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641
颗粒名称: 卷十一 邮电
分类号: F632.757
页数: 28
页码: 435-4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邮电业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机构、邮政、电信。
关键词: 晋江县 邮电 机构

内容

晋江置县后,即设有驿站,以传递官方文书,只是驿站数有所增减。至清代,晋江共设8驿、3站。明永乐年间(1403—1424),晋江开始有民办的民信局,以传递商、民信件。清代又有侨批局,为华侨收寄银信。晋江县的邮电机构始设于清光绪年间。光绪十年(1884)设晋江电报局,光绪二十九年设晋江邮局。开始时,电报仅单机与福州、厦门、漳州传报;邮件水路由轮船带运,陆路仍靠步递。
  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邮电事业处于停滞状态。至民国12年(1923),邮电事业有所发展,设有4个邮局和15个代办所,同时,陆路邮件开始委托汽车带运。民国22年,县政府安装了电话总机,两年后开设安海电报局和晋江电话局,首次开放长途电话。同年底,邮、电合并改称电信局。民国27年厦门沦陷后,晋江成为闽南最主要口岸,通过轮船直接与香港邮局交换邮件。民国32年,晋江电信局建立无线电台,与永安中心电报局联络。民国37年,晋江邮局已成为国际邮件互换局。
  1949年9月,晋江县人民政府和军事管制委员会分别接管县邮局和电信局。当时晋江有4个邮局、69个代办所,地方电话有5个交换点。1951年泉州市、晋江县分建后,县政府迁至青阳,石狮和安海的邮电机构合并,并设立青阳邮电局(1955年改称晋江县邮电局),均属省邮电管理局领导。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晋江县邮电事业顺利发展,全面整顿农村邮政代办所,增设英林等16个支局所和衙口等6个交换点。全县通电话的乡镇达73%,各有自办邮电机构。1957年完成业务总量318054元,比1952年增长104.7%。
  1958年后,经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三年调整,晋江县邮电局加强财务管理、设备维护、业务监督等考核制度。1965年,全县通信建设也有所发展,实现队队通邮路,社社自办邮政机构,还开辟晋江至泉州自办汽车邮路。电信则实现社社有总机,队队通电话。1966年完成业务总量634583元,比1957年增加99.5%
  “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电分而复合,邮电事业发展缓慢。1978年起,晋江邮电局制定增强通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措施,全面试行《邮电通信企业经济技术指标考核办法》。农村信报投递和县内邮件转趟开始使用摩托车和汽车;开通12路载波和使用55型电传打字机。
  1980年以后,晋江县邮电局通过挖掘潜力,更新设备,深化企业改革,使信报亲投到户。埋设对称电缆,开通60路载波和安装DD14对端设备;开通长途半自动去话电路。
  为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晋江县筹集资金,从1987年起,三次引进程控电话1.9万门,可直拨全国400个市、县和18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基本上适应社会对通信的需求。1988年,全县电话普及率由10年前每百人0.1部提高到每百人1部,每人年平均邮电费用由10年前的1元增加到34.6元。
  晋江县从1953年起邮电事业发展比较迅速。截至1988年年底,与1953年比较各项业务的增长率分别为:出口函件增2.65倍,包裹增18.64倍,汇票增0.64倍,报纸增7.5倍,杂志增4倍,电报增31.64倍,长途电话增145.5倍,市内电话用户增85.7倍,农话用户增41.15倍,业务总量增71.2倍,业务收入增117.5倍,自办局所由7个发展到16个。邮件传递由步送发展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运送。电信设备逐渐走向现代化。
  第一章 机构
  晋江在唐代就开始设驿站传递官府文书。宋代设有晋安驿,下辖1站3铺,驿运设施逐步完善。元代驿站称为“站赤”,改晋安驿为清源驿。明清复称晋安驿,至宣统二年(1910)驿站全部裁撤。
  明代,晋江开始出现收递民间信件的机构,清同治十年(1871)始有民信局,同时又出现专为华侨收递银信的侨批局。光绪二十九年(1903)晋江设邮局后,民信局业务衰落,至民国23年(1934)全部停办;侨批局延续到1957年才全部归国家银行办理。
  晋江电报局始设于光绪十年,至民国5年先后分设安海电报处和石狮、码头、洪濑3个代办处。民国24年晋江设长途电话局。民国32年建立无线电话。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邮政、电信机构合并,改称晋江县邮电局。
  第一节 邮驿
  晋江在唐代就设有驿站。宋代,特别是南宋经济中心南移之后,在官道上每30里设“驿”,各驿均有步递、急递;每10里设“铺”,各铺均有“铺丁”、“铺兵”。当时晋江设有1驿、1站、3铺。驿即晋安驿,设在县西义成门内原宋贡院旧址的驿内巷,与邻县驿距均在60里左右:东至惠安锦田驿50里,西至南安汰口驿60里,南至南安康店驿60里。由于驿距过长,有时在两驿之间增设腰站、馆舍,如晋安驿与康店驿之间近30里处,设有五陵腰站和馆舍。晋安驿设有赡夫60名,兜夫30名,另有抄单夫、走递夫、解徒夫各2名,全驿夫共96名。
  元代的邮驿称为“站赤”。各驿之间的交通陆路用马、水路用船,专设铺丁接递公文,规定日行100里。当时晋江晋安驿改为清源驿,并将驿馆迁至宋南外宗正司旧址(后废为织染局)。设有5驿、2站、8铺。8铺为:府前铺、古楼新铺、洛阳铺、下辇铺、冷水井铺、石龟铺、驷行铺和潘径铺。各铺设铺司1名,铺丁4名(府前、下辇2铺各加1名)。
  明代邮驿基本沿袭元代旧制,分马驿、水驿2种。马驿的馆夫和水驿的船夫由地方按相应粮丁摊派。其中急递铺每10里设1名邮长,并配有铺丁10名(僻路配5或4名),规定每昼夜兼行100里,公文到铺时应在簿历(登记簿)登记到达时刻,以备查核,稽延者要治罪。
  明代晋江邮驿有6驿、2站、17铺,清源驿复晋安驿旧称。驿所之东建递运所,由晋安驿管领。明代的五陵腰站,配备有兜夫15名。在17个驿铺中,府前铺、洛阳铺、古楼新铺、石龟铺、驷行铺和潘径铺,各设铺兵5名;西湖铺、宝月铺、新亭铺、白塔铺和秀山铺各设铺丁3名;苏村铺、福全铺、白沙铺、安平铺和山前铺,各设铺兵2名;另有总铺(初设府治前之东,后迁东门外),设铺兵6名。
  清代的邮驿分为驿递、铺递。驿递用马,除送公文,还接送来往官员和护送官物;铺递以铺兵递送公文,各设有铺司和铺兵。晋江县有8驿、3站、19铺,除沿袭明代之铺外,雍正年间(1723—1735)又增设下辇铺和莲埭铺,各设铺兵2名。
  晋江古邮驿的设置虽历时千年,但驿铺并不为商、民捎带信件。商、民信件另经私人经营的民信局传递。至清宣统二年,驿站即全部裁撤。
  第二节 民信局、侨批局
  一、民信局
  晋江民信的收递始于明初。初期只有代人递送信件,以后才增加包裹、汇兑等业务。由于采取上门收递银信的办法,收费灵活,投递快捷,保证信誉,满足了当时以商人为主要客户的需要,而为民间所采用。
  晋江的民信局兴于同治年间(1862—1874),业务范围遍及国内外,是邮政开办之前最活跃的民间通信组织。同治十年,安海有郑顺荣批馆,雇用人员20多人,是晋江县最早开办的民信局。光绪三年(1877),晋江又相继开办一些民信局,规模较大的有天一、如鸿和达华3家。据《安海志》(1983年新编本)称:安海的民信局,专门收寄私人书札,并与国内的钱庄、典当以及海商、“走水”的“客头”和舵手等联系,成为传递银信、物品和带新客出洋的纽带。由于闽南方言把“信”读为“批”,所以民间把信局称为“批局”或“批馆”。
  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在全国设立大清邮政之后,民信局成为邮局的辅助机构,又是其业务竞争对手。随后,邮政机构和邮路逐步向内地延伸,并开办快递邮件的业务,民信局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加上邮局业务上的某些限制,使民信局的业务大不如昔。
