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民主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736
颗粒名称: 第一节民主管理
分类号: F717.2
页数: 2
页码: 586-587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管理、民主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管理 民主管理

内容

晋江县供销合作社实行民主办社原则。
  1951年,基层供销合作社建立,即民主选举社员代表,参加社员代表大会,制定章程,民主选举理事会、监事会。
  社员代表大会是供销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1966年前,县社先后召开三届社员代表大会,各基层社每年召开一次全体社员代表会议,制定供销社工作计划、购销计划,审查财务收支帐目,决定盈余分配、审查分配方案,兑现股金分配,评议干部,并按章进行换届选举工作。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社员代表大会停止活动。
  1973年,推广河北省万全县安家堡公社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简称贫管商,下同)的做法。当年全县17个公社中15个公社先后成立公社贫管商委员会,大队成立贫管商小组,对基层社及农村购销站、店实行“贫管”,全县还选派贫下中农123人参加供销社经营和管理。1978年,全县17个基层社全部实行“贫管”。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晋江龙湖供销社在企业整顿中,吸收部分职工参加领导班子整风,建立每月一天的“民主日”活动,继而在1978年9月创立职工民主管理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制(简称职代会,下同)。职代会代表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职代会民主选举门市部、购销站、批发部、加工厂等部门的组长、社务委员,民主选举基层社正、副主任,并确定企业实行“党委领导、职工民主管理、主任负责指挥”的管理体制。
  1979年,县社在全县推广龙湖供销社的民主管理方法,至1982年6月,全县17个基层社全部建立“职代会”制,共选举产生职工代表529人;有6个基层社民主选举站、店组长及社务委员;11个基层社民主选举“三长”(柜台组长、社务委员、基层社正副主任)。11月,县社所属农资、土产、果品等3个公司分别建立“职代会”,民主产生公司管理委员会。年底,青阳、石狮、安海、金井、深沪等5个归口管理的集体商业各自成立总店,分别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民主选举店务委员会,推选总店经理。
  在推行职代会制的同时,1981年10月,县社在祥芝供销社试点召开社员群众代表大会。至1982年7月,全县17个基层社全面实行社员群众代表大会制,其代表由各生产大队和当地乡镇党委、供销社、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民主协商推选。全县选举产生在当地党委领导下的监督委员会17个,成员223人,并由社员群众代表组成388个代表小组,推选组长,负责对供销合作社所属农村购销站、代购代销店的民主管理和监督。
  1983年,供销社管理恢复社员代表大会制,“职代会”自行消失。1983年8—10月和1984年3月,县社和基层社两级先后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全县社员代表1446人、提案1440条,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128人、监事会成员227人,民主管理制度得到发扬。
  1984年后,企业经营责任制不断落实、完善和深化,多数基层社的社员代表大会很少召开,活动停顿。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