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生活资料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7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资料供应
分类号:
F717.2
页数:
2
页码:
578-579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机构体制、生活资料供应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机构体制
生活资料
内容
在国营商业计划指导下,根据国营、合作社分工,供销社负责对农村人民生活消费资料的经营和供应。
1952年建社初期,主要经营大米、小麦、花生油、食盐、煤油、火柴、肥皂、烟丝、烟纸、草席、棉布、棉绩、针织品、小百货等日常生活用品。供应对象主要是社员群众,对入股社员实行优待价。1954年2月后,逐渐取消社员优待价。
1953年末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其他商品随着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变化,相继进行计划收购和供应。同年国营与合作商业进行分工:国营商业负责主要集镇市场的领导,合作社商业负责农村市场的领导。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改革开放政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生活资料逐渐取消计划供应,有些重要商品推行双轨制。市场出现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条渠道流通,多种经营形式和少环节的情况,竞争激烈。供销社因势利导,采取措施,广辟货源,扩充品种,灵活经营。
1952一1988年,晋江县区域逐渐划小,供销社经营项目又不断划归专业公司,体制多次变化,市场复杂,外货冲击,人民生活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加。供销社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努力做好供应服务工作,因而人民生活的消费资料供应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供应额迅速上升:1952年123万元,1956年1071万元,1960年1821万元,1966年2145万元,1978年4178万元,1982年5474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1988年5430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