  清末民初,晋江县民信局又有增加。从光绪三十年到民国6年(1917),全县新开设民信局达19家,其中光绪三十年有亦宜安1家,宣统元年(1909)有泰昌1家,宣统二年有联美1家,宣统三年有恒记、新顺和、同兴3家,民国元年有平记、美南2家,民国2年有万泉源、吉安(栈)2家,民国4年有晋利、合安2家,民国5年有和昌、复益、晋通、连春、恒安、义利6家,民国6年有惠侨、源兴2家。而且业务有所回升,如如鸿信局与安海郑顺荣批馆及漳州南兴信局,在民国初年就有业务联系;至民国9年,更与厦门的华春信局有直接业务往来。此后由于地方不靖,民信局业务日趋衰落。民国23年12月,中华邮政总局强调信函是国营邮政的专营业务,勒令各地民信局一律停业。但对专营国外华侨银信和收寄侨属回信的一些民信局,仍准许继续营业,并改名为“侨批局”。
  二、侨批局
  晋江民办侨批局(也称“批馆”),是专为适应国外华侨与家乡亲人银信往来的需要而设立。同治十年,安海郑顺荣开设的批馆即专营此种业务,是福建省最早的侨批局。有些侨批局除经营华侨的银信汇兑外,还兼营华侨出入国接待、代买车、船票、安排住宿以及介绍工作等业务。其中晋江合昌侨批局还于民国27年与永春中国银行合作,在永春设立分局,增雇人员,兼营金融,收揽汇款,代写书信,经呈报总局核准后可直接收发海外银信;并采用收件人“编列专号”的办法,保证银信安全快速送达,受到广大侨胞和侨属的欢迎和支持。
  据统计,民国27年晋江县侨批局有总号8家,所设分号合计293家(其中在国外的有172家)。抗战初期,侨批局业务渐趋衰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外邮路阻断,侨批业务随之停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又恢复。1949年晋江县领得侨批局执照的有:永顺、南日、昌茂、长城、鸿泰、源兴、福协兴、合昌共8家。
  新中国成立后,晋江地区于1950年4月16日成立晋江侨汇分局,下设派送站18个,属晋江县的有石狮、安海、金井、东石、衙口等5个。195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决定侨批局划归为中国银行领导,部分侨汇派送业务归邮电局办理。1956年对私改造,侨批局停业。1957年7月1日起,原先由侨批局经办的业务,归属国家银行办理。
  第三节 邮政局
  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正式设立大清邮政。晋江县在光绪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设立邮局,又在安海设邮政代办所(两年后升格为安海邮局),属厦门邮政总局管辖。这是晋江县最早的邮政机构。当时晋江和安海邮局分别设供事1人,信差1人,邮差2人。光绪三十三年,晋江、安海邮局开始办理汇兑业务。同年还先后设立树兜、青阳、石狮、港边、永宁、东石、衙口、深沪、金井共9个邮政代办所。两年后又设立河市街、大罗溪代办所。至此共有邮政代办所11个,连同晋江、安海2个邮局,均属厦门邮政总局管辖。
  民国期间,晋江县除清末设立的晋江、安海2个邮局外,又先后增设了石狮、金井、东石、衙口4个邮局和新府口邮政支局。全县先后设立邮政代办所(含邮寄处和信柜)共59处。其中属晋江邮局管辖的有河市街、丰州镇、青阳市、法石、祥芝、陈埭、浮桥、新桥头、亭店、潘山街、溜石,桃源铺、石窟、双沟、杏埔共15处;属安海邮局管辖的有莲河、石井、磁灶、大盈、水头、内坑、钱坡街、淘浔、灵水、奎霞、黄山、张林、文斗店、英墩、溪东共15处;属金井邮局管辖的有深沪、围头、英林、伍堡、塘东、坑边、古〓、溜澳、〓洲、大深沪共10处;属石狮邮局管辖的有蚶江、永宁、衙口、塘市、沙塘、中山街、浦内、坛林、港边、锦上、岑兜、芙蓉、日新街、龟湖、仑后、洪堀、西岑共17处;属东石邮局管辖的有石菌、广平2处。
  1949年9月晋江县解放,当时全县设有晋江、安海、石狮、金井、东石5个邮局(按:衙口邮局已于民国33年5月因业务萧条降为代办所,先后归金井、石狮邮局管辖)和府口街1个支局,属福建省邮政管理局领导。1950年2月重新核定晋江、安海为二等甲级邮局,石狮为三等甲级邮局,金井、东石为三等乙级邮局。1951年11月,晋江县邮电机构合置。
  第四节 电信局
  光绪九年(1883)清政府为抵制英国和大北电报公司的控制,招集华股兴建沪,浙、闽、粤沿海陆线。同年四月八日开工,福建所属部分于当年十二月完工,相继在浦城、建宁、延平、福州、涵江、晋江、云霄等处设局,隶属中国电报总局。这是福建最早创办的官督商办的电报局。晋江电报局设于光绪十年六月。民国元年(1912)晋江电报局被定为二等一级局。民国5年,晋江电报局先后分设安海电报处和石狮、码头、洪濑3个代办处。
  民国23年安海电报处升格设局,定为五等电报局,属福建电政管理局管辖。民国33年改称为安海电信局。
  民国25年,福建电报局改设福州、南平、龙溪(后改厦门)3个指挥局,晋江、安海2个电信局分别属福州、龙溪指挥局管辖,各有职工19人。
  晋江长途电话局于民国24年成立,隶属交通部,配备职工5人,与电报局合并办公。其通话区域为福州、厦门、漳州、莆田、仙游、惠安、同安、永春、德化、大田等县市。民国30年,晋江电报局在编人员16人(其中公电员3人、业务员1人,报务员5人、话务员4人)。民国31年,晋江电报局首次开办特快电报业务。民国32年,省无线转报中心设在永安电报局,晋江同时建立无线电台,每天中午为无线电台会晤时间,由永安电报局按时间分区接转各局。
  民国32年,交通部规定从7月1日起电报局、无线电台与邮政局合并,改称电信局。晋江电信局定为二等局,属官营性质。民国36年开放晋江—永春无线电报电路。第二年晋江电信局开办特快电报业务。
  民国期间一种非营业性质的自用电话,由晋江各民办汽车公司自行安设,专供各分站使用。晋江县原无市区电话机构,抗战前,侨属曾一度呈准设立通兴百灵公司,经营市区电话,但因工程逾期而被取消,以后有私人电话小总机6部,于民国37年,归入晋江电信局,有用户99户(其中县城21户、青阳区27户、石狮镇19户、安海镇32户)。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晋江县地方电话局又分设青阳、石狮、安海、华州、河市5个交换点,属县人民政府建设科领导。
  第五节 邮电局
  1951年8月1日青阳邮政局开办,11月间与青阳电信营业所合并,成立青阳邮电局。随后又成立石狮、安海邮电局。金井、永宁、衙口改为邮电支局,归石狮邮电局领导;东石改为邮电支局,归安海邮电局领导。
  1953年成立县一级邮电局——青阳邮电局(1955年改称晋江县邮电局),实行对全县邮电分支机构的统一领导。安海、石狮、金井、东石改设营业处。1954年又增设衙口、永宁、河市、清濛、深沪5个营业处。1955年安海、石狮、金井、东石4个营业处升格为邮电支局。同年接管原属泉州市邮电局领导的河市邮电支局。至此,全县10个邮电分支机构全部归晋江县邮电局统一领导。随后又相继设立罗溪、中山街、厝上、马甲、伍堡、英林、磁灶、英墩、陈埭、池店、永和街、蚶江共12个邮电所。1959年又增设苏厝、祥芝、罗山3个邮电所。至此全县自办邮电分支机构增至25个。
  1958年全国邮电体制下放,县邮电局成为县人民委员会的一个科室。1963年1月县内电话管理体制上收,作为地方国营编制,由省邮电局统一管理,英林、祥芝、蚶江、永和、罗山、陈埭、磁灶7个公社集体经营的交换点收归省邮电部门管辖。1968年6月,邮电局实行军管。1969年11月,邮政与电信分建,邮局隶属上级交通局管理,电信局隶属县武装部和晋江地区电信局领导。
  1971年河市、罗溪、马甲、双阳4邮电支局所划归泉州市管辖。晋江县的邮电局分支机构由原来的23个减为19个。
  1973年,晋江县邮局与电信局重新合并,恢复为晋江县邮电局。时全县邮电职工共201人,下辖6个班组,19个支局所。
  为适应改革开放通信发展的需要,1986年县邮电局在青阳新大街新建邮电综合楼1座。当年,县局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并在石狮、安海增设集邮门市部。1988年晋江县的邮电局机构设置为:4股1室(人教保卫股、经营计财股、邮政股、电信股、办公室),16个生产班组(邮件组、投递组、稽核组、营业组、报刊发行组、报务组、话务组、市话机务组、市话机线组、市话营业组、综合机务组、农话机线组、载波机务组、微机室、驾驶班、电缆组),20个支局所(安海支局、金井支局、东石支局、英林支局、深沪支局、磁灶支局、龙湖支局、陈埭支局、永和支局、内坑支局、石狮支局、紫帽邮电所、白〓邮电所、池店邮电所、罗山邮电所、英墩邮电所、衙口邮电所、蚶江邮电所、永宁邮电所和祥芝邮电所)。
  第二章 邮政
  晋江邮局始设时设备简单,陆路邮件全靠步班递送。民国10年(1921)泉安汽车路通车后,泉州至安海邮件开始由汽车带运。民国30年晋江邮局开始配备2架自行车递送邮件。50年代起基本上由自行车递送。70年代起逐步用摩托车、自办汽车运载。
  晋江邮政业务不断发展,经营项目包括函件、包裹、汇兑、储蓄、机要通信、报刊等。与此同时,逐渐形成定线邮路,除连接省、地干线邮路外,在县境内又分别形成为地、县间干线邮路、县内干线邮路、农村投递路线和县城投递路线。
  第一节 业务
  一、函件
