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航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6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国内航运
分类号: U691
页数: 6
页码: 415-420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水运、国内航运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水运 国内航运

内容

一、航线
  (一)外海航线有南、北线和晋台线3条。
  南线:从晋江沿海港口出发向南,达广东汕头、高州、广州、海南及港、澳等地。南线航运开发始于唐代。
  北宋前期泉州出入口船舶,必经广州转航。泉州设市舶司后,海外船舶可以直航泉州。明代禁海,晋江安海等地成为私商外贸港口。葡、日、荷等国船队及安平一带私贸船舶大多往来闽粤沿海港澳贩运私货。清乾嘉年间,晋江南线航运更为兴盛,直至鸦片战争后始告衰落。民国时期,南线航运只有泉州—汕头仍保持有经常性的通航。
  5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对峙、南线航运受阻。80年代,两岸关系渐趋缓和,晋江县重开南线航运,经常有不定期船只航行汕头、广州、海南以至香港等地。
  北线:从晋江沿海港口向北,达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天津、牛庄、大连等港。北线又以上海为界,分为江南线及华北线两部分。
  唐代,泉州与江浙间的海上航线即已开发。南宋时,泉州市舶司组织纲运进口货物至临安(杭州),部分改由海运经温州、宁波入杭州湾。元代,组织纲运、漕运至大都,更大量改从海运北上。至元二十六年(1289),从泉州至杭州沿线设立15个水站,派兵、船沿途接护纲、漕运船只。宋元时期,不少商船往来闽、浙间,从事进口物资贸易活动。至明代中后期更盛极一时。明代禁海时,安平等港口海商积极从事海内贸易,往来于江浙等地购销商品。明末郑芝龙父子以安海为基地,开展海内外贸易活动,江浙以至华北等港口的航运往来频繁。郑成功抗清时,在厦门、南京、苏州、杭州、天津等地建立商行(“五商十行”),北线航运尤为兴盛。清初始开海禁时,晋江北线航运,仅以福州、温州至宁波为主。鸦片战争后,北线航运发展至青岛、烟台、威海卫、天津、牛庄、大连诸港。全盛时,每年约有二三百艘乌艚往来华北诸港,其中以法石、东石海船居多。从清末民初开始,晋江海商相继购置或租用货轮航行宁波、上海诸港,直至抗战军兴,轮船断航,仍有一些帆船航行于温州、沈家门间。战后,北线航运迅速恢复,仍以帆船为主。
  新中国建立后,北线仍为晋江海运主线。80年代以来,晋江所属海运企业的货轮,经常航行南京、上海、扬州、高邮、江阴及宁波、温州等港,运输业务日益兴旺。
  晋台航线:唐代晋台之间即已通航。晋台航运密切往来始于明末天启、崇祯间(1628—1644)。颜思齐与郑芝龙于天启元年率众屯聚台湾,作为海上私贸基地。当时晋江沿海有些私贸海商,开始往来泉、台之间,与“夷人为市”。后郑芝龙受招抚,以安海港为据点,并把台湾作为通往日本和吕宋的贸易转口基地,晋台航运往来更加频繁。
  清初收复台湾后,清廷对海峡两岸往来虽有种种禁限,但泉台私商仍往来不绝。及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开放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后,晋台航运发展达到顶峰。此后,又先后开放蚶江与台湾八里岔、五虎门两条对渡航线。鸦片战争后,晋江对台航运渐为厦门取代,蚶江台湾间航运因而下降;甲午战争后割台,航运更为衰落。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晋台航运停绝。抗战胜利后,晋台航线再度恢复。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对峙,航运禁绝。80年代以来,两岸情势渐趋缓和,彼此已有渔船相互往来。
  (二)内海航线
  晋江各港通厦门的航线有外海、内海两线。外海经围头湾外过金门料罗湾入厦门港;内海线由安海港出石井转南,经大嶝、莲河、刘五店以入厦门。主要航线有安厦线、安漳线。
