消防安全若干规定》,把“四防”、“四无”(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防敌人破坏;无火害、无霉烂变质、无虫蚀鼠咬、无差错损失)列为增产节约的主要内容及评比先进的条件之一。当年全县组织仓储保管经验交流活动35场次。1980年贯彻全国总社颁发的《供销合作社仓库管理若干规定》、公安部《关于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结合开展“全国安全月”活动,县社举办2期训练班,掀起创“四无”的群众运动。全县建立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专仓48座,整顿改造仓库38座,当年实现“四无”仓库115座,占全部仓库的29.3%。1981年贯彻《福建省供销社仓库管理责任制的几项规定》和《开展“四防”、“四无”仓库竞赛活动的办法》,县社制定印发《仓储安全单项检查评比条件及计分办法》,组织重点调查30万元以上库存商品仓库群14个,推广龙湖社商品科学管理,做到“三改、三坚持”(改善仓库条件,改革商品养护设备,改进废品养护方法;坚持分类存放、合理堆码,坚持货位编码、分层标用,坚持定期盘点核对,做到帐、货、卡三相符)的要求。化肥仓储损耗率平均水平0.12%,比1980年同期下降0.02%。当年全县评为“四无”仓库87座。1982年后,仓库管理进一步改善,加强养护,采取定期翻晒,分类定位,增加设备,设立专仓,改善仓库条件;贯彻以防为主,健全制度,加强检查防范。竞赛活动内容多样,几年来在仓库安全和商品保管上未发生重大事故。
二、运输管理
晋江县供销社建社初期,农村交通运输条件较差,晋北3个山区社常年设货郎担,肩挑走遍山村小道。1954年底,全县供销社系统仅有手推车6辆,农村经营单位的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雇工肩挑。1956年3月,县社成立运输科,配备干部,配合交通运输部门衔接物资中转业务。同年9月召开全县系统首次运输工作会,贯彻省供销社颁发的《关于福建省各级社运输职责通则试行条例》,交流运输工作经验。1957年鹰厦铁路通车后,县社在厦门设立采购转运站,县社经理部在安海、泉州购销站及石码采购组兼办转运业务。1959年祥芝社购置载重5吨位的机帆船两艘,用于泉州湾到蚶江、祥芝的货物运输。1961年,县社设立储运科分管仓储运输工作。当年厦门转运站共转运货物2.46万吨,其中生产资料2.39吨。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逐步根据商品性质结合运输情况,选择运输工具及线路,采用直线运输,克服流通环节过多,商品迂回倒流现象,全年节约运杂费2.17万元,各单位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发动职工自搬自运,节约费用。1963年,县社储运科撤销,运输工作由业务科分管。从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全县先后添置了手推车、三轮车和卡车,逐步改善运输状况。
1978年1月,供销社建立汽车运输队,人员17人,配备车辆7部18个吨位,重点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运输。当年,县社成立基建储运科,汽车运输队由储运科分管。1982年8月贯彻省社《关于大力开展商品合理运输工作的意见》,根据“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原则,合理组织商品运输,坚持“四就直拨”(就工厂、就车站、就码头、就仓库、直线调拨运输),节省运费开支。
1983年,供销社初步进行体制改革,推行经营责任制。汽车运输队实行“定额管理,单车核算”的责任制。1984年7月,县社汽车运输队与厦门转运站合并,成立晋江县供销储运公司,人员33人,汽车10部37个吨位。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同年11月,经过县社企业整顿验收合格,1985年,储运公司在整党中针对存在问题,修订和增订了《车辆运行管理制度》、《关于货物委托运输超载、越线及滞车计费规定》、《关于驾驶员行车补贴的有关规定》等,同时加强厦门高崎转运站的经营管理。当年公司利润6.05万元。1986年,增订和修订《安全值班制度》、《车辆进出场检查制度》、《车辆交接制度》、《安全行车奖罚制度》、《机修人员的维修保养责任制》、《中转人员的作业规程》和《仓库管理规程》等。同年,根据流通领域出现多家经营的新情况,在主要为本系统服务的前提下,对社会开放储运设施,开展代储、代运、代转、代订火车皮等“四代”业务。全年营运量50.65万吨公里,营运总收入66万元,利润6.76万元。1982年10月、1986年8月,省供销社、商业部先后在南平、大连分别召开“车辆管理工作座谈会”,晋江县供销储运公司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介绍改革和管理的经验。1986年度荣获福建省供销社系统“先进企业”称号。1988年底,公司拥有各种型号车辆17部,82个吨位,全年营运量72.2万吨公里,营运总收入111.54万元,盈利11.64万元。修理设备也初步成套,做到中小修不出公司。并建设1座1034平方米的四层楼房,1个1437平方米的水泥地板车场。高崎转运站建置楼房和仓库455平方米。
晋江县供销社运输机构建立以来,由于个别驾驶员思想麻痹,违章行车,先后发生重大汽车事故3起,死亡3人,重伤1人,经济损失8万多元。其中1988年11月23日驾驶员洪
荣裕运货往北京,途经山东省临沂市发生碰车重大事故,死亡1人,经济损失3万多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