  早期的民间信件是由民信局、侨批局收寄。晋江县邮局(即泉州府邮局)成立初期,内地远郊的信件仍由民信局投递。随后,县邮局陆续办理函件收寄,邮路逐渐向内地延伸,同时开办快递邮件业务。
  至民国38年(1949),晋江县邮局的函件有国内、国际2大类。国内函件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贸易契、新闻图纸、商务传单、挂号、双挂号等;国际函件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国际小包、保价信函、箱匣等业务。函件的寄递方式分为陆运、水运和航空3种。
  新中国成立后,晋江县的邮电机构发展迅速,邮电局、所由1949年的82个,发展到1960年的132个(增长60%),遍布城乡各地,全部开办函件业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晋江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晋江县邮电局不断开发新的服务方式以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1988年6月18日,开办寄递时间性强的“特快专递特需业务”,后又推出邮政快件业务。
  40年来,晋江县邮电局函件交寄量逐年增加,1950年全县每人平均邮寄信函0.6件。1988年,晋江县邮电局经办的函件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挂号邮件、特种挂号信函、有声信函、国内、国际航空邮件、保价信函、邮政快件、特快专递以及代发广告等10多种。
  二、包裹
  晋江早期包裹业务由民信局兼办,后随邮局的设立和邮务的推广,邮局也逐步受理包裹收递。民国15年5月,泉州所属的15个邮电局(含安海、石狮)实行包件检查制度。同年7月19日设立包裹匣金局,兼理国外包裹寄递。从民国25年起,不仅办理国内外普通包裹,而且收寄货价包裹业务。
  1951年,晋江县开办托购、代购业务,办理代收货价事项。在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期间,进口包裹量剧增。晋江旅居海外和港澳的同胞,向家乡投寄包裹,内装布料、服装、花生油、食糖、罐头等生活用品,仅此一项每年进口包裹达45万件,每件在10公斤左右。寄递进口的国际、港澳小包,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每件1公斤,每年达100多万件。1963年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口包裹大幅度减少。
  1980—1981年上半年,晋江县邮局收到由深圳、珠海等地寄递的包裹量猛增。每件重量10—15公斤,寄进物品除服装、布料外,还有收录机、太阳镜、自动雨伞等。每月进口量达6万多件。
  1981年下半年起,对外包裹寄递量成倍增长。为适应社会的需要,晋江县邮电局大力开办商品包裹业务,商品包裹量占全县收寄包件总数的34.75%,居全省、全市首位。其中英林支局在全局职工只有19人、包裹生产操作场不足25平方米的条件下,创包件年收入112.785万元(占全年业务收入220.322万元的48.8%)、人均年业务收入11.912万元的纪录。
  80年代起,社会上集体、个体联运站竞争激烈,包裹业务已不属邮电部门独家经营。为此,晋江县邮电局发挥点多面广、安全可靠、充分利用邮运运能、直投到点等优势,到各乡镇企业揽收业务,设流动收寄点,提高服务质量,促使包裹业务急剧上升,至1988年,年收寄量超过62万件。据统计,晋江县邮电局1951年收寄包裹总件数为4070件,1977年为49536件,1988年总数达62.983万件,比1951年增长155倍,比1977年增长13倍。
  晋江县邮电局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打击利用包裹搞走私、投机倒把的不法行为,仅1981—1983年就破获389起,查获走私违法物品有手表289只、银元2620枚、碎银10.337公斤、黄金36.47克、香烟3819条、收录机16台、进口旧服装978件、化纤布料10641米、裸体扑克45副等,多次受到省、市、县人民政府的表彰。
  三、汇兑
  汇兑业务分为普通汇款和电报汇款2种。光绪三十年,晋江邮局始办汇兑、汇款两种业务,两年后安海邮局也开办汇兑业务,均被列为乙类汇兑局。
  民国时期普通汇票分为一般、高额、定额(分5—100元6种)、小额4种。民国10年初,晋江邮局开办储金业务并与邮政合设,下半年起改为储、汇分设。晋江、安海被列为甲汇票局。民国24年,晋江邮局开办定期储汇金业务。民国33年,晋江邮局开办电报汇票转汇业务,同年7月,安海邮局也增办特限电报转汇业务。民国36年,储、汇再度合并。
  1949年9月晋江解放初期,根据上级指示,汇兑业务暂停办理,至1950年1月3日恢复。1951年汇兑业务改由银行委托办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汇款,邮电局则以个人汇款为发展方向。1953年邮局规定个人汇款每笔以300元为限,电报汇款仍无限额规定。1959年票汇制度改为信汇制度,普汇每笔以1000元为限。后经统计,超过300元以上的汇款很少。1962年又定为以300元为限,超额者采用分张开发办法。1980年9月起,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方便群众,曾取消邮汇最高限额的规定。至1981年8月起为便于汇兑资金管理,防止可能发生的流弊,重新规定每张汇票最高限额为5000元。
  在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之后,晋江县商品经济发达,外地个体户通过邮政渠道流入晋江县的高额汇款,每年超过223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商品资金的流通。
  四、储蓄
  晋江邮局办理储金业务是从民国10年1月6日开始,与邮政合设,以“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求大补,但求稳妥”为经营方针。经办活期储金和定期储金两种。民国22年又增办支票储金业务。
  民国13年10月1日安海邮局开办储金业务,收存定期储金。民国27年11月,安海邮局又增设存簿储金。民国31年,安海、金井、石狮、衙口等十几个邮政分支机构均开办定期储金业务。
  晋江的邮政储金业务一直延续到1951年,当年6月,国家规定金融业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经营,邮政部门一律停办储金业务。
  1986年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经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协商,决定从当年4月1日起,各级邮电机构分期分批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业务归属人民银行领导。同年8月30日晋江县邮电局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在青阳设点,经办活期、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4类储蓄,与县人民银行建立对口业务关系,并设“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2个帐户。至年底,仅有储户168户,存储余额为22万元。1987年12月增设安海、石狮两个储蓄点,积极开展宣传,改善服务,实行中午、星期天、节假日营业不停的制度。为鼓励群众踊跃参储,晋江县邮电局发行首期有奖储蓄60万元,以奖代息。当年储户剧增至30428户,存储余额达176万元。1988年6月,又增办陈埭邮政储蓄。
  五、特邮通信
  特邮通信的前身为党内交通,任务是传递信息、护送干部、筹集和输送物资,原属部队和地方党委负责。1957年特邮通信和特邮交通分设,独立办公,特邮通信归属邮电部门负责。当年4月1日,晋江县特邮通信移交县邮电局接办,中共晋江县委特邮室3个特邮通讯员同时调入邮电局工作。1959年9月1日,晋江县邮电局接办县以下的特邮通信,设专职特邮人员3人,配备专用进口自行车3辆,每天到泉州特邮组交接特邮文件,并负责全县公社、农场、工厂、企业和部队等97个单位的特邮通信。1962—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期间,特邮文件要亲投到公社和社教分团,每日1班。