  内海航线航运,历来以安海港为中心,明代中后期与漳州月港、厦门通航往来甚为频繁;虽有部分漳、厦航舶直航泉州,但远比安海为少。
  此外,还有县境内海上航线。晋江沿海有深沪、祥芝、蚶江、永宁、东埔等港口,民国期间均以县城泉州为中心,每日都有往来城乡之间的交通船只,并有较大码头,设有固定班次的运载客货船渡。较大港口日有10只左右帆船或渡船往来。主要航线有泉州—蚶江、泉州—日湖、泉州—古浮、泉州—祥芝、泉州—东浦、泉州—永宁、泉州—港边、泉州—衙口、泉州—深沪、泉州—围头等。后随沿海公路交通兴建而日渐衰落。除部分港口保留少数渡船外,大部分客货运输都被汽车所取代,而改航邻县或外海。
  (三)内河航运
  晋江溪河航运。晋江流域,历来为晋江泉州与永春、德化、安溪、南安等县之间的水上交通动脉,宋元时期泉州对外贸易兴盛时,许多进出口物资,即通过东、西溪运输航道与内地输运来往。至清末民初内河航运全盛时,溪运船只达600余艘。近代公路开通后,溪运逐渐衰落。抗战初期公路破坏,溪运再度兴旺,抗战中后期,侨汇渐绝,货源短少,又随之衰落。抗战胜利后,海运开通,河运又告活跃。
  1951年县市分治后,晋江东、西溪航运管理划归泉州。70年代初,山美水库和金鸡河闸建成,航道阻梗,上下游便不再通航。
  晋东河网航道。晋江河网,遍及晋东、晋南平原地带。沿河村民利用河网行驶小船作为入城或乡里之间的水上交通渠道。古代磁灶陶瓷器大都通过梅溪经晋江河网,越六陡门直运后渚港,远销海外。近代以来,梅溪上下游严重淤塞,通航河道仅余泉州经溜石、陈埭、青阳至江头河段14.5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引金鸡上游溪流汇入河道,加深水位,并多次疏浚河床,拓宽航道,可通船航线发展至主线16条,支线21条,通航总里程达114.1公里。1959年有专业航运木帆船147艘,汽船5艘,并开辟泉州至石狮的客班汽船航道。1980年后,内河水上运输为机动车取代,河运遂迅速下降。
  二、航运业
  (一)商办航运业鸦片战争前后,晋江法石、东石等地,先后有船行开设。如法石文兴的张先、陈草鞋及东石玉记的蔡树叶等各自造船开行,其中玉记行即拥有大帆船14艘,除川行福州、宁波、上海、天津、大连、台湾外,还远航南洋星洲等地。有的船商、船行还在上海等埠开设商行,组织货源,经营海运业务。
  1.商办外海轮船运输企业。清末民初,海运开始改用轮船,晋江也出现商办轮船运输公司(行),自购或承租外轮,从事外海或内海运输。这些运输企业,直至抗战爆发,外海航道不通而相继停闭。抗战胜利后,晋江海运得到恢复,船商又先后创办不少外海轮船公司。
  2.商办内港轮船航运企业。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后,与晋江、安海之间内港航运兴盛。清光绪中期,就开始有小火轮航行安、厦之间。泉安汽车路开通后,专营安厦线的轮船公司就有5家,轮船近20艘。据不完全统计,清末至民国26年抗战前,全县有泰和轮船公司、泰利轮船公司、船行服务公司、海通公司、鼎美公司、长发公司、仁记洋行、茂记船行、永德公司等9家轮船公司,30多艘轮船走安、泉、厦之间。抗战初厦门沦陷后,海运基本断绝。战后,安厦船运再度兴起,先后有5家轮船公司(行)和个体商户10多艘轮船投入安厦内港运输。泉安、石东等汽车公司也分别自购或合购客轮,经营安海、东石至厦门之间水陆联运业务。
  (二)集体航运企业为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于1956年把全县个体船户联合组成的经济体制形式。至1987年底,全县有县办海运集体企业6个,内河航运集体企业1个,船113艘,载重16044吨位。
  1.县第一海运公司。前身为1953年由个体船户组成的东石木帆船联运社和合作化中组成的东石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9年9月,与祥芝、蚶江、古浮等帆船运输合作社合并成立晋江县海运公司,属公司第二大队。1962年8月,海运公司体制下放,更名为东石航运社。1981年兴建船舶修造厂,并购置机动船3艘270吨。1982年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船舶,总吨位比前1年增加1倍多,并由原货运汕头航线,延伸南至广州,北至上海及长江下游。