  1967年以前,晋江县有特邮邮路5条344公里。1970年起特邮邮路改为摩托车邮路。1981年5月,停办乡镇特邮通信,撤销县邮电局特邮组,合并入邮件组,但保留特邮室,设专职人员1人。县以下特邮通信业务停办后,特邮文件运输改为特邮文件和普通文件合押,晋江至泉州的进出口特邮文件,交由泉州—晋江正班邮车带运,由专职人员接发;又配备一专职人员,负责收寄和投递县直机关、驻军团部、科研机关等11个单位的特邮文件。
  晋江县邮电局从1957年接办特邮通信业务以来,就设立专门的工作室,建立一套规章制度,从1957—1988年,保持31年特邮通信没有发生差错和重大事故,被省局评为保持30年特邮通信无差错、无事故先进单位。
  六、报刊
  民国期间晋江县邮政部门没有办理报刊发行业务,报刊发行,都是出版部门自行经营,部分刊物由地方书店销售。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1日起,晋江县邮电局正式承办报刊发行业务,一些期刊亦由新华书店移交邮电局统一发行。当年第四季度,全县报刊发行数为237164份。
  1953年报刊发行实行定期定额计划和定期预收制度,配备专职发行员3人,负责各种报刊的收订工作。1958年起,在全县各机关团体、学校和部队设立社会报刊发行站48个,共有发行员48人。同年,报刊发行数累计达428904份,报刊流转额为18万元。
  1960—1966年,由于纸张紧张报刊实行限额发行(限制新订户)。1961年在压缩中央级报刊直封单位时,晋江县邮电局削减了东石、金井、河市、深沪、中山街、罗溪等直封单位。1966年全县报刊累计数为530.47万份;其中订阅《福建日报》的有397个生产大队,订阅《晋江专区报》的有3836个生产队。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社会报刊发行站不断减少,1975年,由1966年的27个减至11个,订阅报纸减少为2875份,业务收入减少0.5万元。
  1977年起报刊发行工作又步上正轨,发行量逐年增加。1983年为扩大报刊发行以适应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晋江邮电局建立2个农村信报站。1985年,农村信报站迅速增至219个。此后数年仍呈上升趋势,1988年,全年报刊发行量达136.73万份,流转额达117万元。
  此外,晋江邮电局又积极开展报刊零售业务,除增设零售门市部外,还通过定点零售、流动零售或委办零售的办法,向读者出售报刊。1988年零售报纸57种,期发数4385份;零售杂志333种,期发数1.8万份;零售报刊流转额占报刊总流转额的22.62%。
  第二节 邮路
  晋江县开始设邮局时,发往省外、国外邮件以海运为主,由轮船运至厦门、福州经转。此后邮政业务推广至内地,邮件由邮差挑运或委托内河木帆船、小火轮带运;水运邮路由厦门、泉州延伸到安海。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邮政总局规定,邮件分为轻件(包括信函、明信片、散张新闻纸等),重件(包括新闻纸总包、书籍、包裹等)2大类,其中轻件类邮件要求应由最快途径递送。
  民国3年(1914)开辟安海至溪尾70华里的隔日班步班邮线。民国10年泉安公路通车,晋江邮局成立汽车班,开始利用汽车运输邮件。
  民国20年增设晋江至石狮、晋江至金并两条邮线,邮差由步班改为半乘汽车半步行投递。民国21年2月,安海—晋江,晋江—永宁,安海—官桥,石狮—金井,晋江—金井均开办汽车邮路;祥芝—泉州20公里水路邮线由民船运输。民国27年抗战初期,沿海公路破坏,汽车停驶,晋江北通福州,南至漳州,全长326公里邮线,由30名脚差接力传递。抗战胜利后,汽车邮路才逐渐恢复。至民国38年,晋江共有邮路13条,总长1322.5公里,其中委办汽车邮路391公里。
  50年代初,仍沿用旧邮路。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除连接省、地干线邮路外,又逐渐形成地、县间干线邮路,县内干线邮路,农村投递路线和县城投递路线,构成较完整的邮路网。
  一、地县间干线邮路
  1965年7月开辟泉州—晋江自办汽车邮路,即:泉州—晋江(青阳)—石狮—中山街—深沪—金井—安海—青阳,全程112公里,往返4小时。1966年11月增办东石交接点。70年代线路不变。1985年8月1日起延伸至英林,全程增至132公里,往返6小时,由泉州经转,衔接福厦、福泉、泉漳邮车,与全国和世界各地通邮。
  二、县内干线邮路
  50年代初,县内邮路总长365公里,其中委办水运邮路75公里,其余为自行车邮路。1958年,实现乡乡通邮路,邮路长达630公里。60—70年代邮路进行多次调整,有增有减,变化不大。80年代邮路又有新的发展。至1988年发展至803公里,其中自办汽车邮路96公里,县内干线邮路共27条,其中农村邮路25条。
  三、农村投递路线
  农村投递路线(又称社下邮路)萌芽于1955年,开始由各乡选派二、三名青年社员为邮递员。1960年农村邮路发展到912公里。1963年为减轻农业社负担,对社邮员进行裁减,农村邮路仅留299公里。1964年小部分社邮员转为正式乡邮员,其余大部分裁撤,1969年在邮、电分设之后,乡邮投递逐渐改变成机动车(包括摩托车和机器脚踏两用的自行车)邮邮路,至1978年农村机动车邮路已有916公里。1985年起,农村邮路由农民承包,邮路实行周六投递。
  四、县城投递路线
  1951年4月,晋江县政府机关迁至青阳,当时县城居民尚少,邮件不多,只分2个投递段,配备投递员2名。随着经济发展、居民增多和城镇区域扩展,投递范围及业务量日益扩大,投递人员也随着增加。
  第三节 设备
  晋江邮局初建时,设备极为简陋。据记载,仅木质小隔橱子1架、桌子1张、椅子3把、木质日戳1枚、天平1架。邮件全靠步班递送。民国10年(1921)泉安路通车后,泉州至安海邮件由汽车带运,其他各地邮件仍由步班接递。直至民国30年,晋江邮局才开始配备2辆自行车作为递送工具(其中1辆配给石狮)。
  1952年,晋江县邮电局共有自行车10辆,2辆用于电报投递,8辆用于郊外邮运。设有信箱101个,其中县城1个、安海41个、石狮40个、东石10个、金井8个、衙口1个。1962年省局拨给晋江局自行车5辆,作为运递特邮通信和普邮备用车。
  1970年提出实现乡邮投递摩托车化,开始购置摩托车1辆,以后历年增购,至1978年全局共有摩托车18辆。同年,省邮电局还分配给县局7305型北京牌金属车厢0.5吨汽车1辆,作为县内邮件转趟用车,而进出口邮件绝大部分由泉州邮车站的自办汽车运载。至1988年,晋江县邮电局拥有汽车3辆,分别用于县内转趟,省内邮运。同时,还有特邮摩托车3辆,自行车73辆。
  1979年12月,晋江地区邮电局修配厂生产一套“自动投包机”,在石狮邮电支局安装使用(至1980年拆除报废)。至1988年,晋江县邮电局设有信箱、信筒共256个。为向邮政生产机械化发展,由省局分配和县局自购的机械设备有:电子函件秤4台,点钞机1台,信函自动过戳机2台,电子包裹收寄机4台,自动装卸机2台和电动过戳机3台,分配给相关班组和支局所使用。
  附:集邮
  1983年4月1日,县邮电局开办集邮门市部。安海邮电支局和石狮邮电支局也于1987年相继开办集邮门市部。业务收入随网点的不断增设而逐年递增。1984年年收入21879元,1985年增至35667元,较上年增长62.7%。
  晋江县集邮协会于1985年3月4日在县邮电局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至1988年,县邮协先后组织6个集邮分会,其中乡镇级有永宁、金井、安海3个,中学的有深沪、养正、磁灶3个。
  集邮协会成立后,多次举行或参加国家的邮展。晋江毓英中学教师王朱唇收集的“华侨民信局始末”邮票,多次参展并获奖,其中1987年10月参加泉州市六县一区邮展获一等奖;1988年8月参加新加坡在福州举行的邮展,引起新加坡集邮家的重视。
  1986年9月21日县集邮协会成立邮学研究小组,成员19人。该小组以研究侨批民信局为专题,兼文化及邮学等内容。已举行过2次研讨会,发表论文10篇。1988年9月,闽粤两省集邮协会在广东省澄海县联合召开“侨批”学术研讨会,王朱唇、周松龄还将自己撰写的2篇论文参加交流,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周松龄撰写60篇集邮知识短文编印成《方寸集》,赠送给集邮爱好者,受到好评。
  县邮协成立后,不定期编印简讯《晋江邮苑》,至1988年,共出版21期。1987举行过2次邮品交流。1988年6月在金井毓英中学举办首次邮品拍卖。
  第三章 电信
  民国10年(1921),泉安汽车公司自办电话与各分站联系。民国23年,晋江县政府开始设电话总机室以沟通市区各机关。50年代起,晋江县电话业务种类不断更新,分为国内长途、国际、农村、市内、会议电话等项目。1985年开设传真业务,1987年又开通程控电话。
  晋江电报局设于光绪十年(1884)六月。初创时设备简陋,只与厦门、漳州通报。民国4年才开始办理与惠安、莆田、福州、厦门、漳州、云霄、汕头、广州等地电报业务。民国32年开始建立无线电台,与省无线转报中心台联络通报。50年代起,随着设备的更新、网路的完善,电报业务种类和计费量逐年有所增加。
  第一节 电话
  一、国内长途电话
  民国24年(1935),以福州为中心的长途电话3大干线建成,其中福广双铜线从福州经莆田、惠安、晋江(泉州,下同)、同安、厦门、龙溪、漳浦、诏安等县至广州。晋江电话局设有10门磁石式长途交换机,开始有营业性质的长途电话业务。同年,晋江县电话局与电报局合并,隶属交通部。其长途电话区域达福州、厦门、漳州、莆田、仙游、惠安、同安、漳浦、南安、永春、德化、大田等市县。设备资金20万元(国币),有电话机6台,配备职工5人。全年营业收入86380元。
  晋江早期的自用长途电话均系由各汽车公司自行安设,专供各汽车分站使用,其安设线路、设备情况列表如下:
  1949年10月起,长途电话分“叫人”、“叫号”、“传呼”3种,各有普通与加急二类。1950年配合当时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发展国营企业的需要,执行中央规定:省、市特设军、政专线电话,土地改革免费电话,国营企业电话,同时取消“特快电话”。1951年,泉州与晋江邮电机构相应调整后,5月1日泉州至石狮报话线接通石狮至衙口地方线,开办衙口电信代办处,6月16日泉州至石狮报话线丁形引入青阳,开办青阳营业处。11月起,改用泉州至青阳土地改革专用线,青阳营业所改为青阳邮电局。当年开办国内长途电话业务的还有安海、衙口、石狮3处。初设时业务量不多,当年业务量仅3793次(3分钟为1次)。
  1956年,金井、河市、东石、清濛、内坑、莲塘、池店、罗溪也先后开办国内长途电话业务。至1960年,全县25个支局所有19个办理长途电话业务,出口计费业务量27005张。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经过调整后,全县办理长途电话业务的局所为15个,即青阳、石狮、安海、衙口、中山街、金井、深沪、英林、磁灶、东石、池店、陈埭、罗溪、马甲和河市。当年出口计费量30150张。1965年,梧〓节、永宁、蚶江、伍堡、永和街、内坑、双阳农场7个支局所又相继开办长途电话业务,共22个。1971年,河市、罗溪、马甲和双阳邮电支局所划为泉州市邮电局管辖。开放长途电话业务的支局所减为18个,当年计费长途电话去话张数为60526张。1979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经济活跃,国内长途电话业务量大增。1980年长途电话计费量猛增至143989张。至1987年计费长途电话去话张数增至715707张。至1988年更增至1617634张,计费量1614946张,是1979年(当年长途电话计费量为117515张)的13.74倍。
  1987年9月19日晋江县程控电话开通投产,设备具有8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有长途直拨等多种功能,可直拨国内400多个市、县的自动电话局和国际182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话。当年年底,全县直拨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的有权用户共1514户,至1988年底增至2640户。
  二、国际电话
  1951年11月,晋江县邮电局在开办国内长途电话的同时,在县局开办国际电话,但当时线路、设备落后,通话效果差,用户较少。
  1965年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县开办国际电话业务的有青阳、石狮、安海、中山街、磁灶、金井、东石、陈埭、罗山、深沪、池店、罗溪、马甲、河市等22个支局所。但由于设备、线路质量差,国际电话业务发展仍很缓慢。1980年国际去话业务量只有1449张。
  1980年起,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晋江县的乡镇企业在国家的扶持下蓬勃发展。随着“三资”企业的兴办和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回国观光旅游的华侨和港澳台胞的增多,社会上运用国际电话互通信息量大为增加。1987年晋江县开通程控电话后,当年全县去话量79975张,为1980年的55倍。
  三、农村电话
  晋江农村电话始设于民国8年。民国21年,各汽车公司为了便于与各分站联络,先后自架线置机通话。民国22年,县政府以河市境内多散匪骚扰,乃筹款架设线路通话,并在县府设立电话总机室。至民国25年,县电话总机室有职工8人,全年经费1.8万元,装置瑞典式交换机40门,与市内各机关和青阳、安海、石狮、河市以及南安县政府,都可直接通话,初步形成电话通信网。
  1949年10月,上述电话机线设备归县人民政府建设科接管。1951年设立青阳邮电局,接管县政府总机,并开始办理农村电话业务。1953年8月县政府总机迁入邮电局。同年,省邮电管理局新拨10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设于县局,县内的14个区全部安装电话。1954年,省局拨给石狮、衙口代办所各1部交换机(后收回原机),并把这2处交换点并入当地营业处。又拨1部10门交换机设立金井交换所,原由衙口转接的部分用户改归金井转接。至1956年,全县在青阳、安海、东石、内坑、石狮、莲塘、衙口、金井、池店、河市、罗溪11个乡镇设立农村电话交换点,总容量260门,实占门数175门。同年新架中继线有:青阳—池店9.98公里,石狮—莲塘19.15公里,青阳—河市70.23公里,青阳—石狮30.30公里,总计129.66公里。另架设用户线258.35公里,装通电话的乡镇占全县乡镇总数的70%。
  1957年1月,根据邮电部通知,将县内国营部分电话划归地方统一经营,晋江县的经营方式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以省为单位统一经营,并由省局负责管理。
  1958年起,以各公社行政区划为界,迁移机线建立社内电信网,并调整安装罗山、马甲、磁灶3处交换点,同时增设6个大队的电话,实现社社有总机,队队通电话。至年底全县设立交换点,容量达590门,总机实占门数364门,杆路长699杆公里,线路970对公里。当年11月,省局农村电话科撤销,县内电话划归地方经营管理。
  因战备需要,县邮电局于1962年6月建立以机线员为主、民兵为辅的3个抢修组和6个预备点,架设50对迂回线。1963年1月1日起,农村电话在管理体制上收归省局,其营业收支、劳动工资、机线设备维修等,均纳入省局计划。农村电话资费恢复执行省人委1957年12月24日颁发的全省统一标准。
  1964年8月10日,泉州至安海的长途线路接入青阳局,将青阳—安海段线路设备移交给晋江局管理经营。1966年全县农村电话交换点有青阳、安海、金井、中山街、东石、河市、马甲、罗溪、双阳、英林、深沪、永宁、蚶江、伍堡、永和、内坑、陈埭、新店、磁灶、罗山共20个,交换机总容量1100门,为10年前的4倍,实占门数653户,为10年前的3.7倍。
  1971年1月河市、罗溪、马甲、双阳4个邮电支局所划为泉州市邮电局管辖,全县农村电话交换点减为16个。1972年开通单路载波,至1976年农村电话使用的单路机增加到17端。1978年10月起,农村电话收费实行全省统一的按月收取固定通话费的办法。
  改革开放以后,晋江各种专业户、个体户装用电话的需求日益增多(1983年21户,1984年66户,1985年139户)。1987年,晋江邮电局在省、市局和县人民政府支持下,引进日本富士通公司的F—150数字程控自动电话系统,与泉州、石狮建成全国首家市、县、镇三级联网的数字程控交换传输的自动电话网,使侨乡的电信通信发生巨大变化。安装程控自动电话,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县邮电局采取以乡镇政府牵头集资兴办农村电话的办法,从1987年下半年至1988年共集资671.76万元,架设乡村主干电缆和用户分支电缆共200皮长公里,水泥杆路近180杆公里,把龙湖、陈埭、东石、罗山、内坑、磁灶、池店7个乡镇的1000多用户,纳入程控自动电话网。同时,对其他距离远而不能满足传输衰耗条件的乡镇,采用开环路载波,加粗中继电缆线径和线路加感器等措施,增加程控半自动直拨中继电路60条,实现全县农村电话人工半自动拨号。
  四、市内电话
  晋江县市内电话始设于民国10年(1921)。当年泉安汽车公司为方便与各分站的联络,投资8.68万元(当时币值),购置德国西门子20门磁石交换机1台,并架设相应线路。民国23年,在县长高桓任职期间,为沟通城内各机关,在县政府安设40门磁石交换机1台。
  1951年,晋江县邮电局接管县人民政府总机室,代管地方电信,始办市内电话业务。当时市区范围较小,机关不多,又较集中,全城区电话用户仅20户。1953年12月县政府总机迁入邮电局,与省邮电管理局新拆下的100门磁石交换机装设在一起,当时市内电话用户增至47户。1957年11月初,架设市内电话电缆,用户发展到76户。此后逐年增加,至1965年增至130户,1975年达145户。