  1984年更名为晋江县第一海运公司。1986年实行资产(船舶)租赁制。当年营运收入猛增120.9万元,比1981年提高5.4倍。至1988年,公司拥有船舶32艘,其中机动船26艘,机帆船6艘,总吨位3662吨。全公司人员300名。船厂基地2088平方米,楼房1座、面积785平方米。
  2.县第二海运公司。前身为建于1956年的蚶江航运社和1958年与祥芝航运社合并的祥芝沿海木帆船运输社。1959年9月参与组成县海运公司,属公司第一大队。1962年县海运公司撤销,改由石湖、蚶江两村组成集体性质的蚶江航运社。1966年前后兴建维修场、仓库及办公室,并增置船舶,1978年自造机动船“蚶机3号”。1983年实行股份制,发动社员集资扩大资本和营运业务。当年收入比1982年增长1.3倍,并设立上海、广州货物联络站。1985年改名为晋江县第二海运公司,下设4个船队,实现机动化,增设临时船厂2个,新造木质机动船10条共3000吨左右。1987年底公司拥有机动船48艘8832吨,比1982年提高8.8倍,营运总额达464万元,比1982年增长23倍。
  3.县第三海运公司。前身是蚶江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和1958年合并后的祥芝运输社。1959年9月参与组成县海运公司。1962年县海运公司体制下放,改名为古浮航运社。航运社初有船13艘、453吨位。1964年兴建船只维修场,于1965—1970年自造木帆船6艘,拆修旧船7艘,1971年后又陆续订购木质机动船4艘。1982年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改为租赁制,旋又实行股份制。至1985年7月始改名晋江县第三海运公司。
  公司成立后,大力发展机动船,先后自造和购置10艘、共2061吨位,开辟北至上海,南至广州航线。至1988年初,拥有船舶17艘,共2526吨位,其中木质机动船12艘,2325吨位。全公司人员185人。
  4.祥芝航运公司。前身为1954年建立的祥芝木帆船联营小组,1956年改名为祥芝沿海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7年与古浮社合并为联社,1958年又与祥芝联运社合并组成为祥芝沿海木帆船运输社。1959年9月,并入县海运公司,编属第一大队。1962年县海运公司撤销,更名为祥芝航运社。初因资金短缺,乃发展海洋捕捞副业,并组织家属渔业专业队。1963—1967年先后购进木帆船8艘。1965年围海建船舶修造基地及仓库各1个。1971年自行建造120吨机动船1艘。80年代以来,又先后购进木质机动船14艘、1758吨位,钢质小货轮1艘。1983年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改为租赁制。至1988年,公司拥有机动船16艘、2797吨位,机帆船6艘、218吨位,船工406人,船厂基地243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249.5万元。
  5.深沪航运社。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渔业社及1962年组成的深沪运输队。1963年运输队归属县交通局并改为今名。原运输队时,有破旧船4艘,勉强生产。“文化大革命”中生产极不正常。1978年仅有4艘陈旧帆船,不能生产。1980年修船3艘、160吨位,继续生产,但仅有的1艘70吨位机动船,却于1985年在广东触礁沉没,生产告停。1986—1988年实行股份制,自筹资金,购置木质机动船6艘,共1190吨位,投入生产。全社船员60人。
  6.石菌航运社。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石菌航运队。有木帆船10来艘,计110多吨位,航行于汕头、泉州、福州、厦门、石码等地。1974年转为县交通局所属集体企业,改称晋江县石菌木帆船运输专业队,后又改称今名。
  7.晋东内河航运社。成立于1956年6月,为县集体性质企业。以货运为主,客运始于1957年,航线以六陡门为转运点,上通泉州,下达石狮,行程27公里,有14.4匹马力客轮3艘。1958年改为社办企业,归属苏厝公社,称为运输大队。1963年恢复原名、原体制。80年代以来,客货运相继被陆运取代。1984年企业体制改革,船分到个人,企业则扩大为内河木帆船造船厂、内河水泥船造船厂、县第二汽车配件厂及中外合资吸塑厂4个企业单位。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