  1978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内电话业务也加快发展步伐,1980年增至208户,1985年达377户。1987年9月19日,程控电话正式开通。半年之后,晋江实装机达2427户,占总用量60.68%。1年后4000门全部占满。1988年紧急扩容2000门。
  五、会议电话
  晋江县邮电局从1958年4月15日起,开始办理会议电话业务。初创时没有专用设备,采用最原始的汇接方法,只能用单机发送和收听。由于多条线路并在一起,杂音严重,收听人数有限,效果很差。
  1959年,各社、镇普遍装置简单的会议电话扩音机,但只是采用在配线室使用单刀开关的方法进行汇接,质量不高。
  1976年,县局配备20路会议电话汇接机1部,各公社相应配备小型晶体管会议电话终端机;但由于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均较差,大部分业务实际上是县局用扩大器发送,乡镇用喇叭收听。至1985年4月,在县局安装JH102型电话汇接台,在各乡镇安装JH304型多功能会议电话终端机。这套设备具有录、收、放、扩等先进功能,音质、音量都大为提高。
  六、传真
  晋江县的用户三类传真始创于1985年。在程控电话开通以前,只有中共晋江县委办公室、县财政室、工商银行3部传真设备,传递形式采用人工接转。1987年7月晋江县程控电话开通后,通信技术条件大为改善,也为用户三类传真提供方便。由于“三资”企业的迫切需求,1988年三类传真装设14部。传真业务的开通装设,为晋江“三资”企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通信手段。
  第二节 电报
  一、业务
  清光绪十年(1884)六月,晋江开设电报局,同年与漳州、厦门电报局通报。
  民国2年(1913),交通部将全国电政区域划分为13个区,福建属“闽浙区”,设电政监督处,下辖16个电报局。其中晋江电报局划为二等(乙级)局,内设报务、来报、营业、营业来报、查核询问、机线、电力7个室和无线电报收发讯台。民国4年,以福州为中心的省主要电报干线架设完成后,晋江开始办理与惠安、莆田、涵江、福州、同安、厦门、漳州、云霄、汕头、广州等地的电报业务。
  民国23年6月,交通部下达“邮电试行合设”的“皇部令”,规定电报局、无线电台与邮政合设,晋江电报局附设邮政支局。同年年底,开设安海电报局,同属福州电报局总办管辖。
  民国32年,晋江建立无线电台,与省无线转报中心台(设在永安)联络通报。次年7月,电信业务合并,称为电信局,安海为五等电信局。这一建制沿用到晋江解放。
  1950年,晋江专区电信局成立。当年晋江县办理电信的有晋江电信局和安海、石狮2个电信营业处。1951年9月1日,晋江县开设青阳电信营业所,10月1日起改为青阳邮电局。1953年11月,青阳邮电局升格为县级邮电机构,下辖有办电报业务的支局所安海、石狮、衙口、永宁、东石、金井。1955年,青阳邮电局更名为晋江县邮电局。1956年,河市、清濛、内坑、莲塘、池店、罗溪等乡相继开办电报业务。当年出口电报计费业务量5939份。此后电报计费量逐年增加;1958年超过1万份,1961年为43710份。60年代一度下降为每年2万多份,1971年起又逐年上升,1979年达83163份。1980年起超过15万份,1985年达49万份以上,1988年高达683043份。
  1962年全县开办电报业务的支局所由原来的19个调整为15个,即;青阳、石狮、安海、衙口、中山街、金井、深沪、英林、磁灶、东石、池店、陈埭、罗溪、马甲和河市。1971年,全县办理电报业务的局所调整为青阳、石狮、安海、中山街、金井、东石、池店、磁灶、陈埭、梧〓节、永宁、蚶江、伍堡、永和街、内坑、英林、深沪和衙口18个,直到1988年。
  民国37年10月起,晋江县电报业务种类有军政、特快、一般3种。新中国成立初期,电报业务种类有军政、局务(含纳费公电)、私务、公利、特种5种,随着电报事业的不断发展,电报业务种类也相应调整补充,1952年6种,1953年11种,1957年8种,1959年8种,1963年11种,1977年10种(防空、特种、水情、军政、公益、新闻、政务、普通、汇款、公电),1985年又调整为8种(天气、水情、公益、新闻、政务、普通、汇款、公电);同年8月又增办用户电报业务。1988年新开办“礼仪电报”。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事活动的日益频繁,国际电报业务迅速发展。从1963年起,晋江县发往国际和港澳地区的出口电报业务量逐年增加,1984年为21532份,至1988年达10.59万份。
  县邮电局为满足广大用户的通信需求,1964年即开办以服务侨胞为主的来报专送业务,加速信息传递,受到用户的赞誉。1979年后,又从专送国际港澳来报扩大到一般来报,并从每日专送1班次改为2班次,遇有特殊情况,即随时派员递送。晋江县专送电报业务抓得早,抓得好,1982年邮电部在山西太原召开经验交流会时,会上介绍晋江县邮电局专送电报业务的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二、设备
  晋江(泉州)电报局初创时期,设备简陋,只有通厦门、漳州两对线,装用莫尔斯机单工电路通报。
  民国4年,晋江电报线路接入以福州为中心的省主要电报干线。
  民国24年,增开晋江通永春、德化、大田的电报电路。同年,以福州为中心的长途三大干线建成,晋江电报线路接入“福广线”,设有10门磁石式长途交换机1部。自此后,晋江长途网路才初具规模。
  在民国时期的38年间,由于电报线路少,设备差,传递方式大多使用话传,加上线路质量差,遇上台风或雨季,电报传递常遭稽延甚至阻断,因此业务发展缓慢。直至1952年,晋江的电报线路仍采用报话合用的方式,只有利用长途电话线装置专电线圈的幻线电路3条。
  1958年,晋江的报路和设备有了一定的改善,晋江县至泉州(省二级电路)共3条:青阳—泉州、安海—泉州、石狮—泉州。电报设备都是人工音响机,基本能适应当时的业务要求。其中青阳至泉州线路设备进行过全面整修。至1962年,由于战备需要,晋江县邮电局增设15瓦短波无线电台1部。
  1969年,晋江县开始使用15型美式电传打字机,从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迈进一大步。1978年更新55型电传打字机,配备605型电传整流器和55型电传机各1部。当年6月,首先开通青阳至安海电传电路,以后又开通由青阳分别通金井、磁灶、东石、中山街和陈埭的电传电路,从单机头发展为双机头,并在青阳,磁灶、安海等支局开始使用中文译码机。
  1988年,晋江县安装“电报分集器”1套。晋江邮电局的电报设备有55型电传机25部、401型单机头发报机7部、电子电传机28部、短波无线收发报机2套、双机头发报机17部、真迹传真机1部、8路载波电报机1端。从此晋江的电报交换技术步入先进行列。
  晋江的电报网路设备也逐步发展。1978年有电报电路4条(其中无线电话1条),1981年增至7条(其中二级省内电路4条,县内电路3条),1985年又增至11条(省内5条,县内6条)。至1988年业务报路总数16条,其中二级省内电路4条,电缆载波电路2条,短波无线电路1条,电传电路1条,通支局电路8条(安海、金井、龙湖、东石、磁灶、陈埭、英林、石狮)。电报网路进一步完善。
  第四章 管理
  民国时期晋江的邮政局、电信局设在泉州市区,分别属省邮政管理局和县建设科管理。1949年9月,邮、电两局由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10月,邮、电合并成立青阳邮电局。两年后升格为县级局,进一步对全县邮电分支机构加强政治、业务领导。1958年实行体制下放,邮电局成为县人民政府的一个部门。
  “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电管理制度混乱,1976年以后才逐步恢复正常。1980年起,随着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晋江邮电局在民主管理、劳动工资、计划财务、业务技术质量、物质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不断有所加强,经营管理体制逐渐完善。
  第一节 行政管理
  一、管理体制
  晋江县邮电局民国时期设在泉州,分邮政、电信2个局。初时晋江邮局与石狮、安海、金井、东石等邮局,同属省邮政管理局领导,晋江电信局和安海电信局隶属广州六区管理局领导;地方电信则由晋江县政府建设科管理。
  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后,邮局和电信局由人民政府接管,属全民所有制性质,旧人员全部留用。1951年4月,晋江县人民政府迁驻青阳,当年8月设青阳电信营业处。同年10月邮、电合并,成立青阳邮电局。1953年,青阳邮电局升格为县一级邮电机构,1955年正式改称为晋江县邮电局,实行条块结合,隶属省邮电管理局和晋江县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石狮、安海、金井、东石改为邮电营业处,后改称邮电支局,属县局领导。
  晋江县邮电局成立后,地方电信即交由邮电局代管,并将过去以邮区为管辖范围改为以县为单位的基层通信企业,加强对全县邮电分支机构政治、业务的统一领导。
  1954年学习苏联实行“一长制”的制度。1955年为适应合作化发展的需要,对全县商办的邮政代办所进行全面整顿,交由供销社、信用社或农业社代办,使农村通信工作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1958年,全国邮电体制下放归地方管理,实行省人民政府和邮电部的双重领导。晋江县邮电局成为晋江县人民政府的一个部门,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下放后,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受“大跃进”的影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经常被抽调搞中心工作,削弱企业管理,使通信业务一度出现混乱现象。当时虽实现全县13个公社,社社有邮电机构和电话总机;148个大队,队队有邮电服务点,但通信质量低。在国家3年经济困难时期,有50%的电话停通,一度几乎全部中断。
  1958年贯彻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精神,在企业建立党委制(支部),实行党委(支部)集体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晋江县邮电局设专职党支部书记,企业的重大事务经支部会议讨论作出决议后,由局长、书记分工负责执行。与此同时,推行“两参一改”(即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生产,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在全县邮电机构中成立18个管理小组,共98个管理员参加企业管理,从而加强党的领导和群众监督。
  1962年经中央批准,县(市)邮电改为省邮电管理局与县(市)政府双重领导。同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企业进行整顿,精简机构。县办的支局所由23处压缩为18处,乡邮线从逐日班17条改为隔日班19条。业务范围、投递频次和营业时间也作了相应调整,精减职工22人,其中下放到农村的18人。
  1963年县内农村电话体制上收到省。1964年英林、祥芝、永和、罗山、磁灶、陈埭、蚶江7个公社集体经营的交换点,归省邮电管理局统一经营管理,其营业的收支,劳动工资以及设备大修等,均纳入省计划,作为地方国营编制。
  1964年,在开展学解放军、学大庆、加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建立政治工作系统等活动之后,晋江县邮电局建立党总支委员会,各分支机构分片成立党支部,党员组织关系由县邮电局党总支管理。县局设置政治工作室,配备教导员(由总支书记兼任)和专职政工干部;支部和生产班组分别设兼职政治指导员和政治宣传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受到破坏,党、政领导班子处于半瘫痪状态。1968年4月,经省军管会决定,各县邮电局下放归地方管理。当年6月,晋江县革命委员会和6735部队党委决定对晋江县邮电局实行军事管制,群众组织实行“大联合”、“三结合”。1969年成立晋江县邮电局革命委员会。11月邮电体制进行调整,邮政和电信分开建制。电信局属县人民武装部和上级电信部门双重领导,邮政局由县“革命委员会”和上级交通部门双重领导。1973年11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邮邮电体制上收到省邮电管理局,县邮政局和县电信局合并为县邮电局。经过全面系统整顿之后,1983年,晋江县邮电局制定了《晋江县邮电局党总支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晋江县邮电局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和《晋江县邮电局贯彻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实行党政分设,成立党总支,健全企业政治工作系统和以局长为首的生产指挥系统;实行党委(支部)集体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同年11月,根据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重新调整县邮电局领导班子。
  1987年进行企业改革,实行局长负责制和局长任期责任目标管理办法,将原县局3个职能组升格为政工、计财、邮政、电信4个股和办公室,通过实行局、股(室)、班组(支局所)三级管理,管理权限集中局级。在企业中推行二级经济核算办法,考核经营成果。实行责、权、利挂钩,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问题,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加强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试行职能干部包组、挂所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议》,1988年8月成立晋江县邮电局企业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各邮电机构的管理。
  二、管理项目
  随着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晋江县邮电局的管理制度在民主管理、劳动工资、计划财务、业务技术质量、物资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和加强。
  (一)民主管理
  晋江县邮电局建局(1953)后,即成立工会委员会。同年4月26日召开晋江县邮电局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制定职代会章程,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局务实行民主管理。1964年7月召开第五届第一次职代会后,由于受“左”的错误干扰,职代会制度中断16年。
  1980年召开第六届第一次职代会,恢复民主管理制度。1984年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贯彻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职代会的职责权力和组织形式。1985年确定工会委员会为职工代表大会的办事机构,组成新的管理体制。1987年又制定《晋江县邮电局贯彻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制度。
  (二)劳动工资管理
  1949年10月起晋江邮电局的劳动工资实行供给制,对留用人员则保留原工资。1953年把供给制改为薪金制。1956年进行工资改革,实行工资制,分别制定了领导人员职务工资、职员和勤杂人员工资、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和生产人员工资4种等级标准。1958年7月实行学徒制后,又规定学徒的转正工资。
  由于邮电企业的工资标准多,级差小,因此在1983年调整职工工资时,实行调改结合,废除1956年制定的各类人员工资等级标准,实行工人分8级、干部分职务等级的新工资制度。同时改革用工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工制的工资制度。1987年实行工资总额包干试行办法,1988年实行浮动效益奖励工资制度。
  (三)计划财务管理
  晋江邮电局成立后,财务收支计划由省邮电管理局直接下达,实行统一收支制度,营收款除指定用途外,集中由省邮电管理局统筹调拨。1956年1月,邮电财务开始实行企业预拨款制度;1958年9月实行收支差额管理制度。
  1970年邮、电分建,财务属县革命委员会管理,收支差额均上缴县财政。1972年邮政局收支差额上缴省邮总站。1974年邮电合设后,财务统一归省邮电局管理。1980年4月,省邮电管理局对县邮电局实行增收节支分成。
  1982年晋江邮电局制定《会计检查实施细则》、《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流动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计划管理制度试行办法》、《经济活动分析试行办法》等财务管理规划。1984年对上述规定加以修订补充,开始实行经济核算制度,将原先的收支差额管理改为利润管理。
  40年来,晋江邮电局坚持计划管理和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注重经济效益。实行收支管理两条线的财务制度,各项资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各支局财务实行钱帐分管,各设专人负责。
  (四)业务、技术、质量管理
  邮电企业的业务、技术、质量管理,总要求是保证通信质量,加速传递时限,确保安全和方便群众。制定邮电规章也以此为出发点。1955年县局制定《本局各类业务人员保守国家机密的暂行制度》和《县内电话管理暂行办法》。1956年建立农业社投递员制度。1957年4月开始执行第五次省邮电工作会议新颁布的各项业务章程,1958年执行新颁发的资费制度。同年制定《晋江县县内电话机线维护暂行条例》。
  1961年建立并健全全县机线员包修和计划维护等制度,初步建立生产岗位责任制,又提出重点章程制度项目,其中邮政28项、电信11项。统一邮政档案和电信档案的封面,统一全县有关邮件、路单、清单等装订办法。从1964年8月起,参照邮政总局颁发的《邮政通信质量管理办法(草案)》,整顿和健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整顿生产秩序和操作规程及原始记录。1966年为进一步支援农业,对农村电话的业务和资费等问题,作了若干补充规定。
  1976年以后,邮电各项业务、技术、质量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巩固。1982年企业实行整顿,分别制定出《业务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统计登记试行办法》。1983年健全通信质量检查登记簿制度,分设邮电营业、分拣封发、乡邮投递、话务、报务、机线障碍、发行、稽核8种质检登记簿,认真登记存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QC小组,进一步健全业务监督检查制度。1987年起,执行邮电部邮政总局颁布的《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
  程控电话开通后,执行部颁《程控电话交换系统维护暂行办法》。1988年开办邮政储蓄和特快专递业务后,开始执行部颁《邮政储蓄业务制度》和《国内特快专递邮件处理规定(试行)》。
  (五)物资管理
  50年代邮电物资供应由总务经管。1960年开始设供应员1人,负责采购、物资管理、计划分配、销售和物资统计工作。1963年以后开始执行华东邮电第三次供应工作会议制定的《邮电器材供应制度》。1975年进一步充实供应人员,增配仓管员1人,实行采购、供应、仓管分开负责。仓库物资管理实行“五五摆放”(数量纵横按5件摆放)、“四四定位”(定库、定架、定层、定位)制度。1980年华东邮电第四次供应工作会议后,根据计划调节和市场相结合,以计划调节为主的原则,采取多种供应形式和方法。1982年制定《仓库管理制度》、《班组支局(所)材料管理实施细则》、《通信设备、工具、主要材料消耗定额》,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
  (六)管理形式
  1983年在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综合质量管理。1984年完成企业整顿后,晋江县邮电局由原来的二级管理改为局长、股(室)、班组(支局所)三级管理制度,1988年建立纵横连锁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第二节 经营管理
  50年代前期,由于过分强调邮电通信为党政机关和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企业经营的盈亏的由国家负担,因而不注重邮电服务的经济效益。1955年执行指令性计划后,1958年,省邮电管理局对财务计划先后执行企业预拨款制度与收支差额管理制度。晋江县邮电局开始逐步形成经营管理概念,重视经济效益,改进经营管理,对计划执行情况采取分区掌握、具体指导、按旬汇报、按月小结等措施。增设自办、委办机构,开办各种业务,充分利用当时海外侨胞急于了解家乡和亲人情况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国际航空函件业务,运用幻灯、广播等扩大业务宣传,改善服务态度,延长营业时间,营业员实行“七代”(代写单式、代封包裹、代译电报、代写信封、代拟电文、代传电话、代售木箱),投递员实行“四上门”(上门出售邮品、上门收寄包裹、上门收订报刊、上门收取汇款),收到良好效果。1958年比1949年邮电业务总收入增长3.4倍。其中函件增长11.2倍,包件增长40.2倍,报刊发行(份)增长34.6倍,汇票增长6.1倍,长话增长2.6倍,电报增长0.2倍。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邮电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当时从港澳及国外寄进大量生活必需品的包件及进口国际小包,成为晋江邮电局的主要业务。1961年全局业务收入达16万元,1962年增至24万元,分别占当年邮电业务收入的23%和28.9%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干扰,重视经济效益被作为“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加以取消,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邮电企业逐步纠正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县邮电局领导加强经营意识,在整顿企业的同时逐步完善经济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和通信效能为中心,把改善服务、提高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当年的业务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1982年起,实行以通信质量、收支差额、业务收入和流动定额资金为考核项目的生产奖励办法;同时实行年终增收节支分成办法。建立企业、班组(支局所)、个人三级经济责任制,做到企业内部责、权、利的统一,在干部、职工中初步树立经营观念、市场观念和效益观念;广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发挥邮电面广、点多、线长的特点,充分利用晋江华侨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多、经济发达的优势,大力开展商品包裹、国际航空函件、国际和港澳报话等业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982年包件的业务收入占邮电业务总收入的21.45%,1985年增到39.96%。是年,改收支差额管理为利润管理,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采用效益工资与经营责任制挂钩的办法,增强经营意识,进一步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1987年实行局长负责制,经营工作纳入企业的管理目标,突出经营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按月开展中心活动,明确业务发展重点,制定对策措施。根据社会对信息的迫切需求,1987年程控电话开通后,大力发展电话用户,积极开办国际、国内长途直拨、无线寻呼、三类用户传真等新业务,既满足用户需求,又增加企业自身效益。当年的业务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1988年晋江邮电局电信业务收入得到了持续增长,达2174万多元,利润488